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苔丝》汉译本解读英译汉中的“虚化实意”_第1页
由《苔丝》汉译本解读英译汉中的“虚化实意”_第2页
由《苔丝》汉译本解读英译汉中的“虚化实意”_第3页
由《苔丝》汉译本解读英译汉中的“虚化实意”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苔丝汉译本解读英译汉中的“虚化实意” 一、虚化实意简介 英语中用抽象方式虚说大致有两种 : 一种是某些定义很抽象 的词语在行文中产生了具体的含义 ,而汉语缺乏对等的虚说 , 没 有对应的传达其具体意思的词汇 ; 另一种是英语中表抽象概念的 名词发生可数化 , 其作用在于表达事物或情况具有该抽象名词所 表示的性质或特点。 这两种抽象说法都要求译者运用形象思维解读原文 , 依据上 下文的具体情境 , 由虚说化为实说 , 挖掘蕴涵在文本中的审美意 识形态。 二、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只有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 方能展现艺术魅力。形象思维 是语言转换的关键 , 这就决定了语言的转换要受形象思维的限

2、 制。英语向汉语转换的过程中 , 英汉民族思维习惯及风格的差异 导致精确理解词义的困难 ,表达难以忠实于原文且清晰确切 , 进 而影响译文的精准性。在翻译过程中 , 译者需要考虑到语言中的 思维因素 , 注意到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差异 :英民族以抽象思维 见长 ,擅长运用大量含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 的理性概念 ; 汉民族注重形象思维 ,惯用意象等形象的方法表达 抽象的意义 , 以神制形。英汉民族思维与文化的不同主要表现为 英语的功能性和汉语的形象性。在英译汉的过程中 , 遇到虚化实 意现象,必然要求译者运用形象思维将抽象的语言进行思维加 工。如: (1) And here hav

3、e I been knocking about,year after year, from pillar to post, as if I was no more than the commonest feller in the parish 这里的“ knocking about from pillar to post”正是一种 抽象的表达方式 ,英语学习书虫研究室将例 (1) 翻译成为“四处 碰钉子,到处受气” 。 “ pillar ”本义被释为“柱子 ,柱状 物”,“post ”的基本词义为“柱,杆,桩”。然而在翻译的过程 中,在语码转换的层面上 ,汉语释义就有了一定的困难。考虑到德 贝

4、菲尔当时的生活窘境 ,极为偶然遇到牧师坦言相待 ,加之他长 久以来梦寐上流生活而现实迫于如此 ,这三种情境一拍即合 , 导 致了约翰抱怨生活的特殊心理。 鉴于这样的故事情节和汉语习语 的表达习惯 ,译者将这种虚化实意转换得异常成功 , 将其译为 “碰钉子、受气” ,虚实变通就是建立在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 换的基础之上的。 (2) Some had beautiful eyes, others a beautiful nose, others a beautiful mouth and figure: few, if any, had all.( 她们有的眼睛妩媚动人 ,有的鼻子端庄俏丽 , 有

5、的嘴唇漂亮 , 有的身段多姿。但是集所有丽质于一身的 ,即使有, 却也寥寥无 几。) 例(2) 中描述游行队伍中女子外貌的篇章统用 “beautiful ”一词。英文中“ beautiful ”的词义并不抽象 , 在 汉语中也有着特定的对应词。 但在这段文字中如果都直译为“漂 亮”,那么 ,译文就大大削弱了原文的美感。仔细分析一下,用同 样的形容词修饰的中心语却各有差别 , 译文需要以普通生活为基 点 , 着眼于生活逻辑 , 力求表达得生动活泼、行文流畅 , 这种错落 有致的表达更容易让人回味。再如 : (3) She was a fine and handsome girl not hand

6、somer than some others, possibly-but her mobile peony mouth and large innocent eyes added eloquence to colour and shape.( 她 是个漂亮标致的姑娘也许 ,跟别的几位女孩子比起来 , 不一 定更娇美 , 但是她那两片娇艳湿润的红嘴唇儿和一双天真纯洁的 大眼睛 , 使她在容貌和颜色上更添了一段动人之处。 ) “eloquence ”有雄辩口才之意 , 若译为“有说服力”或 “能言善辩” ,无形中会使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费解 , 让读 者产生一种难以捉摸的感觉。并且 , 原文中描

7、绘苔丝标致动人的 文字会失去光彩。苔丝的天生丽质也没能活灵活现, 甚至会出现 语义不通、行文不畅等问题。所以译者将“ eloquence ”变通为 “动人之处” ,不仅展现了汉语多姿多彩的语言特色 , 而且与原 文中的“ add” 一词完美结合,响应了动词谓语的中心意义。 此处 的翻译方案真正体现了虚化实意的转换功能。 (4) Tess Durbeyfield at this time of her life was a mere vessel of emotion untinctured by experience.(这个年龄段 的苔丝 ?德贝菲尔还是个满腔纯情的姑娘 , 不带丝毫世故。 )

8、 原文中的名词“ vessel ”意为“容器、器皿” , 怎样与后文 中的“ emotion untinctured by experience ”联系起来 ,这是翻 译的难点。这两者如何结合才能如实传达出作者的真正涵义?这 就需要译者运用形象思维,将“vessel ”译为“满腔的”。译者 用充满形象的描述具体而细腻地传达出来 , 不但忠实有效地再现 了原文,还能帮助读者正确地领会原作者的感受。 这样一来,这种 虚化实意不但避免了译文的牵强 , 甚至颇有情趣地把苔丝的纯 洁、本分刻画得鲜活逼真 , 使得读者通过“ vessel ”一词真正体 会到苔丝心怀满腔的纯朴。这些都归功于形象思维的艺术魅

9、力。 (5) He wished that he had asked her;he wished that he had inquired her name.( 他后悔自己没有邀请她 ; 他后悔自己没 问她的名字。 ) “Wish” 一词本为“希望、 期望”之意。在刻画安吉尔心理 活动的这段文字中 , 若将其平实地翻译为本义 , 便会出现这样的 译文: 他希望他当初能够邀请她 ; 他期望他当初能够询问她的名 字。 这样的译文读来并未违背作者的原意 , 但是与“信、 达、雅” 的翻译标准自然产生了一定的距离。译者一反“ wish”一词的普 通译法,运用形象思维 ,使得译文以“后悔”的语义展现在读者 眼前。看到这段译文 , 的确让人身临其境。安吉尔的心理活动更 是栩栩如生 ,让人铭刻在心。 更重要的是 ,安吉尔见到苔丝后的遗 憾之情,懊恼之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