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30 诗五首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6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30 诗五首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6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30 诗五首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6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阅读30 诗五首行路难(其一)》研讨课教案_6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行路难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2赏读诗句,品析李白的苦闷和乐观感情。3理解李白的济世情怀。教学重点:赏读诗句,品析李白的苦闷和乐观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李白的济世情怀。教学方法:1赏读诗句,品析李白的苦闷和乐观感情时,采用“学生自主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2理解李白的济世情怀,突破教学难点时,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设想:走近李白,通过对行路难的赏析,引导学生不仅深刻认识浪漫、洒脱、乐观的李白,而且更加深刻的理解李白的济世情怀,走进李白的精神世界。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大唐盛世,有一位诗人,他豪情满怀,诗酒仗剑走江湖;他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怀天下。这就是被世人称之

2、为“诗仙”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叩响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二、初读: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并找出需要注意的字词明确:字音:金樽zn珍馐xi投箸zh歧q路 塞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2、找学生朗读并评价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首诗。师:大家评价一下,她读得怎么样?明确:还需注意重音,语调抑扬,拖音3、齐读诗歌师:下面请同学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生齐读1)评价:大家读得很有气势,节奏把握的也很好,诗歌的感情基调也能把握(但诗中丰富的情感还未读出),有人说这首诗“真情动天地,豪气满

3、乾坤,情感变化是一波三折,内容是百步九折”,大家想不想读出这种荡气回肠的感觉?生(齐):想。师:那我们一起来赏读这首诗,看看诗中作者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三、品读1初步疏通诗意:师:请四人为一组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不会的可提问。师:老师考几个重点词语,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合作情况。师:诗意已经疏通,让我们再次齐读诗歌,加强理解。(生齐读2)2师:这首诗的题目是行路难,诗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行路之艰难?师:同样是写行路艰难,这几句表现方式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之处?(情感一样,苦闷抑郁悲凉)(要给学生思考时间)师:怎样读能突出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生动形象,苦闷;描写-形象可感)行

4、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感叹句,问句;短句;抒情)(总结:四个三字句,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抑,还有标点符号的运用,一叹一问,唱出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听到了李白的叹息,真是哀李白之多艰啊!过渡:(他渡黄河,是为了能渡到理想的彼岸;他登太行,是为了攀登理想的高峰。可现在呢,好像已是路路断绝。诗人不知身在何方又不知该去往何处,他怎能不感到惆怅抑郁悲凉呢?)师:到底什么路如此艰难?(介绍背景)背景: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少有“济苍生”、“安社稷”的远大抱负。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为御用文人,本以为将大

5、展宏图,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很快就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和馋毁。天宝三年,李白未等“功成”便被进谗言“赐金还山”,被贬出京。朋友都来为他饯行,在筵席上,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途艰难,他借乐府诗题“行路难”写下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联系写作背景。从修辞、句式和表达方式方面分析诗句的含义及表达的感情。3师:面对如此艰难的仕途之路,哪些诗句还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从描写方法、修辞等方面,品析重点词语及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给学生思考时间,两两合作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师: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评价:你分析的真好,因为对一个词有了深入的理解

6、,可能对这句诗有了全新的情感把握,以后同学们在体察诗人的情感时一定要从词语入手。师:你能读出他的悲苦、忧愁吗?明确:在读“停、投、拔、顾”时要重读,“不能食”、“心茫然”语速慢些,语调要低沉一些。总结:诗人一连使用“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生动刻画出诗人既悲愤郁闷又竭力从苦闷中挣扎同来的自我形象。师:是什么样的饭菜让他难以下咽呢?美酒佳酿啊-“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斗十千”,“直万钱”,手法高度夸张,重读修饰词和数量词,较欢快。过渡:诗人以极夸张的笔法领起,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但三四句急转直下,写诗人心茫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这叫做以乐景写哀

7、情。诗人为了自己的梦想终于来到君王侧,然而只如昙花一现般,还没来得及华美灿烂就凋谢结束了。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师:姜尚,伊尹巧遇明主,给诗人迷茫的心田注入希望之光,板书希望)过渡:但诗人不可能永远停留在虚无缥渺的幻想之中,一旦回到现实,即刻从希望的高天跌入失望的深谷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确:典故,“破”富有气势,“定”坚定信念,“济沧海”执着的追求,乐观的精神。总结:李白相信:总会有一天,还要乘长风,破巨浪,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这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乐观的精神,执着的追求(板书坚定乐观)评价:这个句子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因此人们评价说是“千古雄

8、句,激荡人心”。你认为怎样朗读,可以传达这样的情感?生:满怀憧憬和信心,以昂扬的语气结束。总结: 济沧海是诗人理想的实现,什么理想呢?济苍生。诗中无论与理想失之交臂的苦闷,还是追逐理想的坚定,皆来自于作者的政治理想,济苍生,安天下,所以这些情感变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胸怀天下富有济世情怀的诗人形象。下面请一位同学把这首诗完整的朗读一遍,再次体会诗人这种跌宕起伏的情感和他的人格魅力(一男生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师: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百折不挠、潇洒自如的李白正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真的有荡气回肠的感觉了,能给大家谈谈你的朗读技巧吗?生:我觉得要读好一首诗除了理解诗意,体察诗人的情感之外,还要有自己

9、的想象。师: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是吗?其实,这位同学已经告诉我们了融入意境。师:同学们想不想更深入地把握这首诗的韵味?生:想师:现在,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诗仙李白了,请大家再次自由吟诵,读出你复杂的情感。(生自由诵读)师:大家读得很投入啊!下面,就让我们静静地闭上眼睛,让我们穿越千年,梦回唐朝。师:(音乐声起)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你就要离开长安了。临行的时候,眺望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峦,你感到世事难测前途茫茫;而当你又回望那金雕玉砌的皇宫时,你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生齐读)“金樽清酒斗诗篇、”生配乐齐读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生齐读3)五拓展师:其实,李白一生都在追寻他的政治理想。离开长安后,李白仍关

10、心国事,他说到:“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安史之乱爆发后,已59岁的李白怀着恢复国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永王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并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 两年后,他不顾61岁的高龄,北上追随李光弼大军欲讨伐安史叛军,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但是因中途得病折回,未能如愿。第二年在当涂去世,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师:可以说,李白的一生都与失败交织在一起,虽然他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三十成文章”, 文武双全,饱含经国济世之才,却怀才不遇,可谓是“行路难”,可他却一直在走。走着笑对红尘,走着辞

11、别故友。渴望建功,他高呼(让生读)“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翰林遭贬,他慨叹道(让生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流放夜郎,他呐喊(让生读)“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他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未停下脚步,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全诗总结:此时,我们再看全诗,:作者寥寥数笔,摄取了一个生活场景,抒发的情感历经几多变化,是一波多折,(板书连线)他跳跃结构,描写夸张,比喻形象,用典巧妙,即使写行路的忧愁,也没有丝毫的危苦之词,他虽怀才不遇,却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的李白,而是在困境中奋起,在愤懑中挣脱,在迷茫中坚定,一个乐观执着、胸怀天下的李白,一个身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的巨人。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让我们饱含敬意再次诵读他的美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