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如何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人类创造了语文, 语文又提升了人类,我们学习语文,掌握其规律不仅仅是为了知识, 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语文, 更好地驾驭和运用语文,更好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表情达意。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提到要指导学生 “丰富语言积累” 、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 。丰富的语文知识从哪里来?既不会与生俱来,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只能从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来。 广泛而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古话无疑很好地证明和诠释了积累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从平时的点滴做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力求做到让学生
2、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汲取丰富的语言营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我认为, 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功能,铺好积累基石。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题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兴趣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
3、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然而教师在教学中, 充分发挥教学的功能,铺好积累的基石就显得尤为重要。1 、焕发课堂活力,为语言积累奠定基础。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 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 准确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 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 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
4、学。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 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 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 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学习,使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为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积累语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借助多媒体、图片等辅
5、助教学,激发学生积累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我们利用画面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激发想象,体会意境之美,就可以激发孩子们积累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累语言。例:我在教学四个太阳时,就分别展示了四个太阳的图片,还分别出示了夏、秋、冬、春四季不同的景象。当出现画面时,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发出“哇”的赞叹声。从而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当韩茹老师出示春天的画面后, 问;“请孩子们用学过的词语描写春天?”这时,孩子们说出了“春暖花开”、“春风习习”、“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等词语,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3、加强读的指导,培养积累习惯。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多读,多积累”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读的
6、指导,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好习惯。(1)、在朗读中培养感悟语言的习惯汉语具有思想美、意境美、节奏美、音韵美等特点。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的魅力。例:我在上四个太阳中说:“孩子们!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太阳就读哪一个自然段,读出你喜欢的语气。”我在我们的手一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朗读作了具体地指导, 孩子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品味着语言之美。(2)、在默读中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俗话说: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我们指导学生在默读时要将优美的词句摘记在本子上, 可以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等。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要求孩子在默读时边读边思考,动笔进行勾勾画画,从而
7、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例 1:我教学春潮一课时,指导孩子们在文中找出描写大江复活的句子,找出文中的拟人句, 找出描写春潮不可抗拒的力量的词语。例 2: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让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学生把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并在相关的句子处写出自己的体会。 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不但在文本上进行了勾画,还动笔写了自己的体会。(3)、相机拓展 在训练中积累课标中指出:“语文应注重多积累, 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孩子们在拓展训练中积累语言。例 1:我在教学杨树之歌的后边设计了如下环节:师:大叶杨除了唱给老爷爷、老奶奶、行人,还给谁唱了,唱些什么
8、?仿照课文中的句式写一写。课件出示:唱给淘气的小狗,。唱给飞来飞去的小鸟,。唱给,。例 2:彭老师教学桥一课中,让学生写一写老汉和儿子的内心独白:( 1)、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来。儿子啊 !( 2)、儿子瞪了父亲一眼。父亲啊!( 3)、儿子推了父亲一把。父亲啊!( 4)、父亲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啊!这些环节的设计,无疑是让孩子们在拓展训练中积累的语言。二、 拓展教育渠道,养成读书习惯扩展学生的阅读量,要充分发挥书本的作用,提出每篇文章学习都要积累词句的要求,以养成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词句的良好习惯。我采用了“阅读三步曲”:默读圈圈点点,就是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文章中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词语或好的段落
9、。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读时自觉的吸取文章中有益的“语言营养”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对学生语言学习将会起到积极作用。讨论交流朗读,就是交流自己积累的语句或语段好在哪里。这是提高学生理解和判断能力的举措。相互交流回促进学生取长补短,之后由自己带头朗读,既鼓励学生有促进学生将语言材料存入自己的语言仓库之中。书面摘录仿写,就是将圈点交流后的内容进行摘抄归类。书面摘录仿写,就是将圈点交流的内容进行摘抄归类。教师定期检查,评比。这样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完全的提高, 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法于课外”。三、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一)背诵法。“背诵是积累知识、 丰富语言
10、材料的好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所以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须在阅读时进行准确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理解的要点,不懂课文不能背诵课文。因此,我在指导学生背诵时, 总是十分重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背诵方法。在指导阅读雪花时,它篇幅短小,文采丰富,富有吸引力,采用提纲背诵的方法进行背诵。 列出段落的层次提纲或全文的段落提纲,然后按提纲熟读成诵。有些名言警句、诗歌,有的人目视口诵记得慢,而过手一遍则能很快记住,则采用手抄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当然,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就选用哪种方法。此外,还应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方法。应告诉学生,读到
11、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在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就要复习一下。(二)摘记法。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上网、看电视或与人交谈时,把自己从中学到的优美词汇或语句摘记在本子上,也可以用文摘卡片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有空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对摘记的优美词句,把同类的抄在一起, 以便查看,如可按写人、写活动与场面、写景、状物、名言警句等归类。也可以对优美词句进行续写、扩写、缩写、改写、写读后感等再创作。(三)剪贴法。剪剪贴贴,在
12、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札记本上,不管怎么贴都可以。旁边还可以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 这样,学生在读读,剪剪,贴贴,画画中获取了知识,积累了语言。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摘录。四、鼓励学生运用所积累的语言学生的语言积累多了,并不一定他的语言能力就加强了,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 (一)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 我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但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时, 常常出现堆砌词藻的现象, 对学生作文中堆砌的词句,哪些可保留,哪些要删除,哪些应替换,我予以悉心指导。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二)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我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我都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语文活动课上,成语接龙方 式,找近、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方式等, 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 (三)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体解剖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BP撰写攻略
- 驾驶员考试题及答案
- 券商托管面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行政管理办法
- 普洱市重点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考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专题09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试题)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教师版
- 工厂减亏激励方案模板(3篇)
- 工厂器械防锈措施方案(3篇)
- 高级职称评定工作总结(3篇)
-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软件项目开发需求规格说明书(标准模板)
- GB/T 9797-2022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镍、镍+铬、铜+镍和铜+镍+铬电镀层
- GB/T 32288-2015电力变压器用电工钢铁心
- FZ/T 01008-2008涂层织物耐热空气老化性的测定
- 精神科病历书写精神科病历书写及范例
- 《乒乓裁判规则规程》考试题库(附答案)
- 依托自主化装备建设分布式能源三联供项目
- PCB全制程培训教材
- 应急保障措施及处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