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754-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思考题-中医护理等(1)_第1页
Y754-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思考题-中医护理等(1)_第2页
Y754-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思考题-中医护理等(1)_第3页
Y754-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思考题-中医护理等(1)_第4页
Y754-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思考题-中医护理等(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皮组织1试述被覆上皮的分类和各类上皮的结构特点和分布。分类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单层扁平 上皮单层立方 上皮单层柱状 上皮假复层纤 毛柱状复层扁平 上皮变移上皮复层柱状 上皮形态结构一层扁平_层立方一层棱柱一层高低多层细胞多层细胞多层细胞特点细胞组形细胞组状细胞组不等的柱组成。表组成。细组成。表成,表而成,表面成,表而状细胞、面数层细胞的形状层细胞柱观细胞多观细胞多观细胞多梭形细胞呈扁平和层数随状,中间边形,边角形,侧角形,侧胞、杯状鳞状:只器官空虚细胞多边缘锯齿面观立方而观长柱细胞和锥有深层细或充盈而形,基底状:侧而形,核圆形,核椭形细胞组胞紧贴基改变层细胞您观细胞扁居中央圆近基部成,细胞膜,呈

2、矮柱状薄,核椭(肠上皮均位基膜柱状或立圆居中央夹有杯状上:柱状方形;中细胞,在细胞表面间数层呈小肠上皮有纤毛多边形。表而有纹分角化和状缘)未角化分布内皮:心、甲状腺滤胃、肠、呼吸道的未角化肾盏、肾眼睑结血管、淋泡、肾小胆囊、子腔而等的:口腔、盂、输尿膜、男性巴管管、腺导宫、输卵食管和阴管和膀胱尿道等间皮:胸管管等处道的腔而膜、腹膜、角化的:心包膜 其它:肺 泡和肾小皮肤表皮2.戌細胞的游离而们mar构?(微绒毛.纤毛pi,3上皮细胞的侧而常有哪些特殊结构?试述这些特殊结构的结构和功能。侧而细胞连 接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结构特点也称闭锁小带, 相邻细胞膜形 成24个点状 融合,融合处相

3、邻细胞膜内蛋 白颗粒排成列 并形成网格吻 合对接,未融合 处有狭小间隙也称黏着小带, 相邻细胞间隙 中充满连接相 邻细胞膜的细 丝,细胞膜胞质 而附有薄层致 密物和细丝,细 丝在胞而形成 终末网又称黏着斑,相 邻细胞间隙较 宽,其内有纵行 致密的中间线, 通过细丝与相 邻细胞质而的 附着板及英反 折的张力死相 连又称通讯连接,连接处 有许多由6个杆状连接 蛋白组成的颗粒称连 接小体,其中央有一小 管,相邻细胞膜上的小 管对接形成细胞间的 直接通道。未连接处有 狭小间隙功能封闭细胞间隙加强细胞黏着,使相连细胞牢利于细胞间离子和小起屏障作用,阻 止物质穿过细 胞间隙传递细胞间的 收缩力,维持细 胞

4、形状固连接,起固定和连接作用分子物质交换:传递信 息和电冲动4. 很细胞的基底而常哪些特殊结构?(基膜、基膜内褶、半桥粒P17)结缔组织1.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种类有哪些?苴各自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是什么?细胞成纤维细胞纤维细 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形 态 结 构光 镜胞体较大,有 突起,胞核卵 圆形,核仁明 显,胞质丰 富,弱嗜碱性胞体较 小,长 梭形,胞核较 小,染 色深,胞质较 少,嗜 酸性又称组织细胞,形 态多样随功能状态 改变,胞核小,卵 圆或肾形,着色深, 核仁不明显,胞质 丰富嗜酸性,常含 空泡或异物颗粒圆形或卵圆 形,核圆形, 偏细胞一侧, 染色质紧靠 核膜呈辐射 状分布,胞

5、质 丰富,嗜碱 性,核旁有浅 染区圆形或卵圆形,胞 核小而圆,胞质充 满粗大的嗜碱性颗 粒镜胞质中粗而 内质网丰富, 高尔基复合 体发达粗面内 质网和 高尔基 复合体 不发达表而有许多皱褶微 绒毛,少许球形隆 起,胞质有大量溶 斷体、吞饮泡和吞 噬体、残余体:膜 内侧有较多微丝微 管大量平行排 列的粗而内 质网,浅染区 有发达的髙 尔基复合体颗粒有单位膜包 被,大小不一,颗 粒内含肝素、组胺、 嗜酸性颗粒细胞趋 化因子等介质;胞 质中有白三烯功能合成各种纤 维和基质;分 泌多种生长 因子,调节细 胞增殖和分 化;组织损伤 时可分裂增 殖,修复伤口是成纤 维细胞 的静止 状态, 组织损 伤修复

6、时可转 变为成 纤维细 胞1、趋化性,参与免 疫应答2、特异性和非特 异性吞噬功能3、抗原提呈作用, 参与细胞免疫4、分泌溶菌酶、干 扰素等活性物 质,参与防御免 疫合成、分泌免 疫球蛋白,参 与体液免疫, 抑制或杀灭 细菌和病毒, 促进巨噬细 胞对抗原的 吞噬受刺激后经脱颗粒 释放介质:肝素抗 凝血,组胺、白三 烯可引起过敏反 应:嗜酸性颗粒细 胞趋化因子可吸引 时尚小颗粒细胞聚 集到过敏反应部位 释放组胺酶等减轻 过敏反应另外: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白细胞见书P252.试述固有结缔组织的分类和备类固有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答:(1)疏松结缔组织:蜂窝组织,细胞种类多纤维数呈少,

7、排列疏松,血管丰富,具有连接支持防御修复等功能匚(2)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细胞较少,纤维粗大,排列致密,以支持连接 为其主要功能。(3)脂肪组织:主要由大咼群集的脂肪细胞组成,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小叶,黄色脂 肪组织起贮能,维持体温,缓冲保护和填充作用。棕色脂肪组织在寒冷刺激下,脂 肪细胞内脂类分解氧化产生热能。(4)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构成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支架。网孔内 细胞和液体可自由流动,为造血细胞发生和淋巴细胞发冇提供了适宜微环境。3. 软骨组织与骨组织的分类?软骨与骨的发生方式分别有哪些?答:软计组织的分类:软竹细胞、软卄基质(透明软管、弹性软竹、纤维软

8、件)计组织的分类:秤基质、卄组织的细胞(卄祖细胞、成件细胞、骨细胞、破朴细胞) 软竹的生长方式:A附加性生长(由卄祖细胞增殖分化成软骨细胞)、B间质性生长(通过已有的软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增殖)竹的发生方式:A膜内成计:间充质细胞一一原始结缔组织膜膜内间充质细胞直接成骨B软件内成骨:间充质细胞一一软卅锥形在软计锥形基础上,软卄逐渐被新生的丹组织代替。4. 名词解释:同源细胞群:软卄组织中成群分布的软骨细胞群,由一个骨原细胞分裂增生而成。忡基质:又称计质,即钙化的件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骨板:板层状的计基质称计板。件祖细胞:卄组织的干细胞,位于计膜内,可分化为成卄细胞和成软丹细胞

9、。件单位:主要分布于长骨的猎密质,位于内外环竹板之间,是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符板 和it细胞组成的圆筒状结构。卄单位中轴的中央管内含有骨膜、小血管和神经结。 骨单位沿件的长轴排列,是长卄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结构单位。5. 试述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答:红细胞直径约7.5 u m,呈双凹圆盘状,于血图标本瑞氏染色呈橘红色。中央染色较注, 周缘较深。无细胞核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氧气,带走所产生的二氧化碳。6. 试述血液的组成成份及各组成成份的正常值。答:(1)血浆(占55%容积):其中水占90%,其余为血浆蛋白,无机盐

10、和多种营养代谢物 质等。(2) Ifll细胞(占45%容积):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正常值见书P31)7. 各系血细胞发过生过程的形态变化规律是什么?答:胞体由大到小胞核由大到小,染色质由稀疏到粗密,核仁从有到无胞质由少到多,嗜碱性由强到弱到无(单核淋巴细胞除外),胞质特殊产物出现并逐渐 增多(红细胞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的特殊颗粒)分裂能力由有到无(淋巴细胞除外)肌组织1.试比较三种肌纤维的组织结构形态结 构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一般形 态长圆柱形短柱形有分支长梭形细胞核多个,椭圆形,位于胞膜单个为多见卵圆形位置居单个长杆状位置居下中中肌原纤 维有明显有但不明显无横纹有且明显分明暗两带有但不甚明显无

11、2. 试述计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和粗、细肌丝的分子组成。答:骨骼肌由成朿的件骼肌纤维组成。丹骼肌纤维一般呈长圆柱形,是一种多核的细胞,核 位于肌膜下方。肌浆丰富,含大量与细胞长轴平行的肌原纤维。肌纤维呈现出规则的明暗交 替横纹,由明带、暗带组成。暗带中央暗线称Z线,暗带中央明带称H带,H带中深色线 称M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它是席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粗肌丝由肌球蛋白有序排列而成:细肌线由三种不同的蛋白分子组成:肌动蛋白、原肌 球蛋白、肌钙蛋白。3. 肌原纤维:是骨骼肌肌浆中含有的一种与肌纤维收缩有关的结构,呈细长丝状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肌盯: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

12、段肌原纤维,包括0.51带+A带+0.51带,是横纹肌纤维收缩 的结构与功能单位。肌浆网:是骨骼肌纤维内特化的滑而内质网,形成中央部的纵小管和两端膨大的终池。终池 与横小管组成三联体结构。横小管:简称T管,是丹骼肌和心肌纤维的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网,环绕在每条 肌原纤维的表而。横小管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每个肌节。闰盘:是心肌纤维相互连接部位,为心肌特有的结构。光镜下为深染的粗线,与肌纤维长轴 垂直或呈阶梯状:电镜下闰盘位于Z线水平,为相邻肌纤维的肌膜相互嵌合,在横 向接触而上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向有缝隙连接。功能:牢固连接,并使心肌纤维产 生同步收缩。神经组织1. 简述神经元的分类和光

13、镜形态特点。答:(1)按神经元的突起数量分为三类:A、多级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B、双级神经元:有树突和轴突各一个C、假单级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在不远处呈T形分为两支:中枢突和周 围突(2)按神经元轴突长短分为两类:A、高尔基I型神经元:具有长轴突(可达lm以上)的大神经元B、髙尔基II型神经元:具有短轴突(仅数微米)的小神经元(3)按神经元的功能分为三类:A、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级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一般为多级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主要为多级神经元,位于前两种神经元之间。2. 描述周用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的光镜结构。答:轴突外包魅鞘。腌鞘分成许多卩段,

14、每一节段髓鞘是由一个施万细胞膜包卷轴突而形成 的多层膜结构,电镜下呈明暗相间的同心板层结构。各间僦鞘之间的间断处称郎飞结。相邻 郎飞结之间的一个施万细胞及斷鞘称结间体。由施万细胞包在轴突外而,故又称神经膜细胞, 在有髓神经纤维的横切而上,施万细胞可分为三层:中间层为多层细胞膜同心卷绕形成的髓 鞘,以髓鞘为界,胞质分为内侧胞质和外侧胞质。3. 简述述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及功能。答:(1)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A、星形胶质细胞:构成血脑屏障的神经胶质膜。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多种因子, 对神经元分化,功能的维持及创伤后可塑性变化有重要影响。B、少突胶质细胞:胞体突起短而少,形成中枢神经纤维的髓鞘。

15、C、小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可转变为巨噬细胞。D、室管膜细胞:脉络丛的室管膜细胞细膜可产生脑脊液。(2)周囤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A、施万细胞:包裹周国神经元轴突,形成髓鞘,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B、卫星细胞:视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扁平或立方形细胞。4. 简述述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各种神经末梢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答:(1)感觉神经末梢A、游离神经末梢:较细的有册或无髓神经纤维的终末反复分支而成。细支裸露无 被囊。感受温度、应力和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参与产生冷热轻触和痛的感觉。B、触觉小体:呈卵圆形,小体内有许多扁平横列的细胞,外包结缔组织被囊能 感受应力刺激,参与产生触觉。C、环层小

16、体:较大,呈圆或卵圆形,中央有一条均质状的圆柱体,周用有许多层 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能感受较强的应力,参与产生压觉和振动觉。D、肌梭:梭形结构,表面有结缔组织被囊,内含梭内肌纤维。属本体感受器,感 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在调控卄骼肌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2)运动神经末梢A、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轴突反复分支,每一分支形成匍萄状终末,并与柠骼肌细 胞建立突触连接,称运动终板或神经肌连接,此区域呈板状隆起。功能:传递 神经冲动。B、内脏运动神经末梢:纤维较细,无骷鞘,分支末端呈串珠样膨体,贴附于肌细 胞表而或穿行于腺细胞之间,与效应细胞建立突触。5. 名词解释: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

17、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包括突触前成 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及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可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 髓神经纤维。触觉小体:位于皮肤真皮乳头的感觉神经末梢,呈卵圆形,长轴与皮肤表而垂直,小体 内扁平横列细胞外包结缔组织被囊,感受触觉。环层小体:广泛分布在皮下组织、腹膜、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的有被囊感觉神经 末梢,感受压觉、振动觉。运动终板:妪体运动神经末梢中神经元细胞体的轴突反复分支,并与席骼肌建立突触连 接,呈椭圆形板状隆起,也称神经肌连接。循环1. 心脏及各级动脉管壁的形态特点答:(1)心壁很厚,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壁从内到外分为心内膜、心肌膜、心

18、外膜三层。房 室孔和动脉孔处有心瓣膜。A、心内膜: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内皮又分为内层和外层,外层即心内膜下层,内含 心脏传导系统的分支一一普肯耶纤维。B、心肌膜:最厚,由心肌组织构成,含丰富毛细血管。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通过心计 骼相连。C、心外膜:浆膜性结构,表面光滑。D、心瓣膜:是心内膜向腔内突岀形成的薄片状结构,防止血液倒流。(2)各级动脉的形态特点A、大动脉:中膜以4070层弹性膜为主构成,英间有平滑肌纤维,内、外弹性膜不明 显。B、中动脉:弹性膜明显,三层结构淸楚,中膜由2040层环形平滑肌组成C、小动脉:可见内弹性膜,中膜由数层平滑肌纤维构成D、微动脉:内膜无内弹性膜,中膜仅由12层

19、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2. 毛细血管的分型及特点答:根据内皮和基膜的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三型:(1)连续性毛细血管:有一层连续的内皮细胞(胞质内含大星:质膜小泡,在血 液与组织物质交换中起运转作用),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内皮外 基膜完整。(2)有孔毛细血管:也具有一层内皮细胞和连续的基膜,特点是内皮细胞不含 核的部分很薄,其上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小孔,孔上有隔膜封闭。(3)血窦或称窦状毛细血管:特点是管腔较大,管腔形状不规则。内皮细胞有 窗孔但无隔膜。细胞之间有较大间隙,基膜不完整或缺如,又称不连续毛 细血管。免疫胸腺、淋巴结及脾脏的组织结构及功能答:(1)胸腺由结缔组织被麥包被,呈不对称的

20、左右两叶,形状和大小有明显的年龄性变化。 胸腺小叶周边为皮质,中央为骷质。功能:是形成初始T细胞的场所,向外周淋巴 器官和淋巴组织输送各种初始T细胞。(2)淋巴结表而有薄层致密结缔组织被摸包被,并伸入实质构成粗支架状的小梁,数条 输入淋巴管穿过与被膜下窦通连,英凹侧为门部,有数条输出淋巴管。实质有皮质 和髓质组成,二者无截然界限,髓质由髓索和其间的髓窦组成。功能:滤过淋巴; 免疫应答。(3)脾脏:A、被膜与小梁:被膜由丰富含弹性纤维及平滑肌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伸入脾内形成小梁。B、白腌:由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构成,相当于淋巴结的皮 质。C、红髓:深红色,含大量血细胞,由脾索和脾血窦

21、组成。功能:造血、储 血、滤血、免疫应答。内分泌1. 内分泌组织的形态特点答:内分泌腺的特点:无导管:腺细胞排列成索、团状或国成滤泡;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丰富。 内分泌细胞形态特点:(1)含氮激素分泌细胞:粗而内质网多:高尔基体较发达:有分泌颗粒。(2)类固醇激素分泌细胞:丰富的滑而内质网:管状酹线立体;含较多脂滴:无分泌颗 粒。2. 甲状腺、肾上腺及脑垂体的纟II织结构及功能(分泌的主要激素)(书P125-132)消化管(书P135-147)1. 消化管壁的共同形态特点2. 胃、小肠的组织结构及与功能的关系(肖底腺、小肠绒毛。消化腺1. 胰腺的组织结构及功能答:胰腺由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组成。(1

22、)外分泌部由腺泡和导管组成。腺泡属浆液性腺泡,腺细胞与基膜之间无肌上皮细胞。(2)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在外分泌部之间,胰尾较多,由内分泌细胞组成团索结构, 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功能:外分泌部分泌胰液,碱性液体,含多种消化酶和丰富电解质。胰岛内:A细胞(20%)分泌胰髙血糖素,升高血糖:B细胞(70%)分泌胰岛素, 降低血糖;D细胞(5%)分泌抑生长素,抑制A、B细胞和PP细胞的分泌 功能;PP细胞很少,分泌胰多肽,抑制肠胃运动、抑制胰液分泌和抑制胆 囊收缩。2. 肝脏的组织结构(肝小叶、门管区。答:(1)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呈多而棱柱体。包括中央静脉、肝板和胆小管、血 窦和窦周隙

23、。A、中央静脉:管壁薄,仅由内皮衬附与周围血窦相通B、肝索(肝板):肝细胞单层排列而成的板状结构,放射状C、肝血実:与肝板相间排列D、窦周隙:血窦内皮与肝板间的窄隙E、胆小管:相邻细胞局部细胞膜凹陷而成的微细管道,相互吻合成网(2)门管区:位于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有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胆管,即 三联管。此外有小叶间淋巴管。泌尿系统1. 滤过屏障:由有孔毛细血管内皮、血管基膜、裂孔膜组成。功能:选择性滤过血浆,水、 离子、小分子可通过并进入神小囊腔。2. 1斤单位:是肾的结构与功能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每个肾由150万个肾单位, 它们与集合管共同行使泌尿功能。3. 球旁复合体的

24、组成、结构和功能答:球旁复合体又称球旁器.是由球旁细胞、致密斑和球外系膜细胞组成,位于肾小体血 管极处,大致呈三角形,致密斑为三角形的底,入球微动脉和出球微动脉分別形成两条侧边, 球外系膜细胞则位于三角形中心。(1)球旁细胞:内含肾素,是蛋白质水解酶,能将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为血管紧 张素,具有促进血管收缩和升高血压的作用。肾素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盐皮质 激素。(2)致密斑:可感受流经远端小管内的滤过液的钠离子浓度变化,并将此信息通过英胞 质突起传递到球旁细胞,促使其(球旁细胞)分泌肾素,保钠排钾(3)球外系膜细胞:又称即垫细胞。可能在球旁复合体的功能活动中起信息传递作用。呼吸系统1.

25、气血屏障答:在相邻两个肺泡之间薄层结缔组织组成的肺泡隔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肺泡内的 氧气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要通过的结构,依次为肺泡表而的液体层、I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 基膜、薄层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成为气血屏障。气血屏障结构很薄,有利于气 体迅速交换。2. 简述肺内导气部的组成及结构变化规律叶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假复层纤毛柱状单层纤毛柱状单层柱状纤毛单层柱状杯状细胞尚多逐渐减少很少无腺体逐渐减少大多消失完全消失无软骨环不规则片状片状、逐渐少大多消失完全消失平滑肌分散相对增多环形明显完整环形3. 试述肺内呼吸部的组成、结构及功能答:呼吸部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

26、管、肺泡囊和肺泡。呼吸性细支气管延续至导气部终 末细支气管分支,英管壁开始已有肺泡开口,因此呼吸部执行气体交换功能。(详细见书 P165)4. 肺泡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答:肺泡是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呈半球形囊泡。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 壁薄覆以单层的肺泡上皮,肺泡上皮细胞由I型和II型两种细胞组成,I型肺泡细胞呈扁平 状,在气体交换中起重要作用;II型肺泡细胞呈立方形或圆形,镶嵌于I型肺泡细胞之间, II型肺泡细胞是一种分泌细胞,分泌的表而活性物质有稳左肺泡直径的作用。II型肺泡细胞 还具有分裂增殖并转变为I型肺泡细胞的功能。相邻肺泡间的疏松结缔组织称肺泡隔,相邻 肺泡间气体流通的小

27、孔称为肺泡孔。男性生殖系统1. 生精小管的组织结构与功能答:生精小管是一种特殊的复层上皮性管道.是产生精子的部位,故称为生精上皮。生精小 管的管壁由各级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两类细胞组成。支持细胞呈高锥体形,基部附于基膜, 顶部延伸至生精小管腔而,约58层各级的生精细胞就镶嵌于其侧而,相邻两支持细胞之 间有紧密连接对于生精上皮的精子形成过程,支持细胞具有重要的支持功能。2. 血睾屏障答:也称I丄生精小管屏障,即生精小管与血液之间存在的结构屏障,其组成包括:毛细血 管内皮和基膜:结缔组织:生精上皮的基膜:支持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其中支持细胞间的 紧密连接最重要。血睾屏障的存在使生精小管形成了较为密闭

28、的空间,是维持精子发育的较 为稳定的微环境。女性生殖系统1. 卵泡的发育与成熟答:卵泡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包国卵母细胞的卵泡细胞组成。卵泡发育是一个连续性的生长过 程,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分为四个阶段: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初 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合称为生长卵泡。卵泡生长发冇过程中卵泡细胞和卵泡膜分泌雌激素,作 用于子宫内膜。2. 排卵(定义、时间、排出的结构)答: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卵巢内成熟卵泡的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放射冠 和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出,经腹腔进入输卵管的过程称为排卵。排卵一般发生在月经周期 第14天。3. 黄体的形成、结构、功能与命运答:成熟卵泡排卵后,残

29、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塌陷形成皱嬖,在黄体生成素作用下,卵泡细 胞增生分化形成一个体积较大又富有血管的内分泌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为黄体。黄 体含有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前者可分泌大量孕酮,后者分泌雌激素。根据排出的卵泡 是否受精,黄体分为月经黄体和妊娠黄体,前者持续两周后退化,后者持续约6个月后退化, 两者退化后均形成白体。4.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答:月经期(1-4天):功能层破裂成碎片连同血液一起排岀,称月经。增生期(5-14天):基底层细胞增生向内膜表面生长,子宫腺螺旋动脉增长弯曲,内膜 增厚。分泌期(15-28天):也称黄体期,子宫腺更弯曲,到达内膜注表而,基质增多,内膜 更厚,达5

30、-7mm。胚胎学总论1. 什么是精子获能?什么是受精(左义、时间、地点)?受精的意义?答:精子头外表的糖蛋白被女性生殖管道分泌物的酶降解,从而获得受精能力称为精子的 获能。受精是指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始于精子细胞膜与卵子细胞膜接触,终于 两者细胞核的融合。一般发生在输卵管壶腹部。意义:启动细胞不断分裂;恢复为二倍体: 决定性别: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2. 受精后的第一周,胚胎发生哪些变化?什么是卵裂?什么是桑陋胚?答:受精后第一周,受精卵进行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加,体积变小。受精卵的细胞分裂称 卵裂,卵裂产生的子细胞称卵裂球,1214个卵裂球组成的实心胚叫桑甚胚。3. 什么是胚泡?胚泡

31、的组成及各部分的意义。答:卵裂球达到100个左右时,细胞间出现小腔隙,它们逐渐汇合成一个大腔,腔内充满液 体。此时透明带溶解,胚呈囊泡状,故称胚泡。胚泡中心为胚泡腔。胚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与吸收营养有关,称滋养层。位于胚泡腔内一侧的一群细胞,称内细胞群。4. 什么是植入?植入的时间、地点、条件。答:胚泡进入子宫膜的过程称植入,又称着床。于受精后5-6天开始,11-12天完成。部位: 通常在子宫体和子宫底部,多见于后壁。有时发生前置胎盘或宫外孕。条件:透明带的消失 和胚泡适时进入宫腔。5. 什么是蜕膜?蜕膜分为哪几部分?植入时处于分泌期的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反应,成为蜕膜,分为娠蜕膜、包蜕膜、壁蜕膜。6. 第二周胚盘的组成。内、外胚层与卵黄囊和羊膜囊的位置关系。答:(1)二胚层胎盘形成:内细胞群增殖分化,形成由上胚层和下胚层组成的二胚层胎盘, 是人体的原基。(2)羊膜的岀现:在上胚层和滋养层之间出现羊膜腔,腔壁是羊膜。(3)卵黄囊形成:下胚层向下延伸形成卵黄囊。(4)胚外中胚层的发育:胚外中胚层先充填于胚泡腔内,后逐渐形成胚外体腔,胚外中 胚层则附于滋养层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