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一)一、填空(14分)1、句尾语气助词矣”表动态直陈语气。2、“其知恐而丧也审矣”的也”表示一停顿,以舒缓语气。3、语气助词“夫”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o4、义疏体是一种_即释经文又兼释注文 的注解体例。5、“曰、为、谓之”这三个术语是用来释义的。6、“之言、之为言”这两个术语是属于声训术语。7、赠序是专门_、为赠送友人_而作的文章。8、按照姚珮文体的分类,太史公自序属于类,柳子厚墓志铭属于类。序跋碑志9、近体诗的句数有严格的规定,计有三类:律诗、绝句、排律。10、“对”是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它是指同一联中的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反11、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12、“妾得无随坐乎
2、”的得无乎”意思是 该.不会吧13、“ 了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的“与”后省略的是借债人二、说明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20分)(特殊用法的具体要求:14小题说明词序)1、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残:祸害:引申义。2、城中矢尽,巡缚藁为人千余,被以黑衣。3、信拜礼毕,上坐。4、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5、赵王不听,遂将之。6、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7、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8、惟信亦认为大王不如也。9、i甚虽抗暴,然闻言则大愧。10、惟陈言之务去,戛具乎其难哉!三、说明加点词在句中的词性和语法作用(36分)1、分别其众,*、檀及胡兵、悉斩之。2、
3、道徳之归也有日矣。3、黄冈之地多竹。4、根之茂者其实遂。5、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6、亟称其人,所以劝之。7、赵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8、君未知人伦,焉知天道!9、此特匹夫之勇耳。10、空山不见,但闻人语响。11、罪且及副元帅。12、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13、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14、英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15、吾以至道乙末岁,自翰林出滁上。16、窃为陛下惜之。17、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18、然则废衅钟与?K之:代词,作宾语,指代妫、檀及胡兵。2、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使该结构作主语。3、之:助词,用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4、其:代词,用定语,指根之
4、茂者。5、者:助词,表示提示语气。6、所:代词:以:介词。表示凭借。7、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8、焉:疑问代词,哪里,怎么。9、特:副词,只,仅仅。10、但:副词,11、且:副词,12、乃:副词,13、于:介词,14、以:介词,15、以:介词,16、为:介词,17、虽:连词,18、然:代词:只,仅仅。将要。竟然。表处所。表原因。表时间。表对象。即使。贝9:连词。既然如此,那么。四、标岀下而这首律诗的平仄(加点的是入声字)(1分) 登高杜甫风急天髙猿啸哀,渚訂1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五、标点下而一段古文,
5、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英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 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 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古代汉语(2)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每空1分,共14分)1、动态直陈2、停顿3、要发表议论4、即释经文又兼释注文5、释义6、声训7、为赠送友人8、序跋碑志9、排律10、同一联中的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反11、乐谱12、该不会吧?13、借债人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
6、(每个词语2分,意义1分,用 法1分,共20分)1、残:祸害:引申义。2、被:披:引申义。3、拜:授予官职;引申义。4、盗:偷窃:本义。5、将: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将。6、衣:名词用作动词,包扎。7、附: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附。8、惟:通“虽”即使。9、抗:通“亢”,高傲。10、惟陈言之务去:务去陈言,用“之”复指前置宾语。三、说明加点词在句中的词性和语法作用(每词2分,词性1分,共36分)四、全题10分;全标对得满分,标错1个扣1分。(注意:加O的字画平画仄都是对 的)风II无急天髙1猿1 .啸_ 1哀,渚 1 1淸1沙白鸟飞回。边落11木11 萧1萧1 1下,不1 1 11尽长江1滚1滚来
7、。万1里11悲1秋常作1 11 1 1客,百年II 倒多1-1病1独登台。1艰1难苦恨繁1 1霜鬓,潦1新停浊洒杯。111 1 1-11五、标点7分,每错4个扣1分(全部只错一个不扣分);译文分13个给分句,每句 1分。共20分。标点:(1)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2)国人尽服之。(3)公使吏禁之,(4)曰:“女子而 男子饰者裂英衣断其带!”(5)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6)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 子而男子饰者,(7)裂断英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8)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 而禁之于外”,(9)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10)公何以不使内勿服,(11)则外莫 敢为也。” (
8、12)公曰:“善”。使内勿服,(13)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译文:(1)齐灵公喜好宫内妇女穿男子服饰。(2)国都里的妇女全都穿上了男装。(3) 灵公使禁公这样穿戴,(4)说:“妇女却穿男装的,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5) 撕破扯断衣带的妇女互相能望见,却未能制I匕这种风气。(6)晏子来拜灵公,灵公问:我 派官止女子穿戴男子的服饰,撕裂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7)撕破衣服扯断衣带的 互相不见,却不能制止,为什么呢? ”(8)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的妇女穿戴男装,却在 宫外禁止妇女穿男装,(9)就好像在门口挂着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一样。(10)您为什么不 使宫内不这样?(11)那么宫外就没
9、有谁再敢这样穿了。”(12)灵公说:“好”。就使宫内妇 女不穿男装。(13) 个月,国都里的妇女就没有谁再穿男装了。古代汉语(2)模试题(二)一、填空(共20分)1、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是释词串讲通释全章大意释词并串解、和。2、按姚嗣的分类,孟子属于 类,陋室铭属于 类,艺文志序属于类。论辩辞赋序跋3、我国第一部按文体分类的古代诗文选集是,它将文体分为 类。昭明文选374、史传文又称“”,它可以分为三咱体裁:(1),(2),(3)o历史散文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5、句尾语气助词“也”表示 肯立的语气,如果句尾语气助词连用,语气的重点是在最后一个语气助词上。6、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同一联中的出句与对
10、句的平仄 相反(主要看第二个字),称为“对”: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相同(主要看第二个字),称为“粘”。7、“大王失职入汉中,秦同无恨者”中的“恨”的意义是:朱池幸致货币,慎勿纳”中的货币”的意义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中的“景”的意义是日光 。二、简答(每题5分,共10分)1、笺是表识的意思,本指读书时有所领悟用笔标志在原文一侧的文字,这里是i 的一种。如汉代郑玄的诗毛氏传笺。2、平仄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是个声调的问题。古代汉语的平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 中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仄是不平的意思,指上、去、入三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己经消失,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三、指岀下列句中
11、加点的词属于何类词,在句中起什么作用?(每词2分,共20分)1、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2、狼度简之去远。3、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5、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7、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8、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10、上曰:“若所追者谁? ”1、之,代词,作宾语。2、之,结构助词: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简子去远”作为主谓词组, 作度的宾语。3、其,代词:作迄语。4、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5、或,肯進性无泄代词,表示“有的人”,作主语。6、莫,
12、否定性无定代词,表示“没有谁,作主语”。7、莫,否定副词,相当于“不8、所,代词;用于动词“种”前,组成所字词组,作“民”的中心语,表示“种的 东西。”9、者,助词:表示提示语气。10、者,辅助性代词;与词“追”构成“者”字词组,起称代作用,作主语。四、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是什么词,说明它们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每词2分,共 20分)1、青,出于蓝而青于蓝。2、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3、失时不雨,民且狼顾。4、君其问诸不滨。5、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6、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1、于,介词;表示处所。于,介词;表示比较。2
13、、以,动词:认为。3、且,副词:表示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要”。4、诸,“之于”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5、然而,两个词,“然”是指示代词,指代前文的内容,“而”是连词,表示转折。6、虽然,两个词,“虽”是连词虽然,“然”是代词这样。为,介词,可译为给,替。为,动词,可译为修造。7、曾,情态副词,可译为竟。五、标岀平仄(平标“一”、仄标“I”,可平可仄标O,共1分)深居俯夹城, 天意怜幽草, 并添髙阁迥, 越鸟巢干后,春去夏犹淸。 人间重晚睛。 微注小窗明。 归飞体更轻。六、标点并翻译(共20分)屈平既细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 齐齐与楚从
14、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商于:地名。)古代汉语(2)模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填空(共20分)1、释词通句疏释全章大意评说2、论辩辞赋序跋3、昭明文选374、历史散文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5、肯定最后6、相反相同7、遗憾礼物日光二、简答(每题5分,共10分)1、笺:是表识的意思,本指读书时有所领悟用笔标志在原文一侧的文字,这里是注 释的一种。如汉代郑玄的诗毛氏传笺。2、平仄: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是个声调的问题。古代汉语的平声,在现代汉语普通 话中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仄是不平的意思,指上、去、入三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已经消失, 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三
15、、指岀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何类词,在句中起什么作用?(每词2分,共20分)1、之,代词,作宾语。2、之,结构助词: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简子去远”作为主谓词组, 作“度”的宾语。3、其,代词:作定语。4、其,语气助词;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5、或,肯定性无定代词,表示“有的人”,作主语。6、莫,否定性无定代词,表示“没有谁,作主语”。7、莫,否定副词,相当于“不”。8、所,代词;用于动词“种”前,组成所字词组,作“民”的中心语,表示“种的 东西。”9、者,助词:表示提示语气。10、者,辅助性代词;与词“追”构成“者”字词组,起称代作用,作主语。四、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是什么词,说明它们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每词2分,共 20分)五、标岀平仄(共10分) 11,011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淸。O I II I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I I I O II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I I11 I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每句1分,每错一个扣1分,不倒扣。五、标点并翻译(共20分)屈平既紬,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