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车梁设计总结.doc_第1页
吊车梁设计总结.doc_第2页
吊车梁设计总结.doc_第3页
吊车梁设计总结.doc_第4页
吊车梁设计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吊车梁设计总结转贴一、吊车梁所承受的荷载吊车在吊车梁上运动产生三个方向的动力荷载:竖向荷载、横向水平荷载和沿吊车梁纵向的水平荷载。纵向水平荷载是指吊车刹车力,其沿轨道方向由吊车梁传给柱间支撑,计算吊车梁截面时不予考虑。吊车梁的竖向荷载标准值应采用吊车最大轮压或最小轮压。吊车沿轨道运行、起吊、卸载以及工件翻转时将引起吊车梁振动。特别是当吊车越过轨道接头处的空隙时还将发生撞击。因此在计算吊车梁及其连接强度时吊车竖向荷载应乘以动力系数。对悬挂吊车(包括电动葫芦)及工作级别A广A5的软钩吊车,动力系数可取1.05 ;对工作级别A6A8的软钩吊车、硬钩吊车和其他特种吊车,动力系数可取为1.1o吊车的横向

2、水平荷载由小车横行引起,其标准值应取横行小车重量与额定起重量之和的下列百分数,并乘以重力加速度:1)软钩吊车:当额定起重量不大于10吨时,应取12% ;当额定起重量为1650吨时,应取10% ;当额定起重量不小于75吨时,应取8%。2)硬钩吊车:应取20%。横向水平荷载应等分于桥架的两端,分别由轨道上的车轮平均传至轨道,其方向与轨道垂直,并考虑 正反两个方向的刹车情况。对于悬挂吊车的水平荷载应由支撑系统承受,可不计算。手动吊车及电动葫芦可 不考虑水平荷载。计算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及其制动结构的强度、稳定性以及连接(吊车梁、制动结构、柱相互间的连接)的强度时,由于轨道不可能绝对平行、轨道磨损及大车运

3、行时本身可能倾斜等原因,在轨道上产生卡轨力,因此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应考虑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此水平力不与小车横行引起的水平荷载同时考虑。二、吊车梁的形式吊车梁应该能够承受吊车在使用中产生的荷载。竖向荷载在吊车梁垂直方向产生弯矩和剪力,水平荷载在吊车梁上翼缘平面产生水平方向的弯矩和剪力。吊车的起重量和吊车梁的但连跨度决定了吊车梁的形式。吊车梁一般设计成简支梁,设计成连续梁固然可节省材料, 续梁对支座沉降比较敏感,因此对基础要求较高。吊车梁的常用截面形式,可采用工字钢、H型钢、焊接工字 钢、箱型梁及桁架做为吊车梁。桁架式吊车梁用钢量省,但制作费工,连接节点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疲劳 破坏,故

4、一般用于跨度较小的轻中级工作制的吊车梁。一般跨度小起重量不大(跨度不超过6米,起重量不超过30吨)的情况下,吊车梁可通过在 翼缘上焊钢板、 角钢、槽钢的办法抵抗横向水平荷载,对于焊接工字钢也可采用扩大上翼缘尺寸的方法加强其侧向刚度。对于跨度或起重量较大的吊车梁应设置制动结构,即制动梁或制动桁架;由制动结构将横向水平荷载传至柱,同时保证梁的整体稳定。制动梁的宽度不宜小于C1.5米,宽度较大时宜采用制动桁架。吊车梁的上翼缘充当制动结构的翼缘或弦杆,制动结构的另一翼缘或弦杆可以采用槽钢或角钢。制动结构还可以充当检修走道,故制动梁腹板一般采用花纹钢板,厚度6=0毫米。 对于跨度大于或等于12米的重级工

5、作制吊车梁,或跨度大于或等于18米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宜设置辅助桁架和下翼缘(下弦)水平支撑系统,同时设置垂直支撑,其位置不宜设在发 生梁或桁架最大挠度处,以免受力过大造成破坏。对柱两侧均有吊车梁的中柱则应在两吊车梁间设置制动结构。三、吊车梁的设计仁 吊车梁钢材的选择吊车梁承受动态荷载的反复作用,因此,其钢材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且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条款3. 3. 2飞.3.4的要求。2、吊车梁的内力计算由于吊车荷载为移动荷载,计算吊车梁内力时必须首先用力学方法确定使吊车梁产生最大内力(弯矩和 剪力)的最不利轮压位置,然后分别求梁的最大弯矩及相应的剪力和梁的最大剪力及相应弯矩

6、,以及横向水平 荷载在水平方向产生的最大弯矩。计算吊车梁的强度及稳定时按作用在跨间荷载效应最大的两台吊车或按实际情况考虑,并采用荷载设计值。计算吊车梁的疲劳及挠度时应按作用在跨间内荷载效应最大的一台吊车确定,并采用不乘荷载分项系数和动力系数的荷载标准值计算。求出最不利内力后选择梁的截面和制动结构。3、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承载力验算(1 )强度验算假定吊车横向水平荷载由梁加强的上翼缘或制动梁或桁架承受,竖向荷载则由吊车梁本身承受,同时忽略横向水平荷载对制动结构的偏心作用。对于无制动结构的吊车梁按下式验算受压区最大正应力:对于焊接组合梁尚应验算翼缘与腹板交界处的折算应力。梁的支座截面的最大剪应力,在

7、选截面时已予保证,不必验算。(2)局部稳定验算对于焊接组合梁,应进行局部稳定设计及验算(3)整体稳定验算当采用制动梁或制动桁架时,梁的整体稳定能够保证,不必验算。无制动结构的梁应按下式验算:4、吊车梁疲劳验算吊车梁直接承受动力荷载,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和重级、中级工作制吊车桁架可作为常幅疲劳,验算疲劳强度。验算的部位一般包括:受拉翼缘与腹板连接处的主体金属、受拉区加劲肋的端部和 受拉翼缘与支撑的连接等处的主体金属以及角焊缝连接处。5、吊车梁刚度验算吊车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要满足给出的容许限值要求。对冶金工厂或类似车间中工作制为A7、A8的吊车梁,按一台最大吊车的横向水平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

8、范/GB50009或本节561 款取值)产生的挠度不宜超过制动结构跨度的1/2200o应注意的是:在计算竖向挠度时系按自重和起重量最大的一台吊车计算。6、吊车梁的合理构造设计应力集中是造成疲劳破坏的主要原因,因而应特别关注吊车梁的细部构造设计。焊接组合吊车梁的翼缘宜用一层钢板,当采用两层钢板时,外层钢板宜沿梁通长设置,并应在设计word文档可编辑和施工中采取措施使上翼缘两层钢板紧密接触。吊车梁的翼缘板或腹板的焊接拼接应采用加引弧板和引出板的焊透对接焊缝,引弧板和引出板割去处应予打磨平整。焊接吊车梁和焊接吊车桁架的工地整段拼接应采用焊接或高强螺栓的摩擦型连接。吊车梁横向加劲肋的宽度不宜小于90m

9、m。在支座处的横向加劲肋应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并与梁上下翼 缘刨平顶紧。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上端应与梁的上翼缘刨平顶紧,在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中间横向加劲肋亦应在腹板两侧成对布置,而中、轻级工作制吊车梁则可单侧设置或两侧错开设置。在焊接吊车梁中,横向加劲肋(含短加劲肋)不得与受拉翼缘相焊,但可与受压翼 缘焊接,端加劲肋可与梁上下翼缘相焊,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下翼缘50100mm处断开,其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不宜在肋下端起落弧。当吊车梁受拉翼缘与支撑相连时,不宜采 用焊接连接。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上翼缘与柱或制动桁架传递水平力的连接宜采用高强度螺栓的磨 擦型连接,而上翼缘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

10、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或焊缝连接。吊车梁端部与柱的连接构造应设法减少由于吊车梁弯曲变形而在连接处产生的附加应 力。吊车梁的受拉翼缘边缘,宜为轧制边或自动气割边,当用手工气割或剪切机切割时,应沿全长刨边。吊车梁的受拉翼缘上下不得焊接悬挂设备的零件,并不宜在该处打火或焊接夹具/、钢结构设计规范构造要求对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要求8. 5.1焊接吊车梁的翼缘板宜用一层钢板,当采用两层钢板时,外层钢板宜沿梁通长设置,并应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措施使上翼缘两层钢板紧密接触。8. 5. 2支承夹钳或刚性料耙硬钩吊车以及类似吊车的结构,不宜采用吊车桁架和制动桁架。& 5. 3焊接吊车桁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1、1在桁架节点处,腹杆与弦杆之间的间隙a不宜小于50価,节点板的两侧边宜做成半径r不小于60mm的圆弧;节点板边缘与腹杆轴线的夹角B不应小于30。(图& 5. 3-1);节点板与角钢弦杆的连接焊缝,起落弧点应莹少缩进5mm (图8. 5. 3-la);竹点板与H形截面弦杆的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应子焊透,圆弧处不得有起落弧缺陷,其中重级工作制吊车桁架的圆弧处应予打磨,使之与弦杆平缓过渡(图& 5. 3-1 b) o2杆件的填板当用焊缝连接时,焊缝起落弧点应缩进至少5帧(图8.531c),重级工作制吊车桁架杆件的填板应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8. 5. 3-2的形式。3当桁架杆件为H形截面时,节点构造

12、可采用图fL1 dtef图5.3;吊车桁架节点I)8.5. 3-2陥车桁渠廿点二】8.5.4吊车梁翼缘板或腹板的焊接拼接应采用加引弧板和引岀板的焊透对接焊缝,引弧板和引岀板割去处应户打磨平整。焊接吊车梁和焊接吊车桁架的工地移段拼接应采用焊接或高强度螺栓的摩擦型连接。8.5.5在焊接吊车梁或吊车衍架中,对 7.1.1条中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形式宜如图8. 5.5所示。(疙I血mi丄* 第(V图弭选的丁形接氏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8. 5. 6吊车梁横向加劲肋的宽度不宜小于90irmo在支座处的横向加劲肋应在腹板两侧成对设置,并片与梁 上下翼缘刨 平顶紧。中间横向加劲肋的L端应与梁厂翼

13、缘刨平顶紧,在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中间横向加劲 肋亦就在腹板两侧成 对布置。而中、轻级工作制吊梁则可单侧没置或两侧错开没置。在焊接吊车梁中。横向加劲肋(含短加劲肋)不得与受拉翼缘相焊.但可与受压翼缘焊接。端加劲肋可与梁 上下翼缘相焊、中间横向加劲肋的下端宜在距受拉下翼缘50-1 OOnm处断断开,其与腹板的连接焊缝不宜在肋卜端起落弧。当吊车梁受拉翼缘(或吊车桁架下弦)与支撑相连时不宜采用焊接。8. 5. 7直接铺设轨道的吊车衍架上弦.其构造要求应与连续吊车梁相同。& 5. 8重级工作制吊车梁中,上翼缘与柱或制动衔架传递水平力的连接宜采用高强度螺栓的摩擦型连接,而卜翼缘与制动梁的连接,可采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或焊缝连接。吊车梁端部一与柱的连接构造应设法减少由于吊车梁弯曲变形而在连接处产生的附加应力。8.5.9当吊车桁架和重级工作制吊车梁跨度等于或大于12m,或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跨度等于或大于18m时,宜设置辅助桁架和下翼缘(下弦)水平支撑系统。当设置垂直支撑时,其位置不宜在吊乍梁或吊车衍架竖向挠度 较大处。对吊车桁架,应采取构造措施,以防止其上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