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故乡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故乡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故乡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4 故乡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14 故乡故乡 鲁鲁迅迅 作者简介 鲁迅(鲁迅(1881193618811936年年),我国伟大的无 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 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作品有小说集 彷徨呐喊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 写作写作 背景背景 写作背景 故乡写于1921年,后编入鲁迅小说集呐喊,其中的故事情 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大多取材于19191919年年1212月作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的月作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的 真正的现实生活真正的现实生活,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的30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 后10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反映了那个 时

2、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时代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达了“我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作 品是相当有深意的。 知知识识 链链接接 知识链接 鲁迅故里鲁迅故里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市区鲁迅中路上的鲁迅故里,是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 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 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鲁迅祖居(周家老台门),鲁迅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 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鲁迅故居门前 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一些场景。反映鲁迅

3、故里 优美景色的美术作品众多,以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著名画家拇指 先生的鲁迅故里最为有名。 精心保护和恢复后的鲁迅故里已成为立体解读中国近代大文豪鲁迅的场所,成为浙江绍兴的 “镇城之宝”。 课课文文 探究探究 课文探究 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士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称呼变化: 语言变化: 神态变化: 闰土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 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课文探

4、究 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 的另一个侧面。 课文探究 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杨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 产的广度和深度。 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

5、样的心情? 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 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知知识识点点 解析解析 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对比手法的作用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 表现手法。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 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 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6、和感染力。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 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这种手法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形象和极 强烈的感受。强烈的感受。 知识点解析 【例】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习题。 报秋 宗璞 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 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 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 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

7、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被阴处,把 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 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 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 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知识点解析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 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

8、花, 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 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 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 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 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9、日日深杯酒满,朝朝 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 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 知识点解析 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 生活罢。 文章有很多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就其中一处加以赏析 【讲评】 要点一:解析对比的手法,一定要着眼于全文。要点二:对比的手 法是这篇文章的最突出的写作特色。如花与花、人与人、人与花的对比。 【参考答案】 示例一:太阳花又名“死不了”,但“死不了”都“种死

10、了”; 而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这是第一比。这层对比 反衬出玉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知识点解析 示例二:报秋的玉簪花不择环境,具的极强的生命力,总是保持洁净,秋季来临,花开灿烂,芳 香浓烈,坦然“报秋”;而“我”却总处在“懒洋洋”的精神状态中,在人生的“收获”之秋“两手 空空”,只有“不安和焦虑”。这是第二比。这一层对比既是对时光易逝而自己一事无成的惋惜,又 是对人生该有所作为的期待。 示例三:朱敦儒对生活的态度是“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而 作者却从玉簪花的身上悟出“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要主动地“领取生活”,这是一种积 极的人生

11、态度。这是第三比。这一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指出了处在完全不同于朱敦儒所处时代与环 境的人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中考中考 在在线线 中考在线 考点:对比手法的作用 品质 【例】(浙江省温州中考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习题。 鹰 周涛 (1)雨水已经在地上横流,稀泥在脚下咕叽着,很有张力。这时,肯定是上帝让他在偶然间 一瞥,发现了正在泥水中蠕动的一物!他原以为是一只野兔或可怜的黄鼠狼,黄乎乎的一团,蟋 缩着也不逃窜。近前细看,竟万万没有料到是一只老鹰天空的遗物!这家伙也许刚才盘旋得 过分悠然自得、忘乎所以,它自以为熟悉风云变幻,却不想竟被骤降的暴雨凌空击落,成了这副 倒霉样子,全身湿淋淋的,涂满泥浆,

12、比一只老鼠还糟糕。 中考在线 (2)它显得非常小,形体和一只半大公鸡差不多;而精神状态更渺小,淋湿的翅膀和羽毛塌 陷下去,就现出了支楞着的嶙峋瘦骨。它的两只爪是用来抓捕猎物而不是用来走路的,所以它移 动起来十分别扭,像个瘸子。就连那双眼睛,黄眼珠,圆圆的,外圈镶着一圈金丝,据说平时在 空中相当锐利的眼睛,也毫无凶悍的光芒了,只剩下哀告无援的神色。 (3)他捡它的时候,它丝毫也没有挣扎,很顺从地被他用外衣兜起来,提走了,一直提回到 他住的泥巴房,顺手将它放在堆炭的土房的顶上。那房顶很矮,个儿高的人伸手就能够着它。它 像一截老树根那样,一动不动并涂满泥浆地被扔在那上面,任凭雨水冲洗着泥浆,它无动于

13、衷, 而且毫不引人注意。他这时的心情,就像意外地捡了个古陶瓷瓶,可惜碰缺了一角,成了弄坏的 宝物,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得来容易,便也没多少珍惜和遗憾。他把那只湿不拉叽的倒霉老鹰的 事,很快就丢在脑后了。而且,应该承认,他是被那家伙的可怜相给蒙骗了,他完全忘了最重要 的一点,就是那家伙会飞。 中考在线 (4)后来,天放晴了。 (5)他忘了当时是被什么鬼名堂给吸引住了,大概是读一本哈萨克大诗人写的箴言,那里 边有些话他现在还记得:“如果不了解世界上我们见到的或没见到的全部,至少是大部分奥秘,人 就不能称其为人。”还有:“畜牲是不懂,但它并不装懂。我们什么也不懂,但偏要装懂。” (6)当他隐约觉得似乎

14、忘记了什么而伸着懒腰走出屋门的时候,矮屋顶上的声响提醒了他。他 转过头,看见那涂满泥浆的老树根活了。 (7)它正拍打着翅膀,头颈向前伸着。 (8)它已经完全晒干了,洗净了,在阳光下变得生气勃勃,每片灰赭色的羽毛都鳞光闪闪,它 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东西,大了几倍,翅膀凌空扇动时有一种气势,一副雄姿。这是它离开屋顶的前 几秒钟,恰恰被他看见。 (9)他站在那儿没动,根本没有打算扑上去抓它,只是眼睁睁地望着它起飞。甚至心里还暗 中考在线 暗替它担着一份心,害怕它丧失了飞的能力。 (10)它飞走了,先是低低地滑翔,有时候离地面很贴近,像个小孩做的飞行玩具。不一会儿, 它就升起来,飞进了天空,盘旋,徜徉,就

15、在这屋顶的上空,遥远成一个黑点。 (11)他仰起脸,注视着它,看那黑点儿的移动,看那放晴了的天空中 (A.大朵大朵爆裂 B.朵朵飘浮)在阳光下的云,这时,他觉得那只鹰神奇而又陌生。 (选自高塌,原题为天空,有删改) 【注释】箴言:规劝告诫的话。 文中第(2)段和第(8)段画线句写了鹰翅膀和羽毛前后的变化,结合具体词语说说 这样写的作用。 中考在线 【讲评】通过分析题目中“前后的变化”,可以初步判断这是对比 的写法;然后抓住“淋湿”“塌陷”“鳞光闪闪”“凌空扇动”这些 词语,分析对比的作用 【参考答案】鹰的翅膀和羽毛,先前是“淋湿”“塌陷”,后来 却“鳞光闪闪”“凌空扇动”,这样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鹰前后 形象的巨大变化,突出了鹰的雄姿与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课课后后 作作业业 课后作业 1.小说以时间为序,以_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 文可按“_”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2.在下面横线处填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