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作者: 日期:州 理 工 大 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21年春季学期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践 课程设计题目: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专业班级: 姓 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成绩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信息采集系统设计摘要基于物联网的无线传感网络是多学科的高度交叉, 知识的高 度集成的前沿热点研究领域。 它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 作地实时监测 , 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这些信 息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 , 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用户终 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不需要较高的传输带宽, 而要 求较低的传输延时和极低的功率消耗。 IE
2、EES254/Z g ee 技术是近年来通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具有低成本、低功 耗、低速率、低复杂度的特点和高可靠性、组网简单、灵活等优 势,逐渐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事实上的国际标准。此次课设设计并实现了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构成的分布式温 度湿度监控系统。关键词: 物联网、信息采集、 HT10、串口通信正文:?错误 !未定义书签一、前言 ?错误 !未定义书签。二、基本原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21 SHT1引脚特性 ?错误 !未定义书签2.2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错 误 !未定义书签2.3 C 53串口通信原理 错 误 !未定义书签24 Zig Be 简介 错 误!未定义书签三、系统分析 错. 误
3、!未定义书签四、详细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4.1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4.2 软件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3 设计结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4 代码 ?错误 !未定义书签。 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 !未定义书签。正文:一、前言物联网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 , 软硬件 可定制,适用于不同应用场合,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 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 技术发展的需求, 人类对环境信息的感知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 某些特殊工业生产领域和室内存储场合对环境要求显得特别苛 刻;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 为环境
4、环境检测提供了更进一步的 保障。基于物联网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包含感知层、 传输层、 应用 层三个层面;传输层常见的有温湿度、烟感、一氧化碳、压力等 物联网传感器模块,传输层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部分, 应用层包括各种终端。在室内环境监测领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 , 结合 Z ee技术可以实现、准确、完整、可靠的反应环境信息, 做到实时监控。基本原理 :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数据后,通过给RS232串口增加 gBee 功能, 替代设备电缆线进行无线传输 ,串口传输 设计为双向全双工 , 无硬件流控制,强制允许 OA(多条)时间 和丢包重传。本次课设采用的 en er 节点中烧写 Ende
5、viceB程序, 在协调器中烧写 oordin torEB 程序。在设备绑定时 先启动协调器绑定,后启动终端节点绑定,按键S 1 用于设备之间绑定, W2用于启动匹配描述符请求。二、基本原理本实验将使用 C 5 读取温湿度传感器 SHT1 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 最后将采样到的数据转换然后在 D 上显示。其中对温湿度的读取是利用C 2530 的 I/ (P1. 和 P1.1 )模拟一个类 I C 的过程。其中该系统所使用的 SHT10 是一款高度集成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 , 提供全标定的数字输出。 它采用专利的 MOS s技术, 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 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容性聚
6、合体测湿敏感元件、 一个用能隙材料制成的测温元件,并在同一芯片上,与 14 位的 /D 转换器以及串行接口电路实现无缝连接。2.1 SHT 0 引脚特性ST10 是一款高度集成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 提供全标 定的数字输出。它采用专利的CMOSens技 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 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容性聚合体测湿敏感元件、 一个用能隙 材料制成的测温元件,并在同一芯片上,与 4 位的 A/ 转 换器以及串行接口电路实现无缝连接。HT0 引脚特性如下(1)VDD,G D S 10 的供电电压为 2.45.5V 。传感器上电 后,要等待 1ms 以越过“休眠”状态。在此期间无需发
7、送 任何指令。电源引脚( VDD,GN)D 之间可增加一个 10nF 的电 容 , 用以去耦滤波。(2)SCK 用于微处理器与 S T0 之间的通讯同步。由于接口 包含了完全静态逻辑,因而不存在最小 SCK 频率。(3)DAA 三态门用于数据的读取。 DAT 在 CK 时钟下降沿 之后改变状态,并仅在 SCK 时钟上升沿有效。数据传输期间, 在 CK 时钟高电平时 ,ATA 必须保持稳定。 为避免信号冲突, 微处理器应驱动 DATA 在低电平。需要一个外部的上拉电阻 ( 例 如:10 )将信号提拉至高电平。 上拉电阻通常已包含在微处理 器的 / 电路中。、向 T0 发送命令 :用一组“ 启动传
8、输”时序,来表示数据传输的初始化。它包 括:当 SCK 时钟高电平时 DA A 翻转为低电平,紧接着 CK 变为低电平 , 随后是在 SCK 时钟高电平时 DAT 翻转为高电 平。后续命令包含三个地址位(目前只支持“ 0”) ,和五个 命令位。 SHT10 会以下述方式表示已正确地接收到指令: 在第 个 S 时钟的下降沿之后,将 DAT 拉为电平( C 位) 。在第 9 个 SCK 时钟的下降沿之后,释放 ATA(恢复高电平) 、测量时序 (RH 和 ):发布一组测量命令 ( 表示相对湿度 , 表示温度 T)后, 控制器要等待测量结束。这个过程需要大约1 5510,分别对应 8/ 2/14 i
9、 测量。确切的时间随内部 晶振速度 , 最多有 15%变化。 SHxx 通过下拉 D TA 至低电 平并进入空闲模式,表示测量的结束。控制器在再次触发SC时钟前,必须等待这个“数据备妥”信号来读出数据。检测数据 可以先被存储, 这样控制器可以继续执行其它任务在需要时再读 出数据。接着传输 个字节的测量数据和 1 个字节的 CRC 奇 偶校验。 uC 需要通过下拉 DATA 为低电平,以确认每个字节。 所有的数据从 MS 开始, 右值有效(例如 :对于 12bt 数据, 从第 5 个 SCK 时钟起算作 MSB; 而对于 bit 数据, 首字 节则无意义 ) 。用 CRC 数据的确认位,表明通讯
10、结束。如果不 使用 CRC8 校验, 控制器可以在测量值 LSB 后,通过保持确认 位 ack 高电平, 来中止通讯。在测量和通讯结束后, HTx 自动转入休眠模式。3、通讯复位时序:如果与 SHTxx 通讯中断,下列信号时序可以复位串口: 当DATA 保持高电平时,触发 S 时钟 9 次或更多。在下一次 指令前,发送一个“传输启动”时序。这些时序只复位串口, 状态寄存器内容仍然保留.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温湿度探头直接使用 II 接口进行控制,光敏探头经运 放处理后输出电压信号到 AD 输入。 IIC 接口将同时连接 EEPR M 以及温湿度传感器两个设备 , 将采用使用不同的 IC 设备 地址
11、的方式进行区分。其电路原理图如下所示 :温湿度传感器模块原理图使用 012b 的 A 采集器进行光敏信号采集 , 使用 专用温湿度传感器 ( IC 接口 ) 进行温湿度信号采集。一次采样使用 字节描述, MS 方 式,温湿度及光电传感器模块输出数据结构如下 :(1)仅采集温度信息温度数据高字节 , 温度数据低字节(2) 仅采集湿度信息湿度数据高字节 , 湿度数据低字节。(4 )采集全部信息温度数据高字节, 温度数据低字节 ,湿度数据高字节 , 湿度数 据低字节。注意:本指令一次测量,最多只上传 次采集数据 , 不支 持连续采集数据上传。2.3 CC2 30 串口通信原理URT 接口可以使用 2
12、 线或者含有引脚 R D、TD、可选 RTS 和 CTS 的 4 线。UART 操作由 S RT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 UxCR 以及 U RT 控制寄存器 UUCR 来控制。这里的 x 是 USART 的编号 , 其数值为 0 或者 。当 UxCR.MDE 设置为 1 时, 就选择了 U R 模式。当 UAR 收/ 发数据缓冲器、寄存器 BF 写入数 据时,该字节发送到输出引脚 TXDx。 xBU 寄存器是双缓冲 的。当字节传输开始时 ,UCS ACTIVE 位变为高电平 ,而当字节传送结束时为低。当传送结束时, xSRTX_YTE 位设 置为 .当 UST 收/ 发数据缓冲寄存器就绪 ,准备接
13、收新 的发送数据时, 就产生了一个中断请求。 该中断在传送开始之后 立刻发生 , 因此,当字节正在发送时,新的字节能够装入数据缓 冲器。当 1 写入 UxCSR.RE 位时,在 UART 上数据接收就开始 了。然后 AR 会在输入引脚 Xx 中寻找有效起始位, 并且设置 Ux SR.ACTIE 位为 1. 当检测出有效起始位时,收 到的字节就传入到接收寄存器, UCS.RX_YTE 位设置为 . 该操作完成时 , 产生接收中断。同时 UxCR.ACTIV 变为低电 平。通过寄存器 UxB 提供到的数据字节。当 UxBUF 读 出时, UxCR.RX_ E 位由硬件清 0 。2.4 i Bee
14、简介1 g e技术的使用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无线通 信市场上低功耗 , 低成本,低速率的空缺。同时随着 ZigBe 技 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 , 越来越多的注意力和研究力量将会转到应 用的设计 , 实现互联互通测试和市场的推广等方面。 ZigBe技术 的关键是发展是一种易布建,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网络。ZigBe 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好。 ig Bee在未来的几十年 里将在工业无线定位 , 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自动化,家庭网络 ,医用设备控制等多个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工 业控制和家庭自动化,将会成为今后 Be 芯片的主要领 域。通常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用 , 都可以采用此技术。(1
15、)网络多 : 需要数据采集或监控的网络多。(2)低传输量 : 要求传输的数据量不大且要求数据成本低。(3)可靠性高:要求数据传输可靠性,安全性高。(4)体积小 : 设备体积很小, 体积较大的充电电池或者电源 模块不方便放置(5)电池供电。(6)覆盖量大 :所需检测点多 , 地形复杂,需要较大的网络 覆盖面积。(7)现有移动网络的覆盖盲区。(8)遥测,遥控系统:使用先从移动网络进行的地数据量 传输。(9)局部区域移动口标的定位系统 :使用 PS效果差,成 本高.2 ZigBe 协议标准Z gBee 协议标准采用分层结构 ,每一层为上层提供一系列 特殊的服务:数据实体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 管理实体
16、则提供所有其他的服务。 所有的服务实体都通过服务接人点 SAP为上层提供 接口,每个 SAP都支持一定数量的服务原语来实现所需的功能。 ZigBee 标准的分层架构是在 O七层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市场 和应用的实际需要定义的。其中 E 0 154 3标准定义了底层协议:物理层 (physic l la er , HY)和媒 体访问控制层( mdium ac ss ontrol blay r ,MA) 。ZigB e 联盟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网络层 ( etw rk aye, NW) ,应用层 (app cation lay r , APL)架构。在 应用层内提供了应用支持子层 (app i ti n
17、suppo t su l yer ,APS)和 ZigBee 设备对象 ( ZigB devi e bject,ZDO) 。应用框架中则加入了用户自定义的应用对象。 Z e 的网络层采用基于 d Hc 的路由协议 ,除了具有通 用的网络层功能外,还应该与底层的 IEE 802 1. 标准一 样功耗小 , 同时要实现网络的自组织和自维护 , 以最大限度方便 消费者使用 , 降低网络的维护成本。应用支持子层把不同的应用 映射到 ZigBee 网络上,主要包括安全属性设置、业务发现、设 备发现和多个业务数据流的汇聚等功能。 ZigBee 无线测温系 统的组成及原理基于 ZigBee 技术的无线测温系
18、统主要由基于 ZigBee 技术的底层无线传感器网络、远程数据传输网络以及功 能完善的上位监控系统 3 部分组成,该系统是由大量的传感器 点、汇节点以及远程传输模块组成的分布式系统。 基于簇的分层 结构具有天然的分布式处理能力,簇头就是分布式处理中心 , 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汇节点。每个簇成员(传感器节点) 都把数据传给簇头, 数据融合后直接传给远程传输网络, 中央控制中 心通过远程传输网络与多个汇节点连接, 汇节点和传感器节点之 间通过 Zig e 技术实现无线的信息交换。带有射频收发器的 无线传感器节点负责对数据的感知和处理并传送给汇节点; 通过远程传输网络获取采集到的相关信息, 实现对
19、现场的有效控制和 管理。图 2 Zi Bee 协议栈结构图1 物理层物理层由半双工的无线收发器及其接口组成, 主要作用是激 活和关闭射频收发器 ; 检测信道的能量;显示收到数据包的链路 质量 ; 空闲信道评估;选择信道频率 ; 数据的接受和发送。2. 媒体访问控制层媒体访问控制 ( AC)层建立了一条节点和与其相邻的节点 之间可靠的数据传输链路 , 共享传输媒体,提高通信效率。在协 调器的 AC层,可以产生网络信标, 同步网络信标 ; 支持 Zi Bee 设备的关联和取消关联;支持设备加密;在信道访问方面 , 采用 C MA/CA信道退避算法,减少了碰撞概率;确保时隙分配( G S);支持信标
20、使能和非信标使能两种数据传输模式, 为两个对等的 MC 实体提供可靠连接。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拓扑结构的建立和维护网络连接, 主要功能包 括设备连接和断开网络时所采用的机制, 以及在帧信息传输过程 中所采用的安全性机制。此外 , 还包括设备的路由发现和路由维 护和转交。并且, 网络层完成对一跳 (onehp)邻居设备的发现 和相关结点信息的存储。 一个 igB 协调器创建一个新网络, 为新加入的设备分配短地址等。并且 , 网络层还提供一些必要的 函数,确保 Zi Bee 的C 层正常工作 ,并且为应用层提供合 适的服务接口。网络层要求能够很好地完成在 IEEE 02. .4 标准中 M C子
21、层所定义的功能,同时,又要为应用层提供适当的服务接 口。为了与应用层进行更好的通信 , 网络层中定义了两种服务实 体来实现必要的功能。这两个服务实体是数据服务实体(NLD)和管理服务实体 ( LM ) 。网络层的 NLDE通过数据服务实体服 务访问点( NLDE SA)来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NLM通过管理 服务实体服务访问点 ( LMESAP)来提供管理服务。 NLME可以 利用 NLDE来激活它的管理工作 , 它还具有对网络层信息数据库 (NI ) 进行维护的功能。 在这个图中直观地给出了网络层所提 供的实体和服务接口等。N E提供的数据服务允许在处于同一应用网络中的 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传输
22、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 APU)。LD提 供的服务有 : 产生网络协议数据单元 (NPDU)和选择通信路由。选 择通信路由,在通信中, NLDE要发送一个 NPDU到一个合适的设 备,这个设备可能是通信的终点也可能只是通信链路中的一个 点。NM需提供一个管理服务以允许一个应用来与协议栈操作 进行交互。 N E需要提供以下服务 : 配置一个新的设备 ( onfig ing a new de ce)。具有充分配置所需操作栈的 能力。配置选项包括 : igBee 协调器的开始操作 , 加入一个现有 的网络等。4. 应用层应用层包括三部分 : 应用支持子层( APS)、Zi Be设备对 象(Z) 和应用
23、框架( A)。应用支持子层的任务是提取网络 层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运行在节点上的不同应用端点。 应用支 持子层维护了一个绑定表,可以定义、增加或移除组信息; 完成64位长地址(IEEE地址)与 16位短地址 (网络地址 )一对一映射; 实现传输数据的分割与重组; 应用支持子层连接网络层和应用层 是它们之间的接口。这个接口由两个服务实体提供 : PS数据实 体(APS )和 APS管理实体( A SME)。AP数据实体为网络中 的节点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它会拆分和重组大于最大荷载量的数 据包。 AS 管理实体提供安全服务 ,节点绑定 ,建立和移除组地 址, 负责 64 位 EEE地址与 16 位
24、网络地址的地址映射 4 。ZigBee 设备对象负责设备的所有管理工作 ,包括设定该设备 在网络中的角色 (协调器、路由器或终端设备) ,发现网络中的设 备 , 确定这些设备能提供的功能 , 发起或响应绑定请求, 完成设备 之间建立安全的关联等。用户在开发 ZgBe产品时 , 需要在 Z gBe协议栈的 AF 上附加应用端点 , 调用 Z功能以发现网 络上的其他设备和服务 ,管理绑定、 安全和其他网络设置。 Z 是一个特殊的应用对象 ,它驻留在每一个 ZigBe 节点上,其端 点编号固定为 0。AF 应用框架是应用层与 AP层的接口。它负责发送和接收 数据,并为接收到的数据寻找相应的目的端点。
25、三、系统分析该系统通过具有 IIC 总线接口的单片全校准字式新型相对 温湿度传感器 SH 1实现对温湿度的采集,将信号送至Zig e技术 , 从节点采集温湿度数据每隔一定的时间轮流向主节 点发送,主节点收到数据之后通过串口将各节点的温湿度数据传 给智能主板。具体步骤描述(1)给职能主板供电 (USB外接电源或 2 节干电池 ) ;(2)将一个无线节点模块插入到带LCD 的智能主板的相应位置;(3)将温湿度及光电传感器模块插入到智能主板的传感及 控制扩展口位置 ;(4)接下来将 CC250 仿真器的一端通过USB 线( A型转 型)连接到 C 机,另一端通过 10 in 下载线连 接到智能主板的
26、 C230 J AG 口( J203);(5)将智能主板上电源开关拨至开位置。按下仿真器上的按钮,仿真器上的指示灯为绿色时 , 表示连接成功;6)使用 IAR .51 打开“ OURS_C2530LI i 0( u TempLight) I R_f les ” 下 的 umiT mpLight.eww 文件,下载运行程序;(7)观察 CD 上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变化 ;(8)向温湿度传感器吹一口气体 , 观察 L D 上温湿度数 据的变化 ;四、详细设计本设计是基于 CC253的温湿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因此, 其重点是温湿度数据采集设计的实现,主要可分为二大部分 , 一 是实现无线传感的硬件
27、模块 ; 二是实现无线传感的软件支持,也 就是 Z gbee 协议框架的编程。实现湿度数据采集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 : 无线传感基本结 构、无线传感实现原理、本设计所使用的试验箱以及软件支持、 常见的无线传感模块以及实现基于 CC2 0 的温湿度采集系统 节点模块设计。实现温湿度数据采集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 :Z gbe协议栈 整体构架 ,i bee协议栈网络层。41 硬件设计物联网温湿度采集系统的硬件部分可以大体有无线传感基 本结构、 无线传感实现原理、 本设计所使用的试验箱以及软件支持、常见的无线传感模块以及实现基于 530 的温湿度采集 系统节点模块设计等组成。其具体内容如下 :、无线传感基
28、本结构及实现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设计目标方面是以数据为中心的, 在无线 传感器网络中 , 因为节点通常运行在人无法接近的恶劣甚至危险 的远程环境中,所以除了少数节点也要移动外 , 大部分节点是静 止不动的。在被检测区域内,节点任意散落,节点除了需要完成 感测特定的对象外 , 还需要进行简单的计算,维持互相之间的网 络连接等功能。 并且由于能源的无法替代以及低功耗的多跳通信 模式,设计无线传感节点时, 有效的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以及节 点的低功耗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 , 其无线传感节 点模型如下图 :无线传感网络的建立是基于传感器加无线传输模块的 , 传感 器采集的数据 , 简单处理后
29、经过无线传输模块传到服务器或应用终端。目标,观测节点 , 传感节点和感知视场是无线传感器网络 所包括的 4个基本实体对象。大量传感节点随机部署,单个节点 进过初始的通信和协议, 通过自组织方式自行配置, 形成一个传 输信息的单跳链接或一系列无线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 协同形成 对目标的感知视场。 传感节点检测的目标信号经过传感器本地简 单处理后通过单播或广播以多跳的方式通过邻近传感节点传输 到观测节点。 用户和远程任务管理单元则能够通过卫星通信网络 或 Inte net 等外部网络 , 与观测节点进行数据信息的交互。 观测节点向网络发布查询请求和控制指令, 接受传感节点返回的 目标信息。、使用的
30、试验箱以及软件支持物联网创新试验系统 IOV-T-2530 采用系列传感器模块和无 线节点模块组成无线传感网 , 扩展物联网网关实现广域访问,可 实现多种物联网构架,完成物联网相关的各种传感器的信息采 集、无线信号收发、 igbee 网络通讯,组件控制全过程。该工 具提供了无线传感网通信模块, 基本的传感器及控制器模块、 物 联网网关、计算机服务器参考软件等。、实现温湿度采集系统节点模块设计实验系统包含 4个无线传感网通信节点和一个无线网络协调 器,其中具体情况如下 :无线节点模块 : 主要有射频单片机构成, MC是 T的 CC250,2. G载频,棒状天线。传感器及控制模块 : 包括温湿度传
31、感器模块 , 继电器模块和S23模块等 , 也可以通过总线扩展用户自己的传感器及控制 部件。电源板或智能主板 : 即实现无线节点模块与传感器及控制模 块的连接 , 又实现系统供电。4. 软件设计实现温湿度数据的采集的软件部分主要有 Zi Bee 技术概 述, 协议栈整体架构 , ig ee 协议栈网络层 , OD路由协议 等几部分组成。而 Zig Be 协议层主要包括 :网络层概述,网络 层所实现的功能 , 网络层中常用的路由协议。 AO V 路由协议主 要包括 : 协议概述,协议的基本原理 , ODV路由协议消息控制帧。 4 3 设计结构图1、串口通信设计程序流程图及核心代码 :4 代码、串
32、口通信部分代码 :* * * * * * * * * * 函数名称: initUART* 功能描述: C25 串口初始化 */voi i i UA T(vod)PERCFG = 0x0; /位置 P0 口0SEL = 03; /P0 用作串口0CR |= 080; /UART方式U0GCR |= ; / ud_e = 1 ;U BU |= 21; / 波特率设为 115 00UTX0 F = 1 ;U0CSR |= 0 40;/ 允许接收I N0 | 0x84; / uart 接收中断* 函数名称 : artTX Se St ing 功能描述 : 串口发送数据函数* 参 数:*Data - 发
33、送数据指针* len - 发送的数据长度* 返 回 值:无UTX0I 函数名称: A_I R_F NCTION* 功能描述:串口接收数据中断函数* 参 数:h lUa 0 xIs - 中断名称* URX0VCTOR - 中断向量 返 回 值:无*/VEH L_ISR_FUNCTIO ( lU rt RxIsr , URX TOR )INT8 t URX0IF 0;te p U0DBF;*(strcoun ) = m ;co nt ;/* * 函数名称: ain* 功能描述: 串口间歇发送字符串 , 当串口接收到数据后, 再通过串口 回发出去。v id ma n()UIN uartch = U
34、NT8 tep = 0; ET_MAIN_CL C / 设置主时钟为 M 晶振i itU RT() ;w l ()U rtTX_S / 发送al a (200) ;alWait(2 0) ;if(c unt)收到数据temp = oun;数据长度alW it(50); OURCE(C Y TA ) ;/ 初始化串口nd_Str ng(uartch,17) ; / 判断串口是否接/ 保存接收的/ 等待数据接收完成f( =cou t )判断数据是否接收完成Uart X_Sen_tring ( t ,co nt); / 回发接收到的数据tr ; u 0;2、核心代码及程序流程图代码清单intintc
35、haumidityvoi ain()tem e as ; UINT8 dc0_vluef oat nm 0 ;SET_MAIN_CLOK OURC(CRSTAL);/设置系统时钟源为 32MHz 晶体振荡器GUII it ();/ GUI初始化GUI_Set ol (1, ); 显示色为亮点,背景色为暗点GU _P tSt in 5_7(25,6 , OU S-CC 530); / 显示 OURS-CCGUI_ utStri g5_7(10,2 , Tmp: );UI_PSti 5_7(1 ,35, m:);GU _PtS ring5_ (10,48, i ht:);L _Ref es ();
36、while(1) h read ( tempera,&hum ity);/ 读取温度和湿度sprint ( , (char*)%d%dC, ( T1) (int) em ra 0),( T16)(i )temp ra % 10);/ 将温度结果转换为字符串G _PutString5_7(48,22, ( ar * ); / 显示结果LCM_Refresh(); p intf( , (char ) %d%d % ,( ( NT1) ( nt)h midt / 10),( N 16)(in ) hu dity % 10) ) ;/ 将湿度结果转换为字符串GUI_PutStrin (48, ,( h
37、r ) s) ; / 显示结果LCM_Re esh();/* AI 通道采样 */AC_EAB ECHANNE (ADC_I );/使能 AIN 为 AC 输入通道* 配置 ADCO 3 寄存器以便在 ADCCON STSEL = 1( 复位默认值 ) 且 DCCON1.S 1 时进行单一转换 /* 参考电压: AVDD SO 引脚上的电压 / 抽取率: 12 */* AC 输入通道: A N * DCSINLE_NERSION(AD_RF_ADD | ADC 14_I A C_AIN0);ADC APE_SINGLE();/ 启动一个单一转换whil (!AD _SAMPL _READY();/ 等待转换完成ADC_NABL_C ANEL(ADC_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鱼类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广州写字楼租赁合同
- 幽门螺旋杆菌健康科普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属材料检测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版心房颤动常见症状及护理策略
- 2025版肝炎慢性病症状及护理方法
- 函数表示方法18.4
- xx学校学生餐饮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 2025年证券从业之金融市场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
- 混合动力车介绍
- 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管理方案幻灯片
- 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
- T-GXAS 349-2022 核医学科放射性废水衰变池设计技术规范
- 2024年中国妇科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竞赛中药调剂员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国家安全教育教案第五章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 中国普通食物营养成分表(修正版)
- 城市地下综合管网管理系统建设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四十五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第12课《故宫博物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 GB/T 17727-2024船用法兰非金属垫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