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_第1页
浅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_第2页
浅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_第3页
浅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_第4页
浅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世界名画赏析结课论文论文题目 _浅谈伏尔加河上的纤夫_ 【摘要】: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英文名:ilya yafimovich repin,18441930)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这幅画是现实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作之一。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交织在一起。这幅画现收藏于圣彼得堡俄罗斯国立美术馆。作者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俄国画家,是巡回展览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出生于丘古耶夫,在彼得堡美术学院学习。18731876年先后旅行意大利及法国,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回国后勤奋作画,

2、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人民的贫穷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关键词】: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批判现实主义 构图 正文 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是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他一生创作都非常勤奋,对每幅画都精益求精,他不仅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在世界美术史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69年夏天的一个清晨,年仅26岁的美术学院学生列宾在涅瓦河边写生,初升的太阳映红了涅瓦河水,蓝天辉映,波光粼粼。俄国时值夏季,晴空万里,河岸上来来往往的上流社会男女,打着五颜六色的阳伞,身着华丽服装,熙熙攘攘,色彩缤纷。列宾心情非常舒畅,正在着迷之时,突然,在河滩的远方,流动着一片渐渐变大的带

3、状黑影,他们吃力地蠕动着,满身污垢,衣服破烂,正拖着一条沉重的货船,他们就是纤夫。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列宾陷入了深深的思虑,当时社会上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令他感到吃惊,他就此决定要让这一场景成为艺术,让后人认识这无法抹掉的历史中的一幕。于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最初构想在画家心中孕育而生。为了创作这幅描绘沙皇统治下俄国人民痛苦生活的作品,他曾两度到伏尔加去,不畏艰辛,以身实践,深入观察纤夫生活。他这么做的是使画面上的纤夫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受压迫的人,又是具有坚强毅力的生活的强者,以达到可以通过这幅画表现人民的强大力量和精神美的目的。与此同时,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还充分表现了在封建势力和资本家的剥削下,

4、俄罗斯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 。每当我看到这幅画时,都会被画面上展现的东西震撼到。在黄色沙滩上,足足十一个人,顶着烈日,面无表情却奋力的拉着船。仔细看去,他们浑身污垢,头发也乱蓬蓬的,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挣扎。是的,这就是当时沙皇统治下的底层人民。而且,画面中的沙滩上还可以看出一些模糊的脚印,深浅不一,这暗示着河边何止这几位纤夫,列宾只是以点带面,突出了这些典型形象罢了。这幅画有很深的现实意义,列宾用自己高超的画技揭示社会悲惨现象,扎进了人民生活、人民利益,揭示了现实的矛盾,同时肯定了社会的积极力量。细看这十一个人,在队列最前方的是一位稍显矮的老年人,他包着褐色的头巾,

5、双目无神,漠然的看向远方。双臂无力地下垂,靠身体的重量扯着纤绳。唉,路还很长,何处是尽头?在他的右方,是一个比他高、比他壮的男人。他衣衫褴褛,有的地方已经露出了里面的皮肤。他不仅有着浓密的胡须,还有着乱糟糟的头发。看上去很久没洗了。男人头向左转,似乎想和老人说话。但烈日炙烤下的他实在没有力气张嘴。这两个人可以说是这一列队伍的领队,他们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高个子,他直着身子低着头,麻木的叼着烟斗,似乎是厌倦了这种生活。他有着黝黑的皮肤和一顶帽子,为了避晒不得不用帽檐遮住一部分脸,虽然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也够了。高个子旁边是一个小伙子,他奋力的向前拉着绳子。与其他人不同,他的眼神很独特,他的眼神里写满

6、了对现实的愤怒和诅咒。他很卖力,整个队列中数他身体前倾的最厉害,似乎一不小心就会摔个趔趄。他身后是一名穿着红衣的少年,皮肤很白,一看就知道刚从事拉纤的日子还不长。那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不爽。他使劲的整了整套在身上的绳子,似乎对其很不满意,应该是还没习惯这种高负重的劳动。他的嘴唇在动,在咒骂,在愤慨。少年右边的中年人在用袖子擦拭额头上的汗水,已然是忍受不了这火辣辣的太阳。他眼睛望着河面,对周围漠不关心。少年后面是一个矮矮的身着深色上衣的老头。老头的头上已经秃了一半,脸上写满了疲倦,看样子是有病在身。他的身体只是略微前倾,头抵在少年的左后肩上。他似乎早已习惯这种生活,此时还在装填他的烟斗。老头身边是

7、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画面上只能看到他的半边脸,他用略显同情的眼光看着稚嫩的少年和疲劳的老头。后面是一个退伍不久的士兵,那双军靴代表着他曾经的身份。而现在,脱下了军装,套上纤绳,只能奋力的向前,向前,再向前。他左腿后蹬,似乎在发力,又似乎是在找支撑以防倒下。退伍士兵后面是一个高个子,头顶着一个浅色的小圆帽,略显长的头发从中间冒出直抵肩头。他的头并未看向前方,而是扭头看向后方的船,脸上表现出了深深的愤怒。看这情形,定是身后的人在恶语相向,再催促他们再快些。走在最后的那个人看不清年龄,因为他低着头,内心满是沮丧。他无可奈何的迈出腿,拖着沉重的步伐,机械的跟着队伍。这十一个人,无论从形态还是表情上都

8、堪称完美。列宾正是通过大量的人物写生,把这十一个纤夫表现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个性,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们坚忍不拔,互相依存。列宾的这幅画,既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又饱含强烈的批判精神。可谓是现实批判主义的一幅代表作。那时候的俄国,沙皇专政,暴力统治,人民裹着贫穷和痛苦的生活,苦不堪言。这十一个人,有的可能是为了妻儿而工作,有的可能是为了父母而干活,也有的,仅仅是为了一块黑面包,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这种社会,底层人民没有享受生活的权利,甚至连生存都是个大问题。为了一口饭,贱价出卖自己的身体,终日拉着货船,在伏尔加河畔来来去去。在这幅画里,与其说是人与自然在搏斗,不

9、如说是人在与残酷无情的显示抗争。而列宾,作为一名画家,为了将他对沙皇统治下的社会的不满,对资本主义家剥削做法的憎恶以及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高超的绘画技巧表现了出来,从而创作了这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种初衷,使这幅画带给了世界强烈的震撼,成为了一幅世界名画。在中学课本上,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时候,蔚蓝的天、金黄的河沙、开阔的湖面、十一个神态各异的纤夫给了我第一印象。而现在,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幅名画,还是作家对现实的刻画,含义深刻,而我,也只是明白了一点而已。在我看来,所有的名画也应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般,需要用心感受来达到灵魂的共鸣。这幅画的构图,列宾使用了横向构图加以表现:远处是空旷的

10、海平线,船桅杆的直线与一排人物形成疏密的对比。点、线、面的安排十分精妙。在画面的黑灰白分割关系上,主体物处置于黑块面上,黑白对比较为强烈。人物的近大远小排列、透视排列产生了强烈的纵深感。而且他充分利用了沙滩的地形和河湾的转折,是这是一个拉纤的汉子犹如一组雕像矗立在黄色的底座上。这也给这幅画带来了深远的宏伟的张力。而且,透过这幅画,透过宽广的背景,我感到了一种孤独和无助之感。这也是画中纤夫的内心感受。还有,列宾对景色也做了巧妙的改变,河畔烈日曝晒,河滩荒芜,只有几只破箩筐,十分凄凉。以环境表现画中人物的内心。 我感觉,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亦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向曲,给人压抑、悲怆和深沉的感觉。我

11、可以看得到,画面上的一笔一划,都渗透着画家的情感。画家的感情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能透过这幅画感受到纤夫深深的悲凉。而且,我还发现了画家表现人物时的独具匠心。十一个人从前到后很自然的分成了4、3、3三组。这三组人高低起伏、错综有序。虽然环境相同,但气质、心理各异。这些人,不仅有老年人,还有中年、青年和少年。既有农民,又有军人。他们代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以点带面的表现了现实生活。我想,正是因为列宾对生活的深刻的体验,对生命的真正热爱,才能创造出这一幅出色的作品。1873年,美术批评家斯塔索夫给予这幅画其极高的评价:“列宾是同果戈理一样的现实主义者,而且同果戈理一样具有深刻的民族性,他无比勇敢,扎进了人民生活、人民利益、人民伤心以及人民的喜、怒、哀、乐的现实的最深处”这幅画是对时代的召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其在俄罗斯画史上具有进步的革新意义。的确,我被这幅画所表现的内在批判精神深深震撼到了。起初的我,看到这幅画的时候远远没有想这么多,而现在,随着理解的深入,我想说,这真的是一幅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时代著作。这幅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