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试验报告_第1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验报告_第2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验报告_第3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验报告_第4页
建筑工程测量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意保存,期末收回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 至 20 学年第 学期实验一 水准仪的认识与使用一、目的与要求、认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熟悉其主要部件的名称、性能、作用。、掌握水准仪使用的各个环节。、能准确读取水准尺上四位读数。、能测出地面两点间的高差。二、仪器与工具DS3型微倾水准仪台,水准尺 3支,尺垫 3个,记录板块。三、实验步骤与方法、选择距离水准仪 40m60m的地面、 C三点,置稳尺垫,分别竖立三支水 准尺。将脚架放置地面,注意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踩稳脚架尖。安上水准仪,旋 紧中心连接螺旋。、认识水准仪各个部件名称及位置,了解其作用,熟悉仪器构造。并弄清水准 尺上的刻度

2、分划注记。、粗平:调节三个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进行目镜对光,使十字丝成像清晰。利用照门和 准星粗瞄的水准尺, 转动物镜调焦螺旋, 使水准尺成像清晰。 制紧制动螺旋, 用水平 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对准水准尺边缘或中央,并消除视差。、精平: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管观测窗中气泡影像弧线精确吻合。、读数:用十字丝中丝所在位置,直接读出四位数:估读毫米,厘米、分米、米,并记入手簿 A点水准尺上读数。7、放松制动螺旋,依次将望远镜转向和 C,同上读取点和 C点水准尺读数,记 入手簿。、将仪器变换仪器高度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读数操作练习。四、注意事项、安置脚架,要求稳妥,高度适

3、中,架头大致水平,旋紧架腿螺旋。、调节螺旋使气泡居中时,注意气泡移动规律。、读数时,要注意消除视差,并以十字丝中横丝为准,先估读毫米。实验名称: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日期:实验小组:实验地点: 同组姓名:一、对照仪器,认识下列部件的作用及用法:、脚螺旋与圆水准器、物镜和目镜、照门和准星、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和水准管、物镜调焦螺旋二、下列水准仪的操作按先后次序排列为。、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对光并消除视差。、瞄准水准尺。、利用十字丝中丝读取读数。、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转动微倾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三、完成填空:安置仪器后,转动 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4、,转动 看清十字丝, 通过 瞄准水准尺,转动 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 消除视差,转动 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最后读数。四、实验测量记录:1、 水准尺上的读数次数A点水准尺读数B点水准尺读数C点水准尺读数1232计算(1)A 点比 B 点(高、低)m 。(2)A 点比 C 点(高、低)m 。(3)B 点比 C 点(高、低)m 。(4)假设 C 点的高程 HC=m ,求 A点和 B点的高程 HA=mHB=m ,水准仪的视线高Hi =m 。教师: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一、目的与要求、掌握一般水准路线测量施测方法,进一步掌握水准仪的操作。 、要求小组完成一条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利用本组外业观测成果

5、,小组成员各自独立完成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求出各 待定点高程。、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容许值:f h 容 12 n (mm) 。二、仪器与工具DS3型微倾水准仪台,水准尺对,尺垫个,记录板块。三、实验步骤与方法、布设水准路线:由老师指定或由小组规划。如实验场地有已知水准点,则可 从已知水准点开始, 布设一条环形闭合水准路线, 沿路线每 1 2个测站设一待定点并编 号。若无已知水准点, 可选一坚固点并假定其高程作为已知水准点, 布设成闭合水准路 线。(全程至少观测四个测站)、在已知水准点与转点大约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为测站。在已知水准点 上立尺,读取后视读数 a1;在转点(尺垫)上立尺,读取前视读数b

6、1,记入手簿,计算高差 h1。、如果采用双仪高法进行观测,则仍在测站,升高或降低仪器 10cm以上,重 新安置仪器, 重复第步操作, 测得第二次高差, 两次高差之差不大于 6mm时, 取其平 均值,否则重新观测。如果采用双面尺法,注意红、黑面读数之差mm,红、黑高差 mm。、将仪器迁至测站,重复测站工作。逐站观测,并通过每一待定点,最后 返回原已知水准点,作为最后一站前视点。、检核计算: a b h;判别高差闭合差是否符合精度要求,否则重测。、调整闭合差,计算各待定点高程。四、注意事项、已知水准点和待定点上,不应放置尺垫。、一个测站上只能调节一次脚螺旋。每次读数前,注意消除视差,水准管气泡 严

7、格居中,弧线吻合。、读数时,水准尺竖直,不得前后左右倾斜,读数正确。、每次迁站要慎重,必须检查高差合格后方可迁站,迁站时,前视点尺垫不能 移动,后视点须经观测者同意后,才能迁往下一站。实验名称:普通水准测量实验日期:实验小组:实验地点:同组姓名:水准测量记录(单面尺,双仪高法)测 站点 号水准尺读数()高差()平均高差()改正后高 差()高程 ()后视 读数前视 读数仪 高仪 高仪 高仪 高仪 高仪 高仪 高仪高辅助计算 a b h h n 实验三 DS3 型微倾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一、目的与要求、认识水准仪各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掌握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二、仪器与工具DS3型微倾水准仪台

8、,水准尺支,尺垫个,记录板块,校正针根,改刀把。三、实验步骤与方法、安置仪器,检查三角架是否牢固,对主要部件,如脚螺旋、制动螺旋、微动 螺旋、微倾螺旋、对光螺旋是否有效,成像是否清晰等。、园水准器的检验与校正。目的:圆水准轴竖轴检验: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将仪器旋转180,若气泡仍居中, 说明圆水准轴仪器竖轴,否则需要校正。校正:先拧松中间固紧螺旋,再调整三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向居中方向移动偏移 量的一半,然后用脚螺旋整平,使圆水准气泡居中。如此反复检校,直至任何位置,圆水准气泡都居中。、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目的:十字丝横丝竖轴检验:用十字丝中横丝一端对准一明显点,制紧制动螺旋,转动水平微

9、动螺旋, 若明显点在中横丝上移动,说明十字丝横丝竖轴,否则需要校正。校正:旋开十字丝分划板护罩,用改刀松开十字丝分划板座固定螺丝,微微转动 整个目镜座,使误差不明显时,拧紧固定螺丝。、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目的:水准管轴视准轴检验:在平坦地面选择同一直线的、三个点,、相距60m, 各打一木桩或放尺垫,并使。在点安置水准仪,用双仪高法(或双面尺法)测定 、 两点的高差取其平均值 h。然后将仪器安置于点附近, 离大约 m,读取点 尺读数 b2,计算点尺应读数 a2b2h,再读取点尺实读数 a2,若 a2 a2 ,且存 在 i 角,其值为:ia2 a2DAB若i大于 20则需校正。( 其中 2062

10、65 )校正:转动微倾螺旋,使十字丝中丝对准点尺读数a2处,然后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检校,直至 i 角误差小于 20 为止。四、注意事项1、必须按实验步骤规定顺序进行检验与校正,不得颠倒。2、拨水准管校正螺丝时,应先拨松左边(或右边)校正螺丝,调居中后再固紧,松紧要适中。3、需校正部分,应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不得随意拨动各螺丝。实验名称:DS3型微倾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日期:实验小组:实验地点:同组姓名:般检查三角架是否牢稳是()否()制动及微动螺旋是否有效是()否()其他、圆水准轴平行于竖轴旋转 180检查之次数气泡偏差数( mm )第1次第2次、十

11、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检查之次数误差是否显著第1次是() 否()第2次是() 否()四、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C点安置水准仪求正确高差第一次仪高A 点尺读数 a1B点尺读数 b1h1a1b1平 均 高 差h1 h1 h2第二次仪高A 点尺读数 a1B点尺读数 b1h1 a1 b1仪器安置在 B点附近的检验校核第一次B 点尺读数 b2A 点尺应读数 a2A 点尺实读数 a2 偏差值 i第二次B 点尺读数 b2A 点尺应读数 a2A 点尺实读数 a2 偏差值 i教师:实验四 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一、目的与要求、了解 DJ6级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熟悉各部件的作用。、掌握经纬仪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整平、

12、照准、读数。、能正确测出两个方向间的水平角。、精度要求:对中偏差不超过 mm,整平气泡偏离不超过格。二、仪器与工具DJ6级光学经纬仪台,记录板块,木桩、小钉各个。三、实验步骤与方法、在开阔场地选定一点,将木桩打入地面,钉上小钉,作为测站点。距离测 站点 40 60m处的不同方向上选定两目标、(可使用锤球架)。、将经纬仪安置于测站点上,先认识经纬仪的基本构造,熟悉各个部件:物 镜对光螺旋,目镜对光螺旋,望远镜制动、微动螺旋,水平制动、微动螺旋,读数显微 镜,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反光镜,度盘变换手轮等。、进行对中练习:脚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在中心连接螺旋下挂上锤球, 平移脚架,使锤球尖大

13、致对准测站点,稍松中心连接螺旋,使锤球尖精确对准测站点, 随即旋紧中心连接螺旋。、进行整平练习: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两手同时向 里或向外转动脚螺旋,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将照准部转动 90,使水准管垂直原来两脚 螺旋连线方向,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调试,直至在任何位置,水 准管气泡偏离不超过格。、(盘左位置)利用望远镜上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水平转动,转动目镜, 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及水平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准确对准目标。、调节反光镜和读数显微镜,使度盘分划清晰,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手簿。、放松水平制动,(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读取读

14、数,记入手簿。、计算水平角: 目标读数目标读数。(若负值,则加上360)四、注意事项、瞄准目标时,若目标较粗,用竖丝夹住,目标较细,用单丝平分。、认清水平度盘读数窗。实验名称: DJ6 级光学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日期:实验小组:实验地点:同组姓名:1、经纬仪由 、 组成。2、根据所使用的仪器,判定水平度盘分划值为,分微尺上最小格分划值为 ,最小估读值为。3、根据所用的仪器,概述在起始上如何配置水平度盘为0 0000?4、记录,并完成水平角计算:测 站目标水平度盘读数( )水平角值 ( )观测者检核教师:实验五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一、目的与要求、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过程,进一步掌握经纬仪的

15、使用。、对同一水平角,小组成员每人完成一个测回。要求半测回差不应大于40。二、仪器与工具DJ6级光学经纬仪台,记录板块,木桩与小钉各个。三、实验步骤与方法、场地布置:选一较开阔的场地,布设好两目标点A、 B,在各测站点处打一木桩并钉一小钉作为点位。(如图所示) A、第一测回:在其中一测站点位上,安置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盘左瞄准目标时,度盘配置稍大于,记入手簿,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读取水 平度盘读数记入手簿;倒转望远镜,盘右瞄准目标,读取读数,记入手簿,逆时针旋 转照准部,瞄准目标,读取读数,记入手簿。计算半测回角值和一测回角值。、置度盘起始读数为 60、 120(或稍大) ,进行第

16、二、 三测回的水平角观测, 并将观测数据记入手簿和计算各测回角值。、若符合精度要求,计算三个测回平均角值。四、注意事项、仪器对中,目标对中要求准确,偏离小于mm。、盘左起始方向配置度盘位置后,应重新照准目标,读出读数。、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该测回。实验名称: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日期:实验小组:实验地点:同组姓名:、水平角观测,下列操作目的是: 对中的目的是。 整平的目的是。、水平角观测记录:测 站测 回竖盘 位置目 标水平度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观测者左AB右AB左AB右AB左AB右AB左AB右AB教师:实验六 竖直角观测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

17、校正一、目的与要求、了解经纬仪竖盘构造,掌握竖直角观测方法。、根据所使用的仪器,能正确判定竖直角计算公式,计算竖盘指标差。、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计算及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二、仪器与工具DJ6级光学经纬仪台,记录板块,校正针根三、实验步骤与方法、将仪器安置于测站点上,进行对中、整平。选择周围可观测到的高、低目标 处。、判定竖盘刻划注记形式,根据竖盘读数的变化,写出竖直角计算公式。、将仪器置盘左位置,瞄准高目标,用十字丝中横丝精确切于目标顶部,调节 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 L 值,记入手簿,并按公 式计算竖直角。、倒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同法观测、读取读数R

18、值、记录、计算竖直角。、计算:竖直角平均值 L R 2、指标差x当|x | 1时,按上述操作观测低目标。L R 360需校正。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读数对准正确读数应: 应 x此时,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不居中,拨动竖盘指标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满足要求。四、注意事项、观测过程中,瞄准同一目标应位置精确,凡读数前必须使水准管气泡居中。、注意竖直角值和指标差值前正、负号。、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校正螺丝时,注意勿使十字丝偏离原来目标。实验名称:竖直角观测和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日期:实验小组:实验地点:同组姓名:、当视线水平,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盘左时竖盘读数

19、是; 盘右时竖盘读数是。 根据转动望远镜时, 竖盘读数的变化规律, 得到竖直 角的计算公式:盘左时: L 盘右时: R、在盘左测得的竖直角中,加上就能得到正确竖直角。3、校正:仪器位置不动,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将原竖盘读数调到应读 数,此时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是 / 否)居中;如不居中,拨动指标水准管校正螺丝, 使。4、竖直角观测记录测 站目 标竖盘 位置竖盘读数 ( )半测回竖直角( )平均角值 ( )指标差观测者左右左右左右左右教师:实验七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一、目的与要求、弄清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掌握 DJ6光学经纬仪检验、校正的基本方法。二、准备工作、 DJ6级光学

20、经纬仪台,记录板块,测伞 1把,校正针根和小螺丝刀 1支。 、每 35人一组,轮换操作。三、实验步骤、一般性检查按实验报告所列项目进行。、水准管轴垂至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将仪器大致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调水准管气泡 严格居中,旋转 180,若气泡中心偏离零点超过 1格,则需校正。校正: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丝,使气泡返回偏离格数的一半。如此 反复检校,直至水准管在任何位置气泡偏离量小于1格为止。3、十字丝竖丝垂至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检验:用十字丝交点瞄准一明显目标点,上、下微动望远镜,若目标点离开竖丝, 则需要校正。校正:旋下目镜端的十字丝分划板护盖,松开十字

21、丝分划板座压环螺丝,微微转 动十字丝环,使竖丝与目标点重合。4、视准轴垂至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方法一: 盘左盘右瞄点法检验: 盘左瞄准远处与仪器同高点 A,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左,倒转望远镜盘右再 瞄准 A点,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右。若左=右180,说明此条件已满足,若差值超过 2,则需要校正。校正:先计算盘右正确读数 右= 右+(左180) 2,转动水平微动螺旋, 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右 ,此时目标偏离十字丝交点,用校正针拨动十线左、右校正 螺旋,使十字丝交点对准 A点。如此重复检验校正, 直到差值在 2内为止。 最后旋上十 字丝分划板护罩。方法二 :四分之一法检验:在平坦场地选择相距 100m的A

22、、B两点,仪器安置在两点中间的 O点,在 A点 设置和经纬仪同高的点标志(或在墙上设同高的点标志),在B点设一根水平尺,该尺与仪器同高且与 OB垂直。检验时用盘左瞄准 A点标志,固定照准部,倒转望远镜,在B点尺上定出 B1点的读数,再用盘右同法定出 B2点读数。若 B1与 B2重合,说明此条件满足, 否则需要校正。校正:在 B1、 B2点间1 4处定出 B3读数,使 B3=B2(B2B1)4。拨动十字丝左、右 校正螺旋,使十字丝交点与 B3点重合。如此反复检校,直到 B1B2 2cm为止。最后旋上十 字丝分划板护罩。5、横轴与竖轴垂直的检验和校正检验:在离建筑物 10m 20m处安置仪器,盘左

23、瞄准墙上高目标点标志P(垂直角大于 30),将望远镜放平,十字丝交点投在墙上定出P1点。盘右瞄准 P点同法定出 P2点。若 P1P2点重合, 则说明此条件满足, 若P1P25mm,则需要校正。 由于仪器横轴是密封的, 故该项校正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四、注意事项、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检验、校正,顺序不能颠倒。 、需要校正部分,应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不得随意拨动仪器的各个螺丝。实验名称: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日期:实验小组:实验地点:同组姓名:1、一般检查螺旋洞口等处是否清洁望远镜成像是否清晰光学对中器成像是否清晰三脚架是否牢稳横轴和竖轴是否灵活制动微动是否有效2、水准管轴垂至于竖轴照准部转 180之

24、次数12345气泡偏差之格数3、十字丝竖丝垂至于横轴的检验与校正误差是否显著4、视准轴垂至于横轴方法一:盘左盘右瞄点法目标第一次检验水平度盘读数第二次检验水平度盘读数左左右右右右2C2C方法二:四分之一法目标第一次检验横尺读数第二次检验横尺读数b1b1b2b21/4(b 2-b 1)1/4(b 2-b 1)b2-1/4(b 2-b 1)b2-1/4(b 2-b 1)教师:实验八 视距测量一、目的与要求、掌握视距测量的一般方法。、学会视距测量的记录与计算。二、实验仪器与工具、 DJ6经纬仪 1台,水准尺 1把, 3m钢卷尺 1个,记录板块,计算器。 、实验课时为 2学时。三、实验步骤、在测站点上

25、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i(精确到厘米),设测站点高程为 H0。2、选择若干个目标点,在每个目标点上依次立水准尺,分别读取上丝、下丝读数 和中丝读数 v(也可以取和仪器高相等,即 v i),竖直度盘读数 L,并分别记入在视距 测量记录表中,计算各竖直角角值 。竖盘读数时,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213、用公式 D K n cos2 和 h D tan i v Kn sin2 i v 计算距2离和高差,再用公式 H i H0 h计算各目标点高程。四、注意事项、视距测量前应校正好竖盘指标差。、水准尺应严格竖直,不得前后左右倾斜。3、仪器高度、中丝读数和高差计算精确到厘米,距离精确到分米,读数时注意消除视差。4、一般用下丝对准水准尺上的整米读数,读取上丝在尺上的读数,心算出视距。实验名称:视距测量实验日期:实验小组:实验地点: 同组姓名:1、当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