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垃圾围城”破壁亟需环保共治_第1页
东莞:“垃圾围城”破壁亟需环保共治_第2页
东莞:“垃圾围城”破壁亟需环保共治_第3页
东莞:“垃圾围城”破壁亟需环保共治_第4页
东莞:“垃圾围城”破壁亟需环保共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莞:“垃圾围城”破壁亟需环保共治2009-04-27 9:36:20 东莞市新闻 文字大小【大中小】 文章评论 2008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行业投资分析报告中国固废网资讯产品2007中国固废新闻风云榜拾荒者在垃圾堆中“淘宝”万江流尾村垃圾场位于长安沙头沙区的垃圾场4月23日下午,天气持续闷热,虎门远丰村委会办公楼外人头攒动。虎门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钟全舟此时正被远丰村数十名村民团团围住。他满身大汗,除擦前额汗水外,双手一直举在半空中,示意村民冷静、别激动。钟全舟摊开虎门镇未来的规划图,指着远丰村的位置,耐心地向村民解释:正在兴建的市政轻轨交通线,将经过远丰村,目前虎门镇委、镇政府正在着手招投标

2、准备出资4000万元整治村中环境,包括截留污水,覆盖绿化带等,“远丰村的未来,会是虎门的重要战略要地,你们的诉求,政府会积极解决,大家少安毋躁。” 钟全舟到远丰村,是为了解决该村一处垃圾填埋场的问题。他没有想到,十多年的填埋问题,会在这时爆发。虎门的垃圾填埋问题并非孤例,而是透视出东莞整个城市的真实写照。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东莞垃圾年产出量约450万吨,不胜负荷的垃圾填埋场,与持续增长的生活垃圾,正在此消彼长。我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环保节能减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积极整治露天垃圾填埋场。如果东莞能妥当解决好垃圾填埋及焚烧,将为珠三角一体化环保共治提供新思路。1

3、.棘手的生活垃圾“垃圾围城”困扰村民远丰村是虎门怀德村下辖的自然村,户籍人口约400人,距离虎门镇中心区约20分钟车程。也就是这个“适当”的位置和距离,在十多年前,远丰村后山约800米的一处空地“当选”为虎门垃圾填埋场。经过十多年的填埋,这一处空地,如今已变成一座大山头。远丰村村民邓叔回忆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远丰村就承载了虎门的生活垃圾,可谓“全年无休”,这座“垃圾山”目前的总重量,估计已远远超过400万吨。垃圾填埋场每天散发出来的恶臭,令远丰村村民不胜其烦。最令村民烦恼的是,虎门全镇现时每天还不断生产800吨生活垃圾,“再这样下去,村民恐怕没有生存空间了。”村民们有些无奈。就在虎门人们

4、习惯性把垃圾运到远丰村,又开始遗忘这个垃圾填埋场时,“后院起火了”。虎门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透露,十多年前,虎门一天的垃圾产量,最多也就数吨。按照规划,选取远丰村后山作为填埋点,也是科学和符合规划的。让人始料不及的是,随着虎门经济的高速发展,现在虎门每天的“垃圾产量”,已远超当时规划,垃圾产量每天逼近一千吨。虎门是东莞32个镇街中的“大哥”之一,持续高速发展让这儿成为一片财富旺地。然而,眼下她又不得不面对上述的共性难题“垃圾围城”,怎么办?村民们一边无奈,一边着急。不理想的处理方式虎门遭遇的难题,正是东莞的一个缩影。来自市城管部门数据显示,东莞垃圾年产出量约450万吨,不胜负荷的垃圾填埋场,与持

5、续增长的生活垃圾,正在此消彼长。记者调查获知,我市日产生活垃圾1.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仅占23%,大量生活垃圾通过简单填埋、甚至随意堆积等方式处理。按惯例,垃圾填埋场底层应该铺设高强度的防扩散树脂薄膜,设置废气排放管网,并且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但民进东莞市委员会的委员在调查中发现,我市镇街一级对填埋场的卫生处理意识不强,绝大多数填埋场仅在底层铺设一层薄膜,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也空缺。据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我市现有的近200个垃圾填埋场大都未经卫生处理。填埋场渗滤液的COD(化学需氧量)严重超标,对地下水系构成严重威胁,堆积的废弃物也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环卫整治检查人员发现,有些承包者为了个人

6、利益,乱收集和填埋生活垃圾,部分已封的填埋场也被私自重新用以填埋垃圾。“这种现象不是个别行为,我们在很多村(社区)都发现有人私自重新启用了已封的垃圾填埋场。”市环卫整治办相关负责人说,出现这一现象可能与垃圾处理费上涨有关。生活垃圾的威胁正在渗透和蔓延。作为市区库容量最大的水库,同沙水库的库容量可以解决东莞约四分之一人口的饮水问题,但其在多处污染源威胁下,水质并不理想。污染同沙水库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东莞牛山、大岭山旧飞鹅两座垃圾填埋场每天约有400吨渗滤液直接排入水库。对此,环保部门将分设处理站,将渗滤液收集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2.垃圾焚烧之惑 垃圾焚烧场“吃不饱”?“垃圾围

7、城”让人深感不安,从现有的处理方式看,上述所提及的垃圾填埋和偷运他市,均未能很好解决,一些人更寄望于垃圾焚烧场显“神威”。“长期填埋,也不是办法。鉴于填埋对环境造成的严重二次污染,焚烧应该是更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高埗镇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主任苏福光说。虽然高埗镇每天生产的垃圾量只有200吨,其中60吨还运往市区垃圾焚烧场,不过,苏福光对此仍然充满焦虑。“每个镇街都有一个垃圾填埋场,但现在的填埋场已经开始力不从心了。”高埗镇面临的困难并不是今年才出现。早在前年,高埗镇的垃圾填埋场已经饱和,后清理了100多万吨,才令高埗镇今天仍然有地方填埋垃圾。推行垃圾焚烧也是迷惑不断。目前,位于东城牛山的市区垃圾

8、焚烧场,负责处理市区部分生活垃圾的焚烧,与厚街垃圾焚烧场、横沥垃圾焚烧场是东莞目前正在运行的三大垃圾焚烧场。市区垃圾焚烧场负责人姜先生介绍说,市区现在每天大约生产2500吨生活垃圾,而市区垃圾焚烧场的日处理量为1300吨,理应供不应求,“实际上,从去年11月开始,每天送来的生活垃圾都不够1000吨。”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横沥垃圾焚烧场。该焚烧场负责人谢先生透露,横沥垃圾焚烧场日处理量约1300吨,负责东坑、横沥、常平、松山湖等地的生活垃圾焚烧,但仍然“吃不饱”。谢先生说出了一串数据:4月22日,送到横沥垃圾焚烧场的垃圾为920吨;4月23日为1100吨。“这种情况从去年8月份开始出现,现在也没有

9、更好的解决办法。”垃圾焚烧价是症结?一边是垃圾产量居高不下,一边是垃圾焚烧场叫苦“吃不饱”,背后的症结在哪?某街道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负责人透露,主要原因还是焚烧价钱问题:“垃圾焚烧需要钱,但各镇街填埋垃圾,除了运输费,是不需要任何资金的。”以市区垃圾焚烧场为例,建造初期,是由市区四个街道以及高埗镇集资买地,焚烧场以出资的多少,具体分配垃圾处理量,如东城约为470吨,莞城约为200吨,高埗约为60吨。然而,这些分配额并不免费,各镇街还需缴纳处理费。今年2月份以前,市区垃圾焚烧场每吨处理费为22元,这是各镇街都能承受的价格。2月份以后,焚烧费突然飙升至68元一吨,各镇街觉得有些“吃不消”。横沥垃圾焚

10、烧场也经历了涨价的过程,从去年年初的每吨30元,到年中的70元一吨,再到今年的89元一吨,价格一路攀升。“这个价格是经物价部门同意的。从成本上考虑,我们不得不提价,因为投资太大了。”面对提价后的垃圾数量萎缩情况,谢先生一筹莫展,“横沥垃圾焚烧场二期工程正处于调研阶段,如果送来的垃圾量还是目前的水平,会慎重考虑扩建事项。”针对上述症结,市城管部门负责人称,这种事肯定不可能不了了之,出了问题,镇街的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和镇领导都要担当责任。“垃圾焚烧费上涨是一种趋势,但各镇街向市民、商铺收取的垃圾费却没有水涨船高,这必然会导致矛盾。”苏福光认为,长此以往,最直接的后果是各镇街不再往垃圾焚烧场送垃圾,这

11、违背了兴建焚烧场的初衷。影响更深远的是,东莞将会有更多垃圾被永久填埋。3.“垃圾围城”反击战 斥巨资建焚烧发电厂“垃圾围城”绝非“东莞现象”。建设部2006年一项调查表明,全国600多座城市,有13以上城市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相当于75万亩。为了减少垃圾填埋对运河的污染,我市成立了市运河沿线面源整治办公室,对东莞生态园内的茶山镇横江坑口、超朗麦屋、粟边牛家底三个填埋场开展整治,共清运垃圾2.2万立方米,抽取渗滤液5千立方米。制订第二批24个填埋场整治方案并上报审批,着手进行第二批垃圾填埋场垃圾清运的政府采购以及石马河、寒溪河、东引运河等水面垃圾清运保洁码头选

12、址的可行性研究工作。但是,鉴于填埋、堆肥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事实,焚烧一度被认为是更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成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在内的上上策。走在国内前列的深圳,已建垃圾焚烧发电厂7座,日处理垃圾11370吨,焚烧发电处理量已占总处理量的40%以上。“全面实现焚烧为主,填埋为辅的要求已经是刻不容缓。”市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的思路也是偏向于焚烧处理。仅靠现有的三座垃圾焚烧场,即使正常运转,仍有较大缺口,为此,我市将规划建设五项垃圾处理工程,寄望借此缓解压力:如拟投入4亿元建设市区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拟投资约6亿元,建设横沥垃圾焚烧发电

13、厂二期工程,处理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拟投资7.2亿元,规划建设山区片(清溪镇)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处理规模为1800吨/日;拟投资4亿元,建设长安镇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规模为1000吨/日;另外,水乡片垃圾焚烧发电厂也在规划建设中。市城管局负责人表示,这几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用地问题已全部得到落实,我市全面实现垃圾焚烧发电在未来几年来有望实现。长期从事环保研究和工作的东莞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冠华说,国外很多城市也是以焚烧为主,因为这种方式处理较快,但国内垃圾处理设定的资金门槛相对较高,垃圾焚烧只有少数几家在做,引进国外的设备费用高昂,如广州引进法国设备就花费了10多亿元。“这种

14、情况下,可以考虑鼓励和扶持民间资本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很多环保公司已掌握了一定技术,比如通过生化降解将部分垃圾分解为有机物,以食物链的方式解决垃圾问题。”熊冠华建议。提价解决“偷运”难题不过,有业内人士担忧,目前东莞的垃圾焚烧场运营情况,很可能会对投资者产生不良影响。村(社区)为何选择将垃圾投运出去填埋,而不愿意将垃圾送去焚烧处理?知情人士透露,这归根到底还是涉及到一个“钱”字。市城管局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垃圾处理费征收率不足30%。征收方法是由村(社区)自行收取的,收取方式也不统一。主要手段是上门征收,征收不到也无可奈何。这种方式征收效率很低,由于大量费用收不上来,不足的垃圾处理费只能由财

15、政或者村(社区)垫付。今年2月底,市物价局发文,同意市区垃圾处理厂垃圾处理补偿标准由现行22元/吨调整为68元/吨。面对不菲的垃圾处理费,村级财政越来越不堪重负,一些村或者垃圾处理公司在利益面前选择了铤而走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相关规定,以提高垃圾处理费征收率。另外,我市下半年还计划提高垃圾处理费,以缓解村级财政对于环卫方面的支出压力。4.一体化下的 区域共治 分类回收 循环利用绿色珠江环保组织负责人王华礼,最近为一件事忙得不可开交,奋战100天建设志愿者网站,而启动垃圾分类宣传是网站的重要构想之一。 “垃圾分类首先就是让大家知道怎么去分类,有哪些好处,我们可以教大家怎么做

16、。”王华礼坚信垃圾分类“很有空间”。垃圾分类在很多人眼中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难题,因为这样的问题在其他城市已得到证实。广州开展了10年的垃圾分类工作,如今面临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今年4月,是否取消垃圾分类成为广州热门话题,热议的背后,同样是“垃圾围城”的困扰。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少奇是“分类力挺派”人物,在他看来,真正需要填埋的只有占19%的渣石泥土等无机物,其他均有回收和再利用的价值。像竹木、布类可焚烧发电,厨余垃圾可经生物转换生产沼气,或经适度干燥处理后焚烧发电等,“垃圾不过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同样是广州的案例,据广州市环卫局的一项统计,通过拾荒等民间垃圾分类方式,广州每天大约有

17、1000吨2000吨的有用垃圾被分拣出来循环再利用。“东莞被分拣出来的垃圾量也不会少于这个数。”有业内人士估测。但多数学者认为,这并不是科学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只是捡走了可以卖钱的东西,有害的垃圾没有被清除。垃圾资源化,从源头上来说必须先实现垃圾分类回收。“街上很多垃圾箱都是分类垃圾桶,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或者根本不在意,仍然随手一扔。”一位业内人士感叹。市城管局负责人表示,将制定全市生活废弃物与余泥渣土处理的管理和发展规划,深入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调研工作,制定鼓励措施,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通过技术创新,建设废弃物中转站,找到一条适合东莞实际的循环利用之路。联防联治 环保共治垃圾是

18、城市的附属物,高速发展的城市,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垃圾围城”之攻。不少网友形象地说,“垃圾如一颗巨型炸弹,隐藏在城市地下。”到底该如何进一步解决垃圾处理难题,似乎各方都没有一条好的治理之道。作为资深环保业内人士,熊冠华说,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只能不断通过新的方法缓解“围攻”压力。熊冠华认为,目前我市每个镇都有一个或几个垃圾填埋场,这肯定不行,“由于每个镇的经济实力不同,极容易出现每个镇垃圾处理标准不一的现象,有钱的地方,处理垃圾就处理好一点;没钱的地方,往往就选择成本最低的填埋方法了。”熊冠华建言,全市应统筹规划一个地方,集中进行垃圾处理,只有达到了低成本处理,才会有积极性,既经济又环保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契机,就是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熊冠华说,可以考虑在一体化框架内,把垃圾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