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编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一)_第1页
高中历史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编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一)_第2页
高中历史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编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一)_第3页
高中历史4.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精编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一)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 3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2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5综合67一、选择题1. 昨日的报刊就是今日的历史资料。下图有助于我们了解()a. 中共“七大”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中共“八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析 :b从题干材料的内容“毛泽东当选全国委员会主席”和“普遍宣传共同纲领”, 可以判断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答案为 b。2. 下图是我国1954 年发行的一张邮票。通过这张邮票, 我们可以推断出()该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会议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该会议标志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该会议开创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全新阶段a. b. c.d.解析 :d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确。遵义会议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 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1名校名 推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正确。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 , 国家的政治生活开始沿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方针进行 , 正确。3. 观察下图 , 下面的选项对图片理解错误的是()a. 反映了党这一时期的中心任务是成立新中国b. 反映了宋庆龄执著追求民主的爱国情怀c.反映了新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d.说明党希望国共合作, 和平建国解析 :d联

3、系新政协召开的背景和宋庆龄的身份, 可知 d选项不正确。4.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代议制的本质区别是()a. 性质不同b. 机关组成人员阶级基础不同c.职权不同d.政党制度不同解析 :a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代议制的性质、特点和基本内涵, 从而为比较分析找出异同点作好准备。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代议制都属于代议制的政治范畴, 但两者却有本质区别 , 选项中的四个方面都是两者的区别 , 人民代表大会制代表人民的利益, 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民主政治制度, 而西方代议制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 两者性质根本不同。5.1957年 3 月 25 日周

4、恩来说 :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 , 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 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 有些地区 , 如内蒙古、广西、云南 , 汉族都占很大比重, 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 很多人就要搬家 , 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 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 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 , 正确的是 ()联邦制都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a. b. c. d. 解析 :d材料主要阐述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是由历史因素决定的。联邦制对我国

5、来说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 但不是都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 故理解过于绝对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只是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 故理解错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不是实行区域自治, 故错误。6. 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 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 要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 那么 , 这个主题应该是()a. 民主政治的成就b.民族团结的力量2名校名 推荐 c.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d.党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解析 :a本题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三幅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民主建设的三大制度,选择 a 项。二、非选择题7.(2012济南检测 ) 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时期独具特

6、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 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 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 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材料二“新中国的建立, 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材料三“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人民负责 , 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

7、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对它负责 , 受它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 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教授的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依据。(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 ( 即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 的成就有哪些 ?(3) 根据材料三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解析 :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分析理解的能力。第(1) 问抓住材料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国情和民情”概括观点, 结合所学知识 , 从地域的国情切入, 农耕经济的民情切入, 概括依据。第 (2) 问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成就概括回答。第 (3) 问抓住材料中的“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民主选举”“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概括特色。答案 :(1) 观点 : 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 依据 : 中国地域广阔 ; 以农耕经济为主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 颁布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