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_第1页
2021-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_第2页
2021-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_第3页
2021-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_第4页
2021-2021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2分)会呼吸的建筑文本一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

2、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火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取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于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

3、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自然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4、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文本二城市仿生,功

5、能仿生,结构仿生,形式仿生等方面。建筑仿生学的应用范围很广,从城市总体到单体建筑,从居住环境到材料都可涵盖。未来的城市将是仿生与生态的城市。人类文化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就是在模仿自然和适应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建筑同样如此,古代从巢居穴居到各类建筑的出现,无不留下了模仿自然的痕迹。但是,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使人类的文明发生了异化,反过来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也使自己的创作囿困于僵化的机器制品,束缚了创造性,这就是近几十年来人类重新对仿生学开始重视的原因。近几十年来,仿生的倾向在也在不断发展,它的研究意义既是为了建筑应用类比的方法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进行创新,同时也是为了与自然生态

6、环境相协调,保持生态平衡。自然界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从自然界中获得启发而进行有益的创造。仿生并不是单纯地模仿照抄,它是吸收动物、植物的生长肌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而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无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B.文本一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双弧形截面的风速与环境风速进行比较,突出双弧形截面设计能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C.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D.文本一的语言生动形象;文本二的语言更专业严

7、谨。E.仿生是对动物、植物的生长肌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的模仿照抄,并结合建筑自身特点的一种创作方法。11.文本一第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4分)12.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在介绍仿生建筑,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比较两篇文章在说明内容上的不同点。(4分)10.CE(一项2分,共4分)11.不能颠倒。因为第段与第段是总分关系,第段分别介绍的向日葵建筑、仙人掌建筑、马蹄莲建筑与第段的最后一句话具有按顺序一一对应的关系。(答出“总分关系”1分,结合内容答出“对应关系”3分,共4分)12.文本一主要举了向日葵、仙人掌、马蹄莲等建筑的例子介绍“仿生建筑”丰富的类型;文本二除了介绍“仿生建筑”的不

8、同类型,还介绍了“仿生建筑”的应用范围、近年来受重视的原因以及研究它的意义。(意思对即可,共4分)河南省沁阳市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共12分)北斗,国之重器2021年6月23日9时43分,北斗三号系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系统组网完成。提到卫星导航,人们自然会想到GPS系统。GPS系统由美国研发,自1995年建成后,在多个领域广泛应用。既然GPS系统方便可用,为什么还要建设北斗系统呢?卫星导航系统属国之重器,只有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才能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9、维护国家安全。目前,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中国的北斗系统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功能大体相近,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而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在诸多方面还拥有自己独特的服务功能。高精度的“太空灯塔”。相比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通过配置新一代原子钟,提升了卫星性能,定位精度提升1至2倍,改善了用户体验。北斗三号可以为汽车导航提供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高精度定位,实现车道级的导航。换句话说,在北斗的帮助下,未来导航软件能准确地判断你的车是在中间车道,还是左转车道。北斗三号系统还可以向用户提供精密测量测绘数据。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

10、设计师谢军表示,测量地震后建筑物的下沉变化,即便是几毫米,都逃不过北斗的法眼。更有效的搜救服务。北斗三号系统通过在6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上搭载搜救载荷,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只能收到求救者向卫星发出的求救信息,至于求救信息是否发出,救援人员是否收到,求救者无从得知。我国的北斗三号系统专门设计了反向链路,求救者不仅可以发出求救信息,还可以收到救援人员的反馈信息。这样大大增强了求救者的获救信心,从而提升了搜救成功率。独门绝技的“短报文”。与众不同的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附加了通信功能短报文,具备在没有网络信号条件下的通信功能。在无人区、荒漠等地区,或在通信基

11、站遭受地震、洪水、台风等破坏时,装有短报文模块的北斗终端仍能保证通信畅通。如今,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能力显著提升,每次能发送汉字1200个,还可发送图片等信息,应用场景更为广泛。北斗的一体化功能不仅能让用户知道自己“在哪儿”,也能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对北斗的这一功能,GPS之父帕金森教授盛赞道:“这是多么美妙的体验!” 不少人好奇,我们何时才能用上自己的北斗呢?其实,北斗就在你我手中!卫星导航以芯片模式搭载在手机硬件里,只要拥有一台装有北斗芯片的手机,就可以收到北斗卫星导航信号。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2021年一季度,国内市场申请入网的智能手机,超过

12、75%支持北斗定位。就连大家非常熟悉的共享单车,也大量使用了北斗定位系统。可以说,北斗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研发周期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是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11. 选文思路清晰,按照 顺序依次介绍了 、 、和 。(4分)12.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中国的北斗三号系统和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盟的伽利略系统服务功能完全相同,都能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导航、测速、授时服务。B.第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具体说明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的新一代原子钟的精度得

13、到显者提升。C.第段引用GPS之父帕金森教授对北斗三号一体化功能的赞誉,说明了该项功能给用户带来的全新体验。D.第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截至2021年底”对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的销量统计从时间上进行限制,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E.国之重器GPS系统的研制和组网完成必将在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3.北斗系统已在交通运输、农林渔业、气象测报、防灾减灾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结合选文,解释北斗系统被广泛应用的原因。(4分)(二)1113题(共12分)11. (4分) 逻辑 研制北斗系统的原因 北斗系统独特的服务功能 北斗系统目前的应用情况12.

14、 A E(一项2分,共4分)13.(4分)北斗系统兼容其他导航系统;拥有更高的精准度;更有效的搜救服务;独特的短报文功能。(每1点1分)河南省卫辉市2021-2021学年上期期末调研试卷八年级语文试题(二)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12分)“微电影”大有可为微电影是指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片。其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元素,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微电影兴起于草根。各种参差不齐的“小短片”,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

15、。后来,类似“天堂鸟影像”这样的专业机构,使微电影从个人自拍的随性表达,渐渐上升到电影的层次。近两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转身。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雨后春笋般涌现。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些微电影在实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

16、动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以“7.21”大雨为背景创作的系列微电影大雨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多个方面,予

17、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正日趋多元化。微电影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它大开“绿灯”。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问观众。1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两项是( )( )(4分)A.最早的微电影是普通百姓用手机、相机、DV等拍摄的短片,它们仅仅是一些个人的随性表达。B.微电影兴起于草根,是只能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视频短片。C.专业团队加入微电影的制作,不仅大大地增加

18、了微电影的数量,也极大地提高了其质量。D.微电影篇幅小的特点有助于其实现主题的立意深远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刻思考。E.微电影正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液,不久会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13.某地举行微电影大赛,下列三部影片中只有 号作品具有参赛资格?请结合文中第段说说理由。(4分)1号作品:由泉水村村民王某出资30万元,历时一年拍摄,并在影院成功放映的泉水村的泉水一片。2号作品:某影片为宣传造势,在首映前,提前播放给观众的融合精彩片段、幕后花靠等内容的30秒的预告片。3号作品:某口香糖公司耗时一周拍摄的,以该品牌口香糖为线索串联起的每集30秒的低成本生活故事系列广告酸甜苦辣。14.文中第

19、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共12分)植物没有耳朵,可是它们正在倾听登 哥据外媒报道,加拿大有位农民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小麦试验地里播放小提琴奏鸣曲,结果那块实验地获得了丰产,产量超过其他试验地产量66%,而且麦粒又大又重。印度的另一位农民也在一块1亩左右的稻田中每天播放25分钟交响音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地的水稻的株高超过30厘米,比相同面积没有听过音乐的水稻长得更加茂盛与茁壮。而在日本,一家音响器材公司楼下空地上种植的蔬菜,明显比其他地方的蔬菜长得快,且味道更好。

20、让植物随歌起舞的故事在我国古代就有记载,清代诗人侯嵩高写了一本书,名叫秋坪新语,其中讲述了一则“弹琴菊花动”的故事。据说,侯嵩高非常喜欢弹琴和种花。有一天夜里,他秉烛弹琴,当他弹得起劲的时候,书房里的菊花也随着悠扬的琴声“簌簌摇摆起舞”。那么,植物有听觉吗?我们知道,人和动物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波通过外耳道传至耳内,刺激内耳里的听觉神经,然后再通过耳蜗后的神经将声波通过脑干传到大脑皮层,这样就听到了声音。植物会有这样的构造吗?经过解剖,研究人员并没有在植物体内找到能够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反应的结构,也就是说植物并没有耳朵。不过根据一项新的研究,植物末端的花朵能接收周围的声音。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

21、究人员在对超过650朵植物花瓣的实验中,测量了花蜜的产出并且观察了花瓣对蜜蜂发出的嗡嗡声和对其他背景声音的反应,例如风声、雨声。实验结果显示在几分钟内,通过花瓣感知附近蜜蜂翅膀的声波,植物花蜜中糖的浓度比平时增加了20%。“花似乎能够吸收声波的振动,并且分辨出无关的背景噪音。”研究人员说,“这种能力很可能使一些植物具有进化优势,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它们传播花粉的机会。这或许是花朵呈碗状的原因之一,以便更好地捕获声音。”如果说植物能够捕获声音并对其加以分辨,那么音乐又是如何促进植物生长的呢?法国的植物学家兼音乐家斯特哈默认为,音乐中的每一个乐章都应该对应植物体内蛋白质的某一个氨基酸分子,一首完整的曲

22、子实际上对应的是一个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的蛋白质。当植物听到这一曲目时,体内的酵素会更加活跃,从而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近期的科学研究表明,植物的叶片和花瓣表面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气孔。气孔是植物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和蒸发水分的“窗口”。当音乐播放后,音乐的旋律经空气传播会产生有节奏的声波,这种声波振动刺激叶片和花瓣表面的气孔,可增加气孔开放度。气孔增大后,植物增强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使光合作用更加活跃,合成的有机物质不断增加;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得到增强,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能量,这样,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科学家还发现,适当的声波刺激还会加速植物细胞的分裂,分裂快了,植物自然就长得快、

23、长得大。植物的神奇远不止于此,它们还能听到更多的吗?这等着科学家们去发掘。(选自科学之谜,有删改)1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分) 12.选文第段引用清代诗人侯嵩高的“弹琴菊花动”的故事有什么作用?(3分) 13.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音乐是如何促进植物生长的呢?(3分) (二)11.逻辑顺序。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先说明植物随歌起舞的现象,然后揭示其原因。(3分)12.引用“弹琴菊花动”的故事,具体地说明植物随歌起舞的现象,既增强了说明的效果,又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说服力。(3分)13.举例子、列数字。列举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对

24、超过650朵植物花瓣的实验,并通过具体的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植物能够捕获声音并对其加以分辨。(3分)14.植物的叶片和花瓣表面分布着许多气孔,音乐旋律产生的有节奏的声波振动刺激叶片和花瓣表面的气孔,增加了气孔开放度,增强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使光合作用更加活跃,合成的有机物质不断增加;同时,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得到增强,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更多的能量,这样,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3分)河南省郑州市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二)说明性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5分)嫦娥五号“挖土”之旅或可改写月球历史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计划1

25、1月下旬择机发射升空,从月球采样后返回,为我国探月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画上圆满句号。地月之间平均距离约为38万公里,一个来回将近80万公里,月球样品中究竟有哪些奥秘值得我们如此费力去挖掘?回望历史,人类在去月球“挖土”这件事上取得过哪些成就?嫦娥五号“挖土”任务在取样地点上会有哪些特别之处呢?月壤虽是土,价值抵万金“月壤即月球的土壤,虽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对地球人来说却蕴藏着巨大的科学价值。”中国地质大学行星科学研究所教授肖龙说。月壤是由月球岩石在遭受陨石撞击、太阳风轰击和宇宙射线辐射等空间风化作用后形成的,其中有大量的月球岩石碎块、矿物及陨石等物质。科学家通过研究月

26、壤样本,既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以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探测月球有三种常用方法。”全国空间探测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告诉记者,一是环绕探测,主要用于对月球进行综合性普查;二是着陆和巡视探测,主要用于对月球进行区域性详查;三是采样返回探测,主要用于对月球进行区城性精查。相比前两种方法,采祥返回可以将月壤等关键性样品运回地面实验室供科学家进行精准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对月坡、月壳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挖土”有魅力,各国都很拼“冷战期间,当时的航天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都很热衷于去月球采样。”庞之浩介绍,苏联月球16号探测器从月球丰饶

27、海取回了一块101克的小样本,20号探测器和24号探测器则分别从阿波罗尼厄斯高地和月球危海采集了55克和170克样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1号到阿波罗17号载人飞船实施了7次载人登月任务,除了阿波罗13号因发生故障中途返回外,其余6艘飞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将12名航天员送上月球,共带回月壤和月岩样品约381.7千克。“通过对月球样品的分析,科学家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庞之浩说,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红色玻璃形式颗粒,这些颗粒一般富含铝、硫和锌,它们是在月幔部分融化过程中,于月球表面下约300千米深处形成,因火山活动而喷出到月球表面的。通过对样品的分

28、析与实验证实,月壤和月岩中氧化铁的含量很高,从中可以制取水和氧,未来可利用月面物质支持月球基地的运行,并为登月飞行器补充燃料。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在采集回来的样品中发现了核聚变的理想原料氦一3。按照目前地球的能源消耗规模,月球上的氦-3用于核聚变发电,能够满足人类约1万年的能源需求。嫦娥有特色,选址位置新嫦嫉五号的取样地址很有特色。嫦娥五号将在月球正面最大的月海风暴洋北部吕姆克山脉附近着陆,此地从未有其他国家的探测器到访过。风暴洋相对较年轻,富集铀、钍、钾等放射性元素,该地存在大约13亿至20亿年前的玄武岩,获得这些年轻玄武岩的同位素年龄,将有助于推进对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的认识。正如11月

29、5日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刊文所言,嫦娥五号可以填补科学家对月球火山活动研究的一个重要空白。此前对美、苏获取月壤祥品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动在35亿年前达到顶峰,然后减弱并停止。但对月球表面的观测发现,某些区域可能含有最近10至20亿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岩,这与嫦娥五号着陆地区的年龄相仿。如果嫦娥五号采回的样本能够证实这段时间月球仍在活动,将会改写月球的历史。(选自11月19日科技日报“共享科技”版,实习记者于紫月。有删政)9.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探月工程历时十六年,分绕、落、回三步走,嫦娥五号将负责完成“回”的任务,即从月球取样并返回。B.文中加点的

30、“常用”一词,表明探测月球的方法不止三种,“普查”“详查”“精查”则准确说明了三种探测方法的不同目的。C.在说明苏联、美国在月球上“挖士”的成就时,作者通过举例子和列数字,具体说明了每个探测器的名称、取样地点和样品重量。D.目前人们对月球表面是否含有最近10至20亿年前形成的火山熔岩并不确定,嫦娥五号采回的样本可能会有助于研究这一问题。10.为什么说月壤“价值抵万金”?请综合相关信息,分点作答。(4分)11.选文引用肖龙、庞之浩的话以及科学期刊自然)中的言论,分别说明了什么?这样引用有什么作用?(4分)12.本文的小标题很有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及文后所注明的材料来源,分析其妙处。(4分)(二)

31、(15 分)9.C (3 分)10.月壤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价值,通过研究月壤物质,可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 【或“可以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可推进对月球火山活动和演化历史的认识”】,并为了解太阳活动等提供必要的信息(有助于了解太阳活动);月壤富含氧化铁等矿物质和気-3等重要能源,未来可利 用月面物质支持月球基地的运行,为登月飞行器补充燃料;月球上的気-3用于核聚变发电,能够为未来提 供充足的能源。【“科研价值”和“提供能源”两个方面各2分,意思对即可。如果仅在一个角度作答,最高得两分。 共4分】11.分别说明了月壤研究的重要性,探月方法、月球采样已取得的成就及月球样品的研究

32、成果(人类探 月工程已经取得的成果),嫦娥五号“挖土”的重大意义。通过引述资料,使说明更科学严谨,更有权威 性(通过引述资料交待了新闻背景,凸显了新闻事件的价值)。【说明的内容3分,效果1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12.三个小标题,分别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提纲挈领,有助于读者迅速把握各部分的核心内容; 三个小标题分别(依次)回答了文章开头的三个问题,使全文形成总分结构,层次一目了然;三个小标 题分别概括月壤的价值,嫦娥五号“挖土”的意义和嫦娥五号“挖土”选址的特别之处,逻辑(层次)清 晰(从新闻背景到新闻事件,脉络清晰);小标题句式整齐,句末押韵,朗朗上口,在传递科技资讯的 同时增添了阅读的趣味

33、性(体现了科普作品知识性与文学性兼备的特点/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幽 默风趣,通俗易懂)。【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共4分】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共12分)人工智能时代,天气如何预报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过程。比如,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即大城市精细化预

34、报,该产品把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进行细化,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可以预报到毫米。但即便这样也不够精细,不能满足各行业及公众的需求。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进到我国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如何理解它呢?可以这样比喻,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一样,我们可以把中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而公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个网格中,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的预报来说,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但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北京的天气

35、不再由一个定点来反映,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网格化预报的精细程度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可以每天以更高频次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的网格未来是什么样的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气象部门还将我国的责任海区划分为多个10公里10公里的网格,并进行海上能见度、海上大风等要素的精细化预报。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三个要素,而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

36、已细化到四大类18个气象要素。第一类是基本要素,即气温、降水、降水相态、风、云量、相对湿度等。以前,12小时的预报中就只反映一个要素值,现在有了更精细的逐3小时预报,可以反映不同时段的要素值。第二类是环境气象要素,包含雾、霾、沙尘暴、能见度等。第三类是灾害性天气要素,包含短时强降水、雷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预报。第四类是海上气象要素,在产品中具体体现为海上大风、海上能见度、海上天气现象等预报。与以前的天气预报相比,网格预报是精细定量的数字化预报。在方便公众获取更精准更精细的天气预报之余,还将有助于预报员开展高影响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同时基于精细的智能网格预报开展的地质灾害、

37、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影响预报准确率也会大大提高。未来,气象部门还将发展结合物理机理与数值预报大数据挖掘应用的智能预报技术。一方面,基于数值预报机理的数理统计形成复杂预报模型、预报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气象大数据的挖掘萃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将与天气预报更深入地结合。人工智能对预报提出了挑战,但也给人类带来机遇。击败世界围棋排名第一人柯洁的阿尔法狗发展到现在,已经脱离了靠大量棋谱来“喂养”的阶段,凭深度学习就能不断进步。气象与围棋都有所不同,围棋虽然内部机理比较复杂但规则相对简单,而气象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降雨,即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大气没有抬升水汽无法凝结,空

38、气中没有凝结核,雨滴也不会长大掉落地面。因此,智能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用武之地。预报员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在智能预报发展过程中,预报员多年的预报经验可以用来喂养机器和模型。在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中,预报员仍将发挥关键作用。(作者:宗志平 薛峰,有改动)12.通读全文,概括“网格预报”的优越性。(3分) 13.第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第段加点词“喂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15.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3分) (二)12.(共3分)网格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高(1分),可以提供更为细致和丰富的预报内容(1分);预报准确

39、率大大提升(1分)。(共3分)13.列数字、作比较(2分),将当前的预报产品和原先的预报产品的气象要素数目进行比较(1分),突出当前预报产品中气象要素的丰富多样(1分)。14.预报员对智能工具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天气进行具体分析和把握,以此对智能预报的不足加以补充和完善。15.(3分)首先介绍天气预报的发展过程;然后重点说明网格预报的优越性;最后指出未来天气预报将机一部完善智能预报技术。(每点1分,共3分)河南省新乡市第七中学2021-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蜗牛很“牛”(12分)在很多人眼里,蜗牛是羸弱的小动物,它们行动迟缓、不堪一击,遇到天敌,几乎只能坐以待毙。然而另一

40、个不争的事实是,蜗牛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动物之一,它们遍布世界各地,森林、草地、池塘、沼泽、高山、平地、丘陵等地随处可见其踪影,甚至在一些高寒地区也能发现它们笨拙但坚定的身影。一个种群能如此繁盛,一定与其强大的适应力有关。其实,在适应环境方面,蜗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蜗牛足部有一个特殊的结构,被称为活板,就相当于蜗牛壳的大门。蜗牛一旦预感到危险,就会把自己的身体缩回蜗牛壳中,用活板封住蜗牛壳的口,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直到它感觉到警报解除,才会再次出来活动。那么蜗牛在壳中一次能待多久呢?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有可能。躲在壳里的蜗牛可以将自己的代谢速率降到极低的程度,仅仅能维持呼吸、循环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曾经有人将一只被认为死去的蜗牛制成标本,没想到四年之后,当他把这只标本拿到湿润的环境中时,这只蜗牛竟然从壳中钻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闲庭信步起来。在日本,有一种叫蚤蜗牛的蜗牛,它们可以“迁徙”从一座岛屿迁移到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另一座岛屿上。大家都知道,蜗牛行动极其迟缓,每天的生活区域通常只有几平方米,蚤蜗牛难道能借助什么神秘力量“飞”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科学家最终揭开了谜底。有一种叫暗绿绣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