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记谱法的选用(word版)_第1页
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记谱法的选用(word版)_第2页
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记谱法的选用(word版)_第3页
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记谱法的选用(word版)_第4页
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记谱法的选用(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编范文 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记谱法的选用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记谱法的选用 本文关键词:记谱, 器乐, 选用, 跨文化, 民族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记谱法的选用 本文简介:【内容摘要】当今, 随着世界更多的目光转向中国, 中国民族器乐也逐渐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国度的爱好者。然而在面对不同群体时, 五线谱、简谱和文字谱的选用值得探讨。在多元的情景中, 谱例也应多元。文章指出, 五线谱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记谱法, 应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首选。【关键词】中国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五线谱音

2、乐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记谱法的选用 本文内容:【内容摘要】当今, 随着世界更多的目光转向中国, 中国民族器乐也逐渐吸引了来自不同文化国度的爱好者。然而在面对不同群体时, 五线谱、简谱和文字谱的选用值得探讨。在多元的情景中, 谱例也应多元。文章指出, 五线谱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记谱法, 应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首选。【关键词】中国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五线谱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乐谱是将流动的音乐凝固下来的直观形式, 记谱法的选用在一定层面上反映着一种音乐艺术的内涵。在面对非音乐专业的潜在爱好者时, 选用何种记谱法可以在中国民族器乐跨文化传播与教学中效率更高、更能反映中国传统与现代的音乐文化、更容易被

3、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理解和接受, 甚至将他们转为器乐爱好者, 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新话题。一、中国民族器乐的传承与记谱法中国民族器乐传承一直使用文字记谱法, 较为常见的有工尺谱、减字谱等。文字谱有记录音高、板眼的, 也有记录位置和指法的, 一般情况下不记录节奏和节拍这部分通常是由老师的口传心授来完成的。这种传承方式与记谱方式, 与中国传统音乐强调韵、虚实有无之间、人与自然统一、寓情于景等“天人合一”“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密不可分1, 而韵、虚、无、情都在谱外, 且根据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不同而变化2。由于传统乐谱记录得不精细, 有的甚至只是记录旋律的框架, 不同的演奏者在传承中便有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

4、, 因此同一乐曲便会有不同的诠释。3传统记谱法使学习者、演奏者充分发挥创造力, 但同时也对演奏者的音乐素养有一定要求。随着西方音乐传入中国、学堂乐歌的兴起和西方学制下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 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在中国全面展开, 沿用千年的文字记谱法逐渐被西方记谱法代替。4在当今中国, 民族器乐教学与演奏通常使用西方传入的五线谱和简谱, 许多新作品和合奏更多地使用五线谱, 传统音乐简谱也较为常见, 而文字谱在少数乐器(如古琴)和民间继续使用。二、不同的记谱法在跨文化传播与教学中的利弊分析记谱法的变更带来了民族器乐传承与传播的新模式。五线谱和简谱都可以把音乐的音高、节奏、节拍记清楚, 可以将音乐记录得

5、较为完善精准, 有助于普及教学, 便于学习者模仿大师二次创作出的乐曲, 也给作曲家创作新的作品带来了便利。但与此同时, 对演奏者自身的创造性、传统音乐强调的韵和文字谱的传承却有着一定的冲击。简谱与五线谱相比, 不同类型的曲目又有不同的应用。我国指挥家、作曲家杨春林在简谱VS五线谱谁最适合记民乐?中认为, 简谱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单声部、首调唱名法和转调少等特点不谋而合;而五线谱在对外交流、创作、专业院校教学和打谱上都有着巨大优势;二者不分高下, 应用场景不同应选用不同的记谱法, 并强调传统音乐教学中依然需要口传心授5。笔者以本科在读学生为对象, 做世界范围小规模调查问卷中发现, 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大

6、部分学生(41%)都可以读五线谱, 其次是简谱, 也有两种谱都可以读的, 还有很多学生两种都不认识。而“在你的国家, 中小学音乐课学习哪一种乐谱”问题中, 超过70%的学生选择了五线谱, 少部分选择了简谱, 有个别学生两个选项都选择, 还有极少部分选择了“本国的传统谱”。笔者在进一步半结构式访谈中了解到, 来自欧美地区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音乐课中主要学习五线谱。亚洲部分地区, 如蒙古、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尼泊尔等国的学生学习五线谱;马来西亚的学生学习五线谱和简谱;哈萨克斯坦、老挝的学生学习简谱;泰国、柬埔寨虽然不学五线谱和简谱, 但是学习一种类似简谱首调唱法的谱子, 只是把数字换为泰语

7、或柬语首例7个字母。非洲地区受访学生较少, 现有被访者均表示没有学过任何一种。由于受访学生人数有限, 且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尽相同, 因此以上数据和材料只能作为概况参考。在访谈中, 一些东南亚学生表示, 虽然他们学习的是五线谱, 但实际上是可以标注“doremi”等字母的;有些学生还表示, 他们在中小学时学习的五线谱并不扎实, 不会看但能唱歌, 也可以通过考试;还有很多学生表示, 随着音乐课程的减少他们已经忘记如何读谱了。基于以上调查结果, 本文对三种记谱法的分析如下:第一, 五线谱。五线谱在国际上应用最广泛, 且记录详实, 直观反映旋律。在初级入门阶段以固定调起步, 对比西方乐器钢琴、提琴等教学

8、法, 更容易理解, 快速入门。然而, 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还是以首调唱法传承和学习为主, 尤其是有些乐曲可以在多个调上演奏, 五线谱固定调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阻碍;一些韵的变化在五线谱上无法呈现, 或者由于记录过于详细也会对读谱造成障碍;五线谱相对较难掌握, 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初期读谱慢也会成为阻碍。第二, 简谱。简谱虽然不及五线谱普及, 但简单易学, 又与中国传统音乐的首调唱法有共通之处, 很容易找到中国音乐五声音阶规律。传统器乐曲有很多是由为人声伴奏逐渐脱离出来成为独奏曲的, 因此会出现同一乐曲可以在多个调上演奏, 简谱不会造成背谱障碍。然而在许多现代作品和多声部作品中, 简谱不能够直观

9、反映旋律。很多作曲家创作的民乐以五线谱呈现, 演奏教学中再转到简谱耗时费力。在国际交流与跨界演奏中, 由于其受众不够广泛也会对交流造成阻碍。第三, 文字谱。文字谱最能体现中国传统音乐的内涵与特征。然而, 在跨文化传播和教学中, 文字本身会成为第一道也是最大的障碍。不认识汉字、不了解它的记谱方式和规律, 会造成交流不畅甚至误读。三、跨文化传播与教学中记谱法的选用基于以上分析, 在不同场景、面对不同群体时, 我们应对记谱法有不同的选择。(一)时间维度在跨文化传播交流时, 有时是长达多年的教育, 即深度传播的方式之一, 有时是为期一年或半年甚至几个月的教育或交流, 有时只是一次讲座、一次音乐会上的相

10、遇, 有时甚至只有几分钟、几句话。不论面对的是音乐专业群体还是非专业群体, 时间越久传播越深入。1.一年甚至更久。当今的中国民族器乐不仅有传承下来的古曲, 还有很多作曲家专门创作的乐曲, 简谱和五线谱应用都非常广泛。由于五线谱和钢琴、提琴在世界的广泛传播, 不论受众是否是音乐专业、来自同一国家还是多个国家, 在相对较充裕的1年及以上时间的教学中, 中国器乐初级教学和介绍都应使用五线谱, 并参考西方乐器教学法, 从C大调开始, 加入音阶练习6, 多以中西相同点进行迁移, 使更多受众从他们熟悉的内容开始了解乐器, 快速入门。当对乐器有一定认识, 可以演奏简单乐曲后, 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 适当加入

11、合奏、重奏的形式。在半年左右学习了几首不同调的简单乐曲后, 应加入简谱学习, 熟悉中国五声音阶, 进行首调唱法的学习, 可以增加同一首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在不同调上演奏的特点。将近1年时, 可以引入文字谱的介绍。学生可以不认识谱, 但是通过传统音乐的学习可以对照文字谱了解“加花”的概念, 以备未来深入学习。当面对的是音乐相关专业群体时, 以上时间节点可能会提早, 学习深度也可以适当加深。半年和两三个月的情况可以在一年的框架基础上适当压缩。2.一周至一个月的短期交流。这种短期交流时间紧迫, 需要充分了解交流对象的音乐基础, 根据对方已有的音乐基础选用记谱法。如学习者来自多个国家, 可依据使用五线谱或

12、者简谱拆分成两个班;如不可拆班, 依然以五线谱为主, 但应允许学生以他们在其国家学习时使用的乐谱进行标注。以传播的角度来看, 由于时间短, 交流应以赏析与审美为主, 演奏实践作为辅助。此时双谱(五线谱和简谱)或三谱并行也可, 但是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当乐曲不是C大调时, 在同一个班内同时使用固定调唱法和首调唱法会给学生带来干扰, 因此, 在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还应选用单一记谱法。3.一次讲座。一次讲座的时间通常只有1至2小时, 一般以赏析和中国音乐美学内容为主, 其中谱例需要根据听众的音乐背景进行选择, 如对方有自己的一套记谱体系, 也应一同附上。如听众组成较多元, 同样需要多谱并用。在涉

13、及传统音乐美学时, 不论对方是否有中文基础, 都可以使用文字谱与五线谱、简谱对照的谱例进行讲解, 并辅以现场唱谱、演奏。4.其他。非音乐专业群体参与一次讲座的情况较少。专业音乐演奏者不论在合作交流还是跨界演出时, 通常都使用五线谱。(二)受众群体的多元程度在面对来自同一文化背景的听众时, 只要根据对方已有的音乐背景进行选择即可。而面对不同文化的多元听众, 甚至在新媒体的助推下, 也可能会同时面对全球多元文化音乐背景的受众时, 谱例同样需要多元, 五线谱、简谱甚至字母谱“doremi”等并用, 如涉及文字谱也可以加入, 必要时还需要将拼音备注在上面。结语五线谱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音乐语言, 在大多数情境下, 都应作为交流首选。但在一些五线谱使用较少的国家和地区, 就需要因地制宜, 使用音乐的“小语种”。跨文化交流时, 只有了解受众的音乐背景, 才能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记谱法。同时, 在新的历史阶段, 对民乐人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只是记谱法多元化, 音乐风格、讲解视角等都要更加多元化。参考文献:1王次炤.音乐美学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_.2徐立翔.工尺谱的非精确性与“大音希声”的美学精神J.中国音乐, 2001(2).3李富杰.从民族音乐学的视角看日本、中国和西方乐谱的文化意义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