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学》教学大纲讲座_第1页
浙江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学》教学大纲讲座_第2页
浙江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学》教学大纲讲座_第3页
浙江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学》教学大纲讲座_第4页
浙江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学》教学大纲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省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学教学大纲.言、八、刖本教学大纲适用对象: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拟从事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毕业生。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一门涉及面广和整体性强的学科,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其他临床各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和特点 来阐明疾病,又补充和丰富了内科学的内容, 从而使学生能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内科学的知识。 内科学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教学目的:掌握和理解内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内科常见急症的抢

2、救知识与技能,为今后从事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工 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基本要求:通过面授、远程教育、自学等形式达到掌握和理解内科学的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选用教材:内科学2008年1月第7版,出版社:人卫,主编:陆再英,钟南山学时数:66学时(面授)+ 30学时(远程教育)41、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肺部感染性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肺血栓栓塞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胸膜疾病肺癌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冠心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疾病胃食管反流病

3、学时数21 (远程)3321 (远程)22 (远程)2 (远程)23232222 (远程)2 (远程)1 (远程)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合计1 (远程)3221 (远程)3221 (远程)胃炎 消化性溃疡 肠结核 炎症性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 肝硬化 肝性脑病 急性胰腺炎 结核性腹膜炎 泌尿系统总论 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尿路感染 肾功能衰竭 造血系统总论 贫血概述 再生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白血病 淋巴瘤出血性疾病概述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成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糖尿病 痛风风湿免疫性疾病总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毒总论 农药中毒66学时(面授)30学时(远程)三、讲课内容及要求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第三章肺部感染性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 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2.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3.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典型的X线表现。(二)熟悉:1. 肺炎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 肺炎的诊断程序。3.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特点。4. 常见病原菌肺炎(葡萄球菌

5、、支原体)的临床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三)了解: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 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定义;诊断标准;常见致病菌。2.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3.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病原菌;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典型的X线表现。(二)一般介绍:1. 肺炎病原学标本的采集方法及其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 肺炎的诊断程序。3. 肺炎链球菌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实验室检查特点。4. 常见病原菌肺炎(葡萄球菌、支原体)的临床特点与抗生素合理应用5. 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三.思考题1、肺炎诊断的程序

6、。2、肺炎的环境分类及定义,诊断标准。3、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第四章 支气管扩张症(远程)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二)熟悉:支气管扩张症的鉴别诊断。(三)了解: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二 .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二)一般介绍: 支气管扩张症的鉴别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 三 . 思考题1、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第五章 肺结核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 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二)熟悉:

7、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肺 结核(定义) );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三)了解: 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 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 ;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 、肺结核与相关 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肺结核的诊断(方法和程序、分类标准和诊断要点、记录方式)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 治疗的原则、化学治疗的主要作用) 。(二)一般介绍 :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病理学;临床表现;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肺 结核

8、(定义) );其他治疗(对症治疗、咯血处理) 。流行病学;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的发生与发展;鉴别诊断;结核病的化学治疗(化学治疗 的生物学机制、统一标准化学治疗方案) ;其他治疗(激素、外科手术治疗) 、肺结核与相关 疾病;结核病控制策略与措施。三 . 思考题1、结核病的分类。 2、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和主要作用。第六章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 ;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二)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并发症; 治疗。(

9、三)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预 防;鉴别诊断。二 .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 ;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严重程度的分级。(二)一般介绍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 并发症; 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理;鉴别诊断和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预 防;鉴别诊断。三 . 思考题1、试述慢支的临床分期与分型。2、试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肺功能检查特点。第七章 支气管哮喘、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10、 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 及其作用)。(二)熟悉: 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三)了解: 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二、教学内容(一) 重点讲解: 哮喘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呼吸功能检查) 及其作用)。;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类o;哮喘的教育;管理和预后。;诊断;药物治疗(药物种类;哮喘的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二) 一般介绍: 哮喘的并发症;鉴别诊断;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机制;病理;治疗(免疫疗法) ;哮喘的教育;管理和预后。三 . 思考题1、试述重症哮喘的表现及处理原则。第八章 肺

11、血栓栓塞症(远程)一、目的与要求(一) 掌握: 肺血栓栓塞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二) 熟悉: 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型;治疗方案(抗凝治疗) 。(三)了解: 肺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溶栓治疗) ;预防。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肺血栓栓塞症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肺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二)一般介绍: 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分型;治疗方案(抗凝治疗) 病理生理;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溶栓治疗) ;预防。三 . 思考题1、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程序。第九章 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2、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X 线检查、心电图) 。(二)熟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诊断;并发症 (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二) 了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查(心超、血气、血液) ;鉴别诊断;并发症(心 律失常、休克) ;预后;预防。二、教学内容(一) 重点讲解: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X 线检查、心电图) 。(二) 一般介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发病机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诊断;并发症 (肺性脑病、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3、的流行病学; 实验室检查 (心超、 血气、血液) ;鉴别诊断;并发症(心律失常、休克) ;预后;预防。三 . 思考题1、试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原则。第十章 间质性肺病与结节病(远程)第一节 间质性肺疾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间质性肺病的诊断。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二 ) 熟悉:肺间质的概念。间质性肺病分类;诊断方法。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X 线、肺功能) ;诊断标准;治疗。 ( 三 ) 了解:间质性肺病的发病机制、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病理分类、 其他间质性肺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其他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 、 二. 思考题1、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诊断标准。2、特发性肺纤

14、维化的影像学和肺功能改变。第十一章 胸膜疾病(远程)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气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排气疗法) 。(二)熟悉: 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 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气胸的类型;鉴别诊断;并发症。(三)了解:胸腔积液的胸水循环机制;实验检查和特殊检查(X 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膜活检、胸腔镜或开胸活检) ;治疗(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恶性胸腔积液)。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保守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处理)二、教学内容(一) 重点讲解: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诊

15、断与鉴别诊断。 气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治疗(排气疗法) 。(二)一般介绍: 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诊断性胸腔穿刺和胸水检查) 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气胸的类型;鉴别诊断;并发症。胸腔积液的胸水循环机制;实验 检查和特殊检查( X 线检查、超声检查、胸膜活检、胸腔镜或开胸活检) ;治疗(类肺炎性 胸腔积液和脓胸、恶性胸腔积液) 。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保守治疗、化学性胸膜 固定术、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处理) 。三 . 思考题1、胸腔积液渗漏性的鉴别诊断。第十二章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一目的与要求(一) 掌握: 肺癌的病理和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其他检查(胸部

16、影像学) 。(二) 熟悉:肺癌诊断; 鉴别诊断;影像学其他检查(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检 查、针吸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 ;治疗(治疗原则) 。(三)了解:肺癌的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分期; 影像学其他检查 (磁共振显像、 SPECT、PET、 纵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其他细胞或病理检查、开胸肺活检) ;预防与预后。 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肺癌的病理和分类;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其他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 。(二) 一般介绍:肺癌诊断;鉴别诊断;影像学及其他检查(磁共振显像、SPECT PET痰脱落细胞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针吸细胞学检

17、查、纵隔镜检查、 胸腔镜检查、其他细胞或 病理检查、 开胸肺活检、 肿瘤标志物检查) ;治疗(治疗原则) ;流行病学;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分期;预防与预后。三 . 思考题1、肺癌早期诊断线索。2、试述肺癌的组织学分类及各自特点。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一目的与要求(一) 掌握: 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临床 表现;治疗(治疗原则) 。(二)熟悉: 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治疗。(三)了解: 呼吸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二 . 教学内容(一) 重点讲解: 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和

18、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 ;临床 表现;治疗(治疗原则) 。(二) 一般介绍: 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影响) ;治疗;呼 吸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三 . 思考题1、呼吸衰竭的分类及治疗原则。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第二章 心力衰竭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二)熟悉:心超、胸片、BNP在心衰中的诊断价值;慢性心力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洋地黄类药物的作 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ACEI、禾U尿剂、3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心衰的分期与分级

19、。(三)了解: 心力衰竭的病因、类型和预防。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慢性收缩性、 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和方法;急性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的诊断,特别是心超、胸片、BNP在心衰中的诊断价值;心力衰竭的鉴别诊断, 如左心衰竭与肺部疾病的鉴别, 右心衰竭与心包积液、 肝硬化等的鉴 别诊断;洋地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征及禁忌征,洋地黄中毒表现;ACEI、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的适应症;心衰的分期与分级。(二)一般介绍: 心力衰竭的病因、类型和预防。三、思考题1、常见的心力衰竭的诱因有哪些 ?2、心源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如何鉴别诊断?3、试述

20、心力衰竭的 NYHA分级。4、试述急性左心衰的治疗原则?第三章 心律失常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 综合征、 I-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原则;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适 应症。(二)熟悉: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的心电图及处理原则;左、右 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三)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 心律失常分类、 病因及发生机制; 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的常 见原因; 预激综合征的病因、 心电图表现及治疗; 心脏电复律、 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 起搏器植

21、入术的适应症及起搏方式的选择;动态心电图、食道调搏、运动试验、临床心电生理检查的适应症。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房性早搏、 交界性早搏、 室性早搏、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I-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及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与治 疗原则; 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原则;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特别是胺碘酮 和倍他乐克)的适应症;心房颤动的治疗原则。(二)一般介绍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结构;心律失常分类、病因及发生机制;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 速的鉴别; 预激综合征的病因、 心电图表现及治疗; 心脏电复律、 快速

22、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 起搏器植入术的适应症及起搏方式的选择;动态心电图、 食道调搏、运动试验、临床心电生 理检查的适应症。三、思考题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制是什么?2、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应如何救治?3、房颤的治疗原则有哪些?4、什么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和临床表现?第六章 原发性高血压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危险分层;降压药的分类;降压治疗的目的及治疗原则。(二)熟悉: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如肾动脉狭窄、柯兴氏综合征、嗜铬细胞瘤、原 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的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及处理。(三)了解: 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情况。

23、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高血压的定义、分级、危险分层;高血压的临床表现;降压治疗的目的、治疗原则;降压药 物的分类, 各类降压药的代表性药物; 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如肾动脉狭窄、 柯兴氏综合征、 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肾、大动脉等并发症;高血压急 症诊断标准及处理。(二)一般介绍: 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情况。三、思考题1、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临床特点?2、常用降压药物有哪几类?各有什么作用特点和副作用?3、高血压急症如何处理?第七章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的

24、临床表现特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 心肌坏死标记物, 心肌梗死诊断依据、 主要并发症及治疗原则; 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的适 应症。(二)熟悉: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概念及病理机制; 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原则; 心绞痛与 心肌梗死的鉴别,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三)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 分型、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 冠脉造影和冠心病介 入治疗的适应症;ACE、B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抗凝剂的应用。(四)自学: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包括变异性心绞痛)临床表现特点及处理原则; 急性心肌 梗

25、死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梗死诊断依据、主要并发症、及治疗 原则;心肌梗死后再灌注治疗的适应症(包括溶栓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概念及病理机制;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二)一般介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因、 分型、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过程; 冠脉造影和冠心病介 入治疗的适应症;ACE、B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抗凝剂等药物的应用;冠心病的预防。 三、思考题1、胸痛应如何鉴别诊断?2、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诊断?3、急性心脏梗死的处理原则有哪些?4、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包括哪些?5、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指征、禁忌证和

26、疗效判断?第八章 心脏瓣膜病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体征、 诊断及治疗原则。(二)熟悉:以上各种瓣膜病的鉴别诊断; 心超对瓣膜病的诊断意义; 各瓣膜病的用药特点、 介入及手术 指征。(三)了解: 风湿性心脏病的趋势及预后;联合心瓣膜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体征、 诊断、 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心超对瓣膜病的诊断意义; 各瓣膜病的用药特点、介入及手术 指征。(二)一般介绍: 风湿性心脏病的趋势及预后,联合心瓣

27、膜病的病理生理特点。三、思考题1、二尖瓣狭窄的临床表现特征,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特征及如何治疗?2、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哪些周围血管征?3、主动脉瓣狭窄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鉴别要点?4、主动脉瓣狭窄的并发症有哪些?第九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远程)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二)熟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三)了解: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重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培养,免疫学检查,超声 心电图检查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包括抗生素

28、的应用原则及外科手 术治疗适应症) 。(二)一般介绍: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因、发病机制及其病理。三、思考题1、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2、试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第十章 心肌疾病第一节 心肌病(原发性)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心肌病的定义、 分类; 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及心超特 点。(二)熟悉: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原则。(三)了解:常见的特异性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二、思考题1、试述原发性心肌病的分型和临床表现。2、试述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原则。3、试述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原则。第三节 心肌炎、目的与要求一)掌握:病毒

29、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诊断。二)熟悉:心肌炎的病因。三)了解:心肌炎的病原性检查及治疗。、思考题1、试述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第十二章 心包疾病(远程)、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急性心包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二)熟悉:急性心包炎的心电图、心超表现。(三)了解: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二、思考题1、试述急性心包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第二章 胃食管反流病(远程)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胃食管反流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二)熟悉: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三)了解: 胃食管反流病的流行病学、病理。二、教学内容(一)重

30、点讲解:定义,食管症状,并发症, Barrett 食管,诊断依据,治疗。(二)一般介绍:食管外症状;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内镜;24h食管pH监测;食管吞钡 X线检查;食管滴酸试验;食管测压。主要鉴别诊断。流行病学、病理、RE和NERD三、思考题1、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有哪些?2、简述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第四章 胃 炎(远程)第二节 慢性胃炎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慢性胃炎的分类、治疗原则。(二)熟悉: 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三)了解: 胃炎的定义 , 慢性胃炎的病理及预后。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慢性胃炎的分类;发病机制中 HP的感染机制(二)一般介绍:临床表现

31、;诊断;治疗原则。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胃镜及胃镜下活组织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异型增生的治疗。(三)一般介绍:定义,流行病学,预后。三、思考题1、慢性胃炎的分类。2、慢性胃炎根除 Hp 治疗的适应证。第五章 消化性溃疡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本病的定义、临床表现;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二)熟悉: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 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并发症; 治疗。(三)了解: 本病的流行病学及病理。二、教学内容/和(一)重点讲解: 定义,临床表现,典型的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特点,结合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确诊。与胃癌鉴别。病因和发病机制(重

32、点讲解:幽门螺杆菌;非甾体类抗炎 药)。特殊类型的消化性溃疡。胃镜及胃粘膜活组织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发症。根除 HP的治疗方案(二)一般介绍:X线钡餐检查,与胃泌素鉴别,流行病学。NSAID溃疡的治疗和预防,溃疡复发的预防。后。三、思考题1、简述幽门螺杆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可能机制。2、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3、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4、简述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三联治疗方案。第七章 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第二节 肠结核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肠结核的临床表现,诊断与病理特点(二)熟悉: 发病机理、及鉴别诊断(三)了解: 治疗二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全身表现,结核毒血症及营养不良;

33、腹部表现,常见腹部症状与体征。诊断,诊 断依据。发病机理,多继发于体内其它部位结核病,感染途径。病理。鉴别诊断(二)一般介绍:实验室和其它检查。流行病学。手术治疗指征。治疗原则。三、思考题1、试述肠结核的病理类型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二节 结核性腹膜炎(远程)、目的要求(一)掌握: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二)熟悉: 发病机理、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三)了解: 并发症及处理二 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临床表现;全身表现,结核毒血症及营养不良;腹部表现,常见腹部症状与体征。诊断,腹 水检查有重要临床意义,诊断依据。治疗原则。病理可分为渗出型、粘连型、干酪型。鉴别 诊断,从长期发热、腹水和

34、腹部包块等方面考虑相应的鉴别诊断。(二)一般介绍: 发病机理、实验室和其它检查。流行病学。手术治疗指征。三、思考题1、试述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第八章 炎症性肠病第一节溃疡性结肠炎、目的要求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临床分型和治疗二)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 (特别是与克罗恩病鉴别 ) 的和并发症。三)了解:病因和发病原理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临床表现,。诊断标准。结肠镜和X线钡剂灌肠检查的表现。临床分型;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和主要的药物(二)一般介绍: 病因、发病原理和手术治疗指征;病理,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流行病学;预后。三、思考题:1、试述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与鉴别诊断

35、。第二节 克罗恩病、目的要求一)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二)熟悉:本病的鉴别诊断 (特别是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 )的和并发症。三)了解:病因和发病原理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 临床表现,起病方式、病程、发作诱因,影响临床表现的有关因素;消化系统表现,全身表 现,肠外表现。诊断标准。结肠镜和X线钡剂灌肠检查的表现。病理;鉴别诊断;并发症; 治疗原则和主要的药物。(二)一般介绍: 病因、发病原理和手术治疗指征;实验室检查和其他价差流行病学;预后。三、思考题:1、试述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第十章 功能性胃肠病(远程)第二节 肠易激综合征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肠易激综合征的定义、

36、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分型。(二)熟悉: 肠易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治疗。(三)了解: IBS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肠易激综合征的定义;诊断标准(罗马川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二)一般介绍:肠易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治疗(一般治疗和针对药物的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 病机制。三、思考题名词解释: IBS问答题:罗马川标准第十四章 肝硬化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门高压的形成机制及后果、腹水形成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 child 分级标准、并发症。(二)熟悉: 发病机理,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治疗原则。(三)了解: 分类、病因及病理特征。二、教学内容(一

37、)重点讲解: 定义和基本概念。病理生理: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及后果、腹水形成的机制,临床表:失代 偿期的主要表现,肝功能减退的表现。诊断依据,主要病因。发病机制。并发症(如肝癌及 诊断标准,肝肾综合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肝肺综合症等七大并发症)的讲解。实验 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腹水检查的重要意义, 内镜检查具有诊断和治疗价值,肝穿刺活组织 检查若发现假小叶形成有确诊价值; child 分级标准、抗纤维化治疗、腹水治疗及并发症的 治疗。(二)一般介绍: 流行病学。病因分类和病理分类,病理。鉴别诊断、一般治疗的方法。肝移植手术的意义。预后。三、思考题1、试述腹水的形成机制和治疗。2、试述门脉高压

38、的形成机制及后果。2、肝硬化的并发症有哪些?第十六章 肝性脑病、目的要求一)掌握:肝性脑病的诱因 . 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二)熟悉: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三)了解:病理,辅助检查。三、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诱因 .定义和基本概念;临床分期和各期的基本表现,包括神经系统体征,脑电图改变;诊 断依据;治疗。 病因; 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蛋白质代谢障碍及氨基酸不平衡可能起主要 作用;介绍各种学说,重点介绍神经毒素学说。鉴别诊断,包括糖尿病、低血糖、尿毒症、 脑部感染和镇静剂过量等。(二)一般介绍: 病理;辅助检查,介绍各种辅助检查的诊断价值,预后和预防。三、思考题1、肝性脑病的

39、临床分期。2、肝性脑病治疗原则。第十七章 胰腺炎第一节 急性胰腺炎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本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二)、熟悉: 病因和发病机理,临床类型,鉴别诊断。(三)、了解: 本病的并发症及处理。三、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基本概念及主要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中酶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各种影像学检查 的临床意义,尤其是CT和增强CT对胰腺炎诊断和分级意义;诊断依据;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原则。病因和发病机理;各种不同病因,胰腺自身消化理论及结果,炎性介质的作用。并发 症类型;重症胰腺炎的概念,主要表现和判别标准;(二)一般介绍: 病理;鉴别诊断;主要的治疗方法;预后和预防。

40、三、思考题:1、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2、重症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第一章 总论一、目的要求(一)掌握:肾脏的主要功能,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 , 肾功能检查方法及肾脏病的 防治原则。(二)熟悉: 肾脏疾病的诊断思路与方法。(三)了解: 肾脏疾病的发病机理、相关的国内外进展动态。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肾脏的生理功能:肾小球与肾小管功能、肾脏内分泌功能。2、尿液检查:血尿、蛋白尿的分类。3、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方法和意义。4、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急性肾衰竭和急 进性肾衰竭综合征、慢性肾衰竭综合征、

41、尿路感染综合征。 5. 肾脏疾病的防治原则。 (二)一般介绍:1、内科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性及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关系。2、管型尿及肾小管功能介绍。3、国内外肾脏病学新进展和展望。三、思考题1、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特点?2、评价肾功能的各种检查方法的价值?第二章 肾小球病概述、目的要求一)掌握:肾小球病的定义、肾小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二)熟悉:肾小球病的临床分型。三)了解:原发性肾小球病的发病机理及病理分型。、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肾小球病的定义。2、肾小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 (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 及临床分型。3、蛋白尿的定义4、血尿的定义和如何区分血尿的来源。(二)一般介绍:1、

42、肾小球病的发病机理(免疫、炎症反应) 。2、原发性肾小球病的病理分型。 三、思考题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及临床分型;2、血尿的定义和如何区分血尿的来源。第三章 肾小球肾炎第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慢性肾小球肾炎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二)熟悉: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和鉴别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三)了解: 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病理类型。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定义。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蛋白尿的相应措施及综合治疗。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与其他原发性肾小球

43、病、慢性肾盂肾炎、Alport 综合征及继发于全身疾病的肾脏损害鉴别。(二)一般介绍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免疫及非免疫机制。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类型。三、思考题1、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区别点。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特点。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第五章 肾病综合征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肾病综合征的定义、病理生理、并发症、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二)熟悉: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常见病理类型及其临床特征(三)了解: 肾病综合征的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及防治并发症。了解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肾病综合征的定义、常见病因。2、原

44、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 化等)的特征与临床表现。3、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的病理生理。糖尿病4、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狼疮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肾病、肾淀粉样变性等 ) 的鉴别诊断。5、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及代谢紊乱等。6、肾病综合征主要治疗:糖皮质激素使用原则与方案,常见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 素等的使用。(二)一般介绍:1、肾病综合征的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及并发症防治。2、肾病综合征的预后。三、思考题1、肾病综合征可发生哪些常见并发症?2、肾病综合征的

45、的诊断及鉴别诊断。3、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本原则。第六章 尿路感染(远程)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尿路感染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二)熟悉: 尿细菌定量培养的临床意义及疗效的评定标准。(三)了解: 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尿沉渣镜检细菌检查、化学性检查以及其他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检查、鉴别诊断及并发症。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尿路感染的病因。2、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包括感染途径、机体抗病能力、易感因素与细菌的致病力等各种 因素。3、尿细菌定量培养 , 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4、详细讲解急性膀胱炎、 急性肾盂肾炎、 无症状细菌尿的临床表现 (重点为急

46、性肾盂肾炎) 诊断和治疗原则及疗效评定标准。(二)一般介绍:1、上、下泌尿道感染定义。2、流行病学特点。3、急性膀胱炎和急性肾盂肾炎的病理解剖特点。4、尿常规改变特点、尿白细胞计数及影像学检查。5、尿路感染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结核、尿道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6、尿路感染的并发症: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7、慢性肾盂肾炎诊断。三、思考题1、引起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哪些?2、如何诊断尿路感染 ?3、重症急性肾盂肾炎如何治疗 ?第七章 急性肾衰竭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急性肾衰竭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二)熟悉: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分类、实验室检查。(三)了解: 急性肾衰竭的发

47、病机制及病理表现。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急性肾衰竭的定义。2、详细讲解急性肾衰竭的起始期、维持期及恢复期的临床特点。3、急性肾衰竭时实验室检查 ( 特别是尿液检查特点 )。4、急性肾小管坏死与肾前性少尿、肾后性尿路梗阻、肾性急性肾衰竭的鉴别。5、少尿期的并发症 (如高钾血症 ) 及其防治6、急性肾衰竭的透析指证 .(二)一般介绍:1、发病机制:肾血流动力学异常;肾小管上皮细胞代谢障碍;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管腔 中管型形成的原理。2、急性肾衰竭的病理改变。3、CRRT在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三、思考题1、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如何处理?2、急性肾功能衰竭定义是什么?

48、分哪几类?第八章 慢性肾衰竭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期及主要临床表现、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有关措施。(二)熟悉: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并发症防治。(三)了解: 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肾移植的原理、疗效和适应症。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1慢性肾衰竭临床分期(国内与 CKD分期标准)。2、促进慢性肾衰竭进展的危险因素3、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肾小球内“三高”现象及引起肾小球内“三高”原因; 血管紧张素H在肾衰竭进行性恶化中的作用机制。4、慢性肾衰竭的胃肠道表现、血液系统表现、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呼吸 系统表现、 皮肤症状、 肾

49、性骨营养不良症及内分泌失调等各系统症状,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 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5、慢性肾衰竭的诊断。6、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治疗,及控制全身性和(或)肾小球内高压力防治,尿毒症并发症的治疗。(二)一般介绍:1、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各种病因。2、慢性肾衰竭的鉴别诊断。3、慢性肾衰竭并发症的治疗。4、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肾移植。三、思考题1、试述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电解质改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3、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必有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第六篇 造血系统疾病第二章 贫血概述、目的与要求(一) 掌握:贫血的定义、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二) 熟悉:贫血的

50、分类、贫血的诊断步骤(三) 了解:贫血的治疗原则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贫血的定义、临床表现,贫血细胞学和病因分类。(二)一般介绍:贫血的全身各类器官系统症状,诊断步骤,确定导致贫血的原因,贫血的治疗方法。三、思考题1、试述贫血的定义。2、贫血的形态学、病因学分类。3、贫血的诊断思路。第二章 缺铁性贫血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二)熟悉: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步骤及鉴别诊断。(三)了解: 人体的铁代谢。二、教学内容(一)详细讲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 强调病因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 铁治疗的原则、方法及疗程。

51、(二)重点讲解: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步骤及其鉴别诊断。(三)一般介绍: 铁代谢:铁分布、来源、吸收、运输、贮存及排泄。三、思考题1、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以及常见病因。2、补铁治疗的原则。第四章 巨幼细胞性贫血(远程)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标准及治疗。(二)熟悉: 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实验室检查。 巨幼细胞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二)一般介绍: 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三、思考题1、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如何治疗?第五章 再生障碍性贫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再障的临床表现、

52、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二)熟悉: 再障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依据。(三)了解: 再障的发病情况和预后。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再障的发病机制; 再障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重型再障的诊断标准与其他全血细胞减少 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二)一般介绍: 再障的病因、发病情况及预后。三、思考题1、再障的发病机制和再障的分型和诊断。2、再障的治疗原则。第六章 溶血性贫血(远程)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溶血性贫血的定义、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类与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诊 断步骤。(二)熟悉: 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三)了解: 各类溶血性贫血的特点以及其近年治疗的进

53、展。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溶血的定义,溶血过程中红细胞破坏场所不同的发病特点与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特点。(二)一般介绍: 溶血性贫血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进展,溶血性贫血的治疗进展。三、思考题1、溶血性贫血的分类。2、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步骤。第七章 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远程)一、目的与要求(一)掌握: 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的定义、诊断和治疗。(二)熟悉: 熟悉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病机制。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二)一般介绍: 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三、思考题1、粒细胞缺乏症的定义及治疗。第九章第一节白血病 概述一、目的要求(一)掌握: 急慢性白血病的定义。(二)熟悉: 白血病的发病情况。(三)了解: 白血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二、教学内容(一)重点讲解: 急、慢性白血病细胞的分类。(二)一般介绍: 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介绍病毒、电离辐射、化学物质和药物、遗传因素、免疫缺陷等 因素与白血病发病关系的现代概念。第二节 急性白血病、目的要求(一)掌握:急性白血病的FAB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二)熟悉:急性白血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