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名城金泽与三大文豪 一、历史文化名城金泽 金泽是一座历史名城 , 位于日本北陆地区 , 为石川县首府。 在 江户时代 ,金泽作为名震一方的加贺百万石的城邑 , 其繁华程度 仅次于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金泽近临日本海 , 春秋两季 气候宜人 ,夏季潮湿闷热 ,冬季严寒多雪。 两条极具人文情趣的河 流- 浅野川与犀川昼夜不息地滋润着这座城市 , 天气晴好时登临 卯辰山或医王山上可俯瞰古城风貌。 金泽也是一座手工业名城 , 造型工艺独特、质地细腻的九谷 烧瓷器,注重以写实手法勾勒花鸟图案的加贺友禅 , 做工考究的 金泽漆器,以及极尽细工的金箔加工 ,均闻名遐迩 ,使其成为日本 传统手工业的代
2、表城市。 金泽更是一座文学名城 ,在这块土地上文人辈出 , 佳作频传。 其中德田秋声、泉镜花、室生犀星三位近代作家 , 被誉为“金泽 三大文豪”。虽然三位作家的家庭背景 , 写作风格都相差甚远 , 但对故乡都怀有深厚的情感 , 在作品中不约而同地选择金泽作为 创作舞台 , 描写了故乡的山、河流、寺院与名园等等。金泽因在 二战时期幸免空袭 , 因而众多的古建筑、旧街老巷等都被完好地 保存着历史原貌 , 让人们至今仍可探访到作家们笔下的许多金泽 旧地。 金泽也是日本北陆地区著名的旅游观光城市 二、金泽三大文豪 德田秋声 (1871-1943), 原名末雄 , 出生于金泽一户没落官宦 家庭。日本自然
3、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 一八九五年赴东京师 从著名作家尾崎红叶学习写作 , 代表作有足迹 、追逐光明 、 伪装人物 等。其作品语言质朴 ,格调深沉 ,处处体现出自然主 义文学注重刻画自身经历与感受 , 力求达到“人生”、“文学” 和“人”三方面真实统一的创作风格。 如作品中所描写到的秋声 年少时常登的卯辰山 ,青春期徘徊思索人生的浅野川 , 成名后为 家人奔波返乡时的所见景物等 ,都真实地刻画出作家解不开 , 理 还乱的乡愁与乡恋。 泉镜花 (1873-1939), 原名镜太郎 , 诞生于金泽一户手工业 者家庭。 日本幻想主义文学大师。 十八岁时拜于著名作家尾崎红 叶门下,为德田秋声的同门师
4、兄 , 因习作“镜花水月”一文而得 以“镜花”之笔名。代表作有夜行巡查、高野圣、掩 眉之灵等。镜花一生致力于幻想主义文学创作 , 作品文笔华丽 , 极富动感 ,充满了浪漫色彩。 作家以故乡为背景 ,勾勒出独特的幻 想世界 , 如作品中充满神秘色彩的医王山 , 被镜花誉为“女人 河”的浅野川 , 真成寺中的鬼子母神像等 , 作品故事中饱含了对 早逝母亲的眷恋之情。 室生犀星 (1889-1962), 日本著名抒情派诗人 , 小说家。犀星 身世心酸 ,他是金泽一位旧军官与女佣的私生子 , 出生后仅七天 , 便离开亲生父母 , 被雨生院的一位寺庙主持收为养子。私生子的 身份 ,加之生长环境、粗野的相
5、貌和高小二年级的低学历都深深 地影响了犀星的创作风格。 他在俳句、 抒情诗及小说中常使用抒 情手法,力图克服、消解自卑 ,以“实现自我”和达到“超越”的 境界,将世间的美好景物比拟为人生理想 , 从中不难看出他对幸 福的热爱与渴求。 其代表作有 爱的诗集 、幼年时代 、抒 情小曲集等。犀星作品中 , 有对医王山、犀川、兼六园等故乡 山川园林的寄情与描写。 为了纪念秋声、镜花和犀星在文学上的卓越成就 , 在金泽分 别为“三大文豪”修建了纪念馆与文学碑 , 以供后人参观、学习 和对作家的追思怀念。 三、三大文豪的金泽情结 三位作家都有着深深的金泽情结 , 眷恋着故乡的名山秀水、 古刹名园以及风物景
6、色。 下面试以他们的几篇名作来浅析金泽的 秀美山河、名园寺院等在作家笔下所描绘的情感画面。 1. 作家作品中金泽的山。在德田秋声长达五十六章的自传 体小说追逐光明中 , 描写了至其发表处女作白云去处为 止的三十载成长经历与心路旅程。年少时的秋声 , 因家道中落而 不得不随家人辗转金泽城内 , 在近邻卯辰山一带几迁住所。小说 中是这样描写卯辰山的 : “小学时代中 ,常往来于此山 , 犹如置身 于自家庭院中一般”。 少年时期的秋声经常怀揣书本 ,伴着风声 , 登山远眺 ,若有所思 ,有时只身坐在山中草地上领受着一份孤独。 包含着辛酸往事的卯辰山 ,对于秋声而言 , 却仿似自家的庭院一 样, 犹如
7、文学摇篮般的存在。 相对于秋声作品中的卯辰山 , 我们再来看看泉镜花笔下的医 王山。镜花的短篇小说药草取中 , 描写的是一位医科大学生 在医王山中与一位女性偶遇 , 唤起了他幼年时期为医治病中的母 亲, 进入医王山采药时一段艰辛遭遇的回忆。小说主人公9岁的 时候,进入医王山中采花为母亲治病 , 却不慎被坏人所骗而迷路 于山中异界 , 最后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 , 携花而归 , 致母亲病愈。 镜花正是在 9 岁那年慈母撒手人寰 , 作者何尝不是借主人公为母 亲医病的虚构故事来偿还自身的心愿。在交通不便的明治时代 , 医王山犹如与人们日常生活相隔离的“异界” 般的存在 , 而描 写发生在“异界”中的
8、故事 , 乃是镜花最擅长的创作手法。 同样的医王山 , 在室生犀星笔下的 某座山的故事 中 , 描写 的是两位友情深厚的少年共同攀登医王山的故事。文中这样写 道: “距离我故乡的市街约六里的地方 , 有一座山名为医王山 , 我 从少年时代起远眺着此山长大成人 , 从姐姐那里经常听到关于此 山的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 主人公“我”与相互交换血书的挚 友少年 , 为了见证彼此的友情而一同去了医王山。医王山虽海拔 不足千米 , 但是它的秀美却能给人带来一种治愈心灵的力量。作 家用抒情主义的手法 , 抒发了对自己少年时代的思慕。 同是金泽的山 , 但在三位大师的笔下却被寓于了不同的丰富 而复杂的人间情
9、感。 2. 作家作品中金泽的河流。在小说曲折之路中 , 描写了 主人公“修三”青年时期胸怀文学梦想只身赴京闯荡 , 折羽而归 , 寄宿于大阪长兄家中的一段生活经历。在苦闷的寄宿生活 中, “修三”忆起自己十八岁时的一个夜晚 ,曾携友同游浅野川 , 朋友于浅野川大桥上鼓励他成为文学家 , “修三”还追忆起自己 迎着夜风 , 徘徊于浅野川的天神桥附近 , 苦苦思索文学创作与人 生道路的往事。 故乡的浅野川 , 如同一条充满惆怅的长丝带 ,把作 家带回了曾挣扎于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青春期的回忆。 其实这部小 说正是热血文学青年秋声本人的写照。 泉镜花将犀川比喻为阳刚之气的“男河” , 浅野川比喻为脉 脉
10、含情的“女河”。作品化鸟描写了少年“廉”与母亲的故 事。“廉”和母亲住在浅野川上一座桥边小屋中 , 靠向每位过桥 人收取一文钱的过桥费为生。 有一天, “廉”不慎落入河中 , 被救 起后 , 询问恩人是谁时 , 母亲回答道 : “是长着巨大五彩翅膀飞翔 于天空的姐姐。 ”渴望再次见到这位神仙姐姐的“廉”来到树林 中,发出了像鸟一般的啼叫声呼唤着神仙姐姐。然而,千呼万唤 , 却难觅神仙踪影。 此时竟然发现拥抱着自己的竟是前来寻找自己 的母亲 , 作品中暗示了救“廉”的并非他人 , 而正是他的母亲。 文 中母子赖以为生的“一文桥” , 实为少年镜花上小学时每日经过 的浅野川上的“中之桥”。镜花怀着
11、对早逝母亲的眷恋 , 绘出了 一幅美幻绝伦的母子图。 室生犀星自小在位于犀川旁的雨生院长大 , 对故乡的河流 , 特别是犀川 , 自然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作家笔名中的“犀”字就 取自金泽的犀川。在名为犀川的诗中犀星这样写道 : “我曾 住在流淌着美丽河流的岸边”。至今在犀川河畔还保留着刻有 “犀川”诗句的石碑。 作品读罢 ,掩卷遐思 ,我们似乎从金泽的河流 中看到了满怀文学抱负的青年秋声的惆怅 , 品味了镜花的美轮美 奂的母子图 , 感受了犀星笔名的浓浓故乡情。 3. 作家作品中金泽的寺院。金泽的静明寺是德田秋声父母 与兄长墓地所在的寺院。德田秋声在其作品不安之中描写了 一九二三年夏 , 秋声为
12、帮外甥女商谈婚事而返金泽 , 返乡次日 , 即 发生了关东大地震 , 担心东京家人安危的秋声 , 在焦急等待办理 回京手续的日子里 , 与外甥同去了德田家墓地静明寺 ,“站在这 块父母、长兄长眠之地上 , 轻轻地合上双眼 ,往事如幻影般浮现于 眼前”。拜祭故去至亲 , 心忧灾区家人 ,秋声当时的心境是何等的 悲戚与焦急 ! 对于幼年丧母的泉镜花而言 ,金泽寺庙中的佛像 , 特别是摩 耶夫人像 , 犹如早逝母亲的化身。其作品莺花径中对主人公 “我”和成为“我”的新母亲的女性牵着手 , 漫步在野花盛开的 莺谷小道上的描写至今令人难忘 , 文中还描写到了因供奉卯辰鬼 子母神而出名的真成寺 , 寄托了
13、镜花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金泽的寺院中与犀星渊源最深的就是其养父生前担任主持 的雨生院 , 也是犀星长大成人的地方。 在养父辞世后 , 犀星将雨生 院卖却 , 用资金出版了处女作诗集。对性睁开双眼之时是犀 星初期杰作之一 ,作家用抒情的手笔描写了青春之恋与死 , 用自 身的体验描述了作为寺院养子长大的青年对“性”的懵懂与纠 葛。文中描写到的雨生院的后院 , 曾是犀星年少时期与养父共同 生活过的地方。 可以看出 , 金泽的寺院对三位大师的创作产生了多么重要的 影响。 4. 作家作品中金泽的名园。德田秋声的作品赏菊中描 写了一九一六年秋 ,秋声因母亲突然病逝而匆匆返乡 , 在葬礼的 前一天和长兄一起
14、去拜祭横山家墓地 , 归途中前往横山别墅观赏 了菊花,在路过金泽寺町一地时 ,周遭静谧幽深的氛围 , 使得作家 倍觉寒冷。文中如此写道 : “仿如山国般苍白的空气 , 盘旋于无法 见到阳光的森林与古老建筑的上方。 我不知何时竖起了西装的衣 领,紧缩起脖子”。 痛失至亲的秋声 ,在母亲生前未能见上最后一 面, 秋日名园的寂寥 , 更令作家倍增忧伤。 泉镜花的樱心中 , 以名园兼六园中最为有名的樱花“旭 樱”为原型 , 创作了一幅成人童话般的幻想故事。故事中的“富 山见樱”预示了离别的到来。 镜花作品中与生俱来的幻想主义色 彩 , 使得这株树龄逾五百年的名樱在作品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在名园的落水
15、中 , 犀星叙述了因关东大地震不得已归乡 之时 ,受友人之邀观赏了金泽本多家的庭园 ,后又来到了兼六园 , 望着园中的“翠 ?”瀑布 , 情不自禁地为其毫无修饰的自然美而 发出赞叹。此次游园的经历 , 萌发了日后犀星返乡致力于修建自 己庭院的念头 , 并得以实现。而另外一篇作品名园的烧迹中 则叙述了犀星面对因大火而焚烧殆尽的知名庭园 , 回想起自己在 天德院附近修建庭园的故事。 犀星对修建庭园倾注了很大的热情 庭园已成为他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可以说留于金泽 的几处庭园是犀星的心灵支柱。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 德田秋声、泉镜花、室生犀星这三位 出身于金泽 , 被誉为“金泽三大文豪
16、”的日本近代作家 , 故乡的 山 , 故乡的河 , 故乡的寺院、 名园都成为了他们写作的舞台。 金泽 这座古城 , 在文学风格迥异的三位作家笔下 ,散发出的却是不同 的气息。德田秋声作品中的金泽 , 充满了自然主义的朴实的色彩 , 反映出作家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泉镜花笔下的金泽 , 则多出现 于其充满幻想主义色彩的作品中 , 体现出作家对故乡亲人的怀念 之情。善于移情于物 ,使用抒情手法的室生犀星笔下的金泽 , 反映 出故乡美景极大地影响了作家一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追求与 热爱。金泽古城 , 现在已经成为日本北陆地区最大的观光城市 , 每年吸引着各地游客前去游览购物。与此同时 , 追寻文学家的成 长足迹 , 探访文学作品的舞台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