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检测通用技术II级考试大纲_第1页
射线检测通用技术II级考试大纲_第2页
射线检测通用技术II级考试大纲_第3页
射线检测通用技术II级考试大纲_第4页
射线检测通用技术II级考试大纲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射线检测通用技术II 级考试大纲1. 无损检测概论(见第一篇第二章)2. 射线检测物理基础2.1 原子与原子结构2.1. 1 元素与原子a. 元素、元素周期( C)b. 原子( C)2.1. 2 原子粒子a. 原子核( C)b. 质子、中子、电子; ( B)2.1. 3 原子运动a 轨道( C)b 能级( C)c 基态、激发态( C)d 跃迁( C)2.1. 4 原子参数a 原子序数( A)b 原子量( C)c 核电荷数( B)2.2 放射性衰变元素2.2. 1 放射性衰变 a 衰变、衰变方式( C) b 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B)2.2. 2 衰变规律a 活度、活度单位、比活度(B)

2、b 半衰期、衰变常数( C) c 半衰期简单计算( B)2.3 射线种类与性质2.3. 1 射线概念和主要种类2.3. 2 X射线和丫射线a. X射线和丫射线产生(C)b. X射线和丫射线本质(B)c. X射线和丫射线特性:电磁波、光量子、波长、能量(B)2.4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4. 1 线与物质的主要作用a. 光电效应( B)b. 康普顿效应( B)c. 电子对效应( C)d. 瑞利散射( C)2.4. 2 窄束单色射线的衰减a. 窄束射线( B)b. 单色射线( B)c. 吸收、散射( A)d. 线衰减系数、半值层、衰减公式及计算(A)2.4. 3 宽束连续谱射线的衰减a. X 射

3、线谱( C)b. 宽束射线( B)c. 散射比( C)a 线质( B)b 衰减公式( C)3. 设备和器材3.1 X 射线机3.1. 1 X 射线机结构原理a. 基本结构( C)b. 基本工作过程( C)3.1. 2 X 射线机类型及适用性( B)3.1. 3 X 射线管a 基本结构、基本功能( C)b 管电压、管电流( A)c. 焦点、辐射角( C)3.1. 4 训机概念( C)3.2 丫射线设备3.2.1 丫射线设备的基本结构(C)3.2. 2 丫射线的基本工作过程(B)3.2.3 丫射线源a. 常用源(铱 192、钴 60、硒 75、铯 137、铥 170)的能量( C)b. 常用源(铱

4、 192、钴 60、硒 75、铯 137、铥 170)的半衰期( B)3.3 射线照相胶片3.3. 1 感光原理a. 胶片结构( C)b. 潜影形成( C)3.3. 2 胶片分类a 按感光度分类( C)b 按粒度分类( C)3.3. 3 胶片感光特性a 底片黑度( B)b 感光特性曲线( C)c 感光度、灰雾度、梯度、宽容度( A)3.4 增感屏3.4. 1 增感作用( C)3.4. 2 增感屏主要类型和特点a. 金属增感屏及特点( B)b. 荧光增感屏及特点( C) a 金属荧光增感屏( C)3.4. 3 铅箔增感屏的结构、特点( A)3.5 像质计3.5. 1 像质计的作用与基本类型( C

5、)3.5. 2 金属丝型像质计:规格、摆放; (A)3.5.3平板孔型像质计 C)3.6 其它设备与器材3.6. 1 黑度计:原理、使用; (C)3.6. 2 标记a. 标记种类、作用( B)b. “ B “标记的使用(A)C)3.6. 3 暗室器材:安全灯、温度计、洗片槽、烘干箱、洗片机等(3.6. 4 辐射防护器材 :剂量测定仪( C)4.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4.1 射线照相灵敏度影响因素4.1. 1 对比度概念( A)4.1. 2 清晰度概念a 几何不清晰度概念极其计算( A) b 固有不清晰度概念( C)4.1. 2 颗粒度概念( B)4.2 透照工艺条件的选择4.2. 1 射线和能量的

6、选择a. X射线和丫射线的使用选择(B)b. X 射线能量的选择( B)4.2. 2 焦距的选择a 最小焦距计算( A)b 诺模图的使用( C)4.2. 3 曝光量选择a. 曝光量概念( B)b. 互易律( B)c. 平方反比定律( B) a 曝光因子( A)b 曝光量修正计算( A)4.3 透照方式4.3. 1 透照方式选择a. 直缝透照( B)b. 环缝透照( A)4.3. 2 一次透照长度计算( A)4.4 曝光曲线应用4.4. 1 曝光曲线的构成a. ( KV T 曲线(B)b. ( E T)曲线(B)4.4. 2 曝光曲线的使用a 一点法确定曝光参数( A) b 二点法确定曝光参数(

7、 A) c 对角线法确定曝光参数( C)4.5 散射线控制4.5. 1 散射线来源、分类( C)4.5. 2 散射线的控制( B)4.6 焊缝透照常规工艺4.6. 1 透照工艺卡的编制a 通用工艺规程的使用( C) b 编制透照工艺卡( C)4.6. 2 检测基本过程( B)4.7 暗室处理技术4.7. 1 显影液和定影液的使用( B)4.7. 2 洗片过程a. 显影( B)b. 停显( C)c. 定影( B)d. 水洗( C)e. 干燥( C)4.8 辐射防护4.8.1 X射线、丫射线对人体的危害(C)4.8. 2 安全措施a. 监控( C)b. 记录( C)c. 剂量限值( C)a 屏蔽、距离、时间( B)4.8. 3 屏蔽和距离的计算( B)5. 射线照相底片评定及标准5.1 评片要求5.1. 1 环境设备要求( C)5.1. 2 底片质量要求a. 灵敏度( B)b. 黑度( A)c. 标记( B)d. 伪缺陷( C)e. 背散射( B)5.2 底片影象分析5.2. 1 缺陷影象识别a 裂纹、未熔合、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