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试验+试剂+人物)总结_第1页
高中生物(试验+试剂+人物)总结_第2页
高中生物(试验+试剂+人物)总结_第3页
高中生物(试验+试剂+人物)总结_第4页
高中生物(试验+试剂+人物)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分布:真核生物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dnarna甲基绿吡啰红绿色红色实验二 物质鉴定2、脂肪的检测(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制作切片(切片越薄越好)将最薄的花生切片放在载玻片中央染 色(滴苏丹染液 23滴切片上23min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 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制作装片(滴 12滴清水于材料切片上盖上盖玻片)镜检鉴定(显微镜对光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3、蛋白质的检测 实验三 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四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

2、体和叶绿体一实验目的:三实验材料: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5观察线粒体 蓝绿色的是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讨论: 实验五 观察有丝分裂1、材料:洋葱根尖(葱,蒜)2、步骤:(一)洋葱根尖的培养(二)装片的制作制作流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目的: 使染色体着色,利于观察.(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7)为何要漂洗?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实验六 比较酶和 fe3+的催化效率(1)为何要选新鲜的肝脏? 实验七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提取

3、色素 研磨(2)制备滤纸条注意事项:(8) 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9) 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触到层析液?(10)滤纸条上色素为何会分离? 实验八 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原色观察)1、条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活细胞,大液泡4、结论:细胞外溶液浓度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质壁分离细胞外溶液浓度 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质壁分离复原知识概要:制片 观察 加液 观察 加水 观察(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662262266522、装置:(见课本)色。 实验十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4、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2、方法: 分组调查,汇总数据,统一计算.3、计算公式: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实验十二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单一变量原则(只有溶液的浓度不同);对照原则(相互对照、空白对照); 实验十四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什么是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法?(2)为了便于调查工作的进行,在选择调查对象时,一般应选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为什么?(5)应用上述标志重捕法的条件有哪些?标志个体在整个调查种群中均匀分布,标志个体和未标志个体都有同样被捕的机会。调查期中,没有迁入或迁出。没有新的出生或死亡。 试剂作用1、斐林试剂

5、甲液:0,1g/ml的 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 cuso4溶液。作用:检测还原糖(砖红色沉淀)。2、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 naoh溶液;b液:0,01g/ml的 cuso4溶液。作用:检测蛋白质(紫色络合物)。3、苏丹(苏丹 iv):检测脂肪(“三(橘)黄四红”)。4、碘液:检测淀粉(蓝色)。5、甲基绿:检测 dna(绿色)。6、吡罗红:检测 rna(红色)。10、无水乙醇或丙酮:作用:提取色素。11、93#汽油:作用:做层析液分离色素。17、碳酸钙:作用:保护色素。32 酒精的作用(一)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1.1 作用:洗去浮色。1.2 原理:苏丹是弱酸性染料

6、,易溶于体积分数为50%酒精。1.3 使用:脂肪的鉴定实验。在该实验中,用苏丹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在薄片上滴12 滴体积(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2.1 作用:解离;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 dna。2.2 原理:2.3 使用4.3 使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9 世纪 30 年代 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1972 年20 世纪 80 年代 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 rna 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发现好氧细菌是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7、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20 世纪 40 年代 美国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 c 标记 co 追踪,探明 co 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1422卡尔文循环1958 年美国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部分细胞,放入植物激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细胞团块根、茎、叶植株孟德尔,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被世人公证为“遗传学之父”。

8、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体的分离非常相似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已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 dna 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遗传物质是 dna,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l9 世纪(1859 年) 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1857 年他提出动物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提出稳态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法国学者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英国科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证明了小肠黏膜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这种物质叫促胰液素(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俄国巴甫洛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