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_第1页
江苏省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_第2页
江苏省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_第3页
江苏省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_第4页
江苏省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苏省常州市20042005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语 文 试 卷YCY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觳觫 朔风 探本溯源 夙兴夜寐B偕同 要挟 度长絜大 琴瑟和谐C间或 太监 躬逢胜饯 横栏直槛D对峙 桎梏 博闻强识 栉风沐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糅合 平心而论 绵里藏针 口惠而实不至B轻挑 气喘吁吁 如愿已偿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C迄今 大名鼎鼎 遮天避日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D蛰居 纹丝不动 入不付出 桃李不言,

2、下自成蹊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连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B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C你是今天来呢,还是明天来呢,或者决定不来了呢?希望给我个准信儿。D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强动力。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张教授为人和蔼,待人宽容,生性 ,不追逐名利。 张宁和高翔都要去参加全市作文竞赛,他们约好明天早上8点在学校门口

3、 。 据报载,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100多颗 卫星,届时,将形成一“疏而不漏”的信息“天网”,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A淡泊 会合 通信B淡泊 汇合 通讯C淡薄 汇合 通信D淡薄 会合 通讯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小说史上多续书,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相媲美,这是无庸置喙的。B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C罗木森由于工作疲劳,营养不良,一病不起,多亏陈云光及时将他送到医院去治疗,不然罗木森不会痊愈得这样快。D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曾来哈尔滨演出,获得了成功;无独有

4、偶,今年夏天,小提琴女演奏家俞丽拿也来哈尔滨演出,同样赢得了观众的好评。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家还指出,国务院批评石油部主要领导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是造成“重庆井喷”事故的原因之一。B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C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D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越来越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尽管人

5、类活动对于气温的全面上升确实起了作用,但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要归咎于自然原因。他们对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温度变化所作的研究的结果表明,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近来在一些报告中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解释是靠不住的。报告的主要作用,担任华盛顿大学的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大气和海洋联合所所长的约翰华莱士说:“我们所作的研究已经清楚地表明,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怎样引起气候的短期变动的。反过来,这种变动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大部分是由于燃烧矿物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可能引起的气候变暖的程度。”他告诫道,不能因为这个结果而放松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注意。这些气象学家说,从1975年到1990年间

6、,北半球冬季气温(特别是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俄罗斯等地)上升了0.3摄氏度。他们还认为,这一气温上升有1/3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他们还认为,北半球地区从1900年至1990年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月温差约有一半也是由这种变动引起的。华莱士说:“尽管人类活动与气温的全面上升可能也有关系,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应归因于自然,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由于地表吸收热量的能力(热容量)比海洋低得多,地表冬季与夏季的温差非常大。因此,当大气环流带动暖气团过北半球各大陆以及冷气团吹过海洋上空时,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往往比较暖和。”他说,尽管科学家们尚不完全了解引起大气环流形式变化的真

7、正原因,但他确信这与自然变化有关。7第二段中华莱士说的“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所指的是( )A全球气温自1975年以来全面上升。B北半球近一个世纪以来月温差的变化。C自然界的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D北半球地区1975年到1990年间冬季气温上升变化和1900年至1990年月温差变化。8下列对“反过来,这种变动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可能引起的气候变暖的程度。”这一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大气环流带动暖气团、冷气团分别吹过北半球各大陆和海洋所造成的气温变动,反过来可以表明“温室效应”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B对全球气候之所以变暖的认识上的变化,反过来,可以证明“温室效应”对气候变暖

8、有不可忽略的作用。C温室效应引起的相当程度上的气温变化,反过来可以说明人类行为对环境的消极影响有多么严重。D近几十年来气温上升变动和月温差的变化,反过来表明以往对全球变暖原因的解释是靠不住的。9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A近一个世纪,特别是1975年以来的气温的变化与自然变化有关。B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C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破坏的行为与大气环流形式的变化不无关系。D“温室效应”不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半球冬季气温上升有1/3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还有2/3是由“温室效应”造成的。B如果气温全面上升

9、“归因于自然”的说法被证实,那么,以往的“温室效应”归因说将被基本否定。C华莱士认为“气温的全面上升”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但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忽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D南半球陆地少,海洋多,冬季与夏季的温差应该比北半球小。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班超久在绝域,年老思土,上书乞归曰:“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谨遣子勇随安息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朝廷久之未报,超妹曹大家上书曰:“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gu)之源,生逆乱之心。而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

10、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故妾敢触死为超求哀,丐超馀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家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帝感其言,乃征超还。八月,超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九月,卒。超之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代为都护。尚谓超曰:“君侯在外国三十馀年,而小人猬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超曰:“年老失智。君数当大位,岂班超所能及哉!必不得已,愿进愚言: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

11、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超去,尚私谓所亲曰:“我以班君当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尚后竟失边和,如超所言。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注释】奸宄:为非作歹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超久在绝域绝域:僻远的地区B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卒:终于C朝廷久之未报报:回复,批复D延颈逾望延:伸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妾敢触死为超求哀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B君侯在外国三十馀年,而小人猬承君后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C超之被征,以戊己校尉任尚代为都护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D帝感其言,乃

12、征超还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13班超离任时留下了“宽小过,总大纲”的治边策略。下列句子,全能作为制定这一策略的主要依据的一组是( )任尚的虚心求教塞外吏士皆为“以罪过徙补边屯”之徒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蛮夷之性,悖逆侮老察政不得下和ABCD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述了西域都扩班超年老要求归国以及回到故土中原的过程,表现了班超毕生远在绝域,臣服远人的治边才干。B班超能够告老归国,其妹曹大家的上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曹在上书中陈述的主要理由有二:一是班超年老垂暮,力不从心,西域会因此而生变乱;二是自古就有敬老尊长、离职退休的制度。C班超远在西域通使抚

13、边,三十余年,及年老才得以回归故国,超离任前,举荐任尚代己为两域都护。D任尚为人严厉急躁,对部下要求苛刻,在都护任内,一改班超当初规矩,造成西域各国的不断反抗,文章通过任尚与班超的对比,赞扬了班超的治边有方。第卷(共108分)四、(18分)15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3分) 小人猬承君后,任重虑浅,宜有以诲之!(3分) 察政不得下和,(2分) 16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望江南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1)这是南唐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

14、凉无限之吟唱。你读出了什么?(3分) 答: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对这首词作简要的赏析。(3分) 答: 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 。(左传) (2)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 (李白将进酒)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诗意地栖居张晓惠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巷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昔日那挤挤挨挨的老房子、古民居已成了碎砖瓦砾,还有数十处断墙颓垣。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地向着

15、夏日的艳阳。(1)曾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清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内向外探出那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抚摸着他们曾经想,若是这秦砖汉瓦有记忆的话,怕是会讲出若干鲜明诡谲的过往人事,随便抽出一册泛黄的线装书,怕也写满了唐诗宋词吧!

16、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进了悠悠的岁月。(2分)小时候,住在机关大院宿舍的我们是多么地钦羡住在这些小巷中的同学们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迷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出现她的诱人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红豆做的眼睛,还有炸得金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3)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显现或隐藏着

17、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尽管破碎却带着两千年的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门窗,那雕梁画栋的木片木条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也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4分)诚然,时代在前进,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5)不得而知。海得格尔呼吁的“诗意地栖居”又顽固地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曾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脚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

18、一色的钢筋水泥火柴盒了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三星、四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的韵味。(6)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然而,好日子又不该仅仅是物质享受复制式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和文化在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中更为重要。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让五千

19、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7)18第二节中,作者为什么说“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进了悠悠的岁月”?(4分)答: 19写出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蕴涵的情感。(4分)不得而知: 复制: 20“诗意地栖居”在文中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目有何作用?(6分)答: 21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与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

20、 )A本文对城市改造中,把古巷夷为平地的作法表现出了不满,无奈,对古巷充满了无限的怀念;对清一色的钢筋水泥建筑持否定的态度。B“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意思是说,作者曾经在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现在“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再也见不到小巷了。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C在第(3)节中作者回忆小时候的往事及情景,是为了表现自己对小巷的怀念和依恋,以此来表达对小巷的纪念。D作者认为“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现代人就能“诗意地栖居”。E这篇散文关注生活,针砭时弊,充满人文关怀。描写充满诗意,叙述要言不繁,结构紧凑,语言多用长句,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六、(

21、12分)22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4分)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状况堪忧,因为它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与制约,教学改革步履维艰。传统的教学观念 2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美联社华盛顿1月29日电) 美军驻中东地区最高指挥官今天指出,相对于结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反恐斗争而言,挫败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两国国内的伊斯兰极端主义是美国所面临的一项更大挑战。 这位指挥官说:“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战斗,而且是一场思想上的战斗。伊斯兰极端主义在阿民族内极具煽动力。沙特阿拉伯需要的并不是第82空降师所提供的那种帮助。”他所指的是

22、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美国抵达沙特的首支地面部队。 巧合的是沙特当局发言人今天也强调了他的这一观点。答:24仿照下面的诗句,写一组句子。(4分)老是把自己当作鲜花答: 就时时有担心凋零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绿叶吧 精心地把鲜花呵护 七、(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60分) 对我来说,作文从前是一种折磨,后来变成了一种享受,折磨和享受的距离,很近又很远;在童话的世界里,从前相貌丑陋的小鸭,后来变成了美丽的天鹅,丑小鸭和天鹅的距离,很近又很远。 现代科技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有人喜欢,说地球很小是个家庭;有人忧虑,说没有距离就没有了自我。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23、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18分,每小题3分)1A(其中“朔”读作shu,其他读s)2A(挑佻 已以 避蔽 付敷)3C(A项两个句号都用错;B项应删去顿号;D项后两个顿号改为逗号。)4A5B(A项“无庸置喙”指不容插嘴;C项“一病不起”指得病后再也没有从床上起来,指 病死;D“无独有偶”一般用作贬义,至少不能用于褒义。)6C(A项“批评”前加“所”,“批评”后加“的”;B项中“出版物”和“杂志”是包容 关系,不能并列;D项“走出”后缺少宾语“的困境”。)二、(12分,每小题3分)7C(说明:在“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怎样引起气候

24、的短期变动的”一句中,“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是“因”,“短期变动”是“果”;“短期变动”是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气温变化”;根据第三段“这一气温上升有1/3是由大气环流的自然变动引起的。”可以知道造成“短期变动”的原因是“大气环流”。)8A(“这种变动又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可能引起的气候变暖的程度”一句中,“这种变动”,指前一句中的“怎样引起的变动”即:自然原因(大气环流)所引起的变动。而自然原因又是主要原因,反过来当然可以推断出“人为的原因(温室效应)是极其有限的”。B、C两项错误在于过分强调了“温室效应”的原因。D项对“这种变化”理解错误;再则,气温上升的变化,并不能说明哪一

25、种“解释”是靠不住的。)9C(第四段中“这种气候变化绝大部分应归因于自然,与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暖无关”一句可以证明C项说法有误。)10A三、(12分,每小题3分)11B(“卒”同“猝”,突然。)12B13D(“宽小过,总大纲”是班超根据当地人情的具体实际定的“特区”政策,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班超是从国家利益考虑,任尚“虚心”之人情未必是主要依据,再说从后文看,任未必虚心,故不当。“蛮夷之性,悖逆侮老”,是曹大家要求皇帝放还班超的理由,故不当。)14C(任尚并非班超举荐。)四、(18分)15(8分)(1)因此,班超在遥远的西域上书诉说内心的苦衷,希望能够回归故国。(3分)(2)在下惭愧地接任了您的职务,责任重大,可是见识浅陋,希望您对我有所嘱咐和教诲。(3分)(3)在政事上苛求,就不能使部下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