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6 黄河颂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6 黄河颂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北京市第一五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6 黄河颂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河颂 一、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2、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并能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二、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三、学习难点:从写作方法上理解本诗。四、学习过程:(一)、交流感知(预习提纲):1、作者及写作背景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2、。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汲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2、给下列重点词语注音:澎湃( ) 狂澜( ) 屏障( ) 一泻万丈(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摇篮:屏障:3、朗读课文,把握朗读时的情感,一句话概括全诗内容。(二)、研读共品:精读课文,思考下列各题:(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其中的“望”字统领的什么地方,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本文从哪三个角度讴歌了黄河的伟大精神?(三)、互助释疑:师友再读课文,互相质疑,全班讨论。(四)、巩固拓展: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中,“体魄”能否换成“身躯”?为什么?(可查阅两个词在字典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