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京剧_第1页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京剧_第2页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京剧_第3页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京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舷吉星II中国传统文化系列之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 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 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 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 鼎甲榜首。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 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 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 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 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 曲、奏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 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 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 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 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 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在

2、2010年口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形式,19世纪中期, 孕育于民间,融合了中国南北方戏剧元素的京剧,在北京发展 成熟I广泛流布于全国。京剧所蕴藏和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能够为民族魂 魄的振作、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价值观念的再造、民族文化 的复兴提供营养和资源,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和 谐的人类社会有看重要的现实意义。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 晶,更是北京这座城市对中华文明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京剧被列入非遗名录,说明他的文化价值与内涵,在世界范围 内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京剧唱腔优美,抑扬顿挫,角色众多, 有生旦净末丑五种角色。J。S2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 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 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 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 以高朗亭(名月官)为首的第一个徽班(三庆班)进入北京, 参加乾隆帝八十寿辰庆祝演出。扬州画舫录载:高朗亭 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名其班曰三庆。随后还 有不少徽班陆续进京。著名的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 虽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