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调查分析_第1页
普高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调查分析_第2页
普高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调查分析_第3页
普高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调查分析_第4页
普高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调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高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调查分析“一言可以兴邦, 一言可以丧邦”, 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孔子告诉了我们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 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 “诵习课本, 练习作文, 固为读写之事, 而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叶老此言 之意,其实就是要求我们重视由听说统一整合成的“口语交际” 教学。一、普高学生口语能力现状长期以来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一言以蔽之: 久无 立身之地。虽说语文教学的要求一直以来都是听、说、读、写并 提,而且把“听、 说”放在了“读、 写”前面, 但在实际操作中, “听、说”二字是少有落实的, 导致了普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

2、 下的不争事实。 笔者通过对本校学生的口语能力情况的调查问卷 发现以下情况:1. 口语交际能力较差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一些人多、 正规而又 陌生的场合,如课堂上、会场上、面对老师、陌生人等场合。在 这些场合中,学生常表现为怯场、用词不当、语无伦次、语句不 完整、结结巴巴、说话没有明确的中心或观点,更不要说慷慨陈 词、据理力争、表情达意了, 而有的则干脆沉默寡言、 一声不吭。 如选择题 6:你认为你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选“好”的占10,选“较好”的占 16,选“一般”的占 36,选“差” 的占 38。选择题 12 题:你上课回答问题的表现如何?选择“常 常一言不发”的占 12,选择

3、“吱唔,前言不搭后语”的占 28,选择“精简到不能再精简的语言”的占50,选择“思维敏捷,表述流畅”的占 10。如选择题 15 题:你有要紧事必 须和陌生人打交道, 你如何表现?选择“说话时胆怯, 声音小” 的占 36,选择“平视对方,表情放松”的占 45,选择“很 快能和对方无话不谈”的占 15,选择“能成为日后的朋友” 的占 4。选择题 17 题:你认为自己口语表达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什么?选择“说话没有主题性和针对性”的占33,选择“说话没有条理性”的占 26,选择“句子不连贯”的占 22,选 择“用词不当,结构不完整”的占 19。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1)畏惧心理。调查中我们看出,上

4、课从不举手,怕回答 问题词不达意,怕答错被师生笑话,和陌生人讲话胆怯,不敢正 视对方,声音很低的还占很大比重。 当然这与个人性格不无关系, 调查显示, 开朗外向的学生口语能力相对较高, 因为他们在更多 的与人交流的过程中, 消除了畏惧心理, 也获得了更多口语锻炼 的机会。姑且从心理学角度讲,畏惧心理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 但如经过有意的训练,这种畏惧心里是可以克服的。调查表明, 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害怕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发表自己的见解。 讲话时经常出现心跳加速、 呼吸急促等现象, 从而影响语言的表达。我校虽地处城区,但来自农村的学生占相当比重,由于生活 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比城市的学生更缺少

5、与人交流、当 众讲话的机会, 畏惧心理无法得到克服, 也就无法拥有敏捷的思 维,流利地表达。学生进入中学,生理、心理发生了许多变化, 害羞之心随之产生,不愿当众发言,“怕说”成为普遍现象,无 形中错失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如选择题2:你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或发表见解有何表现?选“心跳加速,神情僵 硬”的占 76,选“表情还算自然, 但常常说了上句没了下句” 的占 12,选“眼睛不看对方的时候才能表达自如”的占9,选“落落大方,表述流畅”的占 3。(2)语言思维能力较差。记得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谁要 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谁就首先要发展人的思维能力, 离开思 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

6、”可见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口语 表达与平时说话虽同属于表达, 但思维表现有明显不同。 一些学 生课外说话时常“口若悬河”, 但让他回答问题时, 却说得支支 吾吾,内容前言不搭后语。究其原因,平时讲话内容较“散”, 东拉西扯,前言后语缺少连贯;而口语表达恰是要回避这些,要 求目的性强,不允许“散”,不允许跑题,必须话题集中,中心 突出,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富有逻辑性。但普高的学生,特别 是新生,很难做到这些。如选择题 3:你平时和同学在一起交流 表现如何?选“口若悬河,能主导整个场面”的占12,但他们在选择题 7“曾经参加朗诵、 讲故事比赛获奖情况”中有 90选择“没有参加”(3)文学素养较低。口

7、语与平时的闲谈明显不同,它要求 说话者拥有较丰富的各类知识。 我校的大部分学生, 家庭较为清 贫,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学生父母的知识文化水平也不高, 父 母文化水平都在大学以上的不足 5,家中缺少很好的文化氛围。 一定程度上受到家长影响, 学生们不愿意拿出金钱和时间 (有的 家长也不许)去读经典文学作品、各类杂志,更没有时间去关注 社会、国际大事。如选择题 8:你平时经常阅读经典著作或是报 刊杂志吗?选择“经常看”的只有 11,选“基本不看”的也 有 15。如让这 15的学生围绕某个话题讲一段话,往往无话 可说,更不要说引经据典了。2. 学生观念急需转变今日的高中生, 思考得最多的还是升学的问

8、题。 能考一所好 的大学, 今后的一切问题好像就迎刃而解了。 这一方面说明了考 试制度的弊病,语文考试最主要是考读和写,并不考说;另一方 面说明了学生不清楚当今社会的现状, 因而对口语交际也就不重 视,应付了事了。 如选择题 18:你对个人的口语能力持何态度? 选“无所谓,高考不考口语”的占 36,选“日常交际中很重 要”的占 21, 选“考上大学再锻炼也不晚 ”的占 33,选 “中学时代打下的口语基础很重要”的占10。选择题 14 题:当同学们上课在一起激烈地讨论问题时, 你的态度怎样?选“积 极参与”的占 44,选“有见解不敢说”的占 21,选“只是倾听”的占 22,选“没有兴趣”的占 1

9、3。如选择题 10 题: 你上课时举手情况怎样?选“经常举手”的占5,选“偶尔举手”的占 16,选“从不举手”的占 79。选择题 11:回想一 下,为什么不举手呢?选“怕说错被师生笑话”的占22,选“会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占 35,选“举手是小学生的行 为”的占 25,选“不会回答”的占 18。 二、口语教学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 口语交际的教学现状堪忧 由于受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传统的影响, 考试方法的制约, 更 由于没有认识到口语交际对学生将来的重要性, 许多语文教师对 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 将其视为可有可无 的事。 笔者通过对本校语文教师的调查发现, 当问到“您是如何

10、 对待口语交际课的”时, 回答“制定教学计划, 每周至少有一节 口语交际课”的为 0,回答“完全不上,因为考试不涉及”的占 95。新教材将口语交际单独排出来了, 极少数语文教师甚至采 取了熟视无睹的态度。 而多数的教师也只是形式地将口语交际的 知识勾画一下,讲一下就行了。当问到“在最近的一年里,您组 织学生进行过辩论赛、采访、编演课本剧、故事会或者诗歌、演 讲、散文朗诵比赛吗”回答“组织过”的只有少数年轻教师, 选 择“没有组织过”的占 84。须知,这种比赛的形式只是一种 展示,所谓展示,就是具备了某种能力或其它的东西后拿给人看, 可是,如何才有这种能力呢?没培养, 能有吗?这种只问结果不问过

11、程的做法显然是违背口语交际教学初衷的。 况且, 一次类似 的比赛有多少学生能参加呢?放弃了多数而只照顾少数, 这也是 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而那 84的“没有组织过”不 要说过程,他们连结果也不问。2. 口语交际的重要性未被认识 在现代社会立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在公开场合, 能大方得体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是作为一 个现代人理应具备的能力。 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此项能力的培 养却始终未被重视,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到教师到家长到学 生,谁都没给予它足够的重视。 它既不影响教育管理部门对学校 工作的评估, 也不影响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考核, 同样不影响学生 的升学。既然

12、什么都影响不了,当然就更不会被重视了。其实这 也不能全归罪于教师与学校或是教育管理部门, 综观多套语文教 材,口语交际的内容历来是排不上号的,更不用说专门的口语 训练教材。以高中语文教材为例,以前用的人教版教材中未见 有“听、 说”内容安排, 现在用的苏教版教材中算是给了口语交 际以一席之地, 但不管从所占的比例和所处的位置来看, 都只是 一个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已, 且这个“点缀”在实际教学中又常常 是被忽略被挤掉的。 从课程安排看, 中小学的课表中一向是没有 专门的语文口语训练课的。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 一直受中考、 高考指挥棒的左右,历届中考、高考,只考书面语言,不考口头 表达能力,致使许多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考什么讲什么,怎么 考就怎么讲,语文教学中把时间精力花在“读、写”上,长期以 来“听、说” 能力被冷落,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了。3. 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缺少土壤语文课上, 不少教师仍没有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教学 仍陷在繁琐分析、满堂灌、形式主义的泥潭中,教学内容单一、 气氛沉闷。课堂上,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即使有,他们思想 智慧的闪光点也常常被教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