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分析_第1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分析_第2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分析_第3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分析_第4页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分析近段时间来,质量保证部在要求各事业部及行政部室开 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过程中,遇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在 识别与评价时广大部门工作人员不知道识别与评价是为了什么? 跟不知道如何去识别与评价。这样,势必会造成在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上的错觉,进而带来识别评价以及开展控制方面的困 惑。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是确保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是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C从以往 内、外部审核实践中接触到的大量信息来看,危险源 辨识不充 分,风险评价不准确是公司各事业部及行政部室普遍存在的共性 问题,主要表现为:没有适当划分活动类型,未按本部门主要活 动特

2、性识别危险源;危险源识别不充分,有重要遗漏;只关注安 全,忽视了职业健康方面的危险因素 以及每个过程活动的危险因 素;风险评价方法欠妥,不可容 许风险确定不准确。针对上述问 题,本文着重谈谈如何做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的问题, 仅供公司员工学习参考C、危险源分类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 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源 很多,存 在形式也很复杂,这给辨识危险源增加了难度。如 果把危险源按 照某种特性进行分类,无疑会给危险源辨识带来方便。安全科学理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 同,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

3、释放 的能量或危险物质为第一类危险源;导致能量和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 措施破坏 失效的各种因素为第 二类危险源。正常情况下,第一类危 险源受到约束或限制,能量和有害物质不会意外释放,即不会发生事 故。但是,一旦约束和限制条件破坏 失效,例如设备故障,安全保 险装置失灵,违章操作,超温、超压、超量等,就会发生能量或有害 物质的意外释放和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两类危险源互相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 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 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 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 第二类危险源。除一类二类危险源之分外

4、,还有常见的几种危险源分类方法:一是按能量分类。按能量可把危险源分为机械能 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包括生 理、心理因素) 等七种类型危险源。二是按专业分类。危险源可分为机械类;电气类;辐射 类;物质类;火灾和爆炸类。三是按事故伤害的危害因素分类GB/T13861 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可将危险源分为六类:物理类危险源。例如设施设备安全 保护、防 护装置缺陷;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伤 害;机械噪声、电 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明火、粉尘危害以及信号、标识缺陷等。化学类危险源。例如可燃气体(氢 气甲烷乙烯乙快、天 然

5、气等);易燃可燃液体(汽油、甲醇、 乙醇 苯 二硫化碳等);易燃可燃固体(磷及磷化物、硝基化合 物、硝化棉 氨基化钠、可燃粉尘等);自燃性物质(如炎热季节 和潮湿天气的煤 油脂制品稻草、树叶 甘蔗渣等常因堆垛过 大,通风不良造成火灾);可燃和助燃气体(如天然气、油田气 裂解气乙烯丙稀、甲烷、乙烷 丙烷 乙快氢、一氧 化碳、煤 气、硫化氢等)以及氧化剂。生物类危险源。例如致病微生物、传 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以及其 他生物性危害因素。心 理、生理类危险源。例如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以及其他负荷超限;从 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反应迟钝,辨识错 误及其他心理 生理因素。行为

6、类危险源。例如指挥失误;操作失 误;监 护失误及其他行为危险源。其他类危险源。四是按事故伤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参考 GB/T6441 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可将危险源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例如旋转部位的齿轮、联轴节、丝(光)杆、工具、工件等防护或操作不当发生咬、绞、切等伤害)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15)火药爆(11)冒顶;(12)透水;(13)放炮;圍瓦斯爆炸;炸;(16)锅炉爆炸;(17)压力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五是按职业病的致病危害因素分类。参考我国卫生部等部门2004年4月颁布的“职业病目录”

7、,可将危险源分为十 类:矽肺 煤工尘肺等13种由吸入有害物质导致的尘肺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等11种职业放射性疾病;铅、汞及其他化合物中毒等56种职业中毒;中暑 减压病等5种物 理因素导致的职业病;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等3种生物因素导致的职业病;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等种职业性皮肤病; 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 业性白内障等3种职业性眼病; 噪声聋 铅鼻炎 牙酸蚀病等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联苯 胺所致膀胱癌 苯 所致白血病等8种职业性肿瘤;金属烟热、职业 性哮喘等5种其他原因导致的职业病。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大家参照公司程序文件,编号:04CX217C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8、程序,了解危险源及危险源分类的基本常识,这样对辨识危险源会大有益处。二 危险源辨识所谓危险源辨识即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 源辨识的关键是尽量识别组织所有已存在或将来会影响组织的各种危 险源。危险源辨识的一般流程是:划分作业活动T收集作业活动信息 T辨识危险源T风险评价T判定风险级别T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一)划分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单元是危险源辨识 的必要准 备。各事业部和部门有多种作业活动,划分作业活动单元时既不能太 粗,也不能太细;既要考虑常规活动,也要考虑非常规活动。通常情 况下,划分作业活动单元时,可 按厂房地理位置 平面布置、生产作业流程、服务提供单元、非常 规作

9、业活动 等因素 来划 分。例如 建筑 施 工 可按GB50300-2010建筑工程分部工程、分项 工程划分的规 定划分作业活动单元即可。事业部生产制造按工序流 程可将活动单元划分为:物料准备(原料,辅料,能源动力,工、 模、夹具,其他准备)T过程生产(原材料加热,铜材拉、拔、扌按 照工艺结合各自事业部不同特点进行划分 5各”)T试验T包装(制 品、标识、包装)等活动。(二)以作业活动单元为基础,收集作业信息。收集作 业信息时应考虑:任务。执行任务的人员、工作期限和频 次;该项任务是 常规任务还是偶然任务。设备。可能使用的机械、设备、手动(电 动)工具。物料。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其物理形态(烟气、

10、蒸汽、 液体、粉末粉尘、固体)和化学性质;可能要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 状 重量 表面 特性;物料要用手移动的距离和高度。能力。工作 人员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培训。程序。作业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数据。作业活动、作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同类组织相同作 业活动发 生的事故 事件和疾病的信息。(三)危险源辨识。以划分的作业活动为单元,将收集到的作业活动信息对照危险源的类别,逐一识别危险源。常用的方法有: 询问、交谈。对某项目工作有经验的人来说,通过询问 交 谈,往往能指出作业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初步判定活动设备中存在 的一类二类危险源。 现场观察。对于熟悉健康安全法规要求,具有职业健 康安全基础知识的人来说,通

11、过现场观察可发现活动、设备、作业环境中的 危险源,这是辨识危险源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 之一。 查阅内部、外部信息。通过查阅曾经发生过的事故、职业病记录,从中发现危险源;获取政府主管部门、报刊杂 志和内部刊物发 布的事故、疾病信息,举一反三,可发现本 部门的危险源。 工作任务分析法。针对特定的作业活动,例如维修检 修设备或某项临时任务的作业活动信息,分析确定危险源。 安全检查表。运用事先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逐项对照 检查,发现危险源 预先风险分析法。预先风险分析也称初始风险分析,是在某项生产活动进行之前,特别是在设计开发阶段,对系统存在的风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分析,辨识出潜在的风险。

12、除上述方法外,还有危险与可操作研究、事件树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各部门应根据自身特点,采用简单、适用、有效的方 法进行危险源辨识。例如:针对事业部的特点,宜 采用乍舌动一设备 人员分析法: 分活动。列出每项活动的基本信息。针对作业活动信息对照危险源分类,逐项辨识危险 源。例如食堂:a、食品原材料的危险源:食品原材料致害物质超标;食品原材料过期、变质;b、水电煤气等物资的危险源:饮用水二次污染,不符合 卫生标准;厨房电气设备漏电;煤气瓶爆炸;6厨房生产活动危险源:餐饮机械操作不当,造成机械 伤害;加工场所卫生条件不达标,造成食品二次污染;烹制 方法不当,导致食 物中毒;d、员工消费的危险源:食

13、用不卫生食品,造成群体食物 中毒;饮用劣质酒,中毒伤身。编制部门危险源清单。将已识别的各项活动、设备中的危险源汇总,编制成危险源清单后勤部食堂危险源清单序号活动、过程、设备危险源常规/非常规可能造成的风险123采购厨房生产煤气罐食品原材料致害物质超标 餐饮机 械操作不当外部受热或使用不当常规常规非常规食物中毒机械伤害 爆炸N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充分考虑标准要求的常规和非 常规活 动”、“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以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 活动” “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等要求。“常规是指设施设备和生产流程的正常运行;乌E常规”是指周期性或临时性的异常运行,例如:装置清洗和维护,设备起动、试车、

14、关车;设备关停期间的异常情况;火灾、有害有毒物质泄漏紧急情况等。“主动是指在引入或修改的活动或程序之前进行危险源辨识;并且经过该程序识别的风险 降低和控制措施已在变化之前得到落实。反之则为“被动O“所有人员既含公司内部的所有人员;也包括进入工作场 所的外 来人员,例如合作方 合同方 相关方 参观访问者 上级机关检查 人员等。“所有设施既包括组织自有的建筑 物、装置、设备、车 辆、过期老化库存的物料等;也包括租 赁的、外界提供服务的建筑 物、设备 装置、车辆、物料等。对标准的这些要求公司应予关注。危险源辨识不能一劳永逸,危险源是“动态的”,今天是危险源,采取措施消除了,明天就不是了。由于活动 设

15、 备的变 化,又有可能产生新的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工作应持 续进行,并及时更新危险源清单。进行危险源描述时,应写清危险源的苗艮源或“状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三、风险评价“风险“为“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 组合”。“风险评价”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确定风险是否可 容许的全过程”。风险评价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部门不同,评价方法不同,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直接判断法。把严重不符合法规要求的生产、生 活设施 设备;职业卫生设施;爆炸危险场所;有毒有害场所;职工等相关方 强烈关注的作业活动和行业典型的重大风险 直接判断为重大危险源。(二)风险矩阵法。用横坐标表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纵坐标表示事

16、故可能导致的后果;横坐标和纵坐标交叉点的示值表示风险等级(风险指数)。如图:40乳62412329126尊古4风险等级及控制措施要求如下:风险指数风险等级控制措施要求1可忽略风险无,不监测2可承受风险无,监测3-4中等风险运行控制6显着风险目标+管理方案 9不可承受风险立即整改定风险等级的三个要素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用u(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u LEC法”认为决表示);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次(用u E”表示);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用u C表示)。风险等级用u D表示。四者之间的关系是:D=L E COD值与LEC之积成正比。D值越大,风险越大。具体评价方法在此不作祥述了。应用LEC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统一评定方法,保证风险评价的一致性、客观性、再现性;二是根据企 业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风险级别的界限值(即D值)。界限制;应急准备与响应。制定风险控 制措施时,先应考虑采用个人防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应有不同的界限值,以体现持续改进 的思想。风险评价方法还有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风险概率评 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