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响幸福的鼓声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敲响幸福的鼓声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敲响幸福的鼓声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敲响幸福的鼓声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敲响幸福的鼓声 金小林 今年九月的一天,我踏上一片从未到访过的美丽土地墨江县一个叫克曼村的哈尼族村寨,去寻访哈尼族牛皮大鼓。 此前我想,这牛皮大鼓,应比影视剧里摆在衙门口的大鼓更阔大,比战鼓更雄伟。然而,一见到摆放在院子中央的牛皮大鼓,我愣是没反应过来:一米来长、殿柱般粗的树干,两头蒙着散缀着毛发的牛皮! 这就是哈尼族的牛皮大鼓? 我见过江南大鼓,鼓身由木板轧箍而成,鼓面牛皮则经过精致处理,最后的成品圆肚阔面,从头到尾被漆得光鲜明亮,洁净得可以放入衣柜。而这哈尼族的牛皮大鼓,鼓身是由大树直接掏空而成,树皮似乎也仅是祖略地削了几刀,鼓面更由原牛皮直接蒙制,只在鼓点频繁

2、处毛发稀疏脱落而现了皮色,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原始的野性。 鼓,被哈尼族人认为是能够通神的具有灵性的乐器。 相传几百年前,哈尼族的克曼寨子里有一对年青男女,男的叫洛奇洛耶,女的叫扎斯扎依。洛奇洛耶喜欢扎斯扎依,他用草根和树叶做乐器吹调子追求扎斯扎依,扎斯扎依说不扎斯扎依还是不喜欢。他又用黄桑树做二弦弹唱情歌,好听。于是洛奇洛耶到山里砍来大椿树,做了一个牛皮大鼓敲给扎斯扎依听,扎斯扎依听后笑了。 克曼村的牛皮大鼓开始敲响了。盛装的鼓手们挥舞着双手中的鼓槌,有节奏地时而擂动鼓面,时而击打鼓身。伴随着击鼓时大幅度舞动的身形,鼓手们嘴里频频呼喝。 “咚咚咚,嘿嘿嘿,呦呦呦鼓声飞扬,喝唱声声。偌大的院子,

3、转瞬间盛满了从牛皮大鼓里喷涌而出的声音,它淹没人群后又欢快地向矮墙外四溢,飞溅云霄。 哈尼族的牛皮大鼓,向我们展示着粗犷豪迈的激情。 在喧闹的院子里,我注意到一大一小两位“特殊的鼓手”小鼓手几乎是大鼓手的“缩小版”。询问后得知,她们果然是母女俩,妈妈李专英还是克曼村五位牛皮大鼓文化传承人当中唯一的“80后”。 哈尼族的男女老少都是踩着鼓点长大的。李专英是从邻村嫁过来的,而她婆婆刚好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能敲能舞的哈尼族长者。李专英得到婆婆的真传,成为村里最年轻的县级牛皮大鼓文化传承人。 “她很小的时候看我们打鼓、跳舞,就非常感兴趣。”李专英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杰出的哈尼族鼓手。从小学一

4、年级开始,她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就正式开始有组织地学习牛皮大鼓和舞蹈了。 哈尼大这一群十多岁的孩子已然娴熟地掌握了如今,鼓十二月颂整套的打法。“六一”儿童节时,这群小精灵还去了镇上表演。 “学打鼓要占去你很多玩的时间,为什么还要去学呀?”在我印象中,像她这般年龄的孩子,永远都是玩不够的。 “我喜欢打鼓!”她的回答像一颗钢珠掉在地上,简洁有力。 克曼村的牛皮大鼓已经在新世纪重焕生机。如今哈尼族人敲起的是文化自信的牛皮大鼓,是农旅融合的牛皮大鼓,是奔向小康的牛皮大鼓! 83文中的牛皮大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归纳。 84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85文中记叙李专英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及一群十多岁的孩子已然娴熟地掌握了哈尼大鼓十二月颂整套的打法这一情节的目的是什么? 86揣摩最后一段,结合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其作用。 【答案】83鼓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原始的野性,是具有灵性的乐器,鼓声展示着粗犷豪迈的激情。 84这是一段插叙。一是丰富了牛皮大鼓的文化内涵;二是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85表明文化的传承需要从下一代开始,更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