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02讲速算乘法[一](含解析)沪教版_第1页
二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02讲速算乘法[一](含解析)沪教版_第2页
二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02讲速算乘法[一](含解析)沪教版_第3页
二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02讲速算乘法[一](含解析)沪教版_第4页
二年级上册奥数试题第02讲速算乘法[一](含解析)沪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讲 速算乘法一例 1挑战例题计算下面前三个算式,观察一个两位数乘以11的规律,直接写出后三个算式的结果。(1)(4)11241154(2)(5)11351176(3)(6)11571189分析解答这是一组用11乘以一个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首先我们用竖式计算前三个算式:2 4 1 12 43 5 1 13 55 7 1 15 72 42 6 43358 55 76 2 73+5观察发现,( 1 )中264恰好相当于将24个位和十位拉开,然后在中间放入个位和十位的和6 =2 +4;同理,(2)中将35个位和十位拉开,然后在中间放入个位和十位的和8 =3 +5就得到结果385;在(3)中由于中间放

2、入5 +7 =12是两位数,于是要向前进1,得到627。我们将两位数乘以11的规律简记为“两边一拉,中间一加”。下面直接写出后面三个结果:( 4 ) 1154 =5 9 4(5) 11 76=8 7 3 6 =836(6) 11 89=9 8 7 9 =9795+47 +6 8 +9例 2计算下面前三个算式,观察一个两位数乘以多个1的规律,直接写出后三个算式的结果。(1) 1134 (2)11134(3)111134(4)11111 34(5)114 2431127(6)1111424314210个12008个1分析解答根据上题,(1)式可以口算,计算(2)、(3)两式,得到: 1134 =3

3、74 11134 =3774 111134 =37774观察发现,乘以多个1的规律与乘以11的规律类似,也是“两边一拉,中间一加”,只不过把个位和十位加得的数重复几次,重复的次数比 1 的个数少一个。 根据规律,容易口算出:(4)1111134 =377774小学二年级第 1 页 共 4 页进 1(5)(6)11142431127=299710个1 9个9 111142431142 =466 622008个12007个6例 3计算下面前四个算式,观察两个1119 的数相乘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四个算式的结果(1) 12 13 (2)12 14 (3)13 15 (4)13 16(5)12 16(6

4、)14 19(7)16 18(8)17 19分析解答首先还是通过竖式发现规律:1 2 1 2 1 3 1 3 1 3 1 4 1 5 1 63 6 4 8 6 5 7 8 1 2 1 2 1 3 1 3 1 5 6 1 6 8 1 9 5 2 0 82 +3 2 32 +424进 1 3 5 3 5进 1 3 +63 6观察发现,积的第一位是 1 ,第二位是两个数的个位数字相加的和,末一位是两个位数字相乘 的积,若有进位,则需要向前进位,例如(3)(4)中的计算。我们将两个1119的数相乘的规律简记为“1 和积,各一位”。故而容易得出 (5) (7)12 16 =192 16 18 =288(

5、6)(8)14 19 =266 17 19 =323例 4计算下面前三个算式,观察两个101109 的数相乘的规律,直接写出后三个算式的结果(1) 102 107 (2)103 104 (3)106 109(4)103 105(5)106 106(6)108 109分析解答虽然是三位数相乘,但由于它们的百位数均为1 上题的计算方式,我们先列竖式来看前三道。,十位数都是0,可以用类似1 0 2 1 0 77 1 41 0 21 0 9 1 41 0 3 1 0 44 1 21 0 31 0 7 1 21 0 6 1 0 99 5 41 0 61 1 5 5 42 +7 2 7 2 +7 2 76

6、 +9 6 9观察发现,“1 和积”,在这里同样适用,只是因为数拉长了一些,所以和与积各占了两位,不够两位用 0 补足,如(1)中的“2 +7 =09”。这样我们将两个101109的数相乘的规律简记为“1 和积,各两位”。容易得出后面三个算式小学二年级第 2 页 共 4 页的结果:(1)(2)106 106 =11236 (3) 108 109 =11772例 45计算下面前三个算式,观察两个111119的数相乘的规律,直接写出后三个算式的结果(1)112 113(2)112 116(3)114 119(4) 116 118 (5) 115 115 (6)117 119分分析解答观察问题我们发

7、现,可以先当成上一题,利用“1 和积,各两位”来进行计算, 在计算积时我们可以应用前面学过的“1 和积,各一位”,我们先列竖式来看。1 1 2 1 1 2 1 1 4 1 1 3 1 1 6 1 1 9121312+131 5 62 5121612+161 9 22 8141914192 6 63 31 2 6 5 6 1 2 9 9 2 1 3 5 6 6观察发现,“1 和积,各两位”仍然适用,只是中间考虑到要进位。有些时候需要将加法和乘法 结果写出来利用短小的竖式进行相加,但在熟练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写出结果。后面三个算式结果自然容易得出:(4)116 118 =13688 (5) 11

8、5 115 =13225 (6)117 119 =13923例 6计算下面前四个算式,观察个位数是1的两数相乘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四个算式的结果(1)(5)21412161(2)(6)31414191(3)(7)31516181(4)(8)31617191分析解答在例 3 中我们看到,两个十位是1 的数相乘的规律是“1 和积,各一位”, 现在的数字是个位是1的数,相当于把原来的数字颠倒过来,不妨猜想一下,是不是把规律颠倒过来在这个问题当中也适用呢?2 13 1 3 13 1 4 14 15 16 12 18 48 6 12 4 2 +43 1 3 1 1 2 4 1 5 5 1 2 7 1 1

9、5 8 13 4 3 +4 3 5 3 +53 11 8 61 8 9 13 6 3 +6观察发现,确实如我们所料,可以直接用“积和 1,各一位”来进行计算。故而容易得出 (4) (6)2161 =1281 6181 =4941(5)(7)4191 =3731 7191 =6461小学二年级第 3 页 共 4 页例 7果计算下面前四个算式,观察“首同尾和10”的两数相乘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四个算式的结(1)(5)34 3624 26(2)(6)72 7863 67(3)(7)53 578189(4)(8)414992 98分析解答观察上面的算式,共同特点是每组两个乘数首位都相同,尾数相加都得10

10、 , 这样的数我们称作“首同尾和10 ”的数。首先通过竖式计算前四组结果,观察规律。(1)34 36 =1224(2)72 78 =5616(3)53 57 =3021(4)4149 =2009观察发现,每个结果的末两位恰好就是两个乘数的末尾数相乘,如 34 36 =1224 ,再来观察前两位,前两位恰好是12 =3 (3+1),观察其他几个算式是否满足规律。46(2)72 78 = 56 16(3)53 57 = 30 21(4)4149 = 20 097(7+1)285(5+1)374(4+1)19总结出规律,“首同尾和10 ”的两数相乘,将十位乘以比十位大 1 的数写在前两位,个位数相

11、乘的积写在后两位,即是结果。同样的方法可以很快直接写出后面的结果:(5)24 26 =624(6)63 67 =4221(7)8189 =7209(8)92 98 =9016首同尾和10的数相乘的速算在各种速算中是最为畅快的一种,直接将数转化成一位数的乘法,一气呵成,你熟悉了么?课后展示1(1)1129=319(2)1148=528 (3)1179=869 (4)1196=1056(5)11125=2775 (6)111144=4884 (7)11111 61=677771(8) 1111111124 =2666666642(1) 12 19 =228(2) 13 16 =208 (3) 21

12、91 =399 (4) 5181 =918(5)102 109=11118 (6)103 108=111016 (7)1007 1005=1012035(8)1006 1009=1015054 (9)1015 1012=1027180 (10)1014 1018=1032252(11)1017 1012=1029204 (12)10131014=10271823(1) 18 26 =468(2) 23 19 =437 (3)12 28 =336 (4)14 21 =294(5) 17 116 =1972 (6)12 119 =1248 (7) 112 18 =2016 (8)113 16 =1808 (9)15 152 = 2280(10)14 173 =2422 (11)18 133 =2394 (12) 15 161 =24154(1)33 37=1221 (2)72 78=5616(3)2128=588(4)83 86=7138(5)54 57=30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