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民间歌舞类型现存状况调查报告---毕业论文_第1页
纳西族民间歌舞类型现存状况调查报告---毕业论文_第2页
纳西族民间歌舞类型现存状况调查报告---毕业论文_第3页
纳西族民间歌舞类型现存状况调查报告---毕业论文_第4页
纳西族民间歌舞类型现存状况调查报告---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题】纳西族民间歌舞类型现存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木华莲 【关键词】 【指导老师】朱安义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纳西族民间歌舞类型现存状况调查报告前言唐?樊绰云南志载:“纳西族俗好饮酒歌舞”,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载:“纳西族正月十五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明?木公饮春会:“一匝芦笙吹未断,踏歌起舞月明中。”;五月过干海地中亦有“正值农耕候,田畔响白歌”的诗句。清乾隆丽江府志略载:“府内夷人各种,皆有歌曲,跳跃歌舞,乐工称细乐。筝笛琵琶诸器,与汉制同,其调亦有叨叨令一封书寄生草等名。”可见纳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一、调查内容概述本人所采访到的

2、丽江纳西族民间音乐大致分为民歌、歌舞、器乐曲三类;舞蹈分为东巴舞、勒巴舞、狮子舞、麒麟舞、龙舞、打跳。(一)纳西族音乐类型1、民歌类型(1)谷气:汉译为“吟诵”,亦有抒情咏叹之意。内容或为传统的爱情故事或叙事长诗,或为即兴编唱的苦歌。情歌,歌词多为五言句,以四句为一段,可独唱,也可对唱。一般在田间、野外唱。节奏徐缓自由,类似散板。音域在六度之间,曲调随语言声调起伏变化,委婉含蓄,哀婉动人。属带引子的二句式结构。曲调各地也有所不同。“冷等儿谷气”多流行于西部金沙江沿岸,“沃哦谷气”流行于鲁甸、塔城等地,“鸣音谷气”流行于宝山、奉科一带。解放后,用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等。打破了不

3、能在家唱的限制。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杨满花,女,纳西族,75岁,民间艺人,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人调查时间:2010年02月5日调查地点: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南杨满花家里整理:木华莲(2)时授:又称“本授”是青年男女表达思想的一种方式,一方将自己的想法吟唱给对方听,另一方也以吟唱作答,近似口语,无固定的音高和旋律,音调别致,节奏感和音韵感较强。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和净秀,女,75岁,民间艺人,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人调查时间:2010年02月10日调查地点:丽江市玉龙县东界河金鹿巷8号和志刚家里整理:木华莲(3)唠喂歌,产生于解放初期,是用外来曲调和纳西民族歌音调融,而产生的新民歌。其调子如下

4、:1 6 1?2 3 2 3 3 5 3 2?6 1 6 1(领)唠喂伍唠喂唠喂伍唠喂1 3 2 32?1 6 61 2 1 6 5 6唠喂伍唠喂唠喂伍唠喂1 6 1? 2 3 2 33 5 3 2?6 1 6 1齐:唠喂伍唠喂唠喂伍唠喂1 3 2 32 1 6 6 1 2 1 6?5 6唠喂伍唠喂唠喂伍唠喂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丽江市拉市乡耆老会老人调查地点:丽江市拉市乡海南文化室调查时间:2010年02月18日整理:木华莲(4)纳西小调,音域不宽,结构短小精悍,曲调优美流畅,风格多种多样。流传区域较广的有纳西小调耆老歌三思吉劝牛调集。解放后,很多歌手创作新民歌填入纳西小调耆老歌曲调中演唱

5、。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丽江市拉市乡耆老会老人调查地点:丽江市拉市乡海南文化室调查时间:2010年02月18日整理:木华莲(5)栽秧歌:居住在稻谷产区的纳西族中,有多种曲调的栽秧歌(调)流传。塔城等地栽秧时,互相逗趣,众人联合栽成圆圈将动作慢者围在里面。里面的人唱:“请等等我,请帮帮我。”外面的人才给他留一条“出路”。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和瑞金,女,纳西族,42岁,农民,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人调查地点: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南和瑞金家里调查时间:2010年02月27日整理:木华莲(6)东巴调:东巴在念诵经文时的唱腔音调。据说有“九腔十调”,但实际远不止于此。通常,一般经文(唱词)在不同的东巴

6、口里就有不同的音调的产生,即便是同一个东巴,因时间地点感情等的不同,同一段经文也会有不同的音调产生。演唱风格较为沉闷压抑,大多清唱,部分用单孔单音号角及手摇鼓板铃等打击乐伴奏。演唱形式均为独唱,演唱者坐唱,站唱,走唱均可。曲式多为两句或多句式组成的单段体的变化重复。在演唱风格及情调基本统一的前提下,东巴各自的行腔润腔方法有较大的随意性。调式以羽调式为主,宫调商调式较少。号角均为吹长音,打击乐均散板碎点,节奏单一,节拍简单。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木福章,男,纳西族,77岁,老东巴,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人调查地点: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北木福章家里调查时间:2010年03月1日整理:木华莲2、歌舞类

7、型(1)喂默达,又叫“默达”,在喜庆婚丧等场合均可唱(舞)。一般由一人领唱,众人相和,多边舞边唱。舞时,男女分开围成弧形,舞者把右手搭在前者的左肩上,右手下垂,全身随歌唱自然摆动,漫步缓行,每唱到乐句结束处,大家齐向前点头。唱词多为整齐的五言对句,先唱后面三个字,然后再唱整句,旋律简短质朴。结构为抑扬格起唱的一句式,属6 1 2 3四音列民歌,音域五度,曲调根据唱词的内容的不同而变化,悲歌悲愤,喜歌欢快。调式为羽调,音的进行倾向6 1 2 3。其领头的基本调为:0 63 2 3 2 1 63 2 3 1 3 22 1 6 6 0(领)哎!喂默喂默达喂喂默达3 2 3 66? 16 0 3 2

8、3 3 2 3 2 1 6喂!(齐)哎!喂默达哎6 0 2 1 66 1 6 6 06 0 0 6默达喂(领)哎!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和桂芳,女,81岁,纳西族,退休职工,纳西音乐爱好者,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人。现居昆明,老人合唱团成员调查地点:昆明和桂芳家中调查时间:2010年01月7日整理:木华莲(2)哦热热:又叫“热美嗟”,流行于金沙江沿岸的塔城石鼓大具大东鸣音等地。在喜庆丧葬场合合唱(舞)。参舞者手拉手围成圆圈环火堆边唱边舞,男的同时断时续地发出“哦热热”的声音,女的用“哎吼吼”的颤音相应和。每唱完一段,众人在“是是是”的合声中,腾跳四次。舞步豪迈粗犷,沉重有力。其历来有三种说法:原

9、始舞蹈说。因“哦热热”舞步是模仿野兽走路和猎人追逐野兽的步伐,再现了先民狩猎的场面。“驱鬼说”。传说恶鬼“热”吃人时流出的泪水及尸体,凡是被“热”吃过的私人,其灵魂永远回不到祖先的居住地。因此,人死后,人们就跳“哦热热”驱赶“热”。“寻羊”说。古时有一位年轻人,丢失了一只小羊,被主人吊打,伙伴们日夜帮他寻找,男的用吆喝声吓跑野兽,女的学母羊的叫声呼唤小羊,找回小羊,救回了牧人。热美嗟女:吼哎,吼哎,吼哎,吼吼哎吼哎,吼哎示(跳)男:示哦热,哦热热,示哦哦热热哦(跳)哦热热,哦热热领唱者:青山高又高,山高绕白云;白云一片片,片片是羊群,嘘-众人唱和:是羊群,羊群。哦热热,哦热热,片片是羊群。调查

10、人:木华莲被调查人:丽江市拉市乡海南耆老会老人调查地点: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南文化室调查时间:2010年02月18日整理:木华莲(3)阿丽哩:最初被认为是解放初期产生的新民歌,其曲调主要由中甸三坝的纳西调子“呀丽哩”改编而成的。音域七度,结构简练,层次分明。舞时,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手牵手围成圈,向右行进,前进三步抬一下右腿,后退三下抬一下左腿,其领头的基本调子为:5 5 3 35 5 3 3 2 13 2 3(领)阿丽(格)哩,阿丽哩(啊2 1 61 3 3 21 1 6 61 2 1 6 6喂)哩丽(又格)花华色花华色 5 5 3 35 5 3 3 2 13 2 3(齐)阿丽(格)哩,阿丽

11、哩(啊2 1 61 3 3 21 1 6 61 2 1 6 6喂)哩丽(又格)花华色花华色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和桂芳,女,81岁,纳西族,退休职工,纳西音乐爱好者,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人。现居昆明,老人合唱团成员调查地点:昆明和桂芳家中调查时间: 2010年01月9日整理:木华莲3、器乐曲(1)纳西古乐:由崩石细哩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以器乐合奏为主,兼有歌舞。崩石细哩:汉译名白沙细乐或别时谢礼,是纳西族一部大型的古典套曲。崩石细哩:汉译名白沙细乐或别时谢礼,是纳西族一部大型的古典套曲,现存笃一封书三思吉(译为三思渠)阿丽哩金排么(译为美丽的白云)母米无(译为公主哭或哭公主跺蹉(译为赤脚

12、舞)抗蹉(译为弓箭舞)暮布(译为挽歌)等乐章,主要在丧葬祭祖时演奏。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宣科,男,80岁,纳西族,退休职工,音乐学家调查地点:丽江市玉龙县茨满宣科家调查时间:2010年03月8日整理:木华莲(2)丽江洞经音乐:洞经音乐用于谈演道教经典。每年的二月初三文昌圣诞,八月文昌父圣诞,五月十三武圣会,六月二十四关公圣诞,正月十五上元会,十月十五下元会,九月初一朝斗会及地方的禳灾度厄庙宇落成的安龙垫土,私家做寿求子祈福消灾新房落成丧事超度做斋等都要谈演。洞经音乐分为经腔和曲牌两类。现存丽江洞经音乐:经腔:清河老人元始八卦十供养五声圣号咒章华通十华十通曲牌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水龙吟

13、山坡羊慢五言柳摇金浪淘沙万年欢一江风起鼓三通八卦尾前五后五十七世打下龙摆尾等。主要使用的乐器:竹笛、波伯、二簧、板胡、胡琴、低胡、小三弦、曲项琵琶、苏古笃、十面云锣、大鼓、大锣、大钹、铙、小擦、闹哩子、大木鱼、板鼓、提手、铜陵、叮响、击子、云磬、钵磬。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和汝章,男,70岁,纳西族,退休职工,民间经洞音乐学家,丽江市玉龙县白沙乡人调查地点:丽江市玉龙县白沙乡和汝章家里调查时间:2010年03月15日整理:木华莲(4)口弦调:现存的口弦调有口弦之母、狗追马鹿、母女夜话、口弦谈话、蜜蜂过江、姐妹谈话。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和云江,男,37岁,纳西族,农民,口弦爱好者,丽江市玉

14、龙县白沙乡人调查地点:丽江市玉龙县白沙乡和云江家里调查时间:2010年03月16日整理:木华莲(二)纳西族舞蹈类型1、东巴舞东巴做祭风、消灾、祭山神龙王、除秽、开表、超荐、求寿等道场时跳东巴舞。跳舞的人数视到场的规模与意义大小及经文内容来定,七八人、十几人、几十人不等。东巴经中有两部用东巴文写成的舞蹈蹉蒙。东巴舞原始气息较浓,但又十分讲求规范,用鼓、铃、锣数点,循环往复,普遍跳得漫而安详,从容不迫,渐转快时,间或出现即兴式的自由节拍,但片刻之后又回到原节奏上。(1)神舞:恒迪窝盘舞、哼衣格吼舞、丁巴什罗出生舞、丁巴什罗学步舞、丁巴什罗出魔海舞、神女拉姆舞、丹音拉姆舞、茨里拉姆舞、朗久敬究舞、多

15、格尤玛舞、巴乌尤玛舞、图赤尤玛舞、蒙步汝绒舞、尤玛魔剑舞、达拉米步舞、卡饶米究四头大神舞、左提优玛舞、格泽楚布大神舞、色日米贡男方大神舞、纳赛崇陆西方大神舞、古赛克巴北方大神舞、索羽季古中央大神舞、沙利乌登舞、魔女固斯麻舞、罗巴托格舞、塔尤丁巴舞、羽培爪索十三战神舞、羽吕爪索十三战神舞、羽季爪索十三战神舞、降魔杵法器舞、金刚杵法器舞。(2)禽兽舞:白海螺大鹏鸟舞、白海螺、绿松石飞龙舞、猛虎舞、走龙舞、飞龙舞、金色神蛙舞、白山羊舞、白额黑犏舞、白牦牛舞、金孔雀舞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木福章,男,纳西族,77岁,老东巴,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人调查地点: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南木福章家里调查时间:20

16、10年03月1日整理:木华莲。2、勒巴舞流行于塔城、鲁甸、巨甸等地,一共12段70多种跳法。舞时有一位“勒巴布执”(意为勒巴师傅)领头,掌握节奏的快慢、队形的变化等。男的右手摆一个直径为5-6寸的独鼓,左手舞牦牛尾。女的左手拿独鼓,右手拿一根弯形藤条,边舞边击。队形有圆圈、单斜排、双斜排、“卷草席”、“插麻花”、“双龙吐水”等。动作有“甩手巾”、“点地蹉步”“马箭步摇鼓”“乌鸦跳”、“磕天”、“原地转”、“单腿跳转”、“点跳步转”、“甩手巾带转”、“单腿前跳”、“单腿后跳”等。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南纳西民间音乐舞蹈协会调查地点:丽江市拉市乡玉龙县拉市乡海南赶集市场调查时

17、间:2010年3月19日整理:木华莲3、麒麟舞人们祈求吉祥如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舞蹈。在每年的春节举行,从除夕一直跳到正月十六,道具用竹子编扎,糊以纸,绘上图案花纹,舞场中央摆一张四方桌,四周点上各种各样的花灯。阿普(老寿星)是舞中主要角色,出现于舞蹈的始终,他头戴面具,身披披风,手提神杖,随着锣鼓的节奏,迈着大步出场,宣布舞蹈开始。接着12个手提花灯的男女小孩用各种花样动作绕场一周进行表演。第二场是两个男孩骑一红一蓝两匹骏马,用骏马奔腾的动作进行表演。第三场叫鹿鹤同春,由扮成白鹤和梅花鹿的演员在场中央的方桌上表演各种动作。第四场为麒麟和凤凰舞,由扮演麒麟和凤凰的演员表演。最后一场由一对扮

18、演牧民夫妇的演员表演,内容为牧民一年四季在山上放牧,新年这天回家拜年,两人互致吉祥,互相祝贺,然后牵出一头母牦牛,绕场一周后生下小牦牛,表示牦牛现瑞,六畜兴旺。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南纳西民间音乐舞蹈协会调查地点:丽江市拉市乡玉龙县拉市乡海南赶集市场调查时间:2010年3月19日整理:木华莲4、龙舞俗称“耍龙”解放前,每年的春节,官方或富商要组织耍龙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般从正月初三或初四耍到十五。有的富户办喜事,也请人来家里耍龙。龙用竹子编扎,绵纸或白布裱糊,青色颜料绘龙鳞图案,龙身12节(润月扎13节),龙身点蜡,蜡是用牛油黄蜡混合熬制,耍龙时需一掌蜡者背一

19、篮蜡相随。耍龙队伍由大头老寿星领头,后跟随12岁以下儿童组成的彩灯对和各三个“鹿鹤同春”的扮演者,之后为十三人舞动的青龙。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南纳西民间音乐舞蹈协会调查地点:丽江市拉市乡玉龙县拉市乡海南赶集市场调查时间:2010年3月19日整理:木华莲5、狮子舞狮子舞有单狮舞双狮舞母子狮子舞狮子麒麟舞等,难度较大的动作有上高台爬杆爬架翻桌子等,一般在春节和有喜事的时候与“跳猴”“鹿鹤同春”“踩高跷”等舞蹈节目同台表演。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南纳西民间音乐舞蹈协会调查地点:丽江市拉市乡玉龙县拉市乡海南赶集市场调查时间:2010年3月19日6、打跳打跳

20、是用比理(竹笛)或葫芦笙伴奏。舞场中央烧篝火,舞者围篝火手挽手随乐曲按逆时针方向环火堆而舞。现存的打跳有:“七脚步”、“背和背”、“蛮调”、“过河跳”、“斑鸠调”、“跑马步”、“转身跳”、“插手跳”、“觅情人”。调式多为舞声音阶羽调式,少数使用徵调式和脚调式;多数乐曲的半终止和终止都落在6音上,乐曲短小,节奏明显,旋律优美。调查人:木华莲被调查人: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海南行政村妇女调查地点:丽江市拉市乡玉龙县拉市乡海南赶集市场调查时间:2010年3月19日整理:木华莲二、纳西民间音乐的传承现状和保护建议(一)纳西族民间音乐有文字记录的部分保存得较完好。如老喂歌、纳西小调、东巴调。但即便是这样,年

21、轻的一代对纳西民间音乐失去了兴趣,一般只有老一辈人在纳西族传统节日或者在搞活动的时候才会演唱。(二)用歌舞“喂默达”唱的纳西古调虽然古已有之但未有文字记录。比如“蜂花相会”“鱼水相会”“咱打咱砍”,但是并没有正式的文字性记载或正式出版成文,而仅仅依靠民间一代代口耳相传沿袭至今;经过代代相传,或出现错误,或有遗漏,或忘记,因此有些古调已经变味和不完整,并且古调并非现代纳西话,而是用古代纳西语吟唱。所以现在在丽江能将用“喂默达”形式将纳西古调吟唱的民间艺人已经寥寥无几。(三)有些民歌经过代代相传,同一首歌各个所唱的不一样。比如在我调查纳西民歌“蜂花相会”的过程中有两位老人为“蜂”是哪儿的蜂这个问题

22、产生了分歧和争执,另外即便都是纳西族,但是各个地方的说话口音有差别,因此各个地方的唱法上也相应的有所不同。纳西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部分!那些都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纳西族民间音乐保护的确立,建档,研究,弘扬振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无论如何我们要保护好这笔宝贵的财富。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纳西族民间音乐保护要由具备一定专业的人员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由专家全程参与。通过人才培养,掌握保护、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能,开展保护民间音乐的工作。包括认定、记录、分类、建档等。另外要加强艺人的保护,因为艺人是民间音乐的传承的载体,他们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民间音乐的保护、发掘进度和发

23、展,应对他们的成绩多加鼓励和表彰,尤其对掌握绝技的艺人,更需在思想上重视,避免人亡艺绝的遗憾,在经费上给予适当的补贴,使其在生活条件上得到保证。通过宣传吸引和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对丽江纳西族民间音乐濒灭种类加以重点保护和发展,同样,对于从事纳西族民间音乐研究的专家应给予尊重和补助。以便他们悉心地进行研究。(二)纳西族民间音乐的保护需要建立有效资金保障体系。政府组织管理,也可通过政府、民间各种渠道,对纳西族民间音乐保护给予有力的经济支撑。否则,对纳西族民间音乐遗产的普查、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工作就无从谈起、且容易造成一系列问题,导濒临灭绝的纳西古调得不到及时抢救,好作品不能出版,可见强大的资金

24、体系是保护纳西民间音乐的重要条件。(三)收集纳西民间音乐传承人及其掌握的知识、技艺和研究成果。鼓励拥有纳西民间音乐资料、实物的单位和个人将资料、实物捐赠相关部门进行收藏,通过采访,摄影、摄像、录音、记录等,把应抢救及保护的民间音乐,全方位地记录下来。对于收集到的重要纳西民间音乐资料,有关部门要进行必要的整理、归档,根据需要选编出版。重要的资料、实物用电子音像等先进技术长期保存。整理、出版纳西民间音乐。纳西族民间音乐保护的同时要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应当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保持其原有风貌。熟练掌握纳西民间音乐技艺的人,组织具有民族特色的文明健康的纳西民间音乐民俗活动;并借助展览,媒体和互联网进行宣传推

25、广。三、纳西民间舞蹈传承现状和保护建议(一)纳西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保研方式有所不同。纳西族的民间舞蹈类型中的麒麟舞、狮子舞、龙舞在我国其他地方也有,但是在表演方式、内容上跟纳西族舞蹈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二)纳西族舞蹈类型中的“打跳”传承得较好。每逢节日或者有活动,纳西族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跳上一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打跳也成为向世界各地游客展现丽江文化的最好的方式。(三)纳西族民间舞蹈类型中的东巴舞传承状况较好。现在丽江有很多老东巴,每逢节日或祭祀之日都会跳东巴舞,而且遇到天灾人害的时候也会用东巴舞来祈求,例如今年西南害灾期间,老东巴就组织了东巴舞,祈求天降雨的活动,但是年轻的一代却很少有会跳东巴舞,令人比较欣慰的是通过调查得知,有些地方在积极学习东巴文化,例如丽江市玉龙县第一中学开设了东巴班,学习东巴文以及东巴舞,旨在传承纳西族濒临灭亡的东巴文化(四)纳西民间舞蹈类型中的勒巴舞面临失传。通过调查得知,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区了解勒巴舞的人寥寥无几,面临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