食疗汤谱列表_第1页
食疗汤谱列表_第2页
食疗汤谱列表_第3页
食疗汤谱列表_第4页
食疗汤谱列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补血养颜 1芝麻牛肉汤 2木耳田七红枣汤 3花生牛肉汤(五-六人份) 4雪耳红枣炖乳鸽 5红枣黑木耳汤 6苹果生鱼汤 7清牛肉汤 凡以滋补益血类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益气补血、滋润养颜的作用,用于气血不足或病后、产后物于调养而致 面色无华,或面色光白、萎黄、肌肤不泽,面容憔悴,皱纹早现等的汤品,均属补血养颜类汤。 气血不足是衰老的一大因素,最易见于人体面部,面色龀白或萎黄、面容憔悴,是气虚血少,血液不能运行于上, 面部皮肤失于滋养所致;肌肤不泽,皱纹早现,是津血不足,不能滋润、充盈肌肤而致。治宜被益气血、滋润肌肤、 颐养容颜。常用药物和食物有人参、当归、熟地、黄精、黄芪、圆肉、红枣、莲藕、牛

2、肉、羊肉、鸡肉、鳝鱼、蛋类 等。常用汤品有人参炖竹丝鸡、归圆炖鸡肉等。 本类汤属于补虚养颜之品,故凡感冒发热,外邪未愈,或实热内结者不宜饮用,以免留邪为患。 美容护肤 1陈皮杨桃炖尾骨 2苹果银耳瘦肉汤 3猪尾汤 4生果清润甜汤 5干贝浸多彩 6山药百合煲猪手 7鲜蛤冬瓜排骨汤 8燕窝瘦肉汤 9荔枝鸡爪汤 10冬瓜玉米瘦脸汤 11苹果雪梨煲排骨 凡以祛湿浊、行气血、解热毒、润腠理等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祛湿除斑、活血美容、解毒消瘢、滋润肌肤等 作用,用于湿浊停聚、气血壅滞、热毒郁蒸、肌肤失养所致面部色斑、肌肤粗糙、皱纹早现等的汤品,均属美容护肤 类汤。 面部皮肤容易衰老,除了因终年暴露于外,

3、备受外界环境影响之外,与体内气血精津、脏腑功能关系密切。若气血 精津不足,则不能濡润皮肤,滋润腠理而令人面色无华、皱纹早现、肌肤干燥等;若脏腑功能失调,则可致湿浊停聚 、气血壅滞郁结于肌肤而见皮肤色素沉着、色斑;浮肿,甚或粉刺、暗疮(座疮)。治宜调补气血精津以滋润肌肤, 活血祛湿化浊以洁肤除斑。常用药物和食物有燕窝、玉竹、薏以仁、白果、菊花、百合、益母草、生地、麦冬、雪梨 、冬瓜、猪皮、猪脚、牛肉、蛋类等。 本类汤品能使人“食得靓”,但若选择不当则适得其反,故应注意选择使用;凡干性皮肤者,宜选用滋润的高脂汤 品;油性皮肤者,则宜选用素食、低脂、消食通利之汤品。 养生健美 1双冬木耳汤 2蜜瓜螺

4、头鸡汤 3双菇冬粉汤 4西红柿芹菜瘦身汤 5苹果瘦身汤 6鲜香菇豆腐汤 7紫菜红萝卜汤 8乌豆圆肉红枣汤 9丰胸美容汤 10香菇萝卜汤 11燕窝椰子鸡汤 12海参里脊片汤 13原味鲜鱼汤 14明目乌发汤 15紫菜冬菇肉丝汤 除养生健美汤品是人们常用的颐养容颜之品外,养颜粥品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下面介绍一下养生健美粥 品。若以各种药物、食物与米煮成粥,具有防病治病、调养脏腑的作用,用于摄生自养、养颜搞衰、保健益寿,则称 为养生健美粥。 颐养容颜,一般以平补之食品为宜。粥,就是古今最为人们喜爱的养生健美佳品。早在两千多前,古人便以食粥养 生延年,不少古籍均记载有各种粥的食疗价值。从现代医学

5、观点看,粥作为一种半流质食品,既可调整肠胃,增进食 欲,又有利于胃肠吸收,改善状况。粥,不但平常人可作餐用,而且对病者或病后体虚、慢性赢瘦之人亦可作调养治 疗之用。食粥养生健美是古人所推崇的,他们认为食粥“即快美”,“又极柔腻”。宋代诗人陆游有食粥诗一首:“ 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进,只将食粥致神仙。”食粥能成仙当然未免夸张,但食粥能滋补 强壮,治疗病搞衰、消除急燥,使人健美则是无须置疑的。 养生健美粥品的制作,可根所不同的健美需求进行选料调制。一般肥胖者宜食用素粥、淡味粥;而瘦弱者则宜食用 肉粥、甜粥。 补肾延寿 1天麻核桃猪踭肉汤 2金针木耳瘦肉汤 3食疗艾梗老鸡汤

6、凡以滋补肾阴,温壮肾阳类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被肾益精、强筋健骨、养颜搞衰等作用,用于养生无道或病 后失养或年老体弱,致肾精亏耗,出现容颜早衰、老态龙钟等的汤品,均属补肾延寿之类汤。 肾为作强之官,肾气盛衰与否,肾精充沛与否。均可影响人之生长发育。肾精育沛、肾气旺盛,则生长、发育正常 ,容貌不枯而青春常驻;若养生无道及失于调养至肾气不足,肾精亏虚,则可令人面色暗黑、发脱齿落,眼目昏花、 耳聋不聪、腰膝无力、精神不振、未老先衰或老态龙钟;治宜被肾益精以延年驻颜。常用药物和食物有巴戟、首乌、 黄精、枸杞子、乌豆、核桃、猪腰、鸽肉、猪肝、猪脊骨、牛搌肉等。 本类汤能滋补肾阴、强壮肾阳;若肾阴不足、

7、水亏火旺者,宜用滋补肾阴为主的汤品;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者, 则应选用壮肾阳,温肾益精为主的汤品。 补益气血 1高丽鲜陈参炖山鸡 2补气羊肉汤 2双参猪瘦肉美昧汤 凡以补益气血之药物、食物为主组成,既能补气、又能补血,具有气血双补作用,用于气血俱虚的汤品,均属补益 气血类断,是颐养延年、祛病健身的滋补佳品。 气血两虚,多由病后失调,饮食不节,或产后伤及气血而致;如生活紧张,思虑过度,劳伤脾胃,使脾胃功能失调 ,吸收营养不足,亦会导致气血两虚。此乃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而成气血俱虚之症。其 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体倦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等。本类汤水即

8、针对上症而设,寓治 于食,有病能疗疾,无病可健身,补而不燥,温而不热,属平调气血之汤品。在用料上,多选用竹丝鸡、猪瘦肉、黄 鳝、栗子、黑豆等食品,配补益气血之党参、黄芪、圆肉、当归等药物组成,汤味鲜美,营养丰富。 本类汤水,平调气血,滋养健身,除气血俱虚者适用外,一般人服之,能消除疲倦,振奋精神,祛病延年。然而, 本类汤终属滋补之品,凡外感发热,湿热内蕴,火热毒盛者,不宜用之。 补气健脾 1养颜减肥鸡汤 2养颜鲫鱼汤 凡以补益中气,健脾开胃类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补益脾气,促进食欲,帮助消化作用,用于脾胃气虚,食欲 不振的汤品,均属补气健脾类汤。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主运化,消

9、化食物,吸收营养,以濡养身体,故有“有胃则生,无胃则死” 之说,可见脾胃功能之盛衰,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及生命活动。如果思虑过度、饮食不节、或冷温不适,均会损伤脾胃 ,导致脾胃气虚症。其表现为:体倦乏力,短气懒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易于汗出,经常 感冒,脉虚无力等。医方考说:“脾胃者,土地。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 ,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嬴弱矣。”本类汤即针对脾胃气虚而设,凡各种皆无以受气,日见嬴弱脾虚食少,营养不 良均可用之。在用料上,多选健脾开胃之食物,如猪瘦肉、田鸡、乳鸽、牛服等,配益气健脾、和中开胃之药,如人 参、党参、淮山、芡实、白术

10、等组成。所食疗本草载,牛肚(即牛胃)健脾开胃,田鸡补虚益胃,而且上述食物 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能强壮身体,增进食欲。 本类汤品的用料多属甘温之品,易于碍邪,故外感发热,湿热内蕴者,不宜用之,以免引邪入里,或妨碍祛邪。 温中补虚 1 2 凡以温补脾胃的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温胃散寒、补气健脾作用,用于脾胃虚寒的汤品,均属于温中补虚类 汤。 脾胃虚寒的成因,有因身体阳虚,寒从内生者;有因寒邪入侵,伤及脾胃者;有因过食寒凉之品,损伤阻气者, 总之,属脾虚与里寒并见这症。在病症上,有胃痛、泄泻、呕吐、呃逆等数种。脾胃虚寒之胃痛,表现为胃脘冷痛, 发作突然,口淡流涎,得温则舒,

11、遇寒加剧等;脾胃虚寒之泄泻,表现为腹部冷痛,泻下清稀而腥自的大便,每日数 次,食欲减退,口淡乏味等;脾胃虚寒之呕呃,表现为呕吐频发,口淡流涎,吐出腥臭胃内容物,或呃逆不止,呃声 低微,口淡食少等。 本类汤湿补并用,补身暖胃,属“寒者热之”“虚则补之”的治则,故常用于消化功能紊乱、胃溃疡、十二指肠溃 疡、慢性结肠炎等属于虚寒症者。其用料多选用温胃之食物,如牛肉、猪肚等,配温中散寒止痛之品,如胡椒、良姜 、白豆蔻、草果仁、砂仁等而成。本类汤品用料多辛燥而热,易于耗伤阴津,故阴亏火旺或肠胃有热者不宜。 补肾壮阳 1淮杞炖鹌鹑 2虫草红枣炖甲鱼 3龙马童子鸡 4单鞭救主 5罗汉大虾 6红豆酸菜煲鸡 凡

12、以温补肾阳的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被肾壮阳用用,用于肾阳不足的汤品,均属于补肾壮阳类汤。 肾阳不足,多属年老体衰,或房劳过度。暗耗肾精,阴损及阳,或先天禀赋不足而致。因肾为先天之本,它的主要 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或水液代谢。如肾阳不足,精气耗失,则会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 ,出现腰酸脚软,四肢不温,少腹拘挛冷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夜尿频多,阳痿早泄,或宫冷带下,身体赢瘦 等症状;本类汤品有温肾壮阳,填补肾精之功,故先天不是之发育不良症,肾阳虚衰之阳痿早泄症,肾精不足之宫冷 不孕症。以及性欲减退,精神萎靡都者,均可用之。其用料多选用鹿肉、羊肉、鹿胎、鹿鞭、牛鞭、狗鞭、

13、雀肉、鸡 子、鲤鱼卵等壮阳之食品为主;其中鹿为纯阳之品,壮最力最佳;牛鞭、雀肉等善于温肾壮阳;而鸡子、鲤鱼卵等温 肾补精;并配补肾壮阳之药物,如巴戟、仙茅、杜仲、鹿茸、冬虫夏草等。使其温补力更佳,是温补肾阳,强壮机体 ,增强性欲之佳品。 本类汤品温补肾阳,其用料多属温热之品,故每配以补阴之品以和之,使其温而不燥,补而不腻,因此,极宜于冬 秋之令进补暖身之用。但如有外感,或阴液亏损、虚火内动者,均不宜用之。 强壮筋骨 1枸杞芝麻牛肉汤 2天麻核桃鱼头汤 凡以补虚健骨的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作用。用于肝肾两虚之筋骨萎软的汤品,均属强壮 筋骨类汤。 筋骨萎软之病因复杂,但不外虚实

14、两种。实者多为湿热浸淫筋骨而致,虚者乃因肝肾不足而成。本类汤以补虚强壮 为主,故家于筋骨萎软虚症,不宜于实症。至于筋骨萎软虚症之成因,每与肝肾功能有关,因肝主筋而肾主骨,筋骨 之强壮,有赖于肝肾之充盛。如久病损及肝肾,或劳倦损作,或房室不节,每致肝肾不足,出现腰酸脚萎,下肢乏力 ,步履不便,甚至萎废不用,肢体收缩等症。本类汤用料多选用强筋健骨之品,如鹿筋、猪脚筋、鸡脚、牛骨、黄鳝 等,配杜仲、千斤拨、牛大力、巴戟天、枸杞子、肉苁蓉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之药物,既可被虚健骨,又可郐筋活 络,故是治疗肝肾两虚、筋骨萎软之滋补品,对于中风后遗之下肢萎软,风湿日久之腰膝乏力,或骨折后期,骨接迟 缓,筋肉

15、拘挛者,亦可用之;而且,本类汤品,作用平和,营养丰富,除治病起萎外,一般人服之,能强壮机体,增 加活力以及耐力、提高工作效率、故亦为家庭常饮之汤品。 本类汤品以强壮筋骨为主,使用时应注意辨症,分清虚实,湿热导致的筋骨萎软、外感发热者等。均不宜用之。 消暑祛湿 1塘虱黑豆汤 2苦瓜凤梨煲鸡 3莲藕冬瓜扁豆汤 4黄豆芽排骨豆腐汤 5清补凉瘦肉汤 6乳鸽汤 凡以消暑利水的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消暑热、利水湿作用,用于暑湿症的汤品,均属消暑祛湿类汤。 夏季淫雨,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湿与热易于相因为患,故有“暑多挟湿”之说,人守其中则易患暑湿症,表 现为身热心烦,胸脘痞闷,纳呆倦怠、汗多尿少、舌苔黄腻

16、等。治之既要清暑热,又要利水湿,正如明医杂著 所言:“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常用性味甘,淡而凉,消暑、利水之品,如车前草、滑石、冬瓜皮、 通草、蔬菜、白瓜、节瓜等为主组成,常用汤如蕹菜车前猪腰汤等。 本类汤利水之力较强,素体阴虚者慎用。 消暑清热 1冬瓜鲤鱼汤 2罗汉果瘦肉汤 3黄瓜老鸭汤 4滋补老鸭汤 5白皮白肉番薯煲大芥菜 6冬瓜薏米脊骨汤 凡以清热消暑、益气生津的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消暑热、益气津作用,用于暑热症的汤品,均属消暑清 热类汤。 夏天暑热亢盛,人在烈日之下劳作或长途跋涉,由于炎热曝晒,劳累过度,可致暑热症。初起表现为疲乏、头 痛、汗多、心烦口渴、呼吸快速、脉数、此为

17、暑温初起;重者再现为少气乏力,呼吸浅表,血压下降、脉虚而数 ,此为暑伤气津症。对于暑温初起者,治宜清热解暑,常用甘寒清暑之品,如荷叶、葛根、白菜等为主组成,常 用汤如白菜干牛百叶汤等;对于暑伤气津者,治宜清暑、益气、生津。常用甘寒清暑、益气生津之品,如西瓜翠 衣、酸豆、洋参、麦冬等为主组成,常用汤如西瓜皮荷叶海蜇汤。 本类汤纯属甘寒之品,脾胃虚寒者宜慎用。 祛湿消滞 1橄榄萝卜瘦肉汤 凡以祛湿消滞的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开胃消食、健脾消疳、通阳散结等作用,用于湿温症(如泄泻、疳 积、白带、胸痹、湿脚气、水肿等症)的汤品,均属于去湿消滞类汤。 湿温症是长夏(农历六月)季节的热性病。多因久居潮湿

18、之处,或涉水雨淋,或着汗湿衣,以致感受时令湿热 之邪,此邪与体内肠胃之湿并阻,酝酿而发病。表现为身热身重、胸脘痞闷、大便稀烂、小便短赤,或下肢浮肿 ,或带下黄白粘稠。湿性重浊粘腻,一旦与热交阻则不易分解,因此,湿温症的特点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由 于湿热交阻而缠绵难愈,故其治法则较特殊,即既要清热、利湿,又要芳香化浊或行气化湿,其原因是“气化则 湿亦化”。常用芳香化湿消滞之品,如薤白、陈皮、八角茴香、大蒜、砂仁、荞麦等化湿消漱之品,配即能健脾 又能利湿、清热之品,如云苓、薏以仁、芡实、莲子、赤小豆、白眉豆等,共同组成去湿消滞剂。 本类汤多属芳香辛燥之品,肺阴素虚或肝火上炎者宜慎用 清热消痈 1

19、 凡以清热消毒、化痰排脓的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消痈作用,用于痈疡症的汤品,均属消热消痈类汤。 凡局部痈疡表现为红肿高起、胀热疼痛、周围界限清楚,在未成脓之前无疮头而易消散,脓已成之后又易溃 破,溃后脓液粘稠,疮口易敛的,都称为痈,痈有“外痈”“内痈”之分,李节主要讨论内痈的防治。痈之发于 脏腑者称为内痈,常见的有肺痈、肠痈、肝痈等。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痛有定位、拒按、按之痛剧。“痈”乃 气血津液受毒所困而壅塞不通之意。由于气血津液壅塞不通则变为痰浊这物,并可进而腐败成脓。因此,对于内 痈的治疗,既要清热解毒,又要祛痰排脓;常用性味甘、寒。清热解毒之品,如白花蛇草、金荞麦、鱼腥草、半 枝

20、莲等,配性味甘、淡、凉或平,善于祛痰排脓之品,如冬瓜子、甜桔梗、南瓜、薏以仁等共同组成清热消痈剂 ,常用汤如南瓜田鸡汤等。 发于颈部两侧(或一侧)或耳后的一个或数个大小如粒的结块,历历可数者,名为痈疬,多因痰火相搏,结 于颈项所致。治宜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常用性味甘、咸、寒,既能清热化痰,又能软坚散结之品,如发菜、琼 枝、紫菜、蚌肉、文蛤肉等为主组成,常用汤如发菜佛手蚌肉汤,紫菜蛤肉羹等。发于颈部,呈弥温性肿(或有 结块),边缘清楚,软而不坚,皮色不变者称为瘿瘤,俗称“大脖子”。其因痰气郁结,郁而化火所致者。治宜 清热化痰、行气解郁。常用性味咸、寒、清热化痰之品,如海藻、昆布、牡蛎(生蚝)肉等

21、,配行气解郁之品, 如佛手、茉莉花、素馨花、陈皮等共同组成,常用汤如昆布海藻蚝豉羹。 本类汤多为寒凉之品,阳气不足者宜慎用。 清热解毒 1枸杞菊花煲排骨 2海带绿豆汤 3西洋菜生鱼汤 4凉瓜黄豆猪骨汤 凡以清热解毒的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泻火解毒或祛湿解毒作用,用于火毒疮疡、麻疹、湿毒便血、疳疮 等症的汤品,均属清热解毒类汤。 “火热炽盛即为毒”,其意是指火(或湿)热病邪郁结而成为毒。在各科病症中,尤以外科的一些疮疡疔疳的 形成和发展,往往与火(或湿)毒有关,如疔疮、暑疖、凡毒、疳疮等往往是因火(或湿)毒郁蕴于肌肤或前阴 所致。治宜泻火、祛湿、解毒。常用性味甘、寒,清热解毒之品,如银花、生甘

22、草、紫背天葵、蒲公英、半边莲 、蟾蜍、土茯苓、黄瓜等为主组成。在内科疾病中,由于热毒或湿毒所致者亦不少见,如久痢、产后痢就是因为 湿毒蕴蓄肠中所致。治宜祛湿解毒,辅以健胃进食。常用性味甘凉、清利肠胃湿热的马齿苋、苋菜等,配性味辛 香而甘温,既能健胃进食,又能调血治痢之品,如肉桂、当归、大蒜等共同组成。 本类汤多属清热清毒之品,气血虚弱者宜慎用。 清肺止咳 1 凡以清肺止咳的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清肺热、润肺燥或养肺阴、化痰止咳等作用,用于痰热咳嗽的汤品 ,均属清肺止咳类汤。 肺主气而司呼吸,其气以清肃为顺,若有痰热阻肺,则可由于肺失清肃,肺气上逆而出现咳嗽,此即所谓“ 痰热咳嗽”。引起痰热咳

23、嗽的病因有热邪犯肺、虚火灼肺、燥热伤肺等,治疗除用清肺、化痰、止咳法外,还应 针对病因采用相应的治法,如润肺燥、养肺阴等等,此即所谓治病求因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清肺、化痰、止咳药 有川贝母、石花菜、草石蚕等。 本类汤多属甘凉(或甘寒)清肺之品,肺气不足者慎用 健脾益胃 1大蕉煲排骨汤 2乌豆鲤鱼汤 3淮山杞子煲生鱼 4韭菜猪血汤 5陈皮绿豆白鸽汤 6党参田鸡汤 中医和西医对脾的看法极之不同:西医认为脾只是一个依附于胃部的小小消化器官,如因病变或伤痛损害引致 脾破裂,可将它切除而无碍身体健康,患者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脾在中医学说中,与胃一里一外,是人体气 血津液化生之地,人的后天之本,缺之不可,

24、它的功能不单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运输养料和水液那样简单, 没有它,对人的健康有极大影响。 中医说,人离开母体后,除了依靠来自肾的先天精华外,就只能依赖自身脾的消化、吸收和运送气血营养来维 持生命,生长发育。中医把脾比喻为土壤,其他脏腑为万物,认为土壤肥沃,万物生长才蓬勃。脾不但可输送养 料到心肺形成气血,并能统摄血液于肪管中正常行走而不四处流溢,能在肺肾膀胱的帮助下维持和调节体内水液 平衡。中医还说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功能健旺,口唇则红润泛光,食欲佳。脾吸收力强,人营养充足,人体四肢 则有力,肌肉结实。 如因外寒、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减肥节食)、工作繁忙、精神紧张、先天体弱多病等引起脾胃虚弱和

25、功能紊 乱,轻者会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腹部胀满腹泻;重者则出现中气不足、乏力、贫血、出血多、面黄水肿体瘦和 痰多种病状;大多通过消化吸收、血液循环、造血、水液化射、运动和神经功能反映出来。 脾胃虚弱发病率较高,而保持身心愉快,注意饮食调理,不要滥服药物是预防脾虚的主要措施,其中尤以饮食 一项最为重要。明白自己吃什么才有益处,不但能调补脾胃,增强预防疾病能力。患上有关疾病,有时还可以食 代药,以食助药,早日痊愈。 运用汤剂调养疗理脾胃,可充分发挥用料的有效成分,减少物料损失。食者服用后,吸收快,效果显著。因多 是流质,对于脾胃不适的患者。服后均会感到舒服。服用汤剂时不宜过热过凉,以免刺激胃壁。以

26、滋补为主的汤 剂宜在饭前服,其他宜饭后服。无论饭前或饭后服用,当中都应有1小时作间隔。 除烦利水祛热 1夏枯草煲瘦肉 人体的温度都应保持在37度左右,如体温升高或降低,则是健康亮起红灯,暗示身体有患病的可能。 判断患者是否有热,西医只须用体温计测量几分钟便可确定,而中医却是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观察病象下结 论。原来中医将发热分为三种。一般来说,把夏天中暑称为暑热,把由于细菌和病毒入侵引起身体反抗而发热称 为实热,而把由于本身体内气血不足,水分水够,或因精神刺激,情绪剧烈波动引起的发热称为虚热。这种虚热 、体温正常,甚至偏低,又叫做功能性低热,有阴虚低热、血虚低热、气虚低热和夏季低热四类。 阴虚

27、型患者自觉内心烦热,手心脚心发烧,面红苔黄,口干,失眠,醒后出冷汗。血虚型除主要症状相同外, 还感心惊乏力气短,面色苍白;气虚型气足,怕风畏冷,大便稀溏,夏季低热型则每逢夏季发病,时节一过,症 状全无。另外,有些患者的低热,又是由于体内潜伏的疾病作祟而引起,如慢性咽喉炎、扁桃炎、中耳炎、结核 病、慢性肝炎、慢性尿道感染以及风湿病和寄生虫病。所以,如发生这种情况,应加倍留心,仔细辨别病因,对 症治疗。 发热多具有进展快、变化多、易蔓延的特点,包括各种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的急性发热性疾病在内,因此一经察 觉,宜尽快尽早治疗,不可拖延,以防转化、夹杂或诱发其他病;对暑热和实热,中医多采用清火、泻火退烧方

28、 法,吃一些食性凉的物品;而对虚热则采用先滋润清补再祛热的方法,吃一些食性甘润降火的物品。两者有很大 区别。 另外,因遗传和生活习惯,人体不仅有强弱之分,还有寒热的不同,即是俗称寒体热体人;寒体之人喜温怕冷 ,易受风寒而感冒;而热体人喜冷怕热,容易头痛牙痛流鼻血;这两类人如患热病,需服食清热降火之物时,寒 体人就准确掌握用量,如果超量,热病治不了,更添畏寒症;而热体人则不妨加大祛热物品分理,否则降火无效 。 运用汤剂祛热,患者吸收快,功效大,饮用时,汤水温度不宜过高,稍凉也无妨。无论饭前或饭后服用,当中 都应有一个小时间隔。 清补益气 1哈蜜瓜百合瘦肉汤 2胡萝卜红枣汤 3胡萝卜炖羊肉 凡以养

29、阴、健脾、益气类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清补脾胃、益气养血、滋润生津的作用,用于气津两伤导 致诸症,脾虚气弱、又虚又受补之症的汤品,均属清补益气类汤。 热病后气阴两伤,体质虚弱,或热病舌体虚又余热未清者,以及体虚脾弱不任厚味峻补者,常见脸色苍白、倦 怠乏力、气声低微、食欲不佳、口渴咽干、气短干咳等症,治之宜用甘润养阴、清补健脾、调养气血之品。常用 药物和食物有西洋参(花旗参)、太子参、沙参、麦冬、天冬、淮山、圆肉、熟地、红枣、无花果、乳鸽、鹧鸪 、兔肉、水鱼、鲍鱼、猪瘦肉、猪心等常用汤品有洋参炖乳鸽。 本类汤品纯属滋补汤品,故外感未愈者宜慎用,以免闭邪留患。 清润生津 1咸鱼头冻豆腐菜干汤 2

30、老鸽汤 3沙参心肺汤 4凉瓜炖黄鳝 凡以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类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的作用,用于热病伤津,或阴虚火 旺所致津亏渴饮这症的汤品,均属清润生津类汤。 阴液亏耗,不能上濡咽喉及滋润胃腑,或胃中有热,灼伤胃津,则常见咽干口燥,渴饮、肌热、干咳、便秘等 症,治之宜用甘寒清润、养阴生津之品。常用药物和食物有生地、党参、麦冬、粟米须、粟米、粉葛、雪耳、雪 梨、番茄、马蹄、豆腐、燕窝、海蜇、蚝豉、猪横俐、猪腰、牛百叶等。 本类汤用料多属滋液养阴之品,故阳虚湿盛者慎用。 润肺止咳 1西红柿百合猪肝汤 2玉竹猪瘦肉汤 3鸭梨南北杏瘦肉汤 4白菜干猪肺汤 5牛百叶萝卜汤 6百合鸡蛋

31、汤 7蜂蜜鸡蛋汤 8北杏猪肺汤 9罗汉果煲猪肺汤 10雪耳鸭肾汤 11蜜瓜猪踭汤 12剑花猪肺汤 凡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类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滋润肺燥、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燥伤肺阴、肺肾阴亏 所致咳喘无痰或咳痰有血之症的汤品,均属润肺止咳类汤。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灼伤肺络、或燥伤肺阴、肺失清肃则常见气逆咳喘、咽干无痰,或咳痰带血、口中渴饮 等症,治之宜用滋养肺肾、润肺止咳之品。常用药物和食物有川贝、罗汉果、生地、百合、北杏、南杏、白果、 雪耳、雪梨、蜜枣、西洋菜、霸王花、菜干、蚌花、猪肺、牛百叶、鸭盹、田鸡、老鸭等,常用汤品有剑花蜜枣 猪肺汤等。 本类汤品是滋养肺阴、濡润肺燥之品,肺寒咳

32、喘及湿痰内盛者宜慎用,以免寒湿更甚而咳喘难愈。 养阴退热 1双果银耳杏仁汤 2沙参百合鸭汤 凡以养阴退热、滋阴降火类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滋养阴液、退热降火的作用,用于阴液不足、阴虚发热 、或热留阴分、久热不退之虚热症的汤品,均属养阴退热类汤。 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已伤,热留阴分,久热不退,或肾亏损,阴虚内热,或脏腑偏胜等,常见烦热失眠 、骨蒸潮热、低热不退、口干渴饮等症,治之宜用滋阴降火、养阴退热、滋肾潜阳之品。常用药物和食物有生地 、昆布、海藻、金针菜、发菜、大芥菜、塘葛菜、紫菜、咸鱼头、淡菜、蚝鼓、水鸭、龟、蟹、鳖、生鱼等。常 用汤品有昆布海藻瘦肉汤等。 本类汤属滋养阴液以退虚热之

33、品,脾胃虚弱、阴气不足者慎用,以免甘寒滋腻有碍脾胃运化,聚湿伤阳。 滋润肠燥 1莲藕炖排骨 2菠菜银耳汤 3猪肺敛肺汤 4青红萝卜猪肉汤 凡以滋润益阴、润燥滑肠类药物、食物为主组成,具有滋阴润燥、滑肠通便的作用,用于肾阴不足,津亏肠燥 所致大便燥结难排之便秘症的汤品,均属滋润肠燥类汤。 热病伤阴、津枯肠燥,或老年肾阴不足,妇人产后血虚,或脏腑偏盛等,致大便秘结难排,或大便出血、或大 便燥结痔疮出血,或有口干咽燥等症,治之宜用滋润益阴、润肠通便、清肠解毒之品。常用药物和食物有熟地、 肉苁蓉、当归、火麻仁、甜杏仁、核桃、松子、木耳、菠菜、藤菜、香蕉、海参、猪肠、猪红、猪瘦肉等。常用 汤品有海参炖瘦

34、肉、藤菜瘦肉汤等。 本类汤属润燥滑肠通便之品,大便溏泄者慎用,以免误成滑脱不禁之症。 补虚调经 1 凡以养血调经、补益肾精的食物、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滋补气血、调经固崩等作用,用于妇女月经病以及更年 期综合症的汤品,均属补虚调经类汤。 妇女以血为本,如肾气充盛,血海充盈。月经则按时而行;如肾气衰,冲任虚损,则会导致月经不调,闭经; 或月经量多,崩漏。本类汤品功能补益肾气、调理冲任,养血调经固崩止漏,故常用于妇女月经病。凡月经先后 无定期,经行量多,漏下不止;或经行腹痛,头痛、眩晕、腰酸体倦者;或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情志不宁,眩 晕耳鸣。心悸失眠,潮热汗出,烦燥易怒,哭笑无常,下肢浮肿(即更年期综

35、合症);均可用本类汤品治疗。本 类汤谱用料上多选鸡蛋、海参等食物,配补肾、养血、调经之药物,如当归、阿胶、益母草、鸡血藤等,使养身 体与祛病疗疾相结合。汤味鲜美,营养充足,是妇女常用养身之汤品。 本类汤品用料多属滋补,养血之物,故血热崩漏、外感发热、湿热泄泻者,均不宜用之。 祛湿止带 1 凡以祛除湿浊,固涩止带的食物、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健脾祛湿、固精止带等作用,用于妇女带下病的汤品, 均属祛湿止带类汤。 带下病是妇女常见病这一。在正常的情况下,妇女阴道可分泌一种无色、质粘、无臭、量不多的液体以起润泽 作用,如一旦病变,带下量增多,色、质、气味异常,并伴有体倦乏力、腰酸等全身症状者,则称之为带下

36、病。 其致病的原因,或因脾失健运,湿浊下注;或因肾虚不固,带脉失约,阴液下滑;或因湿邪侵犯,与热相搏,湿 热下注;凡此种种,尽管具体病因各异,但湿浊为患是一致的,故治疗上以祛湿浊为止带的主要治法,并根据其 不同的原因,分别配以健脾、固肾、清热等法。根据上述治法,本类汤品用料上多选用猪瘦肉、鱼螺、猪小肚、 墨鱼、乌龟等食物,配补肾、健俾、祛湿、止带的药物,如白果、莲须、金樱子、鸡冠花、扁豆花等组成。 由于带下病成因不同,在应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症型分别选用。如湿热带下不宜过早地选用收敛固涩较强的汤品 ,以免禁固病邪;如肾虚带下则不宜用清利渗泄较峻的汤品,以免损伤正气。 育胎保产 1红豆花生煲鲤鱼 凡以补虚育胎的食物、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补益气血、育胎保产作用,以促进胎儿生长、发育、或调理孕妇身 体,用治胎漏、滑胎(习惯性流产)、妊娠恶阻、妊娠水肿等病的汤品,均属育胎保产类汤。 妇女妊振后,生理变化很大,血液需下聚以养胎;如肾气不足,冲任虚损,胎气不固,每致胎漏或滑胎;如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