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章失业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 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 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 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 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 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 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 行咨询。一、判断题1 在美国,针对非法劳工加强执法可以使实际工资上涨。()【答案】T【解析】劳动力供给曲线将会向左上方移动,在更高的实际工资处达到新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顺周期的涨价假设。2 健康的提升增加了老
2、龄化人数,并趋于增加失业率。()【答案】F【解析】老龄化人口数量的增加并不增加劳动力和寻找工作的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将减少就业参与率但并不意味着失业率的增加。3因为工人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需要花一定的时间,所以存在摩擦性失业。()【答案】T4某人因为纺织行业不景气而失业,这属于周期性失业。()【答案】F【解析】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 引起的失业,一般由经济结构变化所引起。因此题中所述属于结构性失业。5在一个经济中政府通过制定50元/小时的最低工资,那么所有以前其工资低于50
3、元/小时的工人都将看到他们的工资上涨。()【答案】F【解析】最低工资减少了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失业率,使得部分缺乏经验的工人失去工作,并不是所有的工人的工资都会上涨。二、单项选择题1. 关于摩擦性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性失业是在经济正常运行时会存在的长期性的、经常性的失业现象B. 企业间劳动供求的变动所引起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C. 政府的失业保障政策有助于降低摩擦性失业,从而降低自然失业率D. 摩擦性失业在长期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所以应努力降低摩擦性失业,以降低自然 失业率【答案】B【解析】A项,在经济正常运行时也会存在的长期性的、经常性的失业现象属于结构性 失业,这是由
4、工资刚性和工作限额引起的失业;C项,失业保障通过减缓失业者的经济困难而增加了摩擦性失业的数量,并提高了自然失业率;D项,摩擦性失业是短期的,因此它的心理成本和直接经济损失非常小,寻找工作的过程最终使工人和工作更为匹配,所以摩擦性失业在长期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2 若纺织业工人由于纺织产品积压而失业,则上述纺织业工人属于()。A. 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永久性失业【答案】B【解析】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一般由经济结构变化所引起。题中就是结构变化引起的结构性失业。3.假设一国劳动力市场初始的离职率(s )为0.01,失业人口就业率为年该
5、国政府推出再就业工程,将失业人员的就业率提高到 力市场的自然失业率产生怎样的影响?A.自然失业率将保持不变C.自然失业率将下降【答案】D0.02【解析】自然失业率U_s L _s f0.19 , 20060.24,请问,该政策对该国劳动.自然失业率将提高 自然失业率将下降0.020.01,初始失业人口就业率为=0.19 ,2006年失业人口就业率为-0.24,初始的离职率为M.01,求得原来的失业率为册市05,而2006 年失业率二册刃血04,所以失业率降低0.01。4. 一个经济体系中的失业指()。A. 有工作能力的人没有工作B. 实际工资超过劳动的边际产量C. 失业统计中的失业人数大于0D
6、. 上述各项都不准确【答案】D【解析】A项,失业指接受现行工资水平却得不到工作的情况,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正在寻找工作;B项,效率工资、政府最低工资法以及工会和集体议价导致实际工资超过劳动的边际产量,这些都使得工资的水平在现行工资水平之上,不符合失业的概念;C项,失业统计中的失业人数事实上包含了很多没有就业愿望也没在寻找 工作的人,也会有部分人实际上已找到工作了,因为统计工作不可能随时随地精确调整,尤其是对一个经济体系整体而言,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5. 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A. 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B. 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
7、效率之间关系密切C. 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D. 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答案】D【解析】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这时只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率并不是始终不变的,也不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而是取决于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能力和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6关于自然失业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失业率不受政策变动的影响B. 稳定状态的失业率取决于离职率和就职率,离职率越高失业率越高;就职率越高失 业率越
8、低C. 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D. 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答案】BU s【解析】在稳定状态下的失业率:一二 ,s代表离职率,f代表就职率。离职率L s + f越高,失业率越高;就职率越高,失业率越低。7如果失业率既不上升也不下降,那么经济中找到工作的人必须等于()。A. 失业者人数B.离开或者失去工作的人数C.寻找工作的人数D.离开劳动力的人数【答案】B【解析】如果要使经济中的失业率保持不变,劳动市场处于稳定状态,那么应满足:fU =sE。&下面哪种政策减少了摩擦性失业?( A.企业税的减少BC.最低工资的增加D【答案】D【解析】政府就业结构发布工作空缺信息、
9、).失业保障政策的启动.政府培训计划公共资金出资的再培训计划等项目都成功地提高了入职率,降低了自然失业率,从而减少了摩擦性失业。9测量得到的失业率可能比实际的失业率低是因为()。A. 测量的失业率不包括摩擦性失业B. 丧失信心的工人被算在劳动力之外C. 一些不努力寻找工作的人被算为失业者D. 测量的失业率不包括青年的失业【答案】B【解析】一些人可能想工作, 但在不成功的寻找之后也放弃了找工作。 这些丧失信心的 工人被算在劳动力之外,并不反映在失业统计上。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因此实际失业率高于测量得到的失业率。10.关于结构性失业说导致的工资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工资刚性就是
10、指工资不能调整到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的工资的现象B. 刚性的实际工资使得劳动的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从而提高了就职率,降低了失业率C. 最低工资法、工会的垄断实力等都会影响到工资刚性状况D. 由于效率工资的存在,一些雇主向其工人支付了更高的工资,导致工资高于均衡水 平,从而降低了就职率,并增加了结构性失业【答案】B【解析】工资刚性是指当实际工资高于供求均衡水平时,劳动的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企业必须以某种方法在工人中用配额分配稀缺的工作岗位。实际工资刚性降低了就职率, 并提高了失业率。三、简答题1失业、就业和不再工作的区别是什么?答:失业现象从表面上看就是过多的劳动力去追逐过少的工作岗位。失业通常分为
11、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周期性失业。在统计失业人口时, 必须针对那些面对劳动力市场失业的人口,这些人具有劳动能力且在寻找工作,但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找不到工作。所有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引起的失业都不能计入失业范围。如退休工人、学生、 家庭主妇等,这些人并不寻找工作,不算失业,只能称他们不再工作。就业是指一定时间内在企业中工作的人。由于疾病、休假等原因暂时脱离工作岗位的人不能算作失业人口,也不能计入不再工作的人中。2. 摩擦性失业是不是一种自愿性失业,为什么?答:摩擦性失业不是一种自愿性失业,因为造成这两种失业的原因是不同的。自愿性失业是指劳动者不愿意接受现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条件而自愿选择失业
12、。当工资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些人才决定是否就业。摩擦性失业并不具有自愿性。 它是因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或因经济变动过程中的 工作转换而产生的失业。它被看作一种求职性失业,即一方面存在职位空缺,另一方面存在 着与此数量对应的寻找工作的失业者。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具有不完备性,厂商找到所需要的雇员和失业者找到合适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相应引起劳动力在各行业问的调整, 通常由于流动成本、职业技能、个人特长或居住地区等原因的存在, 会造成劳动力暂时地失业。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在,并随着经济结构变化的加快而逐 渐增大。3简述解释工资刚性的各种理论。答:工资刚性即货币工资确定
13、后的不易变动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水平一经确定,由于人们对收入的高期望值和工资决定企业、劳动者双方利益,使之难于向下浮动。 工资刚性所体现的是工资易升不易降,易增不易减的特点。(1) 最低工资限制。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法律使企业不能降低工资,最低工资限制使 得非熟练工人特别是青年工人的失业率增加。(2) 工人集体谈判。工资刚性的另一个来源是工会的垄断力量。在美国,1/5的工人属于工会,在欧洲,工会的力量则更为强大。 工会工人的工资不是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 决定,而是由工会的谈判力量决定的。工资谈判的最后协议往往规定了高于市场的均衡水平的工资,而让企业去决定所雇用工人的人数。通过工会谈判而得
14、到的高工资还将进一步提高非工会组织工人的工资。支持工会集体谈判导致工资刚性的重要论据是,欧洲的工资比美国的工资有更明显的刚性。(3) 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在一定限度内,企业通过支付给工人比劳动力市场出清更高的工资,可以促使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获得更多的利润。 效率工资理论主张高工资将导致高效率。4效率工资理论的要点及其对于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答:(1)效率工资理论的要点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工作的效率与工人的工资有很大的相关性,高工资使工人效率更高。目前,主要存在四种效率工资理论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适用于穷国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资影响营养。多给工人工资,工人才吃得起营养更丰富的食物
15、,而健康的工人生产效率更高。 第二种适用于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认为, 高工资减少了劳动的流动性。 工人由于许多 原因离职接受其他企业更好的职位、 改变职业、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企业向工人支付 的工资越高,工人留在企业的激励越大。企业通过支付高工资减少了离职的频率, 从而减少 了雇佣和培训新工人的时间和费用。 第三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力的平均素质取决于它向雇员所支付的工资。如果企业降低工资,最好的雇员就会到其他企业工作,而留在企业里的是那些没有其他机会的低素质员工。 第四种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提高了工人的努力程度。这种理论认为,企业不可能完全监督其雇员的努力程度, 而且雇员会自我决定是否努
16、力工作。雇员可以选择努力工作,也可以选择偷懒,并冒被解雇的风险, 这里引起了工人的道德风险。企业可以通过高工资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进而提高工人效率。虽然这四种理论在细节上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论:由于企业向内部工人支付高工资就能更有效的运行,所以企业发现使工资高于供求均衡的水平是有利的。(2) 效率工资理论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按照效率工资理论,企业为了生产效率,不得不向员工支付高工资,而且不能随意削减。 结果,在遭受经济冲击时,为了不影响工人的生产效率,企业可能会保持工资不变,但由此导致的工资刚性会加剧经济波动。5形成自然失业率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影响自然失业率
17、的因素有哪些?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加以解决?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 形成自然失业率的原因在于经 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答:(1)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 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 如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状况、 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2) 自然失业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指,由于信息的不畅达或者获得信息花费的成本较高,处于寻找工作状态中的人。 结构性失业指,由于产业部门结构调整引起的失业。 对于我国来说,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信息的发达程度、交通运输
18、状 况、个人心理(如频繁跳槽、对外地打工的不偏好等)、户籍制度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是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可能因素。(3) 为降低自然失业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搭建就业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即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形成集就业登记、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社保关系转移等为一体的公众信息服务网络。将信息系统向有条件的社区和乡镇延伸,提供劳动保障的个人信息查询。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加大网络就业信息系 统的建设。 加强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加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就业训练中心等就业服务机构的建 设,为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失业的公民提供职业培训,减少结构性失业。 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
19、障体系。6已知稳定状态失业率是 U/L二s/ s f,假设失业率开始时并不在这个水平上。证明失业率将随时间变动并达到这种稳定状态。(提示:把失业人数的变动作为 s、f和U的函数。然后证明,如果失业高于自然失业率,失业下降;如果失业低于自然失业率,失业 增加。)答:从定义失业人数怎样随时间变化开始,来说明失业率怎样随时间的延伸而逐渐调整至稳态水平。失业人数的变化等于失去工作的人数(sE)减去找到工作的人数(fU )。这一关系可以用等式表示如下:Ut 1 -U . :Ut 彳=sEt _ fUt劳动力等于就业人数与失业人数之和:L 討 Ut 或 Et =L -Ut其中,L为总劳动量(假设 L是固定
20、不变的)。对上式中的Et进行替代,得到: Uti=sL-Ut -fUt用L去除等式两边,得到从t期到t 1期的失业率变化的表达式:.U / L t 彳=s - s f U t / L = s f ?|s / s f t / L对于这一等式,首先需要注意的是, 在稳态情况下,当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 等式左边等于零。自然失业率U/L 等于s/ s f。现在,为了得到一个更易解释的表达式,可以将上述等式重写为:(U /L )+=(s + f/L n 5 / L该表达式说明了以下两种情况:如果Ut/LA(U/Ln (即失业率位于自然失业率之上),则也(U/L) +为负数,失业率下降。如果Ut/Lv
21、fU/L,(即失业率位于自然失业率之下),则也(U/L)十是正数,失业率上升。实际失业率上升或下降的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它达到稳态失业率U / L 为止。四、计算题1 根据下述信息来计算失业率。假定有两个主要群体,成年人和儿童,成年人又分为 男人和女人两部分。 儿童占劳动力的10%成年人占90%成年人劳动力的35%由妇女组成。 再假定这些群体各自的失业率分别如下:儿童,19%男人,7%妇女,6%(1。计算总失业率。(2)如果儿童占劳动力的比例由10%上升到15%情况将怎样?这将如何影响总失业率?解:(1)计算总失业率可以将这些不同群体按照各自占劳动力的份额衡量的失业率加总而得。问题中的数据表明,
22、劳动力的10%由儿童组成。成年人劳动力(其余90%被分为35% 的妇女和65%的男人两部分。因此,总失业率为:u =0.1 0.19 0.90.35 0.06 0.65 0.07 =0.07885 = 7.9%(2)如果劳动力中儿童所占比例上升到15%那么总失业率变为:U =0.15 0.19 0.5 0.35 0.06 0.65 0.07 =0.085025 =8.5%2假定某国自然失业率U =6%,实际失业率u=9%,计算该国经济遭受的产出损失 (假 定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产量下降3%。假定该国的潜在产量为 1.6万亿美元,边际储蓄 倾向为s =10%,如何达到充分就业目标?解:根据奥肯
23、法则,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产量下降 3%由u -u =9% _6% =3%可知,该国产量将下降 3 3% =9%。又知充分就业产量为 1.6万亿,1.6 0.09=0.144 (万亿美元),即经济损失为 0.144万 亿美元。支出乘数 L 110,若要达到充分就业目标,则必须增加支出( E )。1 c s 0.1产量增加量等于支出增加量与乘数的乘积,即.IE K W1Y,由此得到:UE = .;Y/K =0.144/10 =144 (亿美元)即支出应增加144亿美元。3. 考虑一个有以下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经济:这个经济有1000单位资本和1000个工人的劳动力。(1) 得出描述这个经
24、济中劳动力需求作为实际工资和资本存量函数的方程式。(2) 如果实际工资可以调整到使劳动力供求均衡,那么,实际工资是多少?在这一均 衡状态,就业量、产出和工人所赚到的总工资量是多少?(3) 现在假设国会关注工人阶级的福利,通过一项法律要求企业向工人支付1单位产 品的实际工资。这种工资与均衡工资相比如何?(4) 议会不能指定企业以规定的工资雇用多少工人。给定这一事实,这种法律有什么 影响?特别地,就业、产出以及工人赚到的总收入会发生什么变动?解:(1 )给定实际工资,劳动需求就取决于利润最大化企业想要雇佣的劳动量。利润最 大化的条件是:企业雇佣劳动力一直到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其实际工资:P劳动的边际产品是生产函数对劳动的一阶导数:/3 | 2/3MPLdLdY d K L 2 dL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重庆市大渡口区化学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知情同意告知培训
- 2026届新疆伊犁州名校化学九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化学九上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炉外精炼工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2026届山东省德州七中学九上化学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夫妻个人债务合同范本8篇
- 类第号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咨询协议
-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Unit1教案(含和译文)
- 机电一体化设计
- 新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单元全套课时练
- 挠度计算模板表格(自动版)
- (中职中专)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 宝钢集团生产安全事故案例汇编
- DB37T 5151-2019 园林绿化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 贝多芬F大调浪漫曲—小提琴谱(带钢伴谱)
- 压力传感器(课堂PPT)
- (施工方案)场地三通一平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