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安阳市人民政府二一八年三月目 录一、规划实施情况与发展形势(一)市域概况(二)土地利用现状(三)现行规划实施情况(四)“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二、调整原则与规划目标(一)调整原则(二)规划目标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四、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二)建设用地布局(三)生态保护用地布局(四)土地整治布局五、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六、重点建设项目安排七、对县级规划的调控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附表1: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表附表2:现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实施情况表附表3:安阳市主要控制指标调整情况表附表4:安阳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5:安阳市各县
2、(市、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附表6:安阳市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附表7:安阳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表附表8:安阳市永久基本农田调整情况表附表9:安阳市各县(市、区)建设用地指标表附表10:安阳市新增建设用地变化情况表附表11:安阳市各县(市、区)新增建设用地及占用耕地、补充耕地表附表12:安阳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表附表13:安阳市省级产业集聚区规划控制表附表14:规划安排重点建设项目表附表15:安阳市“十三五”扶贫项目及拟用地情况表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河南省调整方案)中调整
3、确定的安阳市规划目标,根据国土资源部和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部署,更好地保障安阳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有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布局更优化,推进土地利用规划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科学发展载体规划的“多规合一”,安阳市人民政府对安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了调整,制定了安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以下简称调整方案)。规划调整范围:安阳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辖四区(北关、文峰、殷都、龙安区)、四县(安阳县、汤阴县、滑县、内黄县)和一市(林州市)。规划调
4、整期限:规划基期年、规划目标年和规划期限不变,规划调整基准年为2014年,着重对20152020年期间各项用地进行调控与安排。一、规划实施情况与发展形势(一)市域概况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相接,东与濮阳市、南与新乡市相连,北濒漳河与河北省邯郸相望。全市南北长128公里,东西宽122公里,土地总面积7351.54平方公里。2014年全市总人口579.43万人(常住总人口508.8万人),城镇人口230.35万人,城镇化率45.3%。安阳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总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向东呈阶梯式下降,海拔从1632米逐渐降至50米,地貌类型复杂
5、多样,以平原为主。平原、山地、丘陵、泊洼分别占总面积的53.8%、29.7%、10.8%、5.7%。安阳市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热同期。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所在地,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安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107国道、大广高速以及京广铁路客运专线纵穿南北,林南高速、濮鹤高速横贯东西,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形成了干支相连、四通八达、布局合理的公路网络。安阳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冶金、电子、机械、化工、食品、纺织、医
6、药、电力、煤炭、烟草为主的工业体系,规划建设了7个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20多个专业园区,初步形成了钢铁精深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筑陶瓷、新能源、食品医药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201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91.81亿元,其中二三产业产值1586.6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6.82亿元)。安阳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国家规划的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农产品优势区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72.77亿斤,连续12年增产增收。(二)土地利用现状截止2014年底,安阳市农用地面积512654.24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22588.62公顷、其他土
7、地面积99911.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69.73%、16.68%和13.59%(见附表1)。农用地中,耕地408577.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58%;园地4908.92公顷,占0.67%;林地67522.20公顷,占9.18%;牧草地3.72公顷,比重甚微;其他农用地31642.27公顷,占4.30%。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109991.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96%;交通水利建设用地11658.44公顷,占1.59%;其他建设用地938.87公顷,占0.13%。城乡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为30268.77公顷和79722.54公顷,占土地总面
8、积比重分别为4.12%和10.84%。其他土地中,水域11382.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5%;自然保留地88528.90公顷,占12.04%。(三)现行规划实施情况1.耕地现状面积低于保有量目标,但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2014年底,安阳市现状耕地面积408577.13公顷,比2020年耕地保有量目标408778.33公顷低了201.20公顷;20062014年期间减少耕地12660.62公顷(其中建设占用11795.74公顷),增加耕地13463.03公顷(其中土地整治补充10786.52公顷),增减相抵耕地净增加802.41公顷。2014年底,全市基本农田实际落实面积为347735
9、.42公顷,比规划目标347400.00公顷多保了335.42公顷。2.科学发展的用地需求得到了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规划实施期间重点保障了安阳市中心城区、安汤新城、林(州)水(冶)经济隆起区、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发展区域以及石家庄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南铁路等36个国家、省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项目11个,保障用地872.88公顷。2014年底,安阳市单位建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和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46.16万元/公顷和129.43万元/公顷,分别为2005年的2.63倍和2.79倍;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3.86公顷下降到
10、2014年的1.05公顷,地耗下降率72.8%。3.现状建设用地及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均超过2020年控制规模。2014年底,安阳市建设用地总规模122588.62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109991.31公顷均已突破规划控制规模(112079.07公顷和97821.77公顷)。按照20062020年规划预期,城镇工矿用地应净增加13000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应净减少6500公顷。但20062014年城镇工矿用地净增加了9172.73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未按照规划预期减少却净增加了864.79公顷,城镇与农村用地规模“双增加”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4.土地整治全面推进。截止2014年
11、底,安阳市整治土地规模63835公顷,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54258.04公顷。20062014年安阳市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面积10786.52公顷,提前完成了规划确定的8789公顷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量,但从变更统计上未实现建设占用占补平衡。主要原因:一是土地整治项目补充耕地在土地年度变更时有延时性需验收后才能变更;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家统筹安阳市未做占补平衡;三是通过“三项整治”指标批准的城乡挂钩项目不做占补平衡;四是部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拆旧区未按照预期复垦。5.土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实施期间加大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对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主要河湖泄洪滞洪、地质灾害高
12、危区等生态保护区域用地严格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污染的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城乡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安阳市主要控制指标实施情况见附表2。(四)“十三五”时期发展形势“十三五”时期,安阳市深入对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度融入省五大国家战略和新时期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按照中原城市群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定位,“十三五”时期,安阳市突出装备制造、钢铁深加工、食品制造、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发展;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落实“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发展水平;加强重点镇和特色镇建设,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力推动脱贫攻坚,持续打好“转、扶、搬、
13、保、救”组合拳,扩大光伏、旅游、特色种养等产业扶贫覆盖面;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统筹做好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作为全省五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市之一,以文化为引领,继续实施“三阳开泰”旅游发展战略,突出独特文化优势,用文化提升综合实力。“十三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到2020年总量突破2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左右;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45%。二、调整原则与规划目标(一)调整原则规划调整遵循的原则:一是严格保护,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二是有效保障,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必要用地得到保障;三是节约集约用地
14、,严控建设用地规模;四是统筹兼顾,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五是环境友好,提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六是科学可行,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规划目标根据河南省调整方案下达安阳市2020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结合现行规划的执行情况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对安阳市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目标进行以下调整。1.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市耕地保有量到2020年保持在403580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347413.34公顷以上。2.保障重点区域、重点建设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确保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15、开发区等重点区域用地需求,保障重大基础设施、百城提质工程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新农村建设、扶贫项目等合理用地需求。2006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29776.27公顷,其中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14681公顷,用于城镇工矿用地8032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4709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1940公顷。3.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逐步提高。充分整治、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各业各类建设用地的经济产出率。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高于125平方米,单位建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由2014年的146.16万元/公顷增长到2020年的188万元/公顷左右;同期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下
16、降30%左右。4.城乡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基本形成。按照安阳市“一心一区两轴多点”的城镇空间发展结构及“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规划,不断优化城乡用地空间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规划期内统筹城镇建设、产业集聚、基础设施、新农村、现代农业和生态涵养功能区建设等,形成功能合理、有机结合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5.土地整治目标得到落实。积极推进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整治,完成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任务。20062020年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23268.52公顷,其中20152020年需要补充12482公顷(通过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1773公顷、农村居民点整理补充9209公顷、土地开发补充1500公顷)。安阳市主
17、要控制指标调整情况见附表3。三、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据河南省调整方案中确定的安阳市规划目标,结合安阳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十三五”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和各类产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安阳市土地利用结构,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详见附表4)。1.合理调整农用地。规划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调整为510856.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69.49%。与2014年相比,面积减少1798.13公顷、比重降低0.24%。(1)耕地。规划到2020年耕地面积不低于403580.0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不低于54.90%。与2014年相比,面积减少4997.13公顷以内、比重降低0.68%以内。(2)园
18、地。规划到2020年园地面积调整为5392.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0.73%。与2014年相比,面积增加484.00公顷、比重提高0.06%。(3)林地。规划到2020年林地面积调整为70487.2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9.59%。与2014年相比,面积增加2965.00公顷、比重提高0.41%。(4)牧草地。规划期内牧草地稳定在3.72公顷。(5)其他农用地。规划到2020年其他农用地面积调整为31392.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4.27%。与2014年相比,面积减少250公顷、比重降低0.03%。2.有序增加建设用地。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7560.62公顷以
19、内,占土地总面积比重控制在17.35%以内。与2014年相比,面积增加4972.00公顷以内、比重提高0.67%以内。(1)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13023.31公顷以内,占土地总面积比重控制在15.37%以内。与2014年相比,面积增加3032.00公顷以内、比重提高0.41%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增加8032.00公顷、比重提高1.09%,到2020年规模增加到38300.77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减少5000.00公顷、比重降低0.68%,到2020年规模减少到74722.54公顷。(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划到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
20、规模调整为14537.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1.98%。与2014年相比,面积增加1940.00公顷、比重提高0.26%。3.适度开发其他土地。规划到2020年其他土地面积调整为96737.7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13.16%。与2014年相比,面积减少3173.87公顷,比重降低0.43%。(1)水域。规划到2020年水域面积调整为11261.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1.53%。与2014年相比,面积减少121.00公顷、比重降低0.02%。(2)自然保留地。规划到2020年自然保留地面积调整为85476.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重为11.63%。与2014年相比,面积减少30
21、52.87公顷,比重降低0.41%。四、土地利用布局优化(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1.耕地保护目标安阳市耕地保有量目标由408778.33公顷调整为403580.00公顷,目标减少5198.33公顷。空间布局上,内黄县增加保护目标540.67公顷;其他8个县(市、区)保护目标均有降低,共计减少目标5739.00公顷(详见附表5)。调整后目标与2014年现状面积相比,多了4997.13公顷(详见附表5)。规划期内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减少耕地量控制在31139.75公顷,其中20062014年实际减少12660.62公顷(建设占用11795.74公顷、其他原因减少864.88公顷),20152
22、020年减少耕地量控制在18479.13公顷之内(建设占用11472.00公顷、其他原因减少7007.13公顷)。规划期内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增加耕地量26945.03公顷,其中20062014年实际增加13463.03公顷(土地整治补充10786.52公顷、其他原因增加2676.51公顷),20152020年增加耕地量13482.00公顷(其中土地整治补充12482公顷、其他原因增加1000公顷)。增减相抵,规划期内耕地净减少量控制在4194.72公顷之内,其中20062014年实际增加802.41公顷,20152020年净减量控制在4997.13公顷之内。2.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安阳市基本农田保
23、护目标由347400.00公顷调整为347413.34公顷,目标增加13.34公顷。结合上级下达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和滑县增加目标,共计增加4195.97公顷;安阳县、汤阴县、内黄县和林州市减少目标,共计减少4182.63公顷(详见附表5)。3.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根据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安阳市城市周边涉及市本级和汤阴县、内黄县、滑县和林州市,城市周边土地总面积83070.2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41542.66公顷(其中原有基本农田19884.04公顷)。国土和农业两部门确定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共计25674.79公顷,划入基
24、本农田6797.65公顷、划出基本农田997.64公顷。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后面积共计25688.05公顷(全部为耕地),平均质量等级7.0等(详见附表7)。安阳市本级城市周边涉及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部分)、安阳县的韩陵镇和白璧镇,土地总面积55626.4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9052.40公顷(原有基本农田15066.35公顷)。国土部和农业部确定的安阳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0306.45公顷,实际划定面积20319.48公顷(全部为耕地),平均质量等级7.0等。4.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情况现行规划确定安阳市基本农田保护目标347400.00公顷,实际落实基本农田面
25、积347735.42公顷,其中耕地347142.81公顷,占基本农田总面积的99.83%,其他地类592.61公顷,占0.17%;平均质量等级7.2等(详见附表7)。安阳市调整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为347413.34公顷。在现有基本农田基础上,全域共划出基本农田15199.28公顷,共划入基本农田15069.66公顷,划定后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47605.80公顷,其中耕地347353.30公顷,占基本农田总面积的99.93%,其他地类252.50公顷,占0.07%;平均质量等级7.1等。(二)建设用地布局安阳市2020年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由112079.07公顷调整为127560.62公顷,规模增
26、加15481.55公顷,各县(市、区)控制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调整后控制规模与2014年现状规模相比,净增加4972.00公顷(详见附表9)。规划期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9776.27公顷之内,其中20062014年实际新增15095.27公顷,20152020年安排新增规模14681.00公顷(其中城镇工矿用地8032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4709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1940公顷)(详见附表10)。2015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预计占用农用地1282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1472公顷(详见附表11)。1.城乡建设用地。安阳市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控制规模由97821.77公顷调
27、整为113023.31公顷,规模增加15201.54公顷,各县(市、区)控制规模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调整后控制规模与2014年现状规模相比,净增加3032.00公顷(详见附表9)。规划期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5394.89公顷之内,其中20062014年实际新增12653.89公顷,20152020年安排新增规模12741公顷(详见附表10)。(1)城镇工矿用地。安阳市2020年城镇工矿用地规模由44335.29公顷调整为38300.77公顷,规模减少6034.52公顷(其中滑县增加674.14公顷,其他各县(市、区)共计减少6708.66公顷)。调整后规模与2014年现状规模相比,净
28、增加8032.00公顷(详见附表9)。20152020年期间安排新增规模8032公顷,预计用于中心城区2554公顷(见附表12)、产业集聚区784公顷(见附表13,已扣除含在中心城区部分)、其他园区1537公顷、重点建制镇900公顷、其他独立建设357公顷。(2)农村居民地用地。安阳市2020年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由53486.48公顷调整为74722.54公顷,规模增加21236.06公顷(各县(市、区)规模均有增加)。调整后规模与2014年现状规模相比,多了5000公顷。20152020年期间,通过整治利用和复垦共缩减农村居民点用地9709公顷;用于城镇、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建
29、新规模4709公顷。2.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安阳市2020年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由14257.30公顷调整为14537.31公顷,规模增加280.01公顷(其中北关区、内黄县、林州市共计减少1058.77公顷,其他地方共计增加1338.78公顷)。调整后规模与2014年现状规模相比,多了1940公顷。规划期内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4381.38公顷,其中20062014年实际新增2441.38公顷,20152020年安排新增规模1940公顷(详见附表10)。(三)生态保护用地布局规划期内,加强生态用地和生态空间保护,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分类开展生态功能修复。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
30、、漳河、淇河、卫河等水源涵养区核心区,弓上、南谷洞水库等水源保护区的核心区,林州万宝山自然保护区,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自然栖息地,林州市白泉、五龙洞森林公园核心区,林虑山-红旗渠国家地质公园,漳河、淇河、安阳河等主要河湖的滞洪泄洪区、地质灾害高危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区用地实行严格保护。对太行山山地、淇河生物多样性维护区、淇河鲫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太行山丘陵土壤保持区等突出主体功能,实施分区保护。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区等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分区分类开展生态功能修复,逐步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划定禁止建设区边界。在现行
31、规划生态布局基础上,结合安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和现行规划各县(市、区)禁止建设区,调整划定全市禁止建设区面积公顷(暂时缺数)。(四)土地整治布局根据土地整治潜力较大、分布相对集中、对实施规划目标起主要支撑作用、预期投资综合效益较好等原则,安阳市确定五个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对五个重点区域实施整治,预计新增耕地8030公顷,占全市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目标的70%。1.安阳市西部、北部土地整理、开发重点区域,包括龙安区的龙泉镇,林州市的全部乡(镇)和安阳县的铜冶、水冶、柏庄、都里、曲沟、蒋村、伦掌、磊口、安丰、善应、洪河屯、韩陵、许家沟和马家共30个乡镇,预计新增耕地3206公顷。2.滑县中部土地整理
32、重点区域,包括道口、城关、枣村、留固、八里营、赵营、大寨、桑村、老庙、万古、高平、上官和小铺共13个乡镇,预计新增耕地1347公顷。3.汤阴县土地整理重点区域,包括城关、韩庄、五陵、瓦岗、伏道、宜沟和菜园共7个乡镇,预计新增耕地720公顷。4.内黄县中南部土地整理、开发重点区域,包括城关、高堤、亳城、井店、二安、六村、梁庄、中召和后河共9个乡镇,预计新增耕地1895公顷。5.滑县西北部土地整理、开发重点区域,包括城关、枣村、白道口、四间房、王庄、半坡店和小铺共7个乡镇,预计新增耕地861公顷。五、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行规划确定的安阳市本级中心城区2020年人口144万、建设用地规模12954.4
33、1公顷、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涉及文峰、北关、殷都和龙安四区(见附表12)。中心城区范围内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540.3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6325公顷。截止2014年底,安阳市本级中心城区人口113万、建设用地规模10827.8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96平方米,20062014年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60.00公顷,有条件建设区未调整使用。结合安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和安阳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优化调整市本级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确定中心城区2020年人口144万、建设用地规模13090.32公顷(不含河流165公顷和基本农田3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90平方米。安阳
34、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262.43公顷,不再安排有条件建设区,详见附表12。六、重点建设项目安排根据安阳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规划安排了276个重点建设项目(详见附表14)。其中交通项目67个、能源项目63个、旅游项目32个、水利项目34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31个、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项目13个、水环境治理相关项目9个和生态建设相关项目20个、其他7个。此外,“十三五”期间安排扶贫项目196个(详见附表15)。七、对县级规划的调控各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应严格落实调整方案确定的规划控制指标和空间布局,确保上下级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对各县(市、区)耕地保
35、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中心城区用地规模和人均城镇工矿用地规模进行调控。1.文峰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6804.13公顷和5069.30公顷,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985.64公顷和8694.65公顷之内。2.北关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1066.67公顷和989.00公顷,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679.66公顷和3303.35公顷之内。3.殷都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1993.33公顷和1560.00公顷,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4305.77公顷和3906.56公顷之内。
36、4.龙安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12646.67公顷和9371.00公顷,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225.78公顷和5885.01公顷之内。5.安阳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68422.53公顷和58450.04公顷,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114.51公顷和19800.44公顷之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937公顷之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116平方米之内。6.汤阴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46313.33公顷和39146.67公顷,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2362.38公顷和10326.87公顷之
37、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389公顷之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133平方米之内。7.滑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132886.67公顷和118666.67公顷,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0313.74公顷和27206.61公顷之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468.65公顷之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140平方米之内。8.内黄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74746.67公顷和64987.33顷,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882.59公顷和14363.05公顷之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053公顷之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
38、制在133平方米之内。9.林州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不低于58700.00公顷和49173.33公顷,建设用地规模和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1690.55公顷和19536.77公顷之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437.58公顷之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102平方米之内。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一)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上而下的控制。本方案报国土资源部备案后,作为指导安阳全市土地利用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的重要依据。县乡级政府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结构布局优化原则和有关政策要求,严格落实,确保上下级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耕地保有
39、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目标。(二)做好相关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各县(市、区)、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市、村镇、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生态建设等有关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严审查各类规划的用地规模和标准,切实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用地方案,核减用地规模,调整用地布局。(三)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和机制。健全耕地保护的经济激励和约束机制,将本方案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作为确定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重要依据之一,实行保
40、护责任与财政补贴相挂钩;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落实对农户保护耕地的直接补贴,充分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严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严控大中城市无序扩张、乱占耕地。各类项目选址要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非耕地,经过论证确实无法避让耕地的,要严格执行国家发布的各类土地使用标准,提高节约集约程度,减少占用耕地。按照“占一补一、先补后占、占优补优”的原则,从严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数量、质量并重要求,确保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相当。严格占用和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确保不因建设占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四)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加强建设用地总量和
41、强度双控。强化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刚性约束,遏制土地过度开发和建设用地低效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倒逼用地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强化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强度、人均用地指标整体控制,逐步提高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亩均投资强度标准和亩均税收标准,促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和优化配置,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坚持实行征地率、供地率与用地报批相挂钩的政策,着力解决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问题,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全面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完善和拓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村庄整治,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五)建立健全公共参与制度。对规划调整方案要扩大公众参与,切实增强规划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经批准的规划
42、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附表1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表名称安阳市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安阳县汤阴县滑县内黄县林州市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农用地耕地408577.1355.588712.781739.022624.4213174.6169355.0246445.42132648.4474872.3059005.12园地4908.920.675.5810.2751.66100.19196.994.69353.34980.693205.51林地67522.209.1825.5525.8961.09774.645031.81344.844568.1111567.2145123.
43、06牧草地3.720.000.000.000.000.000.000.760.000.002.96其他农用地31642.274.30416.58181.17239.591747.195322.222833.795860.464757.1810284.09小计512654.2469.739160.491956.352976.7615796.6379906.0449629.50143430.3592177.38117620.74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30268.774.124673.631366.661097.21836.795156.733028.784690.343279.68613
44、8.95农村居民点用地79722.5410.842666.021336.692039.354248.2214609.717463.0922183.2711468.3713707.82小计109991.3114.967339.652703.353136.565085.0119766.4410491.8726873.6114748.0519846.77交通水利建设用地11658.441.591121.55215.97289.011197.661721.531684.302528.321169.781730.32其他建设用地938.870.1324.44140.3490.2043.11187.541
45、01.2178.8199.76173.46小计122588.6216.688485.643059.663515.776325.7821675.5112277.3829480.7416017.5921750.55其他土地水域11382.691.55228.84112.25300.53197.581822.94917.151986.942467.153349.31自然保留地88528.9012.045.504.342.061299.1415913.76837.463195.923795.4063475.32小计99911.5913.59234.34116.59302.591496.7217736.
46、701754.615182.866262.5566824.63合计735154.45100.0017880.475132.606795.1223619.13119318.2563661.49178093.95114457.52206195.92注:安阳市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省国土部门确认的2014年规划基数。附表2现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实施情况表指标安阳市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现行规划目标2014年指标属性目标2014年目标2014年目标2014年总量指标(单位:公顷)耕地保有量408778.33408577.13约束性7075.008712.781280.001739.022085.002
47、624.4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47400.00347735.42约束性2773.002652.34680.00661.51603.00675.28园地面积12501.794908.92预期性256.635.58170.4510.2793.3451.66林地面积86811.1367522.20预期性25.0825.5521.4725.8953.4661.09牧草地面积4.533.72预期性0.000.000.000.000.000.00建设用地总规模112079.07122588.62约束性8662.818485.643669.453059.663900.213515.77城乡建设用地规模978
48、21.77109991.31约束性7614.357339.653287.402703.353522.413136.56城镇工矿用地规模44335.2930268.77预期性6835.954673.632885.501366.663223.371097.21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14257.3012597.31预期性1048.461145.99382.05356.31377.80379.21增量指标(单位:公顷)(2006-2020)(2006-2014)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800015095.27预期性4400.001894.35925.00543.071225.00480.81新增建设占用
49、农用地规模1100013131.76预期性2850.001308.64500.00519.51885.00436.87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837011795.74约束性2400.001236.24441.00496.18685.00414.19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878910786.52约束性0.00136.110.000.070.00196.25效率指标(单位:平方米)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19131约束性107841078410784注:1.现行规划目标是国务院批复安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目标。2.2014年下列的“增量指标”填写的是2006-2014年变化情况(按照
50、地籍部门提供的年度变更数统计)。3.2014年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填写为规划库实际落实面积,现行规划中龙安区为文峰区和北关区代为落实了139.15公顷基本农田,文峰区和北关区落实数小于目标。附表2现行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实施情况表(续)指标龙安区安阳县汤阴县滑 县内黄县林州市目标2014年目标2014年目标2014年目标2014年目标2014年目标2014年总量指标(单位:公顷)耕地保有量12829.0013174.6172184.0069355.0247002.0046445.42133167.33132648.4474206.0074872.3058950.0059005.1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1
51、88.009327.3359833.0059836.7840067.0040073.61118216.00118450.7065870.0065870.0850170.0050187.79园地面积301.51100.191484.46196.99867.974.692410.94353.341988.30980.694928.193205.51林地面积162.97774.6410014.145031.81540.27344.846555.724568.1115028.5511567.2154409.4745123.06牧草地面积0.000.000.000.000.000.760.000.000
52、.000.004.532.96建设用地总规模6227.416325.7817586.5821675.518736.4112277.3828909.2229480.7415316.2516017.5919070.7321750.55城乡建设用地规模5196.455085.0115540.9119766.447135.4810491.8725864.1426873.6112818.5314748.0516842.1019846.77城镇工矿用地规模3978.32836.797015.725156.733690.843028.785349.204690.344346.103279.687010.29
53、6138.95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1030.961240.772045.671909.071600.931785.513045.082607.132497.721269.542228.631903.78增量指标(单位:公顷)新增建设用地规模1929.001043.932887.332398.041303.332422.191156.672128.561166.671367.153007.002817.17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规模1376.00994.241495.002141.58944.002371.41705.001759.12713.001096.601532.002503.79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1045.00871.401066.002006.99674.002317.11484.001588.58491.00919.261084.001945.79土地整治补充耕地义务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艇码头泊位租赁及水上活动策划服务合同
- 新能源汽车技术保障与售后服务补充协议
- 收入增长子女抚养金动态调整合同
- 深海资源开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独家合作协议
- 农业产业园农业园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
- 绿色建筑碳排放权交易税收优惠合同
- 抖音短视频用户权益保护与投诉处理合同
- 秋季传染病健康教育(小学)
- 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年产6000吨引发剂A、3000吨双二五硫化剂等精细化工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拿地申报
- 小学生德育教育ppt课件
- 《菱形的判定》教学设计(共3页)
- 配电箱系统图
- 精选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练习题(有答案)
- 电缆井工程量计算
- 初中音乐--人声的分类--(1)pptppt课件
- 育种学 第6章杂交育种
- 小作坊生产工艺流程图(共2页)
- 生态瓶记录单
- 钢芯铝绞线参数
- 音王点歌机800S加歌操作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