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环工班)_第1页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环工班)_第2页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环工班)_第3页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环工班)_第4页
环境工程原理课后习题(环工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v1.0可编辑可修改环工81301班姓名学号某一段河流上游流量为36000朋加,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为L。有一支流流量为 10000 m3/d,其中污染物浓度为30mg/L。假设完全混合。(1) 求下游的污染物浓度(2) 求每天有多少kg污染物质通过下游某一监测点。解:( 1)根据质量衡算方程,下游污染物浓度为1qV12% 2qV1qV23.0 360003600030 10000100008.87mg/L330303第5页共34页(2)每天通过下游测量点的污染物的质量为m (cV1 %2) 8.87 (36000 10000) 10 3kg/d408.02kg/d某一湖泊的容积为10X 106

2、mi,上游有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流入该湖泊,流量为50mi/s。一工厂以5 mi/s的流量向湖泊排放污水,其中含有可降解 充分混合。求稳态时湖Cm1Cm2 k V污染物,浓度为100mg/L。污染物降解反应速率常数为 中污染物的浓度。1。假设污染物在湖中解军:设稳态时湖中污染物浓度为m,则输岀的浓度也为m则由质量衡算,得即5 X 100mg/L( 5 + 50)mm3/s - 10 X 106xxmm3/s = 0解之得4cm,测得水流过小孔时的流速U0与槽有一装满水的储槽,直径1m、高3m。现由槽底部的小孔向外排水。小孔的直径为内水面高度z的关系u 0=( 2gz)试求放出1m水所需的时间。解军

3、:设储槽横截面积为 A,小孔的面积为 A由题得 A?U0= dV/dt,即 U0= dz/dt x A/A2所以有 一dz/dt x( 100/4 ) 2= (2gz)即有x= dt3mz1= Zo Inix(nX)积分计算得t=2 2有一个4 x 3m的太阳能取暖器,太阳光的强度为3000kJ/ ( m h),有50%的太阳能被吸收用来加热流过取暖器的水流。水的流量为min。求流过取暖器的水升高的温度。解:以取暖器为衡算系统,衡算基准取为1ho输入取暖器的热量为 3000 x 12X 50% kJ/h = 18000 kJ/h设取暖器的水升高的温度为( T),水流热量变化率为 qmcp T根

4、据热量衡算方程,有18000 kJ/h =x 60x 1 xx TkJ/解之得 T=有一个总功率为1000MW的核反应堆,其中2/3的能量被冷却水带走,不考虑其他能量损失。冷却水来自于当地的一条河 流,河水的流量为100m3/s,水温为20C。(1) 如果水温只允许上升10C,冷却水需要多大的流量;(2) 如果加热后的水返回河中,问河水的水温会上升多少C。解:输入给冷却水的热量为Q= 1000 x 2/3MW= 667 MW(1) 以冷却水为衡算对象,设冷却水的流量为中,热量变化率为qmcp T o根据热量衡算定律,有qV x 103xx 10 kJ/m 3 = 667x 103KWQ= s(

5、2) 由题,根据热量衡算方程,得100 x 103 xx T kJ/m 3= 667x 103KWT=某燃烧炉的炉壁由 500mm厚的耐火砖、380mm厚的绝热砖及250mm厚的普通砖砌成。其入值依次为 W/(m K),W/(m K)及W/(m K)。传热面积 A为1ni。已知耐火砖内壁温度为1000 C,普通砖外壁温度为 50 C。(1) 单位面积热通量及层与层之间温度;(2) 若耐火砖与绝热砖之间有一2cm的空气层,其热传导系数为 W/(m C )。内外壁温度仍不变,问此时单位面积热损失 为多少解:设耐火砖、绝热砖、普通砖的热阻分别为5、5、r3(1)由题易得0.5m1.4Wm 1K 12

6、m K/W2= m2 K/W3= m K /W所以有由题 T1= 1000 CT 2 = T1 QR =CT3= T1 Q( R+ R) =CT* = 50 C(2)由题,增加的热阻为r = m2 K/Wq=AT/ (r1 +2+3 + r)= m30mnm勺软木。石某一60 mnX 3mm的铝复合管,其导热系数为45 W/(m - K),外包一层厚30mm的石棉后,又包一层厚为棉和软木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m K)和W/(m K)。试求5 C,则此时每米管长的冷损失量为多少(1)如已知管内壁温度为-105 C,软木外侧温度为 5C,则每米管长的冷损失量为多少(2)若将两层保温材料互换,互换后假

7、设石棉外侧温度仍为解:设铝复合管、石棉、软木的对数平均半径分别为r m3o由题有3r m=mm=.30In -27r m2=30mm=.60ln -30r m3=30mm=.90In -60(1)R/L=21 rm1b2bs22rm223rm324528.47 K30m/W 20.15 43.28K m/W3020.04 73.99K m/W4=X 10 K m/W m/W m/W= m/WQ/LT=mR/ LR/L=21 rm1b222rm2ba3rm3W245 28.47m/KW m/K20.04 43.28W m/K20.15 73.99-4=x 10 K m /W+ m /W+ m /

8、W= m /WQ/L= m,R/L水以1m/s的速度在长为3m的$ 25X管内,由20C加热到40C。试求水与管壁之间的对流传热系数。 解:由题,取平均水温 30C以确定水的物理性质。d= m, u= 1 m/s , p= kg/m 3,g = x 10-5 Pa s。Redu0.020 1 995.780.07 102.49 104流动状态为湍流所以得PrCp5380.07 104.174 100.61765.410.023d Re0.8 Pr0.44.59 103W/(m2 K)某流体通过内径为 50mm的圆管时,雷诺数 Re为1x 105,对流传热系数为 100 W / ( nt K)。

9、若改用周长与圆管相同、高 与宽之比等于1 : 3的矩形扁管,流体的流速保持不变。问对流传热系数变为多少解:由题,该流动为湍流Re0.8 Pr040.023 d Rq0.8 Pr40.023 2d1 Re20.8 P4因为为同种流体,且流速不变,所以有RC0.8 d2可得20.212矩形管的高为,宽为,计算当量直径,得2 (虫严1 ( 50 )0.2 100W /(m2 K) 111.17W/(m2 K)d229.452v1.0可编辑可修改列管式换热器由19根$ 19X 2mm长为的钢管组成,拟用冷水将质量流量为350kg/h的饱和水蒸气冷凝为饱和液体,要求冷水的进、出口温度分别为 15C和35

10、C。已知基于管外表面的总传热系数为700 W/ ( mb K),试计算该换热器能否满足要求。解:设换热器恰好能满足要求,则冷凝得到的液体温度为100 C。饱和水蒸气的潜热L= kg T2 = 85K,A T= 65Kt2InT2T185K65K85_ In6574.55K45第#页共34页由热量守恒可得 KMTm= qm_即 A-qmL_KTm350kg/h 22258.4kJ/kgRm2700W /(m K) 74.55K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为 A总=19 X 19mm炭性体咒1 1 1 qqmki p,整理数据如下qm25 C,下,甲醛气体被活性炭吸附的平衡数据如下:q/ g(气体)?

11、g(活性炭)-10气体的平衡分压/Pa02671600560012266试判断吸附类型,并求吸附常数。如果25C,下,在1L的容器中含有空气和甲醛的混合物,甲醛的分压为12kPa,向容器中放入 2g活性炭,密闭。忽略空气的吸附,求达到吸附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图9-1习题图中吸附平衡线由上述的平衡曲线,可以判断吸附可能是Langmuir或Freundlich 型#第19页共34页1/q105 1/p作1/q和1/p的直线v1.0可编辑可修改图9-2 习题图中1/q - 1/p的关系曲线由In q 1/nlnp Ink,整理数据如下:In pIn q作In q和In p的直线21第#页共34页图9

12、-3 习题图In q和In p的关系曲线由以上计算可知,用 Freundlich等温方程拟合更好一些。同时计算参数如下:1/31/n=,n=3,Ink=,k=,所以等温线方程为 q 0.016 p题设条件下,甲醛的物质的量为 npVRT12000 0.0018.314 2980.0048 问0.144 2q 8.314 298/ 300.001质量为 m 0.0048 30 0.144g假设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量为q,则此时的压力为 p1/3将q 0.016p 代入,可以求得p 89 Pa89.3kPa所以此时甲醛的平衡分压已经很低,如果忽略的话,可以认为此时容器内的压力为101.3 12现采用

13、活性炭吸附对某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对两种活性炭的吸附试验平衡数据如下:1平衡浓度 COD /(mg? L-)1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A吸附量/ mg? g(活性炭)-1B吸附量/mg? g(活性炭)-1试判断吸附类型,计算吸附常数,并比较两种活性炭的优劣。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为qkQm / 1 ky解:由数据可得吸附的平衡曲线如下:由直线可知,1平衡浓度COD/mgL-1炭性活ygm/量附吸8765431010002000300040002图9-4用 Langmuir习题图吸附等温线图9-5 习题图/q和的关系曲线吸附等温线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吸附曲线。100

14、50010001500200025003000/q(A)/q(B)1,变形后可得,整理数据如下:q qm kiqm作/q和的直线分别求得方程的常数为活性炭 A:1/qm=, qm=526, 1/k 1qm=,k1=活性炭 B:1/qm=, qm=667, 1/k 1qm=,k=v1.0可编辑可修改A的吸附系数比较大,吸附的性能较比较两种活性炭的吸附平衡常数,可以看到B的饱和吸附量要大于 A比表面积较大,吸附容量比较大;而25 22页共34页用H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去除海水中的Na+、K+离子(假设海水中仅存在这两种阳离子),已知树脂中H离子的浓度为L,KKh 3.0海水中 K,2.0 Na K+

15、离子的浓度分别为L和L,求交换平衡时溶液中 Na+、Kf离子的浓度。已知,。解:kHKyK1 xkxk1yKNayNa 1XNa3.0, K h2.0XNa1yNa同时 0.3yNa0.1 1XNa,0.3yK 0.02 1 Xk联立以上几式,求得XK 0.023,XNa0.162所以平衡时溶液中的浓度Na为mol/L ,K为mol/L用反渗透过程处理溶质为3% (质量分数)的溶液,渗透液含溶质为150X 10-6。计算截留率 卩和选择性因子,并说明这种情况下哪一个参数更适用。解:溶质的量很少,可以忽略溶质对溶液体积和总摩尔数的影响,所以截留率:0.03 0.000150.9950.03y /

16、 yB0.03/ 0.97a/b206选择性因子:Xa/xb0.00015/0.99985在溶质的量与溶液相比很少,选择性因子很大时,采用截留率表征分离情况,结果更为清晰,容易理解。采用电渗析的方法除盐,已知料液的NaCl浓度为L,实验测得传质系数为m/s,Dbl 7.8 10 2膜中ci-离子的迁移数为,bl边界层中Cl-离子迁移数为,求该电渗析过程的极限电流密度。解:由式()得极限电流密度:v1.0可编辑可修改21第29页共34页;ZDbl fcbi limbl tmtbi1 7.8 102 26.8 0.3 1030.52 0.312.99 103 A/m2用45kg纯溶剂S萃取污水中的

17、某溶质组分A,料液处理量为39kg,其中组分A的质量比为XmF 0.3,而且S与料液组分mFB完全不互溶,两相平衡方程Ym 1.5Xm,分别计算单级萃取、两级错流萃取(每级萃取剂用量相同)和两级逆流萃取组分的萃出率。解:(1)单级萃取料液中b的量为B 39/1.330 kg(2)根据物料衡算b XmF S又因为YmE1.5X mR所以萃余相溶质质量比为 XmR所以溶质A的萃出率为%两级错流YmEB XmRBXmF30 0.3B 1.5S0.09230 1.5 45两级错流的情况下,每级的萃取剂用量为则第一级萃余相的浓度为X mR1BXmF30 0.3B 1.530.1430 1.5 22.5因

18、为第一级的萃余相浓度就是第二级的原料液浓度,因此可以计算第二级的萃余相浓度X mR2BXmR130 0.14B 1.5S,30 1.5 22.50.066因此溶质A的萃出率为78%(3)两级逆流两级逆流的物料衡算为B XmF Xm1 SYm1 丫m2, B X ml X m2SYm2又根据相平衡方程 Ym 1.5Xm由以上三个方程式可以求得X20.036所以溶质A的萃出率为88%ZN 2气态NH在常温高压条件下的催化分解反应2NH=Nz+3H2可用于处理含NH废气。ZH2现有一 NH和CH含量分别为95%和通过NH催化分解反应器后气体中 NH的含Xa12 Znh3,0Xnh31NH 3ZNH

19、30XNH3Zn2,03ZH2,02 znh3,0Xnh31NH 3ZNH30XNH3CH 4 ,0ZA0ZAZa0(10.95 0.03aza)0.95(1 1 0.03)Znh3,0Xnh3 /21NH 3ZNH30XNH33znh3 ,0Xnh3 / 21NH 3ZNH3,0XNH30.94.95 .94/20.23611 0.95 0.943 .95 .94/20.70811 0.95 0.94NH3 ZCH421NH 3ZNH 3,0XNH 30.050.95 0.945 %的气体,0.026量减少为3%,试计算NH的转化率和反应器出口处N2、H,和CH的摩尔分数。(CH为惰性组分,

20、不参与反应)解:在气相反应中,NH分解膨胀因子为将已知数据zNh3,0 0.95 ; zNh30.03代入式可得:根据题意:Zn2,00 , Zh2,00, Zch4,00.05,由表可得:在连续反应器内进行的恒容平行反应(1)和,当原料中(反应器进口)的 A B浓度均为3000mol/m3时,出口反应液33中的A R的浓度分别为250mol/m和2000mol/m。试计算反应器出口处的A的转化率以及B和S的浓度(原料中不含R和S)。(1) a+b=r第 24页共34页(2) 2A=R+S解:在反应式(1 )和(2)中,设A的转化率分别为XA1和XA2则有CaCao (1XaiXa2 )CRC

21、R0CA0 XA1CA0 XA2 / 23333将题中数据 cao= 3000 mol/m ; ca= 250 mol/m ; cro= 0 mol/m ; cr= 2000 mol/m 代入,求解方程可得XA1=; XA2 =所以反应器岀口处A的转化率为a= XA1 + XA2 = + =3B 的浓度为 Cb= Cbo CaoXai = 1749 mol/m的浓度为 c s= Cso+CsoXa2/2 = 750 mol/m3在不同率因子。求出反应的活化能和频且 6286 3温度下测得的某污染物催化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k如下表所示,R温度,(K)k/mol/(g h)解:根据表中数1/T /K

22、据求出Ink和1/T值,做lnk-1/T曲线如下图11-3 习题图lnk-1/T 曲线根据式可得所以反应的活化能为 Ea=x 104kJ/kmol频率因子为 ko=x 104mol/(g h)v1.0可编辑可修改液相反应A+ 24 P的反应速率方程为rA (mol m 3h 1) Cb在50C时的反应速率常数为 4.5mol/(m 3 h),现将组成为33.,CA0= m, cbo= m, cpo=0,温度为50C的反应原料,以h的流量送入一平推流反应器,使反应在50 C恒温条件下进行:试计算A的转化率为80%时所需的反应器有效体积。解:反应为恒容恒温反应,根据表的设计方程3cA7CA 2(C

23、B0CB0BCA0XABCA0)klnCB0(1 XA)CB0BCA0XA变形可得InCB0 (1Xa)(CB0BCA0)k将 a b= 2, CA(=m,CB0=,乂人=代入上式可得:所以反应器体积V= t qv=采用CSTR反应器实现习题的反应,若保持其空时为3h,则组分A的最终转化率为多少P的生成率又是多少第26页共34页解:根据反应式 rArp 2rQ2ca 2 0.5cA代入恒温恒容的CSTF反应器基本方程幺生可得Ca0 XarACa0Ca将已知数据ca0= 2kmol/m3和疋=3h代入方程可得解得 ca 0.2573kmol/m3,所以转化率Xa=%对P进行物料衡算亦有Cp0一和

24、rP将rp2ca代入,解得Cprp2Ca2 3 0.25731.544kmol/m3所以P的收率v1.0可编辑可修改xpCp Cp0 Cp Cp0 1.544/277.2%SmaxcA0注:由题和题可知,CSTR和间歇式反应器的t和 t数值相同时,两者转化率和收率都不相等,因此在反应器由实验室的间歇式向工程上的CSTR过渡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此外,在本题中连续操作的收率大于间歇操作,这是由于A的浓度较低有利于目的产物P的生成某反应器可将污染物 A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C,该反应可视为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为h-1,设计转化率Xa为99%。由于该反应器相对较细长,设计人员假定其为平推流反应,来计算反应器参数。但是,反应器的搅拌装置动力较强,实际的混和 已满足完全混和流反应器要求。已知物料流量为h,密度为L;反应条件稳定且所有的反应均发生在反应器中。(1) 按照PFR来设计,反应器体积为多少,得到的实际转化率为多少(2) 按照CSTR来设计,反应器体积又为多少解: (1)对于一级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