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文关键词:成语哲学 意蕴论文摘要:成语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成语原内容反映了人们的认识,蕴含了隽永的哲学道理。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成语的哲学意蕴。 (1) 物质与意识 ;(2) 主观 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3) 运动观 ;(4) 联系发展观 ;(5) 质量互变规律 ;(6) 对立统一规律 ;(7) 认识 与实践观。成语是一种长期相沿习用的言简意赅的定型语,是经过人们一再推敲、反复锤炼而成 的语言精华,是人们认识的结晶,它概括了人们在探知客观世界奥秘中的实际体验与思维 成果,包含了深刻的哲学道理。一、物质与意识1. 物质是在意识之外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随物
2、赋形”。它说的虽是作画之理, 即画画要针对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 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 但同时也说明了物质是可以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的。“掩耳盗铃”。偷铃的人怕别人听到钟声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做 法。“在人之外,不以人为转移。”声音是客观存在的。决定它的也是客观性的东西,不论 你怎样捂住耳朵,它都不会因此而消失。此类成语还有:画蛇添足 ; 凭空捏造 ; 杞人忧天 ; 无中生 有 , 。2.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要发生作用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因而,过分地强调意识 的作用都是错误的。如: “画饼充饥”。 “画饼”只是人们头脑中饼子观念的表现,就如房 屋设计图案只是关于房
3、子观念的表现一样, 实质上还是思想形态的东西。 企图以画饼来充饥,无异 于用精神代替物质,用幻想代替现实,其结果是陷入唯心主义的空想。此类成语还有: 望梅止渴 ; 白日做梦 ; 描鬼画神 ,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1.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如“触类旁通”。接触过某方面的事物能了解同类的另一些事物。 这说明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事物, 而且能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促使认识的深化。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表示这一含义的成语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人 定胜天 ; 愚公移山 , 。然而,有时人们会忽略意识的能动作用。如:“因噎废食”,就是一种消极悲观的态 度。2. 物质都有其
4、客观的规律性。物质的规律性是客观的,违背了客观规律就要遭到客观 规律的惩罚。如: “揠苗助长”本来是想庄稼长得快,但因违背了庄稼的生长规律,其结果 是“揠苗助桔”。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3. 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主观符合客观,主客观相统一。在成语中,有些内 容反映的却是主观脱离客观的思想。这类成语有:钻冰求火; 竹篮打水 ; 救火投薪 , 。三、运动观1. 物质的运动是多样的、复杂的。反映哲学这一意义的成语有:千变万化; 变幻莫测瞬息万变 , 动是运动的一般形式,而静是运动的特殊形式。成语“百动不如一静”,反映 的就是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关系。而有些成语反映的却是否认了物质的运动。如:“刻舟
5、求剑”。剑掉在水里,人却不立刻下水找剑,而只是在船上刻下掉剑的地方, 等船停了再找剑。这样自然是找不到剑了。船是运动的, 水是运动的, 掉剑的地方肯定就会变了。2. 物质运动总是同时间、空间相联系的。如:“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得快。这种 快是与人的一生或一段长时间相比较而言的。体现了时间、空间的运动。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时间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 如: “远水救不得近火”。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这个成语一 “远”一“近”有着鲜明的空间特征 ; 一“缓”一“急”又有着鲜明的时间特征。用空间特征 借喻时间特征,表示空间与时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四
6、、联系发展观1. 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反映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的成语如:“础润而雨”。意思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中推论出各种事唇”与“齿”相互依存,生死是柱下石湿润, 预示天将下雨。 人们根据生活经验, 物之间有普遍联系。“唇亡齿寒”。这个成语说明了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与共。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现实的。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的特点。如:“洛阳纸贵”。“洛阳”与“纸贵”本来是不相 干的两个事物。但由于左思的三都赋风行洛阳,从而使纸价上涨。把“洛阳”与“纸贵” 联系了起来。这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有直接联系,也有间接联系。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对待问题、看待事情。而有些成语反映的是一种孤立的观
7、点。这 样的成语有:管中窥豹 ; 盲人摸象 ;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2. 唯物辩证法中的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上升性和前进性的 特点。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句强调青“胜于”蓝,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只停留在 一个水平上,而是后来居上,新事物高于旧事物。事物的发展是上升前进的。而“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说明旧事物内部虽已衰亡,但表面上依然很强大,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 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 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 。成语中反映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也有很多。如: 蹈规循矩 ; 墨守成规 ; 因循
8、守旧 , 。五、 质量互变规律1. 质是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律性。如:“非驴非马”。 它所蕴含的哲理是说: 事物都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 不能混淆不同事物的不同质的界限。 在认识 事物时,既要看到不同事物的区别,驴是驴,马是马,不应当驴马不分,同时又要看到 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承认中间状态的存在。2. 质与量的统一就是度。只有在一定的度内才会做好事情。成语如: “哀而不伤 ; 过犹 不及 ; 恰到好处 ; 恰如其分”反映的就是这种思想。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或者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度,那么正确的行动也变成了错误的了。 这类成语如: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 功亏一篑 , 。3. 量变
9、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或两种状态。量变转变为质变,首先要有量的积 累。反映量积累的成语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量的积累引起量变,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同时又是新的量变的开始。 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滴水穿石 ; 积土成山 ; 绳锯木断 , 另外如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所表达的哲学含义是质相同的事物,量可能不相同。六、对立统一规律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的内容。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 着的对立面相互之间存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体现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 并行 不悖 ; 不是冤家不聚头 ; 刚柔相济 ,矛盾的斗争
10、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的属性。这样的成语有: 冰炭不同炉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一此外,成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虽然也含有矛盾的斗争性,但只是反映了矛盾双方的激烈斗争的形式和一方战胜另一方的结局,反映的对 立性不全面。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内部矛盾是内因,外部矛盾是外因。反映内因这一哲学含 义的成语有:祸起萧墙 ; 物腐虫生 , 反映外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如: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 ,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而内因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内外因是相互联系的。 反映这一关系的成语有: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 泥而不滓 ; 自力更生 , 矛盾的同一 和斗争是在一定的
11、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 反映这一哲学含义的成语有: 塞翁失马, 焉知非 福 ; 月满则亏 ; 泰来否极。 3. 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反映了矛盾 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而成语“讳疾忌医”、“模棱两可”却否认了矛盾的客观性。对待问题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打蛇打七 寸 ; 釜底抽薪 , 。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分析客观事物时,要把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相结合。 对待具体问题时,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反映这一哲学思想的成语有: 对症下药 ; 因材施教 ; 因地 制宜 ; 量体裁衣 , 。在分析矛盾时,要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下面这
12、些成语反映的内容正好脱 离了这种方法。如:截长补短 ; 拆东墙补西墙 ; 割肉补疮 , 。七、认识论与实践观1.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论就是一种反映论。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可知 论,如成语“格物致知”。唯心主义的反映论却是不可知的,如成语“蝶化庄周”。 既然认识论是 一种反映论, 那么这种反映有时难免会片面化、 表面化。 反映这哲学思想的成语有:不求甚解 ; 井底之蛙 ; 浅尝辄止 , 。2.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动力,反映实践对认识的影响的成语有:多见广识 ; 孤陋寡闻 ; 熟能生巧 ; 百闻不如一见 ; 识途老马 ; , 我们强调 “知行合一” ,有理论就要靠实践来证明, 认识的 目的是实践。 反映认识对实践的影响的成语有: 开卷有益 ; 运筹帷幄 ; 必躬必 亲 ; 游刃有余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通信与无线电技术考核试卷
- 乳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原油加工设备的技术规范与操作标准考核试卷
- 股票期权激励协议与员工培训体系
- 抖音火花文化遗产网络直播内容推广合同
- 注册会计师岗位全职聘用与审计质量控制合同
- 婚前共同创业项目商业秘密处理与婚后经营协议
- 氢能项目氢燃料电池性能评估测试员合同
- 离异家庭子女抚养权变更及共同监护协议
- 生物医药企业股权转让限制与专利许可协议
- 《隋书刑法志》所见隋初修律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辅助投篮机器人设计7600字(论文)】
- GB/T 6739-2022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PT
- 2022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
- GB/T 12759-1991双圆弧圆柱齿轮基本齿廓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设计 省赛一等奖
-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11
- 立式加工中心操作指导书
- 禁毒学校青少年预防远离毒品教育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