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资料_第1页
中学化学资料_第2页
中学化学资料_第3页
中学化学资料_第4页
中学化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九年级上册化学实验手册知识总结与试题训练专题一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知识点一药品的取用规则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触摸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 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 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 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3 剩余药品注意“三不一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 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知识点二常见的化学仪器反应容器存放仪器取用仪器夹持仪器计量仪器其他仪器归纳提升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根据用途分为:反应容器,如试管、烧杯;存放药品的仪器,如广口瓶(固体

2、)、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 体)等;加热仪器,如酒精灯;计量仪器,如托盘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等;取用仪器,如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密度较大的颗粒)、胶头滴管 (少量液体)等;夹持仪器,如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等;还有其他仪器,如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等。要认识常用仪器,能说出其名称,知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知识点三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用镊子)2粉末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知识点四1.倾倒液体液体药品的取用2量取液体注意:仰视,读数会偏小,量出来的液体比预计的要多;俯视,读数会偏大,量 出来的液体比

3、预计的要少。3.滴加液体归纳提升 要明确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取用规则:(1)“三不”原则:不用手接触药品,不凑近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尝药品的味道。(2) 处理原则 :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 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3) 节约原则 :要严格按照实验所需用量来取用药品,若实验中没说明用量,液 体取 12 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观察实验 1:分别将碳酸钠粉末和大理石装入试管中问题探究实验室中如何取用粉末状药品和块状药品?归纳提升取用粉末状药品的方法可总结为:“一斜、二送、三直立”; 取用块状药品的方法可总结为:“一横、二放、三慢竖”。 观察实验 2:倾倒取用液体

4、药品问题探究用倾倒法取用液体药品的操作要点有哪些?为什么? 归纳提升操作要点:(1)瓶塞倒放(防止瓶塞被污染后再污染试剂瓶中的溶液); (2)瓶口紧挨试管口且缓慢倾倒(避免试剂流到试管外);(3) 标签向着手心(防止不慎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4) 取液后立即盖紧瓶塞,放回原处(防止某些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与空气中 的某些成分反应或挥发到空气中,且同时打开多个试剂瓶后还容易盖错瓶塞。放 回原处是为了再次使用时便于寻找)。观察实验 3:用量筒量取 42 ml 水问题探究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该怎样读数?若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会对读数产生什么 影响?归纳提升读数时要先将量筒放平,并使视线与凹液面的

5、最低处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如果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实际体积;如果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实际体积。观察实验 4: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问题探究如何将细口瓶中的液体转移到试管中?使用胶头滴管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归纳提升吸取液体之前,先要挤压胶头排出滴管中的一部分空气;取液后,应使滴管 的橡胶胶帽在上,竖直放置,不要平放或倒置;滴液时,滴管应悬空放在容器口 的正上方,不要碰到容器内壁;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清洗干净。 药品的取用例题应用例: 下列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c )【解析】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 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取用液

6、体时标签应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取用 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 来。【方法点拨】 认真研读教材上各种药品取用的规范操作图,并记住操作要点 (如 取用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倾倒液体药品要“一倒、二向、三 挨、四盖”等)即可解答此类问题。 专项练习知识点 1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及使用1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知识点 2药品的取用方法2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知识点 3实验基本操作4.(中考)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装入块状固体 b.加热液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倾倒

7、液体 5(中考)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加热液体 b.量筒读数 c.移走蒸发皿 d.熄灭酒精灯 6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量筒 试管 燃烧匙 集气瓶 烧杯 烧瓶 a b c d7(中考)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塞进橡皮塞 d.量筒读数8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 的是(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9(双选)某同学做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操 作有错误的是( )a.加入氧化铜 b.倾倒稀硫酸 c.加热反应物 d.洗涤试

8、管10指出下列图示操作中的错误,并说明错误操作将引起的后果。(1) 取块状固体 (2)取液体 (3)给固体加热 (4)嗅闻气体 答:(1) ;(1) ;(3) ;(4) 。11以前很多同学都喜欢既别致又实用的叶脉书签,其制作方法如下:首先选取 大小适当、稍老一些的树叶(如桂树叶)放在烧杯中,加入 100 g 12%的氢氧化钠 溶液,加热煮沸 1015 min(不搅拌),取出,冲洗,将叶片压平,最后系上各 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便做好了。(1)在制作过程中,需称取 12 g 氢氧化钠固体。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称取时,要将其放在中,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 (填序号)。a增加砝码 b移动

9、游码c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d再加一些氢氧化钠固体(2) 量取 88 ml 的蒸馏水,量取时最好选用 (填“10 ml”“100 ml”或 “500 ml”)量筒,读数时视线应 。(3) 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作叶脉书签,请指出图中两处错误: ; 。 参考答案1.c 2.d 3.c 4. c 5.d 6.a 7.b 8.a 9.bc10. (1)打破试管 (2)试剂腐蚀标签,液体容易倒在外面 (3)试管爆裂 (4) 可能吸入有毒气体11. (1)小烧杯;c (2)100ml;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烧 杯底部没有垫石棉网;酒精灯内酒精太多。专题二蜡烛燃烧实验知识梳理探究步骤点燃前

10、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现象石蜡是一种白色固体,用小刀可切下一小块,放在水 中浮在水面,且不减少结论石蜡质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 小燃着时熄灭后1. 蜡烛火焰分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火柴 梗在外焰处最黑,内焰次之,焰心最淡2. 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3. 罩在火焰上方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有一缕白烟飘出,用火柴点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把 蜡烛重新点燃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1.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2.有水生成3.有二氧化碳生成白烟是固态石蜡小颗粒实验现象是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形态,一般通过我们的感观可感知,而实验 结论是我们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

11、结果。专项训练1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要 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a氮气c二氧化碳b水蒸气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2下列对石蜡燃烧实验的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石蜡是白色固体b 石蜡燃烧前会先熔化c 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d 熄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不能再燃烧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不能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是( )a关注物质的性质 b关注物质的变化c关注物质的用途 d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4.在点燃蜡烛时,小明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时间长一 些。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出

12、问题】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实验探究】实验名称: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实验方案:取 6 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 5 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 另 1 支做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实验结果:食盐质量 (g) 0 0.1 0.5 0.7 0.91.0燃烧时间 (分钟) 1015 18 28 2527燃烧稳定性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易灭 极易灭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1 。2 。 实验反思:此实验方案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5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

13、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灯芯处产生一缕白烟。【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 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 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收集证据】(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 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实验探究: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 到澄清石灰水 。小亮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吹灭蜡烛,立即用 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

14、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体 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 【结论与解释】(3)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同学的猜测。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4)小亮在实验时确实看到了石灰水变浑浊,但他获得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可能是。【反思与评价】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 100而呈 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5)小亮同学的反思可能是:。6小明通过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最近对蜡烛燃烧、酒精灯火焰、家 庭使用的液化气燃烧等产生

15、了兴趣,于是开始了系列实验。(1) 首先他发现三种物质的状态不同,蜡烛是 ,酒精是 ,液化 气是 (填“固体”“液体”或“气体”)。(2) 点燃液化气,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 (填序号)。发出蓝色火焰;燃烧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发光、放热;产生浓烟;火焰分层。(3)用一支木筷迅速插入液化气火焰中片刻取出,观察到木筷表面出现的现象和 蜡烛燃烧出现的现象相同:在最外层呈圆弧状焦黑斑,说明液化气燃烧火焰也 (填“是”或“不是”)分层的,温 度 最 高 , 平 时 用 水 壶 在 煤 气 灶 上 烧 开 水 应 将 水 壶 加热。(4) 为了探究液化气燃烧后生成的产物,他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液化气燃烧的

16、 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振 荡 , 澄 清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 这 说 明 液 化 气 燃 烧 的 生 成 物 中 一 定 含 和 。(5) 小明发现家用液化气燃烧有时在锅底会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 ,产生的原因是。参考答案1.d 2.d 3.c4. 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燃烧的时间 。所加食盐并非越多越好,从本实验看,加入 0.7g 时效果最好 。必须进行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或还要观察或测定加入食盐后对烛光亮度的影响 等)5. (2)变浑浊;水蒸气;小明;小亮、小光。(3)小明(4)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 有燃烧时残

17、余的二氧化碳存在,导致石灰水变浑浊(5)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 而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形成白烟 。6. (1)固体,液体,气体。(2) (3)是;外焰;放在蓝色火焰处 (或放 在外焰处)(4)水,二氧化碳。(5)炭黑,液化气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或锅放在内焰处 了)专题三知识梳理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实验图示: 实验内容 探究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燃着的木条分 别插入空气瓶和 呼出的气体瓶向空气瓶和呼出 的气体瓶中分别空气瓶中的木条 无明显变化 ,呼出的气体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 瓶中的木条熄灭或燃烧不旺 少 (填“多”或“少”,下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18、比空气滴加石灰水,振中的多荡取两块干燥的玻 璃片,对着其中 一块哈气空气瓶中 无明显变化 ,呼出的气体瓶中 变浑浊空气中的玻璃片 无明显变化 ,哈气的玻璃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 片出现水雾 的 多注意: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中都含有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只是 含量不同而已。 专项训练1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图中的三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a a 中熄灭、b 中变旺、c 中不变b a 中变旺、b 中熄灭、c 中不变c a、b 中变旺、c 中熄灭d 三瓶气体中都熄灭2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 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

19、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 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 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 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d 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3收集呼出气体的正确实验步骤为( )a b c d4 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同时伸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的气体样品中,现象是 ( )a 两根木条同时熄灭b 两根木条都照常燃烧c 呼出的气体样品中的木条先熄灭d 空气样品中的木条先熄灭5下面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1) 实验 1 得出的结论是 。(2) 实验 2 中通入空气的试管中现

20、象是 ,对比得出的结论 是 。(3) 实验 3 中哈气的镜片上的现象是出现 ,对比得出的实验结论 是 。6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 证实这个问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当人缓缓吸气时,关闭 a,打开 b, (填“”或“”,后同)瓶中的澄清石灰水轻微变浑浊;当人缓慢呼气时,打开 a,关闭 b,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 氧化碳主要来自于人体的代谢产物。(2) 瓶中所装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瓶中所装澄清石灰水的作用 是 。(3) 此实验进行时,切忌弄错两个活塞的开

21、闭情况。若吸气时打开 a,关闭 b,会 导致 ;若呼气时关闭 a,打开 b,会导致 。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 而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7某实验小组同学对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了下列 实验进行探究。(1) 实验一:检验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2) 实验二:测定呼出气体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袋中,开始采集数据(如图 1),然 后向袋内吹入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得到图 2,表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是 (填“x”“y”或“z”)。y 的体积分数在 60 s 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200 s 时未采

22、集数据的所有气体, 总体积分数为 。参考答案1.b 2.c 3.b 4.c5. (1)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 (2)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二氧化 碳的含量比空气中多 (3)水雾;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多6. (1); (2)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将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吸入口中 ;将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吹出瓶外。点拨:(1)人吸气时,要除掉混合气体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让吸入的气体通过 瓶进入,应打开活塞 b,关闭活塞 a。(2)人呼气时,需要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因此呼出的气体需要通过,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应 打开活塞 a,关

23、闭活塞 b,此时观察到瓶内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瓶 和瓶的作用不同,瓶是吸入气体的装置,是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 氧化碳;瓶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造成干扰;通过上述操作,能 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7.z;水蒸气冷凝;76.66%专题四重要实验知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一.实验步骤(重难点剖析)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4)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集中加热;(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

24、。2.方法技巧本实验的操作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利用谐音记为茶 庄定点收利息。二.实验过程易错点提醒1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2 铁夹应夹到离试管口 1/31/4 处,有利于加热。3 导气管露出橡皮塞少许(约 0.5cm)即可有利于气体的排出。4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 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5加热时,先使试管受热均匀,再集中加热药品处,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 6用排水法收集时,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即可;用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收集 时,导气管末端应伸至接近集气瓶底部。7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

25、待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收集。8 实验结束时,先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三.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图1.固体加热型2.固液不加热型3.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总结:发生装置的选择:看反应物的状态。四、气体收集装置: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o 的性质: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1.排水法:适用不易溶(或难溶 )于水的气体2.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密度比空气大 的气体3.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密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总结:收集装置的选择: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4.检验与验满方法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即是氧气 验满:(1)用排水法收集: 当集气瓶的一侧

26、有气泡放出时,证明已收集满。(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填写下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编号填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原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加热高锰酸钾 a c 或 d锰氧气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 化锰过氧化氢和二 氧化锰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水氧气aa 或 dbb 或 d六.仪器组装原则总体原则: 先下后上,先左后右。试管的高度, 由酒精灯的外焰决定。注意:仪器的拆卸按安装的反方向进行。七.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松开手,导管内

27、 有一段水柱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八.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2 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3 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 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大试管、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 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实验步骤】1制取氧气(1)仔细观察右图装置 ,使用的仪器有_等。_侧为 气体发生装置,_侧是气体收集装置。因为氧气_,因此可采 用排水法收集。(

28、大试管、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导管、水槽、集气瓶;左;右;不易 溶于水)(2)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 开橡胶塞,在 试管 中装 入少 量 高锰 酸 钾 ,并 在试管口放 一团棉 花 , 防 止 _。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以防止加热时_。 (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3)将两个集气瓶分别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然后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 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4)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_,然后对高锰酸钾 所在的部位加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

29、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 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 _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_放在桌子上。 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一瓶氧气(瓶中留有少量水)。(均匀受热;在水面下用玻璃片;正)(5)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 _。(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骤然冷却而炸裂)2氧气的性质(1)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向下 缓 慢 插 入 到 上 面 实 验 收 集 到 的 氧 气 中 , 可 观 察 到 _。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 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

30、。(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 瓶中。可观察到_。集 气瓶底部预先放少量水或一层细沙,可以防止_。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生成物溅落下来炸 裂瓶底)【实验重要图示】【问题与交流】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答:手握试管的目的是用体温使试管中的气体升温。因此,除了用手握的方法外, 还可以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用酒精灯微热试管等方法。2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答:可能的原因有:没等装置中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氧气

31、;排水集气时,集气瓶中的水没有完全充满,还留有气泡;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 封不好。3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答:如果开始便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二氧化碳,易使集气瓶中的氧气逸出损失,会迅速使瓶中氧 气的含量降低,影响实验现象。【反思、拓展】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小华同学把铁丝绕成螺旋状缠在火柴梗上点燃 后,伸入他收集到的氧气瓶中,却没有观察到铁丝燃烧现象。请你帮他分析可能 的原因(至少答两点)。答:铁丝表面未除锈;火柴梗刚点燃就伸入瓶内 (或火柴梗燃烧消耗了较多的氧 气);氧气

32、不纯,铁丝过粗等。2.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指出其中的五处错误3.为什么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刚产生的气泡中混有空气,这时的气体不纯。4. 为什么把集气瓶移出水槽后,要正放在桌子上?原因: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5.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分离液态空气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专项训练1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 收集满氧气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

33、灯,再移出导气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纯净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b 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c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就立即收集,防止生成的气体跑掉d 用高锰酸钾制取所需氧气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 精灯3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 ;b.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若选择 a 和 e 装置制取并收集 氧气,则要对 a 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 方法是_ 。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制备氧气并探究氧气的性质。(1) 该同学制备氧气时应选用的药

34、品是_(限选: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 锰 、 高 锰 酸 钾 ) , 生 成 氧 气 的 文 字 表 达 式 为 _。(2) 夏天室温很高的时候,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合理方法是:将导管口放入水面 下,然后_,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3)添加药品,连接仪器,加热试管后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此时导管口还在集气 瓶外面,接下来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a 立刻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b 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c 立即熄灭酒精灯,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后再点燃酒精灯(4)该同学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加热到发红后,伸进一瓶氧气中,观察到的 现象是_。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35、的方法是 _。(5) 仪器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 。(6) 实验中有同学发现对药品加热一段时间后收集不到气体,可能的原因是 _ ;参考答案加热1.a 2.c 3. (1)酒精灯;集气瓶( 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 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 明收集满了)加热4. (1)高锰酸钾;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用酒精灯给试管微热 (3)b(4)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5)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6)装置漏气专题五 实验活动分析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内容设计实验过程设计1、 实验

36、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4、 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5、 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步骤6、 二氧化碳气体性质的检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方案选择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方案选择:序号方案一加入试剂木炭在氧气中 燃烧反应条件固体、气体点 燃优点或缺点生成气体不纯 净结论不选择生成的硫酸钙 覆盖在大理石方案二硫酸、石灰石 或者大理石固、液不加热或石灰石的表 面,阻碍了反不选择应的进一步发 生。浓盐酸易挥 固、液不加热方案三浓盐酸、石灰 石或者大理石固、液不加热发,生成的气 体不纯净,含不选择较多的氯化氢 气体。反应速度太方案四稀盐酸、碳酸 钠

37、固、液不加热快,迅速产生 大量气泡,不 适合实验室制不选择取气体。反应固、液不 加热,速度适方案五稀盐酸、石灰 石或者大理石固、液不加热中,产生气泡 速度较快,适选择合实验室制取 气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caco 2hclcacl h oco 3 2 2 2固体+液-不加热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2. 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实验用品】烧杯、集气瓶、量筒、玻璃导管、胶皮管、单孔橡胶塞、铁架台(带铁夹)、试管、 试管夹、玻璃片、酒精灯、镊子(或药匙)、胶头滴管。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12)、澄清石灰水

38、、紫色石蕊溶液。蒸馏水、蜡烛、火柴、木条。【实验步骤】1.制取二氧化碳(1)组装仪器(如图 1 所示);(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将几小块大理石(或石灰石)放入试管内;(4)倾倒稀盐酸;(5)用向上排空气集 气法收集气体;(6)把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检验:将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7)收集满后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2.二氧化碳的性质(1)把一支短蜡烛固定在烧杯内,点燃。拿起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向烧杯内 缓慢倾倒二氧化碳,如图 2 所示。实验现象:蜡烛逐渐熄灭。_实验现象:下层的蜡烛先熄灭。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39、,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 蒸馏水,然后各滴入 12 滴石蕊溶液。将其中一 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 火焰上加热,注意在酒精灯上加热时,要不时地移动试管。实验现象:向蒸馏水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通入 co 后,紫色石蕊溶液2变为红色;加热后红色消失,溶液呈紫色。实验分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 h co ,h co 具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2 3 2 3变红;碳酸受热易分解生成 h o 和 co 。2 2(3)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

40、浊。_实验分析:co +ca(oh) caco +h o。2 2 3 2专题六燃烧的条件 知识回顾燃烧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1) 可燃物(2) 氧气(或空气)(3) 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那么,本次实验活动就由这三个条件入手,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实验用品】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剪刀。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薄铜片、火柴、水等。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1.探究燃烧条件:有可燃物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 , 放到酒 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蘸有酒精的棉 花立刻 燃 烧 , 产 生 蓝 色 火 焰 ; 蘸 有 水的 棉花不燃烧结论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可 燃物2. 探究燃烧条件: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