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1页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2页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3页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4页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见附表一。 二、培养目标 1.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学风严谨,具有实事求是、不断追求新知、勇于创造的科 学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 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及相关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人的专门知识。 具有能独 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组织解决理论或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 成果。 3.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阅读外文资料, 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 有健康的体魄。 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 1本专业脱产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2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

2、般为四年。 3对于提前达到培养目标、 成绩突出并作出创造性成果的博士研究生, 经本人申请, 导师同意, 学院审批后报研究生院批准,允许提前答辩并申请学位;由于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经本 人申请、导师同意,学院审批,研究生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具体事宜详见吉林大学关 于研究生提前毕业的有关规定 )。没有提出延长报告或申请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者,均 按结业处理。 四、培养方式 全脱产 /在职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博士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 16 学分,其 中学位课不低于 12 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二。 六、学位论文及必修环节

3、基本要求 1. 文献阅读 本专业博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体课题,一般在 一年左右完成选题报告。文献阅读量在 50 篇以上,其中精读不应少于 10 篇。选题报告应包含文献 综述、论文选题及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等。引用文 献不应少于 25 篇。选题报告在本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 的考核小组审评。选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 教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 2. 开题报告 为确保学位论文的质量,

4、 指导教师应尽早确定每位博士研究生的选题范围, 并在导师的指导下, 通过阅读文献、学术调研,提出论文选题范围,并于第三学期举行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开题 报告的原始材料由专业保存至学生毕业备查。 3. 中期考核 在博士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由专业统一组织对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按博 士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考核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学院。 4. 学术活动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加至少 5 次相关学术交流活动。 5. 发表论文数量(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情况做出具体要求) 1.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 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 士生独立完成。

5、 2.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 应在科学上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 的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博士生已经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了独 立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3.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及论文评审和答辩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 施办法和吉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4. 成果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申请学位期间,应以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本人第二发表反映学位论文研 究内容,且署名第一单位是吉林大学的学术论文。未达到学术论文发表要求的博士研究生不能申请 学位论文答辩。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前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6、1)在 SCI 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3 篇论文,其中 1 篇为中科院 JCR 分区 3 区及以上。 2)在 SCI 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2 篇论文,其中 1 篇为中科院 JCR 分区 3 区及以上。同时满 足下列条件之一: a.在国内权威期刊通信学报、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和控制理论与应用的正刊发 表长文 1 篇; b .获得已授权发明专利 1项。 注:中科院JCR分区一区的SCI检索的期刊论文相当于发表3篇SCI论文;中科院JCR分区二 区的 SCI 检索的期刊论文相当于发表 2 篇 SCI 论文;在国际学科顶尖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

7、ory 、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 发表的1篇长文相当于3篇SCI论文。 - 3 - 附表一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一级学科名称 信息与通信工程 代码 0810 二级学科名称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代码 081001, 081002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内容简介 带头人及骨干 01 通信 理论 与系 统 通信中的信 号处理理论 及技术 通信中的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信道识别、信 道均衡和多用户检测);认知无线电理论与技术; MIMO-O

8、FDM 系统中的信号处理(空时编码、动态 资源分配);协冋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超宽带无线 通信理论。 赵晓晖 数据传输与 处理理论与 应用 研究生物医学信号、医学图像处理与识别中的 关键技术,主要包括面向大规模医学数据的图像增 强技术、特征提取技术、分类识别技术的研究;可 穿戴健康监护系统的设计;身份识别安全系统的研 究设计。 司玉娟 智能穿戴网 络与人机交 互技术 研究智能穿戴网络中通信基本理论与网络关键 技术以及人机交互技术,主要包括无线体域网络、 认知网络、传感器网络、无线大数据、无线能量和 信息冋传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空时通信和无线定 位技术等方向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胡封晔 02 通信

9、 网理 论与 技术 无线移动互 联网络理论 和技术 无线网络与通信理论研究,包括无线传感器网 络(WSN )和物联网(IOT )的超密集部署问 题,基于 D2D、异构网技术的未来移动通信网络 (5G、6G )的移动性和大规模接入问题,以及无 线网络通信系统的大数据和边缘计算问题等。 钱志鸿 宽带尢线移 动通信网理 论及技术 宽带移动通信理论与无线资源管理技术;高速 移动互联网理论与技术;通信质量、可靠性与性能 建模;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性能评估和质量分 析理论与技术;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与下一代网络组 网技术。 -7* 、 -5/ 石文孝 宽带通信技 术 宽带无线IP网络理论与技术、宽带通信中流

10、量 控制技术;网络与业务建模理论,下一代通信网的 网络结构和关键技术。 迟学芬 03 光通 信技 术与 器件 光传输与光 传感理论与 技术 光纤无线融合传输技术(针对5G通信中的前传 和后传问题,研究光载无线信号的产生、传输、接 收和不同制式信号的融合问题)、长距离大容量光纤 传输技术(先进调制技术、多维复用技术和相干探 测技术)、光通信中的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先进光 纤传感技术。 胡贵军 04 数字 媒体 信息 处理 无线通信、 定位理论与 技术 复杂噪声背景下信号参量估计理论及其在无线 定位技术中的应用;宽带无线通信、认知无线电及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空时处理及资源分配;车辆电 磁兼容等。

11、孙晓颖 数字图像智 能处理与应 用 真二维立体图像的内容生成与显示技术,仿生 复眼成像技术;多姿态人脸识别与表情识别,视频 对象自适应提取、跟踪和行为分析理论;视频大数 据内容解析与人类行为分析理论。 王世刚 数字视频处 理与视频通 信 图像与视频处理,增强现实虚实融合技术,立 体视频编码,图像匹配与拼接,立体视频视觉舒适 度增强原理与技术,集成成像米集、编码与显示。 赵岩 05 弱信 号检 测与 估计 人工智能 与信息识 别 基于深度学习及大数据,从事微弱信号识别与 提取。主要应用稀疏变换、压缩感知、卷积神经网 络、深度字典学习网络等现代信号处理方法进行多 维弱信息特征识别与提取。包括通过挖

12、掘大数据之 间统计关系分类和识别信号特征;将复杂数据通过 神经网络进行多层分解提取深层次结构,从而进行 信号智能处理。 李月 多维信号 处理理论 及其应用 研究信号探测与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系统, 包括信息的分析、表征、提取和理解,随机信号的 分析与建模,智能信号处理等关键技术及其在地学 信号处理、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林红波 06 雷达 信号 处理 及无 线定 位 阵列与雷 达信号处 理理论与 应用 阵列与雷达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无线 定位技术。包括 MIMO雷达目标检测、参数估计和 定位;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WiFi网络节点定位; 大尺度多天线系统中的先进信号处理方法等。 姜宏

13、 智能网联 系统关键 技术与理 论研究 智能网联系统中感知、通信、安全、大数据分 析与决策等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微弱信号检测技 术与理论;先进传感技术、复杂噪声测试与分析技 术及其应用。 周求湛 附表二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另U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任课 教师 学 时 学 分 开课 时间 授课 方式 考核 方式 1 2 公 卄 第一外国语 4 自学 考试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 40 2 V 讲授 考试 课 马克思主义 基 础 0812502081 通信与网络理论(英) 钱志鸿 40 2 V 讲授 考试 理 必 论 0812502082 统计信号处理-估计与 赵晓晖 40

14、2 V 讲授 考试 课 检测理论 修 0812502083 通信业务量理论 -7*、- 石文孝 40 2 V 讲授 考试 课 0812502084 通信网建模理论与方法 迟学芬 40 2 V 讲授 考试 专 0812502085 视频通信与视觉信息处理 王世刚 40 2 V 讲授 考试 业 0812502086 无线通信系统的信号接收与 孙晓颖 40 2 V 讲授 考试 业 处理 课 0812502087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现代分析 李月 40 2 讲授 考试 方法 0812502088 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专题 各导师 40 2 V 报告 考查 0812502089 学术讲座与报告 各导师 20 1 V 报告 考查 0812502090 通信系统QoS理论基础(英) 钱志鸿 30 1.5 V 讲授 考查 选 0812502091 信息编码与信息融合 胡封晔 30 1.5 V 讲授 考查 修 0812502092 空时信号处理 孙晓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