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毕业论文开 题 报 告工 商 管 理磐安县生态旅游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开发绿色生态产业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 门话题。生态旅游的兴起不仅仅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同时也有着其重要的时代要 求,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对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地不断 发展和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生态旅游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也暴露出许 许多多的问题。但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对旅游资源、对旅游 者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只要经过各方不断地努力,一定能够实现生态旅游的长 足发展,并赶上世界先进
2、水平。2009 年,国家旅游局已将旅游的主题确定为“中国 生态旅游年”,并将主题年口号确定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表明 我国对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视程度,同时我国生态旅游业也在国家政府的引导下向 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加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从我国的发展现 状出发,正确的引导人们在理解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要合理的保护旅游资源。本 文在针对磐安生态旅游业调查的同时也显示出生态旅游也在我国良好的发展前 景。以待广大生态旅游爱好者和生态旅游业创业者、就业者借鉴。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一) 生态旅游概念研究生态旅游的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 UCN)特别顾问 Ce ba
3、l l as 于 1983 年首次提出, Ce bal l a s 认为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来说没有受到干扰或没有被污 染的自然地区去旅游,为了学习、赞美和欣赏这些地区的景色、野生动植物以及 任何存在的文化表现(过去的和现在的)组成的特殊目的”。生态旅游是以自然 为基础的,带有研究、欣赏和享受为目的地去感受自然风光和野生稀濒危动植物。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 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者参观保护区,或者其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我国学者张建萍(2001)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
4、、研究 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 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 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由上面的各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生态旅 游”是学者在对传统自然旅游方式进行“生态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是 想在促进自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改善旅游地当地 居民的生活。同时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更有利于确保其效益的实现。生态 旅游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旅游者的理念,旅游方式和旅游者的行为用生态环保 的思想武装起来,让旅游者在满足旅游能获得休闲愉悦放松的同
5、时,能够自觉的 爱护旅游所需的资源及相关的配套设施,且能在保护中获得另一种满足和充实, 而不会把其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因保护生态环境所付出的劳力和脑力当作一种负 担。(二) 生态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成为很多地区和城市的主导产业,国内旅游已形成世界上数量 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成了发展我国生 态旅游业首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美国在 1990 年就成立了生态旅游协会(The Ecotourism Society )。一方面组 织和开发生态旅游活动,另一方面开展生态旅游研究,对生态旅游的发展
6、提出建 议和指导原则,美国旅行代理商协会(ASTA) 对生态旅游开发提出了 10 大要求。 1994 年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当年约有 820 万人参加生态旅游。1995 年, 世界观光理事会、世界旅游组织和地球委员会联合制定了关于世界旅游业的 21 世纪议程,对世界生态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做出了有利的指导。发达国家发展生态旅游主要是为了满足公众的休闲娱乐以及欣赏自然的需 求,或者为了提高其产品的多样性。他们面临的经济压力比较小,经营环境相对 比较宽松,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并不激烈。在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以上的国 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立法保护生态环境、制定发展计划和 战略、进
7、行旅游环保宣传、重视当地人利益、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管理等。在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往往被当成是换取外汇的重要手段,所以生 态旅游在这些地区也面临着更为艰巨的挑战。发展中国家拥有开展生态旅游的丰 富而独特的资源,更具生态旅游的魅力。据 Erlet Carter 分析,生态旅游在第三 世界国家兴起有三个原因:可比传统旅游获得更大的利益;在吸引生态旅游者方面有明显的相对优势;第三世界国家强调自然保护,而生态旅游在理论上是一种对生态负责的旅游。 (三) 顾客满意度西方国家的顾客满意度研究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并在之后的 80, 90年代得到重要的发展。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顾客满
8、意度的潮流也开始影 响到中国,到目前,中国的许多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都逐渐认同顾客满意度的理 念,在此基础上,了解顾客满意度的理论,并探索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应用于中国 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自上世纪中后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顾客满意的定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可谓是众说纷纭,各有其理。著名学者 Oliver(1997)则认为,顾客满意是顾客需 要得到满足之后的心理状态,是顾客对产品和服务满足自身需要程度的判断。 Zoola 提出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总是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绩效有一种购买前 的预期值,一旦顾客购买了该产品或服务,他就会把自己使用该产品或服务后的 实际感受与自己的预期值进行比较,当实际知觉
9、值和预期值存在差异时就会产生 不一致。上世纪 80 年代后期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旅游业中的顾客满意度进行研究, 如谢彦君等对游客满意度的测评体系和模型进行了探讨;陈昌平等在旅游业较为 发达的地区进行了游客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并建立测评指标体系等。生态旅游的顾客满意度研究可以为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带来许多不同的 效益,对旅游景区可以找到服务中的不足,认识到差距。借鉴对比成功的案例, 从而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及顾客满意的道路。(四) 总结 在世界生态旅游都蓬勃发展的大前提下,我国生态旅游业也跟着这个大潮流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以及国内外各种生态旅游发展的 成功案例的启发下,我国生态旅游
10、业越来越趋向于成熟,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 也越来越具有特色,越来越吸引游客的旅游兴趣。本文着手调查磐安县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游客们对磐安生 态旅游的喜好及问题的根源,从不同的方面详细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并以 磐安县为实例,通过问卷调查及询问等方式,从而让人们更加了解生态旅游是我 国旅游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起人们对生态旅游的兴趣,更好的发 展生态旅游。3.参考文献 1 OL IV ER KR U GER .The role of ecotourism in conservation: panacea or Pandora s box? J .B iodiversity
11、 and C onservation,2004 ,28 ( 4 ) : 1 22 . 2 C eballos L ,Hector.The futrue of Ecotourism J .M exico J ournal,1987 ( 1 ) ,13 -14 3 C ampell S .1996 .Green c i ties,g row ing cities,or just c i ti es? U rban planning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Journal of the A merican Planning
12、 A ssociation 62 ( 3 ) . 4 张 建 萍 ,朱 亮 , 国 内 生 态 旅 游 研 究 文 献 综 述 J .旅 游 论 坛 , 第 2 卷 第 6 期 , 2009 年 12 月 5 杨 桂 华 等 生 态 旅 游 M 北 京 ;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 6 张 余 纯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及 其 应 用 J .现 代 农 业 科 技 , 2005 年 10 月 7 张 诚 恩 .对 发 展 我 国 生 态 旅 游 的 若 干 思 考 N.辽 宁 教 育 行 政 学 院 报 , 2009 (10 ): 26 8 彭 希 喜 .生 态 旅 游 可 持 续
13、发 展 对 策 研 究 J .国 际 市 场 , 1998 ( 3 ) . 9 杨 旭 飞 .生 态 旅 游 的 理 论 与 实 证 研 究 D.长 春 :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 2004 . 10 南 剑 飞 , 熊 志 坚 . 论 顾 客 满 意 度 评 价 体 系 的 构 建 J . 世 界 标 准 化 与 质 量 管 理 ,2002 ,( 6 ) : 23 25 . 11 沈 向 友 .旅 行 社 服 务 质 量 与 游 客 满 意 感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J ,旅 游 学 刊 ,1999 ,( 5 ) : 26 30 . 12 吕 君 ,刘 丽 梅 .我 国 生 态 旅 游
14、 研 究 的 文 献 学 分 析 及 启 示 J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2006 ,( 6 ) 13 廖 立 新 , 党 贤 忠 , 中 国 生 态 旅 游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J .现 代 农 业 科 技 2010 年 第 1 期 14 刘 雁 ,石 丹 ,李 秀 霞 ,中 国 生 态 旅 游 泛 化 : 现 象 、原 因 与 对 策 研 究 J ,资 源 与 产 业 ,2 00 9( 11 ), 6二、研究方案1.主要研究内容(或预期章节安排)第 1 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生态旅游综述1.2.1 国外生态旅游
15、概念综述1.2.2 国内生态旅游概念综述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3.1 研究路线1.3.2 研究方法第 2 章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2.1 磐安生态旅游2.1.1 磐安境遇概况2.1.2 自然概况2.1.3 经济状况2.2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现状2.2.1 磐安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现状2.2.2 政府对磐安生态旅游开发的支持2.2.3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目标2.2.4 磐安生态旅游游客源市场策略2.2.5 磐安生态旅游市场定位及市场开拓2.2.6 磐安生态旅游的旅游产品规划2.3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存在问题调查研究2.3.1 调查对象2.3.2 调查内容2.3.3 调查结果及分析2.4
16、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2.4.1 认识尚未高度统一,有待进一步提高2.4.2 旅游产品粗糙,核心景区尚未形成2.4.3 行业管理体制不顺,促销力度不够2.4.4 投资体制不活,资金投入缺乏2.4.5 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脱节,小水电建设与旅游开发矛盾突出2.4.6 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人才缺乏2.5 磐安生态旅游游客满意调查分析2.5.1 调查对象2.5.2 调查方法2.5.3 调查内容2.5.4 调查结果分析第 3 章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与措施研究3.1 提高生态旅游的认识,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工作3.1.1 提高生态旅游的认识3.1.2 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3.2 建立精品化的旅游产品,建
17、设核心化的旅游景区3.2.1 建立精品化的旅游产品3.2.2 加强生态景区的环境整治3.2.3 建设核心化的旅游景区3.3 完善行业体制,加强促销力度3.3.1 完善行业体制3.3.2 加强促销力度3.4 完善投资体制,加大投资力度3.4.1 完善投资体制招3.4.2 加大投资力度3.5 合理规划城镇建设,缓解小水电与景区的矛盾3.5.1 合理规划城镇建设3.5.2 缓解小水电与景区的矛盾3.6 建设基础设施,招揽管理人才3.6.1 建设基础设施3.6.2 招揽管理人才 第 4 章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4.2 建议2.实施方案和进度计划实施方案: 首先根据选题,查阅生态旅游及生态旅游开发的相
18、关国内外文献资料,理清理论思路,同时查阅相关的有关于磐安生态旅游及开发的资料,为论文的写作 做好理论准备;其次,实地调查磐安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咨询磐安旅游行业及 政府相关部门, 开展磐安生态旅游各景点的实地调查,掌握各种基本资料及数 据;设计问卷,根据问卷到相关地点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及问卷所得的资料 及数据,在相关理论基础上开始撰写论文初稿。进度计划:第 6 学期第 19- 20 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广泛收集研究,完成毕业论文 的选题。第 7 学期第 1- 5 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完成文献综述的 写作。第 7 学期第 6- 12 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外文翻译、
19、开题报告的撰 写,参加开题答辩。第 7 学期第 13- 20 周:撰写论文提纲,并开始撰写论文初稿、第 7 学期寒假:结合毕业论文开展调查研究。第 8 学期第 1- 2 周: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论文内容。第 8 学期第 3- 6 周:利用实习机会,结合论文,进一步进行调查研究,完成 论文。第 8 学期第 7 周: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对论文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论文。定 稿并上交。第 8 学 期 第 9 -11 周 : 参 加 论 文 答 辩 。文 献 综 述磐安县生态旅游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开发绿色生态产业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 门话题。“生态旅游”作为旅游
20、业的一项新型旅游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 们的认同。发展生态旅游也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加生态旅 游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一) 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的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 UCN) 特别顾问 Ce bal l as 于 1983 年首次提出, Ce bal l as 认为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来说没有受到干扰或没有 被污染的自然地区去旅游,为了学习、赞美和欣赏这些地区的景色、野生动植物 以及任何存在的文化表现(过去的和现在的)组成的特殊目的”。生态旅游是以 自然为基础的,带有研究、欣赏和享受为目的地去感受自然风光和野生稀濒危动 植物。Ziffer,K 认为“生态旅游是
21、旅游者带有欣赏、参与和感受性精神访问不发 达地区,并为该地区作出贡献。”生态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必须以不破坏当地 生态系统为原则。Kntag,K 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发展模式,把自然地区作为旅游地部分及 生态资源同社会经济明确相连”,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以及外界对其投资,采用 循序渐进的方法小规模的发展,提供一种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又能保护环境的 机遇。我国学者卢云亭(19 9 6)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 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 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张建萍(2001)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 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
22、论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 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 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 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1993 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所表现出的内涵强调对自然景观的 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旅游的一种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同时欣赏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机会应与后代人相平等,保护这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 源不受破坏。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旅游者还应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
23、教育。生态旅游的基本要素:1、生态旅游者 2、生态旅游提供者 3、生态旅游环境 4、生态旅游体验。同时生态旅游者还生态旅游者必需具备五大特征:一是亲身 体验自然环境;二是具备欣赏野生生物、当地文化和资源的素质;三是直接享受 一些相对未受破坏的自然乐趣;四是精心准备;五是注意不影响旅游对象的健康 和质量。(二)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主张回归到大自然中的旅游。这不仅仅提高了我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地兴致,也增加了以自然为资源的旅游业的地位,同时实现了外汇收入的提高。但是,存在在强调开发自然资源 的同时忽视了旅游本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造成了旅游资源的破坏和
24、浪费,致使 我国生态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 个方面:(1)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许多地方缺乏科学的设计和规划,同时由于人 们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在旅游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地影 响。例如,对地质地貌、植被、动物、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环境的影响。并且在 一些旅游活动中夜不可避免地影响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导致野生动物生存环 境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2)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当地物价混乱, 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如旅游业的发展会增大对房地产的需求,使建筑成本 增加和土地价格上涨。有的地区过分依赖旅游业,将会导致
25、当地经济发展的不稳 定性。3)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地社会进步,但同时也会对当地社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如旅游者的过多涌入会导致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有可能使一些传统文化消失。(4)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有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存在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的问题。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 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 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5)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没有很好的带动社区有效参与,当地 经济发展的潜力没有很好的发挥。一些具有发展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的地方,往往 经济落后,当地政
26、府资金缺乏,这直接影响其开发规模和投资能力。通过引进外资 开发起来的景区,当地政府往往让利较多,社区利益难以保障,如多数经营管理者 是开发商从外地招引而来。实际上,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政出多门、管理混乱, 许多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等,其中的一些问题,不 仅仅是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也是传统景区面临的问题。(三) 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措施 生态旅游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与自然环境相互和谐发展。在开发的同时,应把握尺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保意识。因此有效的发展策略及措施是改善种种问题的必要手段:(1)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7、。生态旅游是一种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 旅游活动,曾强生态旅游的宣传工作,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和途径,提高全民的环保 意识。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普及和增强国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2)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在制订生态旅游规划时,要先对当地的旅游资源 进行调查评价,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进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规划,并 以此为依据进行开发的相关工作。(3)强化法制观念,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制定和完善并且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的法律和法规。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进行严厉惩罚。(四) 总结我国的生态旅游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观念虽然日渐 加深,但比起国际
28、上一些生态旅游也发达的国家还是有所欠缺。生态旅游在我国 的发展也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对 旅游资源、对旅游者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只要经过各方不断地努力,一定能够 实现生态旅游的长足发展,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2009 年,国家旅游局已将旅游的主题确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并将主题年 口号确定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表明我国对发展生态旅游的重 视程度,同时我国生态旅游业也在国家政府的引导下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本文 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加理解生态旅游的概念,从我国的发展现状出发, 正确的引导人们在理解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要合理的保护旅游资源。本文
29、在针对 磐安生态旅游业调查的同时也显示出生态旅游也在我国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待广 大生态旅游爱好者和生态旅游业创业者、就业者借鉴。参考文献 1 张 诚 恩 .对 发 展 我 国 生 态 旅 游 的 若 干 思 考 N. 辽 宁 教 育 行 政 学 院 报 , 2009 ( 10 ): 26 2 张 余 纯 .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及 其 应 用 J . 现 代 农 业 科 技 , 2005 年 10 月 3 廖 军 华 .对 我 国 发 展 农 业 生 态 旅 游 的 思 考 J 湖 北 农 业 科 学 ,第 48 卷 第 8 期 ,2009 年 8 月 4 张 建 萍 ,朱 亮 , 国 内
30、 生 态 旅 游 研 究 文 献 综 述 J 旅 游 论 坛 第 2 卷 第 6 期 , 2009 年 12 月 5 宋 丽 娜 , 近 十 年 来 国 内 生 态 旅 游 理 论 研 究 的 回 顾 与 思 考 N 天 津 商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0 卷 第 1 期 , 2010 年 1 月 6 王 雨 阳 . 论 中 国 旅 游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N.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 2009 ( 7 ): 29 7 吴 楚 材 , 生 态 旅 游 生 态 旅 游 的 概 念 N, 湖 南 林 业 , 2010 年 3 月 8 吴 章 文 ,吴 楚 材 ,谭 益 民 ,生 态
31、旅 游 背 景 体 系 研 究 J ,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第 29 卷 第 5 期 , 2009 年 10 月 9 张 红 梅 ,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需 要 区 域 合 作 机 制 N, 中 国 绿 色 时 报 ,2 009 年 12 月 9 日 第 004版 10 刘 浩 波 , 谭 淑 端 , 生 态 旅 游 概 念 辨 析 J , 经 济 师 , 2010 年 第 6 期 11 李 勤 .论 生 态 旅 游 的 兴 起 与 可 持 续 发 展 D.武 汉 :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2005 12 张 锐 .我 国 生 态 旅 游 发 展 的 问 题 与
32、对 策 研 究 D.长 春 : 东 北 师 范 大 学 ,2005 13 张 建 萍 .生 态 旅 游 理 论 与 实 践 M .北 京 : 中 国 旅 游 出 版 社 ,2003 14 周 作 明 .永 远 的 朝 阳 民 族 旅 游 研 究 M .广 州 : 广 东 旅 游 出 版 社 ,2006 . 15 吕 君 ,刘 丽 梅 .我 国 生 态 旅 游 研 究 的 文 献 学 分 析 及 启 示 J .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2006 ,( 6 ) 16 廖 立 新 ,党 贤 忠 ,中 国 生 态 旅 游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J . 现 代 农 业 科 技 2010
33、 年 第 1 期 17 刘 雁 ,石 丹 ,李 秀 霞 . 中 国 生 态 旅 游 泛 化 : 现 象 、原 因 与 对 策 研 究 J ,资 源 与 产 业 ,2 00 9( 11 ), 6毕业论文( 20 _届 )磐安县生态旅游开发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精神需求的日益增加,旅游成了人 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的一种休闲方式。“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也 从摸索中前进到现在的稳步发展,从中出现问起,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发展中积 累经验。本文着重介绍磐安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分析磐安生态
34、旅游发展期间所 遇到的问题及问题的对策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询问等方式,从中发现人们对磐 安生态旅游喜好及问题的根源所在,从不同方面介绍磐安生态旅游,从而让人们 更加了解磐安生态旅游是浙江生态旅游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起人们 对磐安生态旅游的兴趣,更好的发展磐安的生态旅游。关键词:生态旅游;开发;问题;对策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on the spiritual demand has increased, tourism as a kind of leisure in people daily life bec
35、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 ecological tourism as a form of tourism, also more and more get the welcome of people. Chinas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artting even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ecological tourism from the dark ahead to todays steady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problem, appear as
36、ked in constant developing accumulate experience. This paper introduc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of panan, analyzing pana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during the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research. Through questionnaires, queries, wait for means, and find people to panan eco-tourism prefe
37、rence and the root of the problem lies, from the different aspect introduce eco-tourism panan, allowing people to understand more panan eco-tourism is zhejiang eco-tourism an integral part, stir in panan ecological tourism interest, better development panan of ecotourism.Keywor ds: Ecological touris
38、m; Development; Question; countermeasures目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1 研究背景11.1.2 研究意义11.2 生态旅游综述21.2.1 国外生态旅游概念综述21.2.2 国内生态旅游概念综述21.3 研究思路及方法31.3.1 研究路线31.3.2 研究方法32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42.1 磐安生态旅游42.1.1 磐安境遇概况42.1.2 自然概况42.1.3 经济状况42.2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现状52.2.1 磐安生态旅游景区开发现状52.2.2 政府对磐安生态旅游开发的支持52.2.3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战略62.2
39、.4 磐安生态旅游游客源市场策略72.2.5 磐安生态旅游市场定位及市场开拓72.2.6 磐安生态旅游的旅游产品规划72.3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存在问题调查研究92.3.1 调查对象92.3.2 调查内容92.3.3 调查结果及分析92.4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112.4.1 认识尚未高度统一,有待进一步提高112.4.2 旅游产品粗糙,核心景区尚未形成112.4.3 行业管理体制不顺,促销力度不够112.4.4 投资体制不活,资金投入缺乏112.4.5 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脱节,小水电建设与旅游开发矛盾突出. 122.4.6 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人才缺乏122.5 磐安生态旅游游客满意调查分
40、析122.5.1 调查对象122.5.2 调查方法122.5.3 调查内容122.5.4 调查结果分析133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对策与措施研究173.1 提高生态旅游的认识,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工作173.1.1 提高生态旅游的认识173.1.2 加大生态旅游的宣传173.2 建立精品化的旅游产品,建设核心化的旅游景区173.2.1 建立精品化的旅游产品173.2.2 建设核心化的旅游景区173.3 完善行业体制,加强促销力度183.3.1 完善行业体制183.3.2 加强促销力度183.4 完善投资体制,加大投资力度183.4.1 完善投资体制183.4.2 加大投资力度183.5 合理规划城镇
41、建设,缓解小水电与景区的矛盾193.5.1 合理规划城镇建设193.5.2 缓解小水电与景区的矛盾193.6 建设基础设施,招揽管理人才193.6.1 建设基础设施193.6.2 招揽管理人才194 结论与建议204.1 结论204.2 建议20参考文献22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错误!未定义书签。I I I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旅游事 业成了现代人们对满足物质需求后的一种精神需求。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旅
42、游业的不断创新,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开始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线。1 绪论1 . 1研 究 背 景 及 意 义1 .1 .1 研 究 背 景时代在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也不再满足于物质的需求,精神需 求在世界发展脚步飞速前进的同时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需求的一部分。旅游 业发展从较早期的迁徙发展到现在成为一种行业,这与人类的发展密切相关, 旅游业也从单一的旅游发展成为现在多种多样的新旅游形式。“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项新型旅游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 的认同。发展生态旅游也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参加生态旅 游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第三产业
43、中最具 活力的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成为很多地区和城市的主导产业, 国内旅游已形成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旅游市场。生态旅游的兴起不仅仅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同时也有着其重要的时代要求, 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对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地不断发 展和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 .1 .2 研 究 意 义旅游也作为一种资源型产业,他的资源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的资源以及人 文资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依赖于这种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传统 的旅游也在发展中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人们的收入,但同时也 带来了许多的负面效应。许多地方缺乏科学的设计和
44、规划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 坏;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当地物价混乱,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旅游资源的粗 放开发和盲目利用等一系列的问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开发自然资源,同时1也承担保护自然义务的新兴旅游业,通过对减轻环境压力,实现旅游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我国的生态旅游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人们对于生态旅游的观念虽然日 渐加深,但比起国际上一些生态旅游也发达的国家还是有所欠缺。生态旅游在 我国的发展也暴露出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对旅游资源、对旅游者都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只要经过各方不断地努力,一定 能够实现生态旅游的长足发展,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45、。1 . 2生 态 旅 游 综 述世界生态旅游的起步较晚,国内外各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1 .2 .1 国 外 生 态 旅 游 概 念 综 述生态旅游的概念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 UCN)特别顾问 Ce ba l l a s 于 1983 年首次提出, Ce ba l l a s 认为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来说没有受到干扰或没有被污 染的自然地区去旅游,为了学习、赞美和欣赏这些地区的景色、野生动植物以 及任何存在的文化表现(过去的和现在的)组成的特殊目的” 2。生态旅游是 以自然为基础的,带有研究、欣赏和享受为目的地去感受自然风光和野生稀濒 危动植物。世界旅游组织的定
46、义“以生态为基础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 强调组织小规模旅游者参观保护区,或者其有传统文化吸引力的地方” 3。Ziffer,K 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者带有欣赏、参与和感受性精神访问不发达 地区,并为该地区作出贡献。”3 生态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必须以不破坏当地 生态系统为原则。Kntag,K 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发展模式,把自然地区作为旅游地部分及 生态资源同社会经济明确相连”1,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以及外界对其投资,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小规模的发展,提供一种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又能保护 环境的机遇。1 .2 .2 国 内 生 态 旅 游 概 念 综 述我国学者何光的定义“生态旅游作为
47、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观赏和感 受生态旅游环境、普及生态旅游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绿色消2费方式。” 5张广瑞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旅游活动, 一般来说,生态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是“自然赋予”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 而从事这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 究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及相关文化特征等;”7 同时其原则是保护自然资源和 保持生态完整性。张建萍(2001)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 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 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
48、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 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 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 41 . 3研 究 思 路 及 方 法1 .3 .1 研 究 路 线磐安生态旅游在整个浙江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随着全国生态旅游发 展的逐渐升温,磐安生态旅游也面临着极大地挑战和机遇。本文从磐安县生态 旅游入手,首先调查磐安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然后,根据磐安生态旅游的现 状,进一步深入调查磐安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以及状况,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建议。1 .3 .2 研 究 方 法1、查阅文献资料:充分利用各种有关于磐安生态旅游的文献及磐安县生态、
49、 文物、林业、交通、旅游等各部门的调研资料及统计资料,并查阅国内外有关 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做好资料的准备。2、实地调查:根据所得资料的进一步整理,设计问卷,到磐安生态旅游区 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同时通过询问的方式,到各生态旅游景点的开发商、运营 商、旅游部门等地进行询问调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32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2 . 1磐 安 生 态 旅 游磐安生态旅游起步相较于其他地区的生态旅游比较晚,但因为拥有良好的 生态环境及各种自然及人文资源,为其发展生态旅游提供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 件,磐安的生态旅游也在蓬勃发展。2 .1 .1 磐 安 境 遇 概 况磐安地处浙江中部,与东阳、新昌、
50、仙居、天台等市县接壤,素有“群山 之祖、诸水之源”之称,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发源地之 一,为浙江省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全县辖 20 个乡镇,363 个行政村,8 个居 委会,20 万人口,总面积 1196 平方公里。1939 年设县,1958 年并入东阳县, 1983 年恢复县建制。2 .1 .2 自 然 概 况磐安自然资源丰富,特色产品众多,是食用菌生产大县,鲜菇种植面积广 大,是我国最大的鲜菇出口基地。磐安是“天然的药材宝库”,拥有各种种植和 野生中草药 1219 种,是“浙八味”中白术、元胡、玄参、贝母、白芍的主产区。 磐安地区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被誉为“浙中大盆景、天
51、然氧吧城”。森林覆盖 率达 74. 6%,境内有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金钱豹、黑麂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 物。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级标准,历年来,婺江流域交接断面水质 考核均名列前茅。2 .1 .3 经 济 状 况浙江省磐安县自 1983 年恢复建县,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 在磐安人民热 情蓬勃的带动下, 经济的发展从自主开发、渐进发展、扩大投资、快速发展、优 势弱化、调整充实, 搭建平台, 稳步提高, 最后趋向于成熟。同时通过各种政策的 导向, 创造了一批骨干企业, 为磐安县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这种 带动之下,磐安的各种经济和社会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06 年全县生产总值
52、达 28. 3 亿元,财政总收入 3. 61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 86 亿元。先4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香菇之乡”、“中国药材之乡”、“国家级生 态示范区”、“国家级卫生县城”。2 . 2磐 安 生 态 旅 游 开 发 现 状2 .2 .1 磐 安 生 态 旅 游 景 区 开 发 现 状磐安生态旅游从发展至今,旅游行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后,开始逐步发 展,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经济带动和促进作用凸现。旅游业在带来 直接旅游收入的同时,获得了数倍的间接旅游收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磐安 相关产业的投资,就业岗位带动比例达 1:6,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磐安生态旅游景区
53、从单一的风景旅游发展到先在实现了农业,文化,风景 名胜等多种旅游相结合的多元化生态旅游。目前为止,较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有夹溪风景区:由远古造山运动强烈地形切割和流水长期冲刷造就了“浙中大 峡谷”奇观;花溪风景区:由火山喷发形成,平板长溪总长逾 3000 米,裸露部分 1000 余米,整条溪底平如削,没有石子、淤泥与沙土;龙虎大旗、炼火、高 姥长旗、大纸马等民俗文化的民俗观光。古茶场、孔氏家庙、安福寺、灵山古 建群、谷将山等文化景点;以中药材、香菇、茶叶、高山蔬菜为主,包括香榧、 板栗、山野菜、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和特色养殖在内的乡村农业观光。2 .2 .2 政 府 对 磐 安 生 态 旅 游 开
54、 发 的 支 持磐安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磐安的生态旅游产业 也成了磐安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部门对磐安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是高 度重视,对生态旅游的投入在随着磐安生态旅游成长而不断加大。成立以县主 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旅游产业发展领 导小组,作为全县旅游业的决策和协调机构。同时政府各部门也大力鼓励生态 旅游的创业者,对创业者提供大量的优惠政策以带动磐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建立了适当倾斜的投资和财税政策,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为基本原则,创新投融资体制,形成多元化的旅游投资机制和经营模式,引导 和促进全县旅游产品的改造提升和
55、开发建设。在县政府职权范围内适当降低旅 游业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税率,并通过减征、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或在 开业后三年内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旅游企业专门优待、特别扶持。 建立了健全旅游安全体系,认真贯彻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树立“没有安5全就没有旅游”的思想,及时查找和清除安全隐患,确保了旅游安全管理工作 到位。建立和完善了旅游紧急救护体系和游路的安全设施,在各景区设立警务 室和医疗机构,以应付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游客生命财产安全。2.2.3 磐安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磐安生态旅游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创业者创业热情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政府部门在开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提出了 “合力兴旅”、“ 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合力兴旅”:磐安生态旅游在政府的引导下,调动各相关力量。处理好水 电开发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在注重生态环境及社会效应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 农业,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的项目;做好景区内的植被保护及森林覆盖率的保护, 确保景区内的生态环境的原汁原味和发展森林旅游的特色旅游;加快对旅游交 通道路联网和道路升级改造,并重视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使游客在旅途中享 受到安全舒适;加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云南省盐津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望都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任丘市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青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存量房交易全程资金监管与划转合同
- 2025橱柜安装工程质量监管与验收合同协议
- 2025版企业员工劳动合同解除与经济补偿合同
- 2025年度配送员劳动合同范本修订示范
-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生物八年级上册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国际结算(第五版)》第十一章 国际非贸易结算
- 基础教育改革专题课件
- 安全监理巡视检查记录
- CRD法、CD法、三台阶法、台阶法工程施工程序示意图
- 物料分类账详解
- DGTJ08-2029-2021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 《温妮的中国年》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