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菜机械化栽培发展历程及实践_第1页
我国油菜机械化栽培发展历程及实践_第2页
我国油菜机械化栽培发展历程及实践_第3页
我国油菜机械化栽培发展历程及实践_第4页
我国油菜机械化栽培发展历程及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油菜种植历史悠久。作为世界油菜生 产大国,无论是油菜品种、栽培技术、单产、 品质都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存在土地经营 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用工量多、生产成本 高等问题。 油菜机械化技术,每亩用工量控制在5个以 内,结合机械精播、省种节肥等技术的应用, 每亩节约成本100 130元,可直接降低农民投 入30%以上。所以实用、高效的油菜籽精量联 合直播技术和机具已成为解决油菜机械化难题 的迫切需要。 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播种 机械化育苗移栽机械化育苗移栽 机械化收获机械化收获 机械化干燥机械化干燥 1 1、上世纪的初步探索、上世纪的初步探索 (1)在上世纪 70年代上海市开发了

2、与手扶拖拉机配套 的上海上海-230U型油菜直播机; (2)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采用稻麦条播机稻麦条播机改装小槽轮式小槽轮式 排种器排种器调整行距后播种油菜 ; (3)1985年以后,黑龙江省春油菜种植参照小麦大豆 成熟的机械化栽培技术起步,逐步改革完善形成了一 整套较为完整的机械化直播栽培生产方式。 2 2、新世纪快速发展、新世纪快速发展 (1)2006年上海市研制出2BGKF-6型油菜施肥直播机型油菜施肥直播机。 集浅耕、灭茬、开沟、施肥、播种等工序一体化作业,集浅耕、灭茬、开沟、施肥、播种等工序一体化作业, 实现秸秆还田。实现秸秆还田。 2 2、新世纪快速发展、新世纪快速发展 (2)农业部南

3、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东台食品机械 厂研发的2BCY-3型油菜精量直播机型油菜精量直播机。其异型孔窝眼轮异型孔窝眼轮 排种器排种器对种子形状和粒径适应性强,播种量 2.253kg/hm2 ,播种均匀度高,实现了精密条播精密条播。 2 2、新世纪快速发展、新世纪快速发展 (3)华中农业大学与武汉黄鹤拖拉机公司联合研制 2BFQ-6型油菜少耕精量联合直播机型油菜少耕精量联合直播机 旋耕开沟、旋耕开沟、 播种、施肥,复播种、施肥,复 式作业创新了气式作业创新了气 力式油菜籽精量力式油菜籽精量 排种技术实现精排种技术实现精 量播种。量播种。 1 1、创新实验探索期、创新实验探索期 (1)始于始于60年年

4、代的旱地移栽主要是针对玉米棉花的钵苗移 栽。改造后可用于油菜钵苗移栽,但因机具复杂成本高机具复杂成本高而 且工厂化培育油菜钵苗投资大、用工多未能达到实用要求; (2)江苏省曾引进日本井关蔬菜穴盘苗蔬菜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改进后 用于油菜移栽试验机具较复杂、成本较高、单行移栽效率低 机具对稻板田的适应性也不理想; (3)相比于钵体苗钵体苗和穴盘苗穴盘苗,苗床培育油菜裸根苗油菜裸根苗较简便。 四川省温江地区农机所较早研究开发油菜裸苗移栽机, 1979年研制出2ZYS-4型钳夹式油菜蔬菜栽植机; 日本井关蔬菜穴盘苗移栽机日本井关蔬菜穴盘苗移栽机 2 2、快速成熟发展期、快速成熟发展期 (1)2007年1

5、0月试验成功的2ZY-2型油菜移栽机二行链夹式二行链夹式 半自动移栽机半自动移栽机与中马力拖拉机中马力拖拉机配套一次完成开沟、移栽、覆 土等工序可用于油菜、棉花、烟草、蔬菜等作物的裸苗和小 钵体苗移栽; 2 2、快速成熟发展期、快速成熟发展期 (2)2008年8月 南京农业大学开发成功2ZQ-4型油菜移栽机型油菜移栽机并实现产品 化。机具采用链夹式栽植器链夹式栽植器可一次完成开沟、移栽、覆土、镇压、浇水、 施肥等作业,具有伤苗率低伤苗率低、直立度好直立度好、成活率高成活率高等特点; 收获方式收获方式: 分段收获分段收获(甘蓝型油菜甘蓝型油菜由于气候条件等因素往往出现 成熟不一致和角果极易碎裂的

6、现象,适宜采用割晒收 获; ) 割晒割晒 晾晒晾晒 脱粒清选脱粒清选 联合收获联合收获(白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因其成熟较早且抗裂,多采用 联合收获) 一次完成一次完成 1 1、初期探索困难重重、初期探索困难重重 (1)60年代做过用稻麦收割机稻麦收割机进行油菜机收的尝试 但都损失大而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2)1985年黑龙江用拾禾脱粒即采用分段收获法分段收获法; 北方油菜产区用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稍加改装来 收获油菜,投资虽少但普遍改制粗浅技术含量不高,改制粗浅技术含量不高, 收获损失严重总损失率达15% 20%; 2 2、江浙沪勇担技术改革发展重任、江浙沪勇担技术改革发展重任 (1)20

7、01年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和向明机械有限 公司研制出4LZ (Y)-1.5A型多功能油菜联合收割机, 生产率为0.2 0.4hm2/h, 含杂率2% ,破碎率1.5% , 割台损失2.5% ,总损失率8% ,成熟度90%, 可靠性 90%; 2 2、江浙沪勇担技术改革发展重任、江浙沪勇担技术改革发展重任 (2)2004年 2006年上海市完成了2BGKF-型6油 菜施肥播种机、4LYZ-1.5B型多功能油菜联合收割机、 CTHL-200型油菜籽干燥设备三项新产品的研制; (1)传统上在油菜籽加工厂使用固定式干燥机 , 1980年后国内市场主要有循环式低温干燥机,专用 干燥和通用型干燥机等; (

8、2) 2006年农业部研制成功CTHL-200型油菜籽型油菜籽 干燥设备干燥设备, 使收获的油菜籽得到及时干燥,并通过 调节干燥段的数量配置实现稻麦干燥的一机多用稻麦干燥的一机多用。 (3)目前已研究开发成功自走式捡拾脱粒机、高 效清选机、联合收割机、烘干机。 尽管在油菜机械化移栽和直播上有一些研 究进展,特别是机械直播技术研究已经相对 成熟, 如华中农业大学研制的2BFQ6 型 油菜联合播种机,该播种机具有播量精确可 调、无堵塞、种子无破损、行距株距均匀、 生产效率高,并能显著提高土壤保墒能力、 油菜出苗整齐均匀等优点,但生产上应用得 还是相对较少。其主要原因有品种与种植模 式不适应机械化、

9、缺乏先进适用的栽植和收 获机具等。 五、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五、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筛选和培育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筛选和培育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品种 油菜品种对机械化作业的不适宜性是发展机械化的最大障 碍筛选和培育适宜的品种培育适宜的品种是解决机械化问题的根本 。 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和收获方式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和收获方式 油菜生产经过多年实践已积累了大量的农艺技术经验,筛 选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研究制定规模化、标准化、适合机 械化作业的油菜生产农艺技术规程提高农艺技术与农机的适 应性。 规范农艺技术规范农艺技术 建立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体系建立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模式体系 针对长江流域地区、华南地区

10、、西北及东北地区,四大产 区油菜品种特点种植制度、栽培技术及自然经济条件,确定 各主产区典型机械化技术模式,典型机械化技术模式,进而形成技术可行效益明显 农机农艺紧密结合的油菜生产机械化技术体系。 研究开发和改进完善机械装备研究开发和改进完善机械装备 (1)机械直播省工、节本的潜力很大,应研究开发免少 耕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实现秸秆残茬覆盖下的免(浅)耕、 灭茬、开沟、播种、施肥等工序的复式作业; (2)油菜联合收获机的损失率仍然偏高,需降低脱粒清 选割台的损失,提高可靠性和提高作业的流畅性,分段分段 收获收获应是近期研究开发的重点,在联合收割机的基础上 开发自走式捡拾脱粒机自走式捡拾脱粒机容

11、易实现,与机器割晒、人工割 晒配合作业的良好效果已在试验中得到体现 ; 完善油菜籽干燥设备完善油菜籽干燥设备 采用混流循环干燥混流循环干燥工艺、间接换热燃油热风炉,实现热风 温度的精确控制,改进工装等措施,全面提高性能和质 量水平。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张宝文.大力推进水稻油菜生产机械化 为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贡献J.农机科技推 广,2004(6):46. 2宗锦耀.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5):89 3杨 林.油菜种植方式的调查及建议J.农机质量与监督,2008(3):1821 4李建国,卞丽娜.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装备技术,20

12、04,30(2):4- 6,30(3):67 5项冠凡,刘建政,吴福良,等.坚持技术创新 加速油菜生产机械化成套装备的研发J.中国 农机化,2008(1):5862 6陈 志.油菜收获机械化技术进展J.农机质量与监督,2008(3):914 7吴崇友.我国油菜全程机械化技术途径J.农机质量与监督,2008(3):1517,21 8 傅寿仲 ,戚存扣 ,浦惠明. 中国油菜栽培科学技术的发展 J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6, 28 ( 1) 9 河南省农林厅. 油菜规范化栽培 M . 郑州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0 . 10 官春云. 世界油菜生产的发展和我国长江流域油菜带的开

13、发 J . 作物研究 , 1997 ( 1) : 1 - 5 . 11 王建平 ,姚月明. 油菜轻型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 不同轻型栽培方式的特点及可 行性分析 J . 上海农业科技 , 1999 ( 3 ) : 47- 48 . 12 李建国 ,卞丽娜. 我国油菜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与发展 J . 农业装备技术 , 2004 ( 4 ) : 31 - 32 13 郭丽华. 稻茬机械直播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J . 耕作与栽培 , 2005 ( 1 ) : 57 . 14 苗桂平 ,徐德庚. 油菜机械化生产及其配套技术 J . 上海农业科技 , 2005 ( 2 ) : 74 - 75

14、 . 15 冷锁虎 , 朱耕如. 油菜机械化收获研究 J . 中国油料 , 1992( 3 ) : 82 - 84 . 16 王汉中. 中国油料产业发展现状、 问题与对策 J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5 , 27 ( 4 ) : 100 - 105 . 分享大学时光,每天都是你的分享大学时光,每天都是你的Friday! 我国油菜种植历史悠久。作为世界油菜生 产大国,无论是油菜品种、栽培技术、单产、 品质都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存在土地经营 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用工量多、生产成本 高等问题。 2 2、新世纪快速发展、新世纪快速发展 (3)华中农业大学与武汉黄鹤拖拉机公司联合研制 2BFQ-6型油菜少耕精量联合直播机型油菜少耕精量联合直播机 旋耕开沟、旋耕开沟、 播种、施肥,复播种、施肥,复 式作业创新了气式作业创新了气 力式油菜籽精量力式油菜籽精量 排种技术实现精排种技术实现精 量播种。量播种。 (1)传统上在油菜籽加工厂使用固定式干燥机 , 1980年后国内市场主要有循环式低温干燥机,专用 干燥和通用型干燥机等; (2) 2006年农业部研制成功CTHL-200型油菜籽型油菜籽 干燥设备干燥设备, 使收获的油菜籽得到及时干燥,并通过 调节干燥段的数量配置实现稻麦干燥的一机多用稻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