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合成实验心得体会探讨_第1页
药物合成实验心得体会探讨_第2页
药物合成实验心得体会探讨_第3页
药物合成实验心得体会探讨_第4页
药物合成实验心得体会探讨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而时习之学院:树达学院 学号: 200921180113 姓名:李小凤 经过这几个实验,经过老师的教导,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学到的知识。 才发现以前的操作有很多是不规范的,做实验也经常不会去动脑的。在几位老 师的引导下,慢慢的也严格的要求自己的每一个动作的规范性,每一步骤的合 理性,也学会分析在做实验时出现的问题,而不再仅仅是草草的动手做做实验, 也会想想有什么方法可能更好,在哪个时间段用什么试剂,为什么要用到这个 试剂,不用会出现什么现象等等同时也对以前操作过的一些仪器或步骤的进行了回顾和温习,让自己更加熟悉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下面我将谈谈 自己在三个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学到了一点点知

2、识。实验一甲基2,3,4,6-四-0-苯甲酰基-a -D-吡喃甘露糖苷的合成及结构表征首先这个实验我们采用了薄层分析跟踪有机反应进程、柱层析分离纯化 目标产物、了解到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1、薄层分析跟踪有机反应进程在这个实验中我进一步的了解到薄层分析(TL。,即把样品点到薄层上, 用适当的溶剂展开,根据各组分对固定相吸附能力的差异,从而使样品的各组 分达到分离的目的。这个实验我们用的固定相是硅胶板,展开剂是乙酸乙酯和 甲醇(5:3)混合溶液 , 然后在紫外灯光下描出点,显色方法是用的硫酸碳化法, 并且在电炉上烘烤出点。利用 TLC来检测反应的完全程度。只彳=原点中心至斑点 中心的距离 /原

3、点中心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 ,用 Rf 来表示各个组分的位臵。反 应完全意味着我们的溶液里面没有了原料,即 TLC 的原料液点不会随展开剂展 开,烤板后只有两个点反应点没有原料点才表示反应完全了。TLC还用于检测纯目标产物,经过柱层析后,将流出物点到硅胶板上,和标 准物对比,在紫外光下观察是否有荧光点,如没有则代表产物还没被层析出来, 在给定的紫外线范围内只有产物才有荧光点,我们大概在 14 管的时候才出现淡 淡的荧光点的,该点和标准物在统一展开线上,总层析了 20 管,从第 14 管到16 管都有荧光点出现,后面的就没有什么了。即从 14-16 管中是纯产物。在观 察荧光点时,还有苯甲酸的影响

4、,它也有荧光点,但是经过烤板,苯甲酸的荧 光点不会显示出来,所以不会对实验有影响。最后拷出的板上的点和标准物的 点在统一直线上才算纯产物。2、柱层析分离纯化目标产物首先我们采用的是湿装,采用的洗脱剂是乙酸乙酯和石油醚( 1:5 ),前期 的装柱工作和我们平时的不同,这次多了一个溶剂球,溶剂求主要是用来缓冲 洗脱剂的,防止添加洗脱剂时将装好的硅胶冲散。然后用滴管加入欲分离的物 质,一定得沿壁加,不然加入的溶液不在同一平面,导致有些产物可能先出, 分离的产物就不纯了。3、红外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法红外:在 3400 左右有一个羟基峰,比较宽。除此之外,我们还做了核磁,有H谱、C谱、C-H相关谱图、H-

5、H相关谱图.学会了根据H去找对应和相连的C 或者H,然后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也不乏有些问题值得深思:1、甲基a -D-吡喃甘露糖苷H谱中,为什么H被D取代后信号缺失?答:因为当H被D取代后,原来有4个羟基变成3个羟基,少了一个羟基, 所以信号缺失。2、甲基2,3,4,6-四-0-苯甲酰基-a -D-吡喃甘露糖苷图中,在0处的峰是 什么?答:空气峰3、甲基2,3,4,6-四-0-苯甲酰基-a -D-吡喃甘露糖苷图中,1.64处的信号 是什么?答:是氚代氯仿中的水4、甲基2,3,4,6-四-0-苯甲酰基-a -D-吡喃甘露糖苷图中,为什么水的极 性高达7.26,低到1.64 ?答:因为水中含有氚

6、代氯仿5、为什么该实验用氚代氯仿而不直接用水?答:假设用水,做出的图会看不到样品峰,而且氯仿只有一个H,可以溶解样品。这个实验中我们还接触到新的仪器核磁和旋转蒸发仪,通过老师的指导下,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旋转蒸发仪浓缩和蒸发溶液,也体会到实验的每一步骤都 不能随意的更改的,不然得到的产物可能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构型或者得到的产 物颜色不正常,所以加入原料的顺序不能随便更改。实验二对乙酰氨基酚的合成在这个实验中,我深刻的记得加人原料的顺序,错一步都会导致结果不同,例如加水,先加入水可以稀释醋酸酐,防止羟基也被氧化,使氨基的选择性强 一些,若是后加水,贝U得到的产物的颜色比较深,产物中副产物较多,因为

7、许 多羟基可能也被氧化了。用旋转蒸发仪干燥,要干燥到物质不沾壁才算干燥完全。得到白色颗粒状结晶,然后我们用熔点仪测定了它的熔点180摄氏度。思考题:一、比较醋酐和醋酸作为酰化剂的差异?答:1、醋酸酐容易断键,反应较快2、醋酸酐能吸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3、无副反应,生成物较纯酰化反应中加水30ml,有水存在,醋酐可选择性地酰化氨基而不与羟基反 应,若以醋酸代替,则难以控制,反应时间长且产品质量差;产物转化率高,醋酐的转化率都在90%以上,醋酸一般不到60%反应条件温和,醋酐只需保证体系 无水,室温即可,而醋酸需要浓硫酸脱水催化高温下才可反应系依旧无水,而 醋酸反应后生成的水使得产物分离成为一个比

8、较麻烦的问题,使用的分离手段 复杂且会造成产物分解产物纯净,由于醋酸的反应必须用浓硫酸催化,可能出现脱水多聚等副反 应,醋酐则没有这个问题二、亚硫酸氢钠在合成反应中的作用?答:亚硫酸氢钠作为抗氧化剂,酚羟基易氧化,氧化物通常为黄色至红色的物质,防止羟基被氧化,使获得的产物比较纯白,副产物少。三、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是如何产生的?答:对乙酰氨基酚 的特殊杂质:对氨基酚以及有关物质(对氨基酚、对氯 乙酰苯胺、偶氮酚、苯醌)。对氨基酚是对乙酰胺基酚合成中乙酰化反应不完全而引入的,也可能是因 贮存不当使产品部分水解而产生的,是对乙酰氨基酚中的特殊杂质。对乙酰氨 基酚在生产过程可能引入中间产物对氨基

9、酚杂质;其次,本品在贮存过程中, 受外部条件因素的影响,水解生成对氨基酚杂质。实验三(士)-苯乙胺的拆分1、拆分原理:用化学方法拆分外消旋体,其原理是用旋光性试剂把外消旋的对映异构体变成可分离的非对映异构体混合物,再利用非对映异构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将 其分离。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有旋光性的有机酸(或有机碱)与外消旋的有机碱(或有机酸)反应得到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盐的混合物,再利用它们在某种溶剂中的 溶解度不同,用分步结晶法将它们分离。2、(土)-苯乙胺的拆分本实验采用L-(+)-酒石酸与(土)-苯乙胺反应,产生两个非对映异构 体的盐的混合物,这两个盐在甲醇中的溶解度有显著差异,可以用分步结晶法 将它们分离开来。S-(-)-苯乙胺丄-(+)-酒石酸盐3、分别测定其熔点与旋光度S-(-)-苯乙胺-L-(+)-酒石酸盐熔点:180-181 o C(分解)。,测所得到的S-(-)-苯乙胺-L-(+)-酒石酸盐的旋光度为+0.138,文献值:d = -39.5 ?,计算其ee=实验的步骤很简单,可是当我们真正的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时,发现有很 多现象是我们没想到,面临着一个个问题,老师耐心的为我们讲解,细心的给 我们做演示,培养我们的动手和动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