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题型专训._第1页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题型专训._第2页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题型专训._第3页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题型专训._第4页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题型专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项升格集训四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关题型专训、过程图解类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1. 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酶COj和已0A .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D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有氧呼吸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生成丙酮酸,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是在酶 1的作用下完成的;第二、三阶段是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 分解,生成CO2和H2O,是在酶2的作用下进行的。在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氧化分解 为乳酸,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所以酶 3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答案:C2 根

2、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 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C. 图示依次为H、ATP、CO2、(CH2O)D. 产生的H和不仅用于还原 C3化合物,还可用于矿质离子吸收等解析:光反应中生成的 ATP专用于暗反应还原 C3化合物之需,不能用于其它生命活动。答案:DA细胞应为了研究光合作用,生物小组的同学把菠菜叶磨碎,分离出细胞质和全部叶绿体。然后 又把部分叶绿体磨碎分离出叶绿素和叶绿体基质,分别装在四支试管内,并进行光照。 问哪一支试管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H分离叶绿体和一细胞庾培质解析: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中

3、,H2O光解,ATP形成(光合磷酸化)及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 ATP和H中都是在 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膜上有进行光反应所需要的各种色素和酶,故B对,A错。C中缺少色素和酶,D中缺少所需的酶。答案:B4. (2010威海模拟)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乳醸、晒耕 水竺口 一帝萄糖一塞械A. : H经t转移到葡萄糖,首先H与G结合,该转变过程属于暗反应B. : H经t转移到水中,此过程需要氧气参与G. : H经t过程一般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进行D.t产生的H和t产生的H全部来自于水解析:考查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生理过程及联系。在

4、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也可以产生少量的H,其来源是葡萄糖。答案:DNADPATP(CH2O)|!NADPHADPC6H 12O6F列物质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的是+八十f,亠.( )叶绿素aIf失去电子的叶绿素 aA . B . C. D .解析:对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联系把握不准。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和NADPH在暗反应阶段参与C3的还原。处于特殊状态下的少数叶绿素a分子俗称 “分子发电机”,丢失电子之后马上又从 H2O中获得电子,从而恢复原状。答案:D6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1) 在长方框内依次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在椭圆框内依次填出 4、5、6所代表的能量的

5、多少(“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场所的呼吸底物是 。水的分解和合成分别发生在 和阶段。(5)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场所为。吸进的氧气在(场所)被消耗,参加阶段的反应,其作用是O(7)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完全相同的阶段是从 到。解析:据图解分析1、2、3分别为丙酮酸、H2O和CO2; 4、5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 段产生的能量(少量),6为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大量);线粒体是丙酮酸彻底分解的场所; 水的分解和合成分别发生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氧气参与第三阶段的反应,氧化H生成H2O,其场所为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答案:丙酮酸出0

6、 CO2(2) 少量能量 少量能量大量能量 (3)线粒体 丙酮酸 (4)第二 第三(5)第二 线粒体基质(6)线粒体内膜第三 氧化H生成水 (7)葡萄糖 丙酮酸F图是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请回答:能EU R-能RtBCjihOH+COj(1)通过把A转变成储存在 中的稳定的化学能。(2)影响的生态因素主要是 ,能量B中约有%转移到ATP中。(3)以上四种作用中能产生水的有 。在碳循环中,通过细胞呼吸不能将碳归还无机环境的是 (填序号)。(4)在条件下进行,能量 C中约有%转移到ATP中。(5)在啤酒生产中,酵母菌大量繁殖时, 通过上图中 (填序号)获得能量;发酵时,通过(填序号)(获

7、得能量)。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与能量代谢关系,涉及多个知识点,是一道两者联系较为典型的综合题。明确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两种无氧呼吸的概念、 能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较多,主要是空气(氧气)和温度。有氧呼吸虽然消耗水,但第三阶段却能产生较多的水。两种无氧呼吸均不能生成水。能否生成水以及能否将碳归还无机环境都要根据产物来分 析。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中只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以各种生物最常利用的葡萄糖为例可以计算出能量转化效率。有氧呼吸中,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总能量为2 870 kJ,

8、其中1 161 kJ转移到ATP中,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释放的总能量为 196.65 kJ,其中只有61.08 kJ转移到ATP中。酵母菌只有在有氧 条件下才能大量繁殖后代;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通常称为发酵。答案:(1)光合作用光能 糖类(通常指葡萄糖)(2)有氧呼吸空气(氧气)和温度40.45、无氧呼吸 无氧 31.06二、坐标曲线图、柱状图类1 .如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吸收的光址400 500 600 700 蔽丘加时紫外、瓠醴一凯血外A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C.叶黄素、叶绿素 aD.叶绿素a、叶

9、绿素b解析:根据曲线分析可知,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 A为叶绿素,B为类胡萝卜素。答案:A2. (2009江苏高考)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两 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 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Pin塞 脱气Jfi墙养不脱吒培养解析: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两种呼吸产物中都有二氧化碳,但分解同样多的葡萄糖时,有氧呼吸的产气量比无氧呼吸要多,所以甲脱气后应进行无氧呼吸,乙不脱气应先进行有氧呼吸,其产气要快,产气量比甲要多。答案:A3 (2010北京模拟)把土豆依次放在

10、空气、氮气和空气中各贮藏一周。在实验室中测定其CO2的释放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土豆的无氧呼吸不产生B 在第一周只进行了有氧呼吸C.在第二周暂时没有呼吸作用D 第三周的无氧呼吸先强后弱解析:土豆(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 CO2,故A正确。第一周在空气中 既有无氧呼吸(内部细胞),又有有氧呼吸(外部细胞);第二周在氮气中,只进行无氧呼吸, 无CO2产生;第三周有氧呼吸消耗无氧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CO2的释放量剧增,无氧呼吸强度减小,故 B、C、D错误。答案:A4 如图表示氧气浓度对培养液中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呼吸曲线b、c分别代表了()a

11、、B 草履虫、乳酸菌、酵母菌 D 酵母菌、草履虫、乳酸菌A 酵母菌、乳酸菌、草履虫C.乳酸菌、酵母菌、草履虫解析:题干文字说明中要求分别指出三种生物的呼吸曲线,图像中提供了三条曲线的走向。分析后可知:b为需氧型生物的呼吸曲线,c为厌氧型生物的呼吸曲线,a先下降后上升为兼性厌氧型生物的呼吸曲线。经过对错误选项的排除,可得到正确答案。答案:D5 (2010成都模拟)如图是植物氧气释放和吸收速度有关的资料,植物受12小时黑暗,随后进行12小时光照,温度不变,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是在24小时的实验时间内通过植物呼吸消耗的氧的总体积,哪个是最正确的估计()3A. 600 cm31 000 cm3业的释叙l

12、it品解析:在24 h中,不论光照还是黑暗,呼吸作用一直进行着,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呼3 吸速率一般认为不变,则 24 h植物呼吸消耗 02的体积为50 X 24= 1 200(cm )。答案:C6.如图为不同温度下金鱼的代谢率(耗氧量)与氧分压的关系图。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才20406080 1QO幫井张制I创出A .在一定范围内,代谢率随氧分压下降而下降B . 25C环境中金鱼的代谢率比 15C环境中的高c.代谢率最大时的最低氧分压随温度不同而不同D .氧分压超过一定范围后,代谢率不再随氧分压增加而增加解析:金鱼的代谢率(耗氧量)除受温度影响外,还受氧分压影响。在25C时,若氧分压很

13、低,则其代谢率也将很低。答案:B7. (2010福州质检)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 .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D.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解析:本题以柱状图的形式考查不同氧浓度下植物器官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情况。解题关键是分析清楚不同氧浓度下,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状况。以CO2释放量的相对值计,a浓度:氧吸收量为 0,只有无氧呼吸;b浓度:有氧呼吸为 3,无 氧呼吸为5; c浓度:有

14、氧呼吸为 4,无氧呼吸为2; d浓度:有氧呼吸为 7,无氧呼吸 为0。由此判断,c浓度最适于贮藏;b浓度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 2.5,为有氧呼吸(0.5) 的5倍;d点无氧呼吸最弱,为 0。答案:B8. (2009江苏高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有(多选)()A 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B 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D .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

15、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解析:由图示曲线信息可知,实验条件下,随干旱时间的延长叶片的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对比甲、乙图示可知,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由于24天光合速率下降早于叶绿素含量下降,因此,光合速率的下降不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实验条件下,随时间推移,植物缺水严重、叶片失水、气孔关闭,导致CO2吸收减少,使光合速率下降。答案:ABD9 .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收 速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C.如果光照

16、强度适当增强,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加, 解析:a点是CO2补偿点,a点左移,a点左移,a点右移,a点左移,b cq诳度 b点左移 b点右移 b点右移 b点右移CO2的速率,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 光合速率上升的因素是光反应提供 则光合作用强度会降低, a点应右移, 强度会增加,a点左移,b点右移。答案:D10. 一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一天内池水中 浓度变化正确的是(在此 CO2浓度下,植物光合吸收 CO2的速率等于呼吸释放CO2浓度;b点是CO2的饱和点,该处限制其H和ATP相对不足。因此,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 点左移;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则光合作用CO2ri0:D0 12:00 2

17、4 000:0fl 12:00 24:00g解析:白天绿藻进行光合作用强于细胞呼吸,DCO2浓度逐渐减少,至傍晚二者相等,以后细胞呼吸强于光合作用,CO2浓度逐渐升高,至清晨二者相等。答案:DCO2总量的变化,曲线 b表示CO2量的变化是下列图中的11如图中曲线 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 有氧呼吸释放的 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 )m胖放址叫施i ht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细胞呼吸的理解应用能力。水稻有氧呼吸与 无氧呼吸均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等于两条曲线之差。答案:B12. 如图所示农田一昼夜温度变化I、光照强度变化n和

18、植物吸收CO2变化川数据绘制成的曲线,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廡收hiA .在川曲线与时间轴交点 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 CO2与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 量相等B. 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C. 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 e点有机物的合成停止D. 增大曲线川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的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 水分供应解析:此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c、e两点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 CO2和细胞呼吸放出CO2的量相等,此时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和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的 量相等,c点之前、e点之后也进行光合作用。答案:C13. (2010滨州模拟)将一植物放

19、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 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 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璇1“ Dr ar2 4 6 81012141618202224天内A . 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 CO2的吸收量多,光合作用最强B . 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 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D . 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 D点温度高,使植物细胞呼吸强解析: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点和H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细

20、胞呼吸强度相等,D点之前,H点以后也进行光合作用,只不过是光合作用强度比细胞呼吸强度弱;D点以前由于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或者是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所以玻璃罩内的CO2浓度逐渐增大。答案:C14. 在下曲线图中,有 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A . B. C. 产生的H和解析:M点时,光照强度为零,无光合作用,只有呼吸

21、作用,故错误。N点为光补偿点,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O点在N、P之间,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错误。答案:C15. (2010南通联考)如图所示某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而变化的走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温度对光合和呼 吸速率的影响A .曲线A表示植株同化 CO2的总量B 净光合产量最大时的呼吸也最强C.保持一定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产量D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解析:图中曲线A表示真正光合速率,即植株同化 CO2的总量。曲线C表示植株的呼吸速率。 曲线B则是真正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即净光合速率。由图可知净光合速率约是在20 C左右达到最大,而 20

22、 C左右时的呼吸速率还比较低。由曲线 A和C比较可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答案:B16. 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某种植物光合速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受CO2浓度影响的变化曲线。a点与c点相比较,c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及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 C5的含量()光光A .咼、咼甲B .低、基本一致二範化挨液血右C.低、咼D .高、基本一致解析:光照强度相同时,-1氧化碳浓度越高,CO2的固定速率越大,因此a, c两点比较,c点的C3的含量高;二氧化碳浓度相同时,光照越强,光反应速率越大,形成的H和ATP多,C3还原成C

23、5的量多,因此b、c两点比较,b点的C5的含量高。 答案:A17如图所示,甲图表示 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乙图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C02浓度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在较长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 植物。(2) 甲图a点表示的生理学含义是 , b点称为光补偿点,若光照强度小于b点,光合速率 细胞呼吸速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C02浓度,c点将向移动。在c点时,叶绿体中 ADP的运输方向乙图中d、e两点比较,限制d点光合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e、f两点比较,限制f点光合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5)增施农家肥

24、可提高光合速率的原因是 。解析:(1)甲图中A是阳生植物,B是阴生植物,故长时间连续阴雨天气对A植物生长影响较大。(2) a点时光照强度为 0,表示植物A的呼吸速率;b点时光合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若光照强度小于b点,则光合速率小于细胞呼吸速率。增加CO2的浓度,光合作用增强,故c点向右上方移动。(3) c点时光合作用旺盛,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不断产生ATP,消耗ADP,叶绿体基质不断消耗ATP,产生ADP。乙图中d, e两点CO2浓度相同,光照强度不同,限制d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为光照强度;e, f两点光照强度相同,CO2浓度不同,故CO2浓度是限制f点光合作用的主 要因素。(5)农家肥被土壤中

25、微生物分解产生CO2,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答案:(1)A (2)A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小于 右上方(3)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移动光照强度 CO2浓度(5)农家肥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CO2,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18. (2010济南统考)下图中的甲、乙两图为一昼夜中某作物植株对CO2的吸收和释放状况的示意图。甲图是在春季的某一晴天,乙图是在盛夏的某一晴天,请据图回答问题:(1) 甲图曲线中C点和E点(外界环境中C02浓度变化为零)处,植株处于何种生理活动状态。(2) 根据甲图推测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的是 点,植株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是点。(3) 乙图中FG段CO2吸收量逐渐减少是因为 ,以

26、致光反应产生的 和逐渐减少,从而影响了暗反应强度。(4) 乙图曲线中间E处光合作用强度暂时降低,可能是因为 。解析:甲图C点与E点植物不吸收也不释放 CO2,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 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最高点,应是CO2吸收速率最高点(D),有机物积累最多点应是光合作用减弱到等于呼吸作用时的点(E)。答案:(1)呼吸作用释放 CO2的量等于光合作用吸收 CO2的量 D E (3)光照强度逐 渐减弱 ATP NADPHH 温度高,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关闭,影响了 CO 2原料的 供应。三、计算类1 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 O2减少24 mL , CO2增

27、加48 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A . 1/3 B . 1/2C. 2 倍 D . 3 倍解析:有氧呼吸过程中每消耗 1 mol葡萄糖生成6 mol CO2,同时消耗6 mol O2;无氧呼 吸过程中每消耗1 mol葡萄糖生成2 mol CO2,不消耗。2。由于在相同状况下,气体的 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由“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 O2减少24 mL”可知,有氧呼吸产生24 mL CO 2,无氧呼吸产生 24 mL CO 2,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 量是有氧呼吸的3倍。答案:D2. (2010烟台模拟)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

28、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氧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 mol12.5 mol15 mol30 mol产生酒精的量9 mol6.5 mol6 mol0 molA. a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等于无氧呼吸速率B. b浓度时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大于无氧呼吸速率C. 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D. 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未进行无氧呼吸解析:考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反应式的应用,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酵母菌所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可能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a浓度时没

29、有进行有氧呼吸;b浓度时有氧呼吸速率小于无氧呼吸速率; c浓度时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为6 mol,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为9 mol,有氧呼吸分解1 mol葡萄糖产生6 mol二氧化碳,而无氧呼吸分解1 mol葡萄糖产生2 mol二氧化碳, 所以设用于无氧呼吸的葡萄糖为x,则2x/6(1 - x) = 6/9,推出x= 2/3 ; d浓度时没有产生酒精,说明没有进行无氧呼吸。答案:D3 .对某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20 min ,(乙)先光照5 s后再黑暗处理5 s,连续交替 40 min。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所制造的O2和合成的有机物总量符合下列哪项()A

30、. O2:甲v乙,有机物,甲=乙B. 02:甲=乙,有机物,甲=乙C. 02:甲v乙,有机物,甲v乙D. 02:甲=乙,有机物,甲v乙解析:给予植物间歇光照,光反应产物能被及时利用,光能利用率高,故在相同的光照时间内生成的02量较多,有机物合成总量较多。答案:C4.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C、20 C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黑暗和 5 klx、10 klx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2010 2101C1为时间,单位:小时)。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A . 20C时的呼吸速率是 10C时的4倍B .在10C、5 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 mgC.在5 klx光照下,10C时积累的有机物比 20C时少D .在20C、10 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 mg解析:20 C时呼吸速率为 2 mg/2小时=1 mg/h,10 C时为1 mg/2小时=0.5 mg/h ,前者是后者的2倍。10C、5 klx的光照下,每小时产生的。2量为6 mg/2 + 1 mg/2 = 3.5 mg。 5klx 光照下,10C 时氧气释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