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激发策略探讨_教育教学论文._第1页
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激发策略探讨_教育教学论文._第2页
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激发策略探讨_教育教学论文._第3页
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激发策略探讨_教育教学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激发策略探讨 _教育教学 论文论文导读 :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外语学习动机影响 因素分析。外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及激发策略探讨。 关键词:学习动机,影 响因素,激发策略 在外语教学研究对学习者个性差异展开深入的讨论过程中,动机 研究受到了众多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动机是一种认知的和情感的唤 醒状态, 它导致有意识的决定来采取行动 , 并导致一段时间内持续的脑力和体 力的付出 , 其目的是要达到一个 ( 或一组) 既定的目标。” 1 加拿大心理学家 Gardner 把外语学习动机定义为:“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 出的努力和对学习某种语

2、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 内部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 2 动机是学习和 责任培养的前提条件,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在诱因,是促使学习者持续努 力的力量源泉。高的动机水平对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学习上的进步又能 强化动机。 3 由此看来,动机对学习的成败和学习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动机问题也因此成为外语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一、外语学习动机 的类型分析 九十年代以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时代。语 言学家、教育学家和心里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外语学习动 机,形成了不同的分类体系并不断完善。在外语学习动机分类理论

3、中, Gardner 和Lambert , Deci和Ryan,文秋芳,Ellis 的观点较为突出。Gardner & Lambert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提出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前者(又叫结合 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的团体文化有真正兴趣,希望更好地与团体的人 民进行交际,从而融入该团体的社会生活,后者是指学习者对外语本身没有特 殊的爱好论文格式模板,学习外语只是为了找到好的职业,改善自己的社会地 位等。我国学生学习外语多为工具型动机。Deci和Ryan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又提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个体对外语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 , 学习的 动力来自学习者内部因素;外在动机指外语学习

4、者受到外力推动 , 或外部诱因的 激发而产生学习动力。文秋芳 (1996) 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反映理论为依 据,把动机划分为深层动机和表层动机。由深层次的非物质刺激而产生的动力 为深层动机;由表面的物质刺激而产生的动力为表层动机。 Ellis 从过程和结 果出发,又把动机分为任务型动机和成就型动机。任务型动机是指由教师设计 的学习任务而产生的动机;成就型动机是源于成功学习的动机。多数研究者认 为,动机是动态的,即在一定条件下,融入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的地位会相互 转换,外在动机会激发内在动机,深层动机可能转化为表层动机,任务型动机 可能产生成就型动机机;相比较而言,具有融入型动机或内在动机、

5、深层动机 者更可能采取一些探索性、钻研性、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有效监控自己学习 行为,学习上更易获得成功,动机效应更强更持久,优于其它动机。二、外语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外语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影响因素的多面性。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学习者个人主观因素和学习环境客观因素两方面 进行分析。(一)学习者个人主观因素1.自我认知因素 自我认知因素是学习者的自我认识,包括主体感、效价、自我概念和能力自我知觉 等。主体感是指对外语学习活动中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的认识。当学习者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则动机强;反之则弱。效价则是对外语学习目的的认识。如果 学习者认为外语学习非常有意义,对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很有帮助,

6、则动机强; 反之则弱。自我概念是学习者对自己外语学习优与劣的主观意识,以及对外语 学习成与败的评判等。能力自我知觉是指在外语学习活动中对自己能力的判 断。它决定外语活动内容的选择。如果活动难度适当,则动机增强;否则,动 机减弱,甚至消失。 2. 目标因素 在因果模型中,目标定向对动机行 为产生直接的影响。目标能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方向和努力方向,使之坚持从 事与目标相关的活动,并促使学习者根据任务难度寻求相关的行动计划或任 务。因此,建立目标是动机的一个重要方面。合适的目标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功 的经验,让他们感觉自己学习有进步、驾驭外语的能力逐步提高、信心不断增 强 , 从而激化和培养他们内在的学

7、习动机。而这种巨大的内部动机能鞭策他们 加倍努力,以达到目标。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者则会缺少方向 感,缺失推动学习的力量,变得无所适丛。 3. 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 指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导致学习动机的改变。情感因素复杂多变,常见的有兴 趣、态度、焦虑和成就感等。焦虑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交际畏惧、考试焦 虑、负评价惧怕”。适度的焦虑可产生较强的动机。过度的焦虑则会导致学生 过分紧张,怀疑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学习动机因此削减。然而,过低 的焦虑,则使学生动力不足,不能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动机来自态度(融合 性态度与对学习环境态度 4 ),态度导致动机的产生 , 态度与动机成正比。对

8、 英语学习持肯定态度的学习者会越发喜欢学习英语论文格式模板,课堂上积极 配合教学,学习效率高,学习轻松愉快,学习动机很强,而且呈良性循环。相 反,消极态度的学习者会越来越不喜欢它,缺少动力 , 不想付出努力,学习效率 低,学起来很痛苦,且呈恶性循环。 5 成就感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它就像“激 活剂”,使学习者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乐于去挑战更为复杂高难度 的活动,因此动机加强。然而,当学习者经历多次“失败”后,没有了成功体 验,因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放弃学习,因此动机严重削弱。兴趣是 动机中最活跃而持久的因素。它是直接的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或深层动 机。这个内部动机指向学习任务本

9、身。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推动学习者主动地学 习,而且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满足,从而形成进一步的学习 需要。 (二)学习环境客观因素 学习环境因素是学习者自身以外的 因素,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外语教师的影响、学习群体的影响、课程大纲的要 求、社会人才市场的要求和家长的要求等。其中,前面两者对动机的影响尤为 重要,我们予以特别关注。 1. 教师 教师是影响课堂内部动机的重要 因素。 Finocchiaro(1981) 认为:动机是在课堂学习情境下,由老师激发起来的 情感6 。教师单调的教学方法,肤浅的教学水平,无趣的教学内容,沉重的作 业,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削弱学习动机。相反,教师的

10、热情幽默,渊博 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富有启发性的讲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 的互动活动,鼓励性的语言,都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动 机。 2. 学习群体 学习群体主要是指班集体和宿舍集体。集体中的个 体差异往往会成为学习动力。在集体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包括学习动机、学习 态度和学习习惯等)对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着不容忽略的影响。 Rod Ellis(1994)认为友谊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Williams Burden(1997 : 1 94)则说:健康的同学之间的竞争能在短期内激发学习动机 8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间相互帮助论文格式模板,相互鼓励,相互影响

11、,相 互竞争,相互促进,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则能保持外语学习的强烈动机。 反之,则消减动机。 三、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几点策略Brown(1994), Williams & Burden(1997), Dornyei(1998) 分别对外语教学中 激发动机的措施提出过一些好的意见。结合我国的外语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下 面几点。 (一)引导学生认识外语学习的价值 学习者理解知识的价 值对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十分重要。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英语语 言的魅力,提高学好英语的结果的诱惑力,让学生从心底里想学好英语。学习 者要认识到:学好英语是祖国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 经济

12、信息一体化使英语的地位日趋重要。高水平的英语将有利于祖国科技的发 展、经济的飞跃和国力的增强;学好英语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它能在以后的职 业生涯中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增强学生外语学习目标意识,布 置适度的教学任务 美国心理学家Knight和Remmers通过实验发现,如果 被试认清学习的目标,那么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因此,通过明确学习目 标来激发学习动机,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教师要求学生确定自己 的学习总目标,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我决定意识,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投入 水平,帮助他们设定阶段性的目标和长远的目标 , 以激发其内在动机,使之保持 勇往直前的势头。教师还要考虑学生

13、的实际英语水平 , 布置不同难度层次的教学 活动 , 以便学生获得成功经验。(三)给予学生及时反馈与合理评价,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教师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者结合起来, 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时,教师应经常鼓励和适当表扬学生,给学生 提供建设性的信息反馈,让他们一方面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热情,增强 努力程度,另一方面看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争取更好的成 绩。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失败或挫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恰当地看待自己 的问题,告诉他们不能简单地把成败归结为不可控制的因素,如运气,要帮助学生认识努力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 认识自己对学习结果有控制权,把消极的归

14、因 向积极的归因转变,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施兴趣迁移策略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求新事务的一种倾向。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1) 在教学中体现文化意识, 渗透文化因素,借用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习俗、读音及表达方式等方面的不同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经常给学生以新鲜感论文格式模板,如丰富课堂活动 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种指令灵活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 教学手段相结合等; (3) 设计问题情境,引起认知矛盾。如,在教授进行时态 的第一次课上,老师强调进行时态是表示动作的正在进行,而在第二次课上, 老师写了这样一句 The bus i

15、s arriving. 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这个句子 上来。接着,老师开始讲进行时态表示“即将”的用法。当学习者对某些活动 产生好奇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利用学生对活动的内在动机,把这些活动与学 习联系起来,使之产生对学习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学生对电影的兴趣,组 织学生看原版外语电影。 (五)营造宽松有序的良好课堂气氛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重要阵地。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极大 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 9 。良好课堂氛围的建立,首先要求教师 以学生为中心,以一颗宽容、理解的心去对待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多用激 励的语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其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

16、教学艺术 (包括组织教学艺术和讲授语言艺术),充分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 摘要学”。参考文献: 1 杜福兴. 谈英语学习动机及其激发与保持 J. 外语教 学, 2003,24( 4): P151-153. 2 丙利红. 如何激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 学习动机 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1):P82-83. 3Vandergrift,L.2005.Relationships among motivation orientations, metacognitive awareness andproficiency in L2 listeningJ.Applied Ling

17、uistics 26/1:70-89. 4Gardner,R.C.& P.D.MacIntyre.A studentscontribution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PartII:Affective variablesJ.Language Teaching,1993a,(26):1-11. 57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4: 199-200, 228,515-517. 6Finocchiaro,M. Motivation: Its crucial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A. In: Hines andRutherford. C, On TESOL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