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镇休闲旅游开发研究_第1页
西塘古镇休闲旅游开发研究_第2页
西塘古镇休闲旅游开发研究_第3页
西塘古镇休闲旅游开发研究_第4页
西塘古镇休闲旅游开发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塘古镇休闲旅游开发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摘 要:西塘古镇身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旅游竞争环境十分激烈,如何从周庄、乌镇等旅游发展十分成熟的江南古镇中突出重围,是西塘古镇必须面临的严峻考验。通过对自身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和科学组合,放大古镇原生态、真生活的优势,结合触媒理论,正确处理古镇保护与开发中的矛盾。以休闲为主力,采用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等联合作战方针,围点打援,多方位,深层次开发西塘古镇的旅游。 关键词:古镇;休闲旅游;触媒理论;古镇保护与开发 the research of xitang ancient town leisu

2、re tourism development abstract:xitang ancient town as one of the jiangnan six ancient town,the tourism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s very fierce,how to breakout from zhouzhuang and wuzhen etc,such as tourism development is very mature in jiangnan ancient town,xitang ancient town must face the severe t

3、est. based on their own cultural gene depth excavation and scientific combination,amplification town original,and the true life of advantage,combining catalytic theory,correctly handle the ancient town protection and contradi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take the leisure for the main,the sightseeing to

4、urism,leisure tourism,business travel,holiday tourism,and other joint operations policy,surround one point to get more,multi-dimensional,xitang ancient town deep level development of tourism. key words:the ancient town leisure tourism catalytic theory the ancient tow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一西塘古

5、镇概况 (一)地理区位 西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以北,东临姚庄镇,西靠天凝镇、陶庄镇,南接干窑镇,北与芦墟镇毗邻,距嘉善县城11公里。 (二)交通区位 西塘古镇地处上海、苏州、嘉兴城市三角的内心地带,到三个城市的距离相当,均在2小时车程以内。另外,318国道穿西塘古镇而过,古镇内河流纵横,水上运输十分便利。 (三)自然环境 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 (四)社会经济 西塘全镇总面积82.9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总人口5.79万人。2011年中国旅游行业第一份“中国旅游百强景区”名单上,西塘景

6、区以年接待269万人次的成绩位列排行榜第38位。 (五)历史文化 西塘是一座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历史悠久,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 二休闲旅游的特点 (一)休闲的概念 “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的意思。“人倚木而休。”诗商颂长发中释“休” 为吉庆、美善、福禄。“何天之休”。“闲”,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其次,有限制、约束之意。易家人:“闲有家。”“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

7、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因而,它不同于“闲暇”、“空闲”、“消闲”。这个颇具哲学意味的象喻,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人倚木而休,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赋予生命以真、善、美,具有了价值意义。 (二)休闲旅游的概念 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 (三)休闲旅游的特点 1修身养性 让身心放松是休闲度假旅游的基本要求。休闲就是要在一种“无所事事”的境界中达到积极的休息。 .目

8、的地重复 休闲度假旅游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游客对其认同的度假地具有持久的兴趣和稳定的忠诚度,甚至对一家自己喜欢的度假酒店也有非常稳定的忠诚度。 3消费能力级高 从世界旅游发展规律来看,当人们在拥有满足生存需要的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后,就会考虑旅游消费,观光旅游便应运而生。随着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文化品味提升,休闲度假旅游在一些发达地区一些高收入人群中逐渐兴起,这种情形决定了休闲度假旅游者的消费能级的增高,且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比较长,而且会产生重复消费,是很值得开发的市场。 .异地停留时间长 休闲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的重要区别,在于休闲度假旅游对目的地的指向比较集中

9、。 5要求交通便捷 与观光游更加关注经济成本相对比,休闲度假游更加关心时间成本,休闲旅游交通即追求从客源地到目的地交通上的低时间成本和快捷性。 6自助、半自助方式 和观光旅游的组团出行不同,休闲度假游更偏好于自助式旅游或半自助式旅游(仅通过旅行社安排机票、酒店)。 7层次丰富 休闲度假游客群体的产生是在观光客群体中逐渐成熟转变的,休闲度假游客旅游消费的进一步成熟会产生更高的文化需求,这是因为游客的体验已经不仅是到森林度假区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去温泉度假区洗温泉浴,而是更加追求度假地的文化氛围和内涵。 三西塘古镇休闲旅游开发 古镇旅游开发,始终无法回避保护与开发中的基本矛盾,西塘古镇结合触媒理论,

10、以古镇核心为触媒,不断发酵周边地区旅游发展,以运动休闲、游乐休闲、康体休闲、度假休闲等多层次,多方面旅游项目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这是西塘古镇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将游客引导和疏散,一方面可以缓解1.1平方公里的古镇核心区压力;另一方面能够扩大旅游范围,增加旅游容量,赢得更多的旅游收入空间;同时,以休闲为主力,采用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游、度假旅游等联合作战方针,增强了西塘古镇的旅游综合竞争实力。 (一)古镇保护 西塘古镇通过科学规划,将古镇1.1平方公里核心区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区内以传承和保护文化基因为主,强化保护和传承,规范风格和秩序,保持原生态和真生活。 秉承了吴越文化阳刚和阴柔并

11、存的基因,演绎着江南名士风流的特质,包含了海派文化的通透豁达,方寸之间浸润着东方水上人家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这是一座生活着的千年古镇。 (二)古镇提升 处水岸之沿,接路网之便,与古镇深巷一脉相通,和核心节点遥相呼应,是古镇文化dna的传承和放大。 (三)休闲度假东成 沿着古镇河流十里港两侧,修建体育运动公园。照应了西边“太阳新城”,让青春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也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场所。同时紧邻公园打造自驾车营地,能满足长三角区域人群自驾旅游的需求。 (四)产城一体西显 富士康落户西塘,西塘古镇抓住契机,通过工业园区景观化,入园企业美观化。打造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的现代化

12、产业区“太阳新城”,形成“资与本”的和谐组合,以人为本,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园区,更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居新区,称为新型城乡形态和现代产业体系,让“富士康”成为工业旅游的观光点。生产区与生活区融合,工业园区内规划住宅、超市、街区、游园等生活配套服务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 (五)游憩商务南进 由古镇逐步往南拓展,沿河畔设置水乡特色民居建筑和游步道系统,形成了融合水乡古镇文化与景观元素的“水乡新城”。“水乡新城”中,马鸣漾两侧形成空间集中、形象鲜明的现代化城镇中心,功能包括行政办公、大型商业、文化娱乐等。进一步增强了游客来到西塘的休闲空间。 (六)诗画田园北立 西塘以北部实景田园风

13、光和山水小景为背景,创造丰富的诗歌表现载体,农家墙面、雕像手持书卷、旅游指示牌、感应式语音朗诵、景区暗藏式语音系统、岩石绝壁、河边枕石、植物挂牌、篱笆木墙、山道让山水田园的不经意处,处处是诗。 四呆在西塘 周庄商业化、乌镇景区化、同里同质化西塘古镇取前车之鉴,免恶性竞争,以规划为先,促保护为念,施开发为辅,强发展为核,寻找新热点,创造新模式,在怀古中思今,在体味中前行。此为西塘旅游发展之大要。西塘休闲,就是发呆。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王景慧王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1999. 2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嘉善县西塘镇城镇总体规划.2005-2025 3中国康辉旅游集团四川康辉策划有

14、限公司.西塘十五年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5 4 张尚武长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形成及发展的历史特征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1期 5 顾松年“苏南模式”的争论和不同模式观兼论农村模式研究向区域模式研究拓展延伸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08期. 6 王莉,陆林,童世荣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开发战略初探浙江乌镇实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06期 7 阮仪三,邵甬,林林江南水乡城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1期 8 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甪直旅游状况的调查分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6期 9 赵艳千年古镇 梦回西塘j走向世界2007年

15、11期 10 葛芳西塘背影j文化月刊2006年12期 11 郭宁烟雨西塘j山西老年2011年01期 12 翟珏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j安徽建筑2002年05期 13 闫喜琴论古村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14 丁运超,贾永健基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15 徐致云,陆林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进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16 袁香香,武邦涛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17 刘丽君,郭宏杰我国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18 江五七,陈豫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19 张梦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新视角j财经科学2001年04期. 20 阳建强,冷嘉伟,王承慧文化遗产 推陈出新江南水乡古镇同里保护与发展的探索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21 法罗歇 苏休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2 马克思,恩格斯,列林,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阅读相关报告总结文档:贵州旅游商品发展的现状及思路创新研究 发展乡村旅游促新农村建设 海南体育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研究 菲达,全球宠物运动第一代言品牌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游客满意度研究 “稻糕”摄影 用影像诉说故事 关于阳江旅游业发展的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