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OSOFT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使用培训教程20101018_第1页
KINGOSOFT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使用培训教程20101018_第2页
KINGOSOFT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使用培训教程20101018_第3页
KINGOSOFT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使用培训教程20101018_第4页
KINGOSOFT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使用培训教程201010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KINGOSOF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2008版)使用培训教程目录第一章系统管理员与门户维护员使用指南 11. 设置数据字典 12. 设置控制参数 13. 定义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部分角色与用户 14. 为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部分用户分配权限 15. 数据库维护 16. 定义数据采集与信息发布部分角色与用户 27. 为数据采集与信息发布部分用户分配权限 2第二章管理人员使用指南 31. 教学资源管理 32. 教学计划管理 43. 学生学籍管理 74. 网上选课管理 145. 课表编排 206. 学生成绩管理 257. 考试事务管理 348. 实践教学管理 399. 教学考评 4110. 教材管理

2、 44 KINGOSOF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2008版)使用培训教程第一章 系统管理员与门户维护员使用指南1. 设置数据字典由系统管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1章11.1数据字典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数据 字典。2. 设置控制参数11章11.2控制参数的相应操作说明,由系统管理员(ADMIN),根据需要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设置控制参数。3. 定义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部分角色与用户11章11.3用户管理的相应操作说明,定义11章11.3用户管理的相应操作说明,定义11章11.3用户管理的相应操作说明,为用(1) 由系统管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角色。(2) 由系统管

3、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用户帐号。(3) 由系统管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户帐号赋予角色。4. 为管理控制与数据处理部分用户分配权限11章11.3用户管理的相应操作说明,为角11章11.3用户管理的相应操作说明,为用11章11.3用户管理的相应操作说明,为用11章11.3用户管理的相应操作说明,为用(1) 由系统管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色赋予相应菜单项(功能)的操作权限。(2) 由系统管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户/角色赋予相应校区数据的操作权限。(3) 由系统管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户/角色赋予相应院(系)/部

4、数据的操作权限。(4) 由系统管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户/角色赋予相应承担单位数据的操作权限。5. 数据库维护(1) 由系统管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作说明,制定数据库维护计划。(2) 由系统管理员(ADMIN),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1章11.4.1管理数据库维护计划的相应操11章11.4.2创建数据库备份的相应操作说第1 页 共48 页 KINGOSOF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2008版)使用培训教程明,备份数据库。6. 定义数据米集与信息发布部分角色与用户12章12.1.1角色定义的相应操作说明,12章12.1.3管理人员定义的相应操作说12章12.1.4

5、角色管理人员的相应操作(1) 由门户维护员(MASTER)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定义角色。(2) 由门户维护员(MASTER)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明,定义管理人员。(3) 由门户维护员(MASTER)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说明,为管理人员帐号赋予角色。7. 为数据采集与信息发布部分用户分配权限(1) 由门户维护员(MASTER)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1.2 菜单项 角色的相应操作说明,为角色赋予相应菜单项(功能)的操作权限。(2) 由门户维护员(MASTER)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1.5 校区宀管理人员/角色的相应操作说明,为管理人员/角色赋予相应校区数据的操作权限。(3) 由门户

6、维护员(MASTER)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1.6院(系)/部宀管理人员/角色的相应操作说明,为管理人员/角色赋予相应院(系)/部数据的操作权限。(4) 由门户维护员(MASTER)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1.7 承担单位宀角色/管理人员的相应操作说明,为管理人员 /角色赋予相应承担单位数据的操作权限。第# 页 共48 页 KINGOSOF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2008版)使用培训教程第15 页 共48 页第二章管理人员使用指南学期注册制定学期开课计划.生成学期实验开设计划*处理学籍异动*亦理学生奖惩t尋级考试管理通过预选的课程不通过预选的课程设置学期实践教学任务安排实践环节环节

7、学生预选课程/重修报名设置学期教学任务(含重修课程)编排学期课表(含重修课程)|b收 订 教 材评 价 教 学 质 量处理免修确定重修课程/环节-学生录入成绩(含重修/补考)设置学期实验教学任务安排学期实验试卷管理正选实验计 算 工 作 量课程J上课班级J学生处理考场记录1. 教学资源管理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教学资源管理员。准备数据:参照第一章系统管理员与门户维护员使用指南完成相关的系统初始化工作。1.1录入/修改/删除教学资源信息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教学资源管理员。准备数据:由系统管理员完成相关的系统初始化工作。控制点:无。使用流程:由教务处教学资源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2章2.1信息录入的

8、相应操作说明,录入/修改/删除相应的教学资源信息(包括学校、校区、楼房、管理部门、教职工、外聘教师和教学场地)。1.2查询/统计教学资源信息由教务处教学资源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2章2.2信息查询和2.3统计分析的相应操作说明,查询/统计相应的教学资源信息。2. 教学计划管理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校区、院(系)/部、承担单位、专业、班级。 使用流程:喰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构建课程/环节信息库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卄e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构建实验项目信息库院(系”部教务秘书、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卄e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设置教学

9、计划院(系”部教务秘书J e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制定学期开课计划院(系”部教务秘书2.1构建课程/环节信息库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承担单位。控制点:由承担单位录入课程/环节信息(时间区段)。使用流程:(1)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1章11.2.1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参数。(2)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控制开关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制 点的控制开关。(3)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或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章1.1.1录入理论课程信息和1.1.2录入实践环节信息的相应操作说明

10、,录入/修改/删除课程/环节信息。(4)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章1.1.3 删除多余同名课程和1.1.4删除多余同名环节的相应操作说明,删除多余的同名课程 /环节;审核、确认已录入的课程 /环节信 息。2.2构建实验项目信息库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承担单位教务秘书、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实验室、承担单位、课程。控制点:由院(系)/部(代下属实验室)提交实验项目信息(时间区段);由承担单位提交课程 实 验项目信息(时间区段);由院(系)/部提交实验室实验项目信息(时间区段)。使用流程:(1)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1章1

11、1.2.1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参数。(2)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1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3)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或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章1.2.1录入实验项目信息的相应操作说明,录入/修改/删除相应的实验项目信息。(4)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章1.2.2 设置实验室 实验项目的相应操作说明,为相应的实验室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信息。(5)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或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章1.2.3 设置课程实验项目的相应操作说明,为每一

12、含实验的课程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信息。2.3设置教学计划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教学计划官理员、院 (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年级/专业、承担单位、课程。控制点:由院(系”部设置年级/专业培养方案(年级,时间区段)。使用流程:(1)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1章11.2.1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参数。(2)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1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制点的控制开关。设置教学计划版本设置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年级 专业设置专业课程模块11复- -复制i制;到:到1相:另;近1八1.一-1专L年:业级:设置专业培养

13、方案复制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组设置专业实践环节设置专业毕业学分要求复制年级教学计划(3)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章1.3设置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教学计划版本、设置年级专业。(4)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章1.3设置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模块、设置专业课程组。(5)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章1.3设置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专业实践环节、设置专业毕业学分要求。(6)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章1.3.12 复制专

14、业培养方案的相应操作说明,复制专业培养方案。(7)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章1.3.13 复制年级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复制年级教学计划。2.4制定学期开课计划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年级/专业、行政班级、承担单位、课程、学年学期。控制点:由院(系)/部申请学期开课变更使用流程:(学年学期,时间区段);发布学期开课计划(学年学期)。 设置相应控(1)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1 章11.2.1教学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制点的控制参数。(2)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 章12.2.1教学计划的相应

15、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制点的控制开关。(3)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章1.4制定学期开课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学年学期、读取学期教学计划。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4)由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章143申请学期开课变更的相应操作说明,为下属年级/专业申请学期开课变更。(5)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章1.4.4确认学期开课变更的相应操作说明,确认院(系)/部申请的开课变更。(6)由教务处教学计划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章1.4.9查看学期开课计划的相应操作说明,打印学期开课计划。3. 学生学籍管理操作者角色:教务

16、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校区、院(系)/部、专业、年级教学计划、学生成绩。使用流程:学籍档案管理在校管理建立学籍档案维护学籍档案使用学籍档案上报数据学期报到学期注册学籍异动处理3.1建立学生学籍档案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控制点:设置在校年级(学年学期)。使用流程:(1)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1章11.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制点的控制参数。(2)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1.1设置班级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班级信息。(3)由教务处学籍

17、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5章5.1.2批量导入学生信息的相应操作说明, 导入学生信息。(4)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5章5.1.3零散录入学生信息的相应操作说明,录入学生信息。舜也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设置班级澎教务处学籍管理员批量导入学生信息设置辅修报名时间区段覺教务处学籍管理员 院(系”部教务秘书零散录入学生信息设置辅修报名条件学生网上辅修报名rr初始化学生学籍档案L:n111tp教务处学籍管理员F1理广r辅修处理1-11 111r确认辅修报名学生设置辅修规定审核辅修学生y印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学生学籍档案(5)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

18、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1.4初始化学生学籍档案的相应操作说明,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初始化。(6)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1.5 反向学籍异动和5.1.6 反向专业分流的相应操作说明,对建立学籍档案之前异动或专业分流过的学生进行反向的学籍异动或反向的专业分流,恢复学生历史学年学期的学籍状态。3.2辅修处理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教学计划、学生成绩。控制点:由学生报名辅修(辅修起始学年学期,时间区段)。使用流程:(1)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1.7 设置辅修报名时间区段、5.

19、1.8设置允许辅修报名年级/专业和5.1.9设置辅修报名限制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学生网上报名辅修的时间区段和报名条件。(2) 组织学生网上报名辅修。(3)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1.10确认辅修报名学生的相应操作说明,确认网上报名辅修的学生。(4)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1.12 设置辅修规定、5.1.13 辅修批量审核和5.1.14辅修零散调整的相应操作说明,审核辅修学生。3.3修改学生学籍档案信息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 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学籍档案。 控制点:由学生增改个人信息(时间区段

20、,信息字段)。 使用流程:护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 检测学生档案信息”由学生增/改个人信息;卄e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 修改学生档案信息L_(1)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1章11.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参数。(2)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3)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5章5.2.1检测档案信息 的相应操作说明,检测学生档案信息。(4)组织学生网上增/改个人信息。(5)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

21、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5章5.2.4修改档案信息 的相应操作说明,依据学生档案信息检测结果修改学生档案信息。3.4登记学生奖惩信息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学籍档案。控制点:无。使用流程: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2.5登记学生奖励和5.2.7登记学生惩罚的相应操作说明,登记学生奖惩信息。3.5档案使用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学籍档案。控制点:无。使用流程:打印学籍卡;打印毕业生档案;打印在校学生名册;打印在籍学生

22、名册;打印考试证。3.6上报高基表与电子注册数据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学籍档案。控制点:无。使用流程:(1)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5章5.4统计分析的相应操作说明,导出需要上报的高基表数据。(2)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5章5.5电子注册的相应操作说明,导出需要上报的电子注册数据。3.7学期报到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籍档案。控制点:由院(系”部办理学期报到(学年学期,时间区段)。使用流程:(1)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1章

23、11.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参数。(2)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3)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6学期报到的相应操作说明,办理学期报到。3.8学期注册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籍档案。控制点:由院(系”部办理学期注册(学年学期,时间区段);发布学期注册信息(学年学期)。 使用流程:(1)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1章11.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

24、的控制参数。(2)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3)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5章5.8注册规定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注册 规定。(4)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9注册处理的相应操作说明,办理学期注册。 KINGOSOF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2008版)使用培训教程第19 页 共48 页3.9处理学籍异动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课程 /环节、学生成绩。 控制点:由学生申请学籍异动(异动学年学期

25、,时间区段)。使用流程:u减教务处学籍管理员设置异动规定e教务处学籍管理员1 Fr处理学业预警学生预计异动由学生申请异动读入规定异动学生 登记学生异动申请教务处学籍管理员 异动审核;J卄e教务处学籍管理员 异动处理L(1)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动规定。(2) 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1章11.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参数。(3) 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4)组织学生在网上申请异动。(5)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计异动学生,打印异动审批表。(

26、6)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学生进行审核。(7)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动学生、打印异动通知。3.10处理专业分流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准备数据:学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使用流程:确定预计异动学生打印异动审批表5章5.11异动规定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异5章5.12预计异动的相应操作说明,处理预5章5.13异动审核的相应操作说明,对异动5章5.14异动处理的相应操作说明,处理异令4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占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兀$教务处学籍管理员誉教务处学籍管理员3.11预计毕业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校、院(系

27、)/部、专业、班级、学生、课程/环节、教学计划、所有修读课程 /环节 成绩。控制点:由学生申请提前/推迟毕业(毕业年届,时间区段)。使用流程:中書教务处学籍管理员(1) 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1章11.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制点的控制参数。(2) 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3)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5章5.17.3设置允许申请提前毕业年级/专业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允许申请提前毕业年级/专业。(4) 组织学生网上申请提前/推迟毕业。(5)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

28、训教程第 5章5.17.4 确认申请提前毕业学生和5.17.5确认申请推迟毕业学生的相应操作说明,确认申请提前/推后毕业学生。(6)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17.6 设置预计毕业规定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预计毕业规定。(7)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5章5.17.7预计毕业处理的相应操作说明,处理预计毕业学生。3.12毕业审核操作者角色: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生、课程/环节、教学计划、所有修读课程/环节成绩、预计毕业学生。控制点:发布毕业信息(毕业年届)。使用流程:确认毕业学分要求1J匕11主修毕业审核1+ 气设置毕业规定1L11设置毕业规

29、定模版11J111111学位审核1111F1111确认学生类别111毕业审核iL11 1J1辅修毕业审核111111L111设置主修毕业规定111fii111ir双学位审核1411打印证书ii11设置获得学位规定11i1j1 J设置辅修毕业规定;毕业学生 L-设置获得双学位规定(1) 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1章11.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制点的控制参数。(2) 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5学生学籍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制点的控制开关。(3)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业规定。(4)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毕

30、业学生进行毕业审核。(5) 由教务处学籍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应毕业证书、结业证书与学位证书。5章5.18毕业规定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毕5章5.19毕业审核的相应操作说明,对预计5章5.20证书打印的相应操作说明,打印相4. 网上选课管理操作者角色: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生、课程/环节、教学计划、学期开课计划、学期教学任务、学期课表。使用流程: KINGOSOF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2008版)使用培训教程e教务处排实验管理员苍置卅教学着飞安排实验一J-J ; 一设置正选实验范围与限制正选实验匕i 组织学生网上正选实验dil I* ;处理正选实验补/退选实验*一-一

31、4.1预选课程操作者角色: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生、课程/环节、教学计划、学期开课计划、学期教学任务、学期课表。控制点:设置选课时间区段(学年学期,时间区段);设置禁止选课学生(学年学期,学生);分 年级按专业设置不需要预选 /正选课程(学年学期,年级/专业 课程);分辅修年级/专业设置不需要 预选/正选课程(学年学期,年级/专业 课程);分年级按专业设置预选可跨年级/专业(学年学期,年级/专业 年级/专业);分年级按专业设置预选学分上限与门数上限(学年学期,年级/专业 学分/门数);分课程设置预选人数上限(学年学期,课程 人数);按学生设置预选学分上限与门数上限(学年学

32、期,学生学分/门数);按学生调整可预选课程(学年学期,学生课程)。使用流程:(1)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3章3.1.2设置选课时间区段的相应操作第21 页 共48 页说明,设置预选时间区段。设置不需要预选/正选课程设置预选时间区段1!设置预选课程范围L.1F设置预选课程限制【yf学生网上预选课程1r处理预选课程情况理r预选课程结果e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设置预选可跨年级/专业按学生调整可预选课程预选前批量确定课程学生设置禁止选课学生设置预选学分与门数上限按学生设置学分与门数上限分课程在任课教师之间 调剂预选学生设置预选人数上限确认开设课程(2) 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

33、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1.4分年级按专业设置不需要预选/正选课程、3.1.5 分辅修年级/专业设置不需要预选/正选课程、3.1.6 分年级按专业设置预选可 跨年级/专业和3.1.11按学生调整可预选课程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预选课程范围。(3) 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1.3 设置禁止选课学生、3.1.7分年级按专业设置预选学分上限与门数上限、3.1.8 分课程设置预选人数上限和3.1.9 按学生设置预选学分上限与门数上限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预选课程限制。(4) 对于设置为不需要预选的课程,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2.1预选前批量确定课程学生

34、的相应操作说明,为学生批量确定预选课程。(5) 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2章12.2.3网上选课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6) 组织学生网上预选课程。(7) 预选结束后,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2.2确认开设课程的相应操作说明,根据预选情况,确定学期开设的课程。(8) 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2.3分课程在任课教师之间调剂预选学生的相应操作说明,根据预选情况,在某一课程的若干任课教师之间调剂预选学生。4.2正选课程操作者角色: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生、课程/环节、教学计划、学期开课计划、学

35、期教学任务、学期课表。控制点:设置选课时间区段(学年学期,时间区段);设置禁止选课学生(学年学期,学生);分 年级按专业设置不需要预选 /正选课程(学年学期,年级/专业 课程);分辅修年级/专业设置不需要预选/正选课程(学年学期,年级/专业 课程);分年级按专业设置正选学分上限与门数上限(学年学上课班级期,年级/专业 学分/门数);分课程按上课班级设置正选人数上限(学年学期,课程人数);按学生设置正选学分上限与门数上限(学年学期,学生学分/门数);按学生调整可正选课程(学年学期,学生课程)。使用流程: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设置正选时间区段设置正选课程范围设置正选课程限制学生网上正选课程按学生调整

36、可正选课程正选前预处理设置禁止选课学生设置正选学分与门数上限设置正选人数上限按学生设置学分与门数上限正选前批量确定 课程上课班级学生设置不需要预选/正选课程处理正选课程情况确认开设课程上课班级分课程上课班级确定上课学生正选课程结果分课程在上课班级之间调剂上课学生(1)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3章3.1.2设置选课时间区段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正选时间区段。(2)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1.4分年级按专业设置不需要预选/正选课程、3.1.5分辅修年级/专业设置不需要预选/正选课程、3.1.15按学生调整可正选课程和3.2.4 正选前预处理的相应操作说明

37、,设置正选课程范围。(3)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1.3设置禁止选课学生、3.1.12KINGOSOF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2008版)使用培训教程分年级按专业设置正选学分上限与门数上限、3.1.13分课程按上课班级设置正选人数上限和3.1.14 按学生设置正选学分上限与门数上限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正选课程限制。(4)对于设置为不需要预选且不需要正选的课程,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2.5 正选前批量确定课程上课班级学生的相应操作说明,为学生批量确定课程上课班级。(5)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2章12.2.3网上选课的相应操作说明,

38、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6)组织学生网上正选课程上课班级。(7)正选结束后,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2.6 确认开设课程上课班级的相应操作说明,根据正选情况,确定学期开设的课程上课班级。(8)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2.7 分课程 上课班级确定上课学生的相应操作说明,根据正选情况,调整课程上课班级的学生。(9)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2.8 分课程在上课班级之间调剂上课学生的相应操作说明,根据正选情况,在某一课程的若干上课班级之间调剂学生。(10)对于异动学生的选课结果,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

39、第3章3.2.10批量处理异动学生选课结果和3.2.11 确定异动学生选课结果的相应操作说明,依据管理规定,处理异动学生的选课结果。4.3补/退选课程操作者角色: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生、课程/环节、学期教学任务、学期课表、学生正选课程。控制点:设置选课时间区段(学年学期,时间区段);分课程按上课班级设置正选人数上限(学年学期,课程上课班级 人数);按学生调整可正选课程(学年学期,学生课程)。使用流程:补/退选课程可以看作是正选课程的继续,在完成正选之后,实时发布“课程任课教师 上课班级之一 空余名额”信息,学生通过校园网 /互联网在可补选课程范围内补选课程 (限可预选且

40、未 正选上课程)(限有空余名额的课程 上课班级)、在已正选课程范围内退选课程 (限需要正选课程)。 4.4正选实验操作者角色: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生、学期实验安排表、学生正选课程。控制点:设置选实验时间区段(学年学期,时间区段);分课程 实验项目实验班级设置正选人数上限(学年学期,课程 实验项目实验班级人数)。使用流程:(1)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3章3.4.2设置选实验时间区段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正选时间区段。(2) 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3章343 分课程 实验项目实验班级设置正选人数上限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正选实验限制。

41、皆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3) 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12章12.2.3网上选课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4) 组织学生网上正选实验。(5) 正选结束后,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5.1 确认开设课程实验项目实验班级的相应操作说明,根据正选情况,确定学期开设课程实验项目 实验班级。(6) 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5.2 分课程 实验项目 实验班级确定实验学生的相应操作说明,根据正选情况,调整课程实验项目 实验班级学生。(7) 由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3章3.5.3 分课程 实验项目在实验班级之间调

42、剂实验学生的相应操作说明,根据正选情况,在某一课程实验项目的若干实验班级之间调剂学生。4.5补/退选实验操作者角色:教务处网上选课管理员。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生、学期实验安排表、学生正选实验。控制点:设置选实验时间区段(学年学期,时间区段);分课程 实验项目实验班级设置正选人数上限(学年学期,课程 实验项目实验班级人数)。使用流程:补/退选实验可以看作是正选实验的继续,在完成正选实验之后,实时发布“课程 实验项目实验班级空余名额”信息,学生通过校园网/互联网在可补选课程 实验项目实验班级范围内补选实验(限有空余名额的课程实验项目实验班级)、在已正选实验范围内退选实验。5. 课表编排操作者角色

43、:教务处排课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实验室管理人员。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生、学期开课计划、预选课程结果、班级环节周次、课程实验项目、实验室实验项目。使用流程:厂匸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承担单位教务秘书h教务处排课管理员 院(系”部教务秘书设置学期教学任务设置学期实验教学任务G毎教务处排课管理员 院(系”部教务秘书3实验室管理人员 院(系”部教务秘书设置排课要求确定实验室可安排周次/节次匸禺教务处排课管理员 院(系)/部教务秘书编排课表e教务处排课管理员,F院(系”部教务秘书安排实验也教务处排课管理员域赤教务处排课管理员第27 页 共48 页停课/调课学期课表停实验/调实验学

44、期实验安排表5.1设置学期教学任务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排课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生、学期开课计划、预选课程结果、班级环节周次。控制点:由承担单位设置学期理论教学任务(讲授/上机)(学年学期,时间区段);发布学期理论教学任务(讲授/上机)(学年学期)。使用流程:(1)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4章4.1.2设置周排课天数/日排课节数和4.1.4设置学期教务任务时间区段 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制点的控制参数。(2)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1章11.2.4课表编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参数。(3)由门户维护员,参

45、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4课表编排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4)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或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4章4.2.1设置学期教务任务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学期教学任务。(5)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4章4.2.2设置上课班组的相应操作说明,设 KINGOSOF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2008版)使用培训教程置上课班组。设置周排课天数/日排课节数J1e教务处排课管理员 承担单位教务秘书设置学期教学任务Lj.V教务处排课管理员匚二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核定学期教学任务L-J1V教务处排课管理员r设置上课班组1L.1f学期教学任务-5.2编排课表操

46、作者角色:教务处排课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期教学任务、排课要求、教学场地。控制点:无。使用流程:e教务处排课管理员设置年级/专业不排课节次院(系)/部教务秘书: ;设置教学场地留用周次/节次 设置排课要求二::=-T;设置课程需排节次与不排节次I 设置教师对排课时间的要求檻教务处排课管理员 院(系”部教务秘书排课前预处理智能编排课表教务处排课管理员 院(系”部教务秘书辅助编排课表设置学生范围设置课程范围设置上课地点范围设置排课特殊要求确认设置查看/调整课表智能排课学期课表(1)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4章4.3.1设置年级/专业不排课节次

47、、432设置教学场地留用周次/节次、433设置课程需排节次与不排节次和4.3.4设置教师对排课时间的要求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各方面的排课要求。(2)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4章435智能编排课表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排课范围和条件,由系统智能编排课表。(3)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4章4.3.7辅助编排课表的相应操作说明,辅助编排课表。(4)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4章4.3.8查看课表的相应操作说明,查看并根据需要调整课表。注意:1、建议分批编排不同要求的课程,每一批课程编排完之后及

48、时查看/调整,确认满意后锁定;2、建议配合使用智能编排课表与辅助编排课表:先使用辅助编排课表编排完排课要求非常特殊的课程 上课班级,再使用智能编排课表编排其它课程上课班级;3、辅助编排课表时,须慎重使用“不检测学生时间冲突”和“不检测教师时间冲突”复选框,以免排出有冲突的课表。5.3调/停课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排课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期课表。控制点:由任课教师申请调课(学年学期,时间区段)。使用流程:边烬任课教师申请调整教学安排第29 页 共48 页(1)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1章11.2.4课表编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参数。由门户维护员,参照

49、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4课表编排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 KINGOSOF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2008版)使用培训教程(3) 由任课教师,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4章1433申请调整教学安排的相应操作说明,提交申请调课要求及原因。(4) 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4章4.4.1调课处理的相应操作说明,处理调课。(5) 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打印调课通知。5.4安排临时活动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排课管理员准备数据:学期课表、教学场地。控制点:无。使用流程:(1) 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 4章4.7.1安排临时活动的相应操作说明,安排临时活动。(2

50、) 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打印临时活动安排。5.5打印课表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排课管理员、院(系)/部教务秘书。准备数据:学期课表。控制点:发布学期理论教学安排(讲授/上机)(学年学期)。使用流程:(1) 由系统管理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1章11.2.4课表编排的相应操作说明,设置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参数。(2) 由门户维护员,参照技术培训教程第12章12.2.4课表编排的相应操作说明,开启相应控 制点的控制开关。(3) 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设置课表显示内容。(4) 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刷新课表。(5) 由教务处排课管理员或院(系)/部教务秘书,打印课表。5.6设置学期实验教学任务操作者角色:教务处排实验管理员、承担单位教务秘书。准备数据:行政班级、学期教学任务、实验项目、课程实验项目、实验室实验项目。控制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