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讲析第11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讲析第11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讲析第11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讲析第11讲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热点讲析: 第11讲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考向指南一 兴奋的产生和传导命题热点(1)反射弧各部分作用及异常分析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和神经元间传导(递)(3)膜电位变化与电流表偏转问题分析命题角度兴奋的传导始终是高考的热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形式:一是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二是分析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三是分析膜电位变化曲线例1(2011江苏高考)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

2、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本题考查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中的神经调节,意在考查识图分析能力。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d后刺激b,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结构b为神经纤维、结构c为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部位的要快;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a例2(2011南通一模)下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a在b

3、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解析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过程中电位的变化。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单向传递。在b点刺激时,同时传到a、c,a、c不会产生电位差,a1不偏转;兴奋传到d点,d、e产生电位差,a2偏转一次,再传到e点,d、e产生电位差,a2偏转一次,a2共偏转两次。在f点刺激时,只能传到e点,a2偏转一次,a1不偏转。答案

4、d例3(2011浙江高考)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解析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过程,意在考查对该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ab段和bc段分别表示动作电位的去极化、反极化过程,此时na内流,顺浓度梯度进行,该过程不消耗能量。cd段和de段表示复极化过程,此时k外流,该过程也不消耗能量。答案c点拨:1确定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方法(1)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与感受器相连的是

5、传入神经,与效应器相连的是传出神经。(3)与脊髓灰质前角(较大的一边)相连的是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是传入神经。(4)剪断或麻醉神经后,刺激外周段效应器有反应,刺激向中段效应器无反应,是传出神经;刺激外周段效应器无反应,刺激向中段效应器有反应,是传入神经。(5)兴奋从外周传向中枢的是传入神经,兴奋从中枢传向外周的是传出神经。2关于兴奋传递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2)在神经元之间: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

6、,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3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1)图示: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2)解读:a电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放;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de段静息电位。二 动物激素功能及相关实验分析命题热点(1)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及功能(2)激素分泌的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命题角度此类考题考查角度有:

7、一是考查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几种重要激素与新陈代谢的关系;二是结合实验或疾病考查动物激素的功能及分泌调节;三是比较激素与神经递质的异同例4(2011新课标全国卷)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从情境材料中提取信息及分析信息的能力。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因肾上腺

8、素可作用于心脏,所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内脏神经支配)和体液调节(肾上腺素完成调节);肾上腺素为动物激素,是通过血液(体液)运输到心脏的。答案c例5(2011重庆高考)下表是缺碘与不缺碘的两类人群中,血液内与甲状腺活动密切相关的两种激素含量状况。分泌腺体激素名称不缺碘人群激素含量缺碘人群激素含量补碘前补碘后甲状腺甲状腺激素正常降低正常垂体a正常b正常(1)表中a是_,b应_。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激素a起_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_。(2)长期缺碘,成年人会表现出: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少言寡语、反应迟钝及嗜睡等现象。现象说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作

9、用是_;现象说明该激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_。通常,食用碘盐可以防治碘缺乏病。解析(1)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a为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时,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会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因此b应升高;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中,控制枢纽是下丘脑。(2)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因此在长期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时,成年人会表现出喜热、畏寒等体温偏低现象;甲状腺激素也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当其含量下降时会表现出少言寡语等现象。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升高抑制(反馈调节)下丘脑(2)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兴奋性点拨:1激素作用的

10、特点(1)产生部位作用部位(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3)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且完成调节后既发生代谢性失活。(4)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器官、细胞,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从而改变代谢。2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枢纽的体现下丘脑垂体其他内分泌腺。3激素与神经递质共性的归纳总结(1)都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激素具有靶细胞,神经递质也具有靶细胞,即突触后神经元。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其化学成分是糖蛋白。激素及神经递质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是由它们的受体具有识别作用决定的。(2)作用完后都被分解。激素作用于靶

11、细胞,引起靶细胞代谢发生改变,之后激素会被分解;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之后神经递质被分解重新利用。(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都是通过信息传递引起相应的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反应,激素与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2010年有关“奶粉疑致婴幼儿性早熟”的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各界对奶粉是否会导致婴幼儿“性早熟”众说纷纭。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冈说:“当前吃的、用的,包括洗涤用品,都可能导致孩子性早熟,不可贸然把罪过扣在乳制品上。”卫生部8月15日通报“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调查结果,其评估认为,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所食用的乳粉没有关联。依据

12、以上材料可以下角度命题。(1)可以命制选择题,考查性激素的分泌及其调节过程。(2)可以命制实验分析题,考查奶粉中成分的检测或奶粉中导致身体异常的物质。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提前出现为特征的性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在性发育年龄以前出现了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外生殖器发育等。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是女孩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主要是由于下丘脑对性激素的负反馈的敏感性下降,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过早分泌所致。如图为性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功能。(2)如果用c饲喂正常动物,则a、b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_。(3)当血液中的c达到一定水平

13、时,反过来会影响_和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4)b与性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5)女性婴儿长时间服用含大量雌性激素的奶粉或牛奶会导致性早熟,这说明雌性激素的作用之一是_。(6)“食用反季节蔬菜和水果,易摄入较多残存的催熟剂,使儿童性早熟”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观点。这种观点到底对不对呢?解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题图体现的是性激素分泌的调节。(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3)根据图示可判断a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促性腺激素,c为性激素。外源添加性激素。使体内性激素增加,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它们分泌的a和b减少。(4)b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说明细胞膜具有细胞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