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评分方法PPT课件_第1页
体育评分方法PPT课件_第2页
体育评分方法PPT课件_第3页
体育评分方法PPT课件_第4页
体育评分方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五章第五章 体育评分方法体育评分方法 2 第一节第一节 标准百分标准百分 一、标准百分的计分方法一、标准百分的计分方法 1010个标准差的标准百分(评分范围个标准差的标准百分(评分范围 ) 高优指标(田赛类)高优指标(田赛类) 低优指标(径赛类) 或 sx5 1050 s xx T 1050 s xx T 1050 s xx T 3 例例1 1男生男生400400米跑成绩米跑成绩 学生学生 甲成绩为甲成绩为5858、乙为、乙为514514,试将两名学生的,试将两名学生的 400400米成绩换算成标准百分米成绩换算成标准百分( (评分范围评分范围 ) ) sx5 分 甲 4010 2 58

2、56 501050 s xx T 分 乙 7310 2 45156 501050 s xx T 6 5 x 2 s 4 高优指标(田赛类) 低优指标(径赛类) 6 6个标准差的标准百分个标准差的标准百分( (评分范围评分范围 ) ) sx3 6 100 50 s xx T 6 100 50 s xx T 6 100 50 s xx T 5 例例22测得中学男生铅球测得中学男生铅球 米,米, S=0.90S=0.90米,学生米,学生A A 铅球成绩铅球成绩8.108.10米,学生米,学生B B 铅球成绩铅球成绩6.756.75米,将成绩换算成标准百分米,将成绩换算成标准百分( (评评 分范围分范

3、围 ) ) 分 分 sx3 7 .66 6 100 9 . 0 20. 710. 8 50 6 100 50 s xx TA 7 .41 6 100 9 . 0 20. 775. 6 50 B T 20. 7x 6 (三)改变平均数得分点的标准百分三)改变平均数得分点的标准百分 高优指标(田赛类) 低优指标(径赛类) n G s xx GT 100 n G s xx GT 100 G 为改变后平均值的分数 7 例例33初二男生初二男生5050米成绩经计算米成绩经计算 秒秒 s=0.7s=0.7秒,以平均值为秒,以平均值为6060分,计算分,计算9999、 7878的分数。(以的分数。(以 为评

4、分范围)为评分范围) 5 . 8x n G s xx GT 100 44 5 60100 7 . 0 9 . 95 . 8 60 n G s xx GT 100 68 5 60100 7 . 0 8 . 75 . 8 60 = = 分 分 sx5 8 (四)评分范围为(四)评分范围为 ,最高分为一给定,最高分为一给定 分数分数mm 高优指标(田赛类) 低优指标(径赛类) nsx n m s xxm T 22 n m s xxm T 22 n m s xxm T 22 9 例例4 4 某体育学院招生加试男生某体育学院招生加试男生100100米成绩经米成绩经 计算秒,计算秒, s=0.80s=0.

5、80秒。以为评分范围为秒。以为评分范围为 ,2525分为满分点,考生甲成绩为分为满分点,考生甲成绩为11.611.6 秒、考生乙成绩为秒、考生乙成绩为12.812.8秒,试计算两个考生成秒,试计算两个考生成 绩的分数。绩的分数。 n=2.5 m=25 6 .12x sx5 . 2 分75.18525. 15 .12 5 . 22 25 8 . 0 6 .116 .12 2 25 T 分25.11525. 05 .12 5 . 22 25 8 . 0 8 .126 .12 2 25 T 10 二、标准百分评分表二、标准百分评分表 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一)确定评分范围(一)确定评分范围 (二)

6、确定计分间距(二)确定计分间距 (三)计算计分间距的标准百分(三)计算计分间距的标准百分 ns T 2 100 计分间距 间 (四)计算分数 11 以平均成绩为50分,以此为中心,成绩 每提高或降低一个计分间距,成绩对应的分 数则增加或减少一个计分间距的标准百分。 计算分数时也可以由0分点(田赛成绩 为 、径赛成绩为 )即计分基点 向上计算分数,或由100分点(田赛成绩为 、 径赛成绩为 )即满分点向下 计算成绩对应的分数。 nsx nsx nsx nsx 12 (五)整理制表 成绩 成 绩 分数 成 绩 分 数 13 例例55某市某市1212岁男生岁男生6060米成绩秒,米成绩秒, 秒秒 S

7、=0.82S=0.82秒,编制秒,编制6060米成绩标准百分评分表。米成绩标准百分评分表。 评分范围 计分间距 0.1秒 计分间距标准百分 分 计算分数 3 .10 x sx3 2032 6 100 820 10 间 T 14 78 100 7”9 98 10150+4=54 10250+2=52 103 50 10450-2=48 10550-4=46 127 2 128 0 sx3 x sx3 15 12岁男生岁男生60米成绩标准百分评分表米成绩标准百分评分表 成绩成绩分数分数成绩成绩分数分数成绩成绩分数分数 78100956611232 7998966411330 89697621142

8、8 8194986011526 8292995811624 8390105611722 84881015411820 85861025211918 8684103501216 87821044812114 88801054612212 89781064412310 976107421248 9174108401256 9272109381264 937011361272 9468111341280 16 12岁男生岁男生60米成绩标准百分评分表米成绩标准百分评分表 60米米 成绩成绩 .0.1.2.3.4.5.6.7.8.9 7.010098 8.096949290888684828078 9

9、.076747270686664626058 10.056545250484644424038 11.036343230282624222018 12.01614121086420 17 第二节第二节 位置百分位置百分 一、连续性数据的位置百分一、连续性数据的位置百分 高优指标(田赛)高优指标(田赛) 低优指标(径赛)低优指标(径赛) 例例6 6 某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频数分布如某年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频数分布如 下,四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为下,四名学生立定跳远成绩为214214米、米、2.352.35 米、米、2.422.42米、米、2.682.68米,试求每人的位置百米,试求每人的位置百 分。

10、分。 100 n cLx i f p 100 n cxL i f p 18 组 限频数累计频数 1.80-11 1.90-12 2.00-1113 2.10-2437 2.20-2966 2.30-39105 2.40-21126 2.50-9135 2.60-4139 2.70-1140 19 分1 .16100 140 13)10. 214. 2( 1 . 0 24 100 n cLx i f p 分1 .61100 140 66)30. 235. 2( 1 . 0 39 100 n cLx i f p 分0 .78100 140 105)40. 242. 2( 1 . 0 21 100

11、n cLx i f p 分7 .98100 140 135)60. 268. 2( 1 . 0 4 100 n cLx i f p 20 对于径赛成绩应用位置百分评分时,编制 的频数分布表的组限应按成绩由低到高(数值 由大到小)排列。 二、离散型数据的位置百分二、离散型数据的位置百分 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1、延长频数分布表,增加频率与累计频率两 栏。 2、计算各组的频率与累计频率。 3、以100分乘以成绩对应的累计频率即为其位 置百分。 21 引体向上次数引体向上次数频数频数频率频率累积频率累积频率 140.040.04 260.060.10 3130.130.23 4250.250.48

12、5180.180.66 6120.120.78 7100.100.88 870.070.95 930.030.98 1020.021.00 1001.00 例例716716岁男生引体向上成绩频数分布如下,求岁男生引体向上成绩频数分布如下,求2 2 次次 与与7 7次的位置百分。次的位置百分。 22 2次对应的累计频率为0.10 100 X 0.10=10分 7次对应的累计频率为0.88 100 X 0.88=88分 第三节第三节 累进计分法累进计分法 23 12岁男生岁男生60米成绩标准百分评分表米成绩标准百分评分表 60米米 成绩成绩 .0.1.2.3.4.5.6.7.8.9 7.01009

13、8 8.096949290888684828078 9.076747270686664626058 10.056545250484644424038 11.036343230282624222018 12.01614121086420 24 在用分数表示体育运动成绩时,我们把 分数增加的幅度与运动成绩提高的难度相对 应的评分方法叫累进计分法。 一、累进计分法的评分方法一、累进计分法的评分方法 计分公式计分公式 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设计满分点、计分基点的位置和分数设计满分点、计分基点的位置和分数 ZKDY 2 25 满分点位置满分点位置可设计在: 田赛 等 径赛 等 或以最高成绩的分布位置作为满分

14、点位置 满分点的分数:100,1000,1200分等 计分基点的位置可设计在: 田赛 等 径赛 等 或以最低成绩的分布位置作为计分基点的位置 计分基点的分数:0,50,60分 等 sx5 sx3 sx5 . 2 sx5sx3 sx5 . 2 sx5sx3 sx5 . 2 sx5sx3sx5 . 2 sx1 sx1 26 D 值值 表表 分 布 位 置 田 赛 -5s-4s-3s-2s-1s1s2s3s4s5s 径 赛 5s4s3s2s1s-1s-2s-3s-4s-5s D 值012345678910 计算计算D D值值 x x 27 由具体成绩换算成D值的公式: 1、计分基点 田赛设计在 位置

15、上,分数为0分。 径赛设计在 位置上,分数为0分。 满分点的位置及分数根据需要而定。 计分公式 变为 5 s xx D 田 5 s xx D径 计算分数计算分数 sx5 sx5 ZKDY 2 2 D Y K 22 DD Y K 满分点位置 满分点的分数 28 2 5 s xx KY 2 5 s xx KY (田赛) (径赛) 2、计分基点 田赛不在 位置上,分数为0分。 径赛不在 位置上,分数为0分。 满分点的位置及分数根据需要而定。 sx5 sx5 ZKDY 2 满分点分数满分点位置 计分基点位置 ZK ZK 2 2 D 0D 29 (田赛) Z s xx KY 2 5 (径赛) Z S x

16、x KY 2 5 3、计分基点 田赛不在 位置上,分数不为0分, 径赛不在 位置上,分数不为0分, 如60分 满分点的位置及分数根据需要而定。 sx5 sx5 满分点分数满分点位置 给定的计分基点分数计分基点位置 ZK ZK 2 2 D D 30 例例77某校学生某校学生100100米米 秒秒 S=0.5S=0.5秒,试秒,试 用累进计分法计算用累进计分法计算125 125 、136136的分数。的分数。 若计分基点设计在若计分基点设计在 位置上,分数为位置上,分数为0 0 分;满分点设计在分;满分点设计在 位置上,分数为位置上,分数为 10001000分。分。 公式公式 3 .13x sx5

17、 sx3 2 KDY 31 63.15 8 1000 222 DD Y K 满分点位置 满分点的分数 2 63.15DY 68184.6806 . 663.155 5 . 0 5 .123 .13 63.15 2 2 5 .12 Y 30359.3024 . 463.155 5 . 0 6 .133 .13 63.15 2 2 6 .13 Y分 分 32 若计分基点设计在 sx3位置上,分数为0分; sx3 位置上,分数为100分。满分点在 计算上述两成绩的分数。 ZKDY 2 )2(1008 )1 (02 2 2 ZK ZK 解:(2)(1) 64K4K=100 K=1.67 将K=1.67

18、代入(1) Z=6.68 33 68. 667. 1 2 DY 分6606.6668. 66 . 667. 168. 65 5 . 0 5 .123 .13 67. 1 2 2 5 .12 Y 分2665.2568. 64 . 467. 168. 65 5 . 0 6 .133 .13 67. 1 2 2 6 .13 Y 34 例8 测得某年级男生跳远成绩 米 S=0.40米,最高成绩6.20米,最低成绩 3.92 米,若以最高成绩为1000分,最低成绩为 0 分,试将学生甲成绩5.64米,乙成绩4.78米换 算成分数。 以最低成绩为计分基点 计分基点位置D值= 20. 5x 5 .755 .

19、25 40.0 20.520.6 8 . 152 . 35 40. 0 20. 592. 3 以最高成绩为满分点 满分点位置D值= 35 计分基点位置sx2 .3,满分点位置sx5 . 2 ZKDY 2 )2(10005 . 7 ) 1 (08 . 1 2 2 ZK ZK 解方程组 得 K=18.86 Z=61.11 11.6186.18 2 DY 64111.615 40.0 20.564.5 86.18 2 64.5 Y 23311.615 40.0 20.578.4 86.18 2 78.4 Y 分 分 36 二、累进评分表二、累进评分表 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一)确定计分间距(一)确

20、定计分间距 (二)计算计分间距的(二)计算计分间距的D D值值 公式公式 (三)计算分数(三)计算分数 1 1、设计计分基点、满分点位置、分数。、设计计分基点、满分点位置、分数。 2 2、求出计分公式中的、求出计分公式中的K K、Z Z。 3 3、平均成绩对应的、平均成绩对应的D=5D=5,以此为中心,成绩每提高,以此为中心,成绩每提高 或降低一计分间距,其对应的或降低一计分间距,其对应的D D值相应提高或降低值相应提高或降低 一个计分间距一个计分间距D D值,然后将值,然后将D D值代入公式计算分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分数。 (四)整理制表(四)整理制表 S D 计分间距 37 例9某年级男生铅球成绩 ,S=0.20 米,试制定累进评分表。 1、计分间距为0.01米. 2、 3、计算分数 为适应教学评分的需要,计分基点在 位置上,分数60分;满分点 位置上, 分数为100分。 米00. 7x s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