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单元测试古诗词鉴赏3(2)_第1页
高三语文复习单元测试古诗词鉴赏3(2)_第2页
高三语文复习单元测试古诗词鉴赏3(2)_第3页
高三语文复习单元测试古诗词鉴赏3(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校名 推荐2018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注 蝶恋花 春景苏 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注】本词写于苏轼被贬途中。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解析】 这首词的首句既点明春夏之交的时令 ,也揭示出春花殆尽、青杏始生的自然界新陈代谢的规律。 要抓住 “褪 ” 字一语双关的特点 ,找出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 “褪”既写花的掉落,也写花的颜色的消退,写出了花儿凋零的情景,点明时在暮春。曾经的灿烂炫目已逝

2、去,抒发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 ,表现了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 ,以及自己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 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 ,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而融入自身深沉的慨叹。下阕写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全词词意婉转 ,词情动人 ,于清新中蕴含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 ,韵味无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导学号: 26612155】惜花韩偓皱白离情高处切,腻红愁态静中深。眼随片片沿流去,恨满枝枝被雨淋。总得苔遮犹慰意,若教泥污更伤心。临轩一盏悲春酒,明日池塘是绿阴。颔联中“随”“满”两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答案】

3、“随”即追踪、追随。生动传神地描绘了诗人目光追随着片片落花随流水飘零的情景,把诗人那种寄情于落花的难分难舍的惜花心意表现出来了。 “满”写出诗人惆怅满怀, 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伤痛漫溢到每一株被雨淋湿的花枝上,抒发了诗人看到落花飘零残败的怅恨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要抓住诗句中直接写到的 “ 色 ”和 “声”,再结合前面的 “不知名 ” 分析,可知手法上绘声绘色 ,欲扬先抑。【答案】 这两

4、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淌时, 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的效果。前两句写山1名校名 推荐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赏析】 此诗首联叙事点题 ,紧扣 “ 泉” 字;颔联承接上文 ,从正面立意 ,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 ,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尾联关合全诗 ,由叙而议 ,点明诗旨。全诗形象生动 ,画面清新鲜丽。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闲行邵雍园圃正萧然,行吟绕

5、泽边。风惊初社后,叶坠未霜前。衰草衬斜日,暮云扶远天。何当见真象,止可入无言。请赏析诗歌颈联的精妙之处。【答案】 “衰草”与“斜日”、“暮云”与“远天”对照明显,斜阳西下,衰草于风中颤抖不已,而远方的暮云就像扶起了天空一般。极远与极近的景致,融为一体,使得诗句意境丰满,富有立体感。而一个“衬”字和一个“扶”字的运用,则化静景为动景,动静结合,使整幅画面中的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中,诗人要表达的真意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

6、点?【解析】此诗又题 “ 近试上张水部 ”, 说明是在应试不久前献给张籍的。唐代应进士科举的人有向名人行卷之风,朱庆馀平时向张籍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朱庆馀不好意思明说担心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考官的要求,于是写了这首诗 ,征求张籍的意见。【答案】真意是询问张水部自己这样的水平、风格在科举考试中能否符合考官口味。诗歌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比作新娘,将已为知音的张籍比作夫婿,将知贡举的官员比作舅姑,又将自己的文章比作所画之眉。所咏在此,寄意在彼,旨在言外,确实巧妙,很能引人玩味,体现了含蓄委婉的特点。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

7、,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请简析这首诗“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解析】 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诗的前两句是说在一个酷暑的傍晚 ,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饱尝一阵轻风 ,用“ 细草摇头 ”来衬托自己的心情 ,在移情于景时使用2名校名 推荐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鲜活生动 ,富有情趣。后两句写正因为自己深感余热满怀,所以觉得荷花也害怕热气 ,到了傍晚还深深躲在荷叶底下不愿露面,用 “荷花 ” 的 “ 深藏 ”来写出天气的炎热 ,化静为动。【答案】本诗写了在一个酷暑的傍晚,诗人来到荷池上渴望得到凉爽,恰遇“细草摇头”,运用拟人手法,富有情趣。后两句写炎热得连荷花也躲在荷叶底不愿露面,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整首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基调活泼有趣,语言清新明快,写的是热,透露出的却是无限“清爽”之情。7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导学号: 26612156】咏笼莺 注 清 纳兰性德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莺:黄莺 ,别名金衣公子。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解析】 先根据诗句解释 “ 空 ”字的含义 “ 白白地 ”;再谈 “空 ”字的表达效果 ,黄莺长翅膀却不能展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