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形考六_第1页
《基础写作》形考六_第2页
《基础写作》形考六_第3页
《基础写作》形考六_第4页
《基础写作》形考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结合教材关于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相关知识,分别找出一篇例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文体特征。例文:消息一则,属于实用性(认知)性文体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新华网成都5月12日电(记者刘谨)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北纬31度、东经103.4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地震灾区还发生了数百余震,最高震级达6级。据政府官方消息,截止12日24时,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等详细灾情仍在进一步统计核实中。分析:这则消息体现了新闻真、新、精的特点,通过客观的报道,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情,情况是怎样的,数字是准确的。其结构是:标题

2、,导语,结语。例文:审美性文体以微型小说烛心为例这篇小说的思想在哪里呢?读了它,你会意识这种误会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自私、小我、冷漠、以小人之心看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等等。但小说作者没有站出来讲,因为这是不允许的,它通过对一个误会的准确而简洁的叙述让你去想。结构是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平铺直叙讲出来的,故事完了,小说也就收尾了,整篇小说就是用了叙述的手法,没有描写,更没有抒情、议论。但语言是生动而简洁的,里面两个人物形象是鲜明生动的。2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散文、诗歌、小说等审美性文体特征的理解。散文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选材自由,题材广阔。散文的一个明显特征就在于

3、它的题材相当广阔,内容极其丰富。正如周立波在1959-1961年散文特写选序中所指出的:“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棲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散文题材的广阔性与这种文体自由灵活、对写作很少限制的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即曾在三闲集怎么写中说过:“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第二,手法灵活,形式多变。在充分调动和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为作品内容表达服务方面,其他文学体裁往往因其文体自身的一些限制而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只有散文能真正

4、做到这点。散文既不像诗歌那样专注于主观情感的抒发,对社会生活只是点到而已;也不像小说那样专注于客观画卷的再现,将思想情感隐人字里行间;又不像戏剧文学那样主要由人物对话来表现内容;散文综合了众家之长,熔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于一炉,给人一种舒展灵活、浑然天成的独特美感。第三,结构独特,形散神聚。“散”是散文的明显特征。这除了表现在它第三节审美性文体的题材广泛手法灵活等方面,还表现在它的结构安排上。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都不把自己限定在某个特定对象上,而是往往由特定对象中生发出丰富的联想从而信手拈来,信笔挥酒,给人以无拘无来的“做漫”之感。但是,就在这种“散漫”流淌的思绪之中,始终贯穿着条稳定

5、的精神线索,从而将作者”散漫”的思绪片断串连成一个艺术整体,使人能够感受到集中而鲜明的主题。散文结构安排上所具有的这种材料的散漫与中心线索的稳定、集中的辩证统一,就是所谓的“形散神聚”。第四,文笔优美,个性鲜明。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好的散文,饱含着浓郁、真挚的激情,具有动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它以清新、凝练、优美的语言,创造出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以强烈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带给人美的享受。人们常把散文所特有的语言美称为“散文笔调。柯灵曾在散文一一文学的轻骑兵中谈到,所谓“散文笔调”,“好像好演员的台词,不但能精确地表达含义,而且富有表情”。这说明散文语言的显著特色在于它的抒情性,故而也有人将散

6、文语言的基本特点概括为情韵美。郁达夫就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指出过:“在散文里似以情韵或情调两字来说,较为妥当。这一种要素,尤其是写抒情或写景的散文时,包含得特别的多。”所谓情韵,是指作者在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过程中透露出来的对生活的深切、独特的主观感受,它能够使读者在识物、明理的同时,情绪上也受到深深感染。正是因为散文语言美的基础在于它的情韵美,而人的情感体验又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这就使得散文语言成为最能体现作者独特个性的一种文学语言。对此,只要是对散文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人,都是不难体会到的。(二)诗歌诗歌是运用精练和富有音乐性的语言,通过描写丰富的想象和优美的意境,来抒发作者对生活的

7、感受、理想和愿望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种类很多。根据表现内容的侧重面的不同,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根据语言形式的不同要求,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诗歌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诗的本质专在抒情。郭沫若在论诗三扎中说过:“诗的本质专在抒情,抒情的文字便不采诗形,也不失其为诗。”可见,抒情是诗歌的基本特征。为了更有效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两个侧面来分析一下。一是诗歌的抗述性。当我们读过一篇好的散文、小说或是剧本,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其内容转述给别人听,并使听者从中受到一一定的感染。但是,当我们读的是象具有非客观性品所以我们读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读杜甫的“霜皮溜雨四十围,

8、黛色参天二千尺”,读杜牧的“干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般都不会用客观的尺度去要求它。而是用种审类的态度去接受它,并在由此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的精神空间中体验它所内含的悄感意蕴。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意象的创造其实是诗的打情本质得以实现的一种标志。中国传统诗学对意象创造的重要性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唐代司空图诗品即曾提出:“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明代胡应麟诗薮也特别强调:“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歌意象的创造般有以意入象和因意生象两种类型。第三,诗的语言形式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前律。人们常说诗歌的语言具有音乐性,这是指诗歌在语言形式上具有与音乐相同或相似的艺术特质。诗歌与音乐一样,都是以抒情作

9、为其本质特征。与这种本质要求相适应,两者在表现形式上都具有直接诉诸接受者的听觉以美感的特点。别林斯基曾就此说过:“你读莱蒙托夫所写的任何一行诗时,都仿佛听到音乐的谐声,并且会用眼睛去寻索那以不见的手把它弹奏出来的颤动的琴弦。”具体来看,诗歌语言形式所具有的音乐性主要是由节奏和押韵两个基本因素造成的。古典格律诗对这两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现代自由体新诗也仍然需要具备这两个基本因索。鲁迅在致窦隐夫中就曾指出:“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但白话要押韵而又自然,是颇不容易的,我自己实在不会做,只好发议论。”应当说,这正是新诗迄今尚未在语言形式上取

10、得广泛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新诗作者们需要继续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小说小说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现方式,通过讲述完整的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的环境,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照作品内容容量和篇幅的大小,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小说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小说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所谓情节,是指作品中讲述的,由一个或一组人物的活动所构成的一个或一组事件。故事情节是小说内容的基本结构框架,是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的基本特征所在。在小说创作中,情节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方面,小说是对社会生活画卷的一种真实描绘,而能够使

11、小说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画卷得以逐渐展示,能够将阅读者吸引并带人到作品所描绘的社会生活画卷中去的根本因素,就是情节的发展。另一方面,小说应当塑造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而能够使小说所塑造的人物性格鲜明地进人阅读者心灵世界的根本因素,仍然是情节的发展。因为正是在情节的发展之中,阅读者才逐渐熟悉、认识了人物。一般来说,对小说故事情节安排的基本要求有两个:一是完整,二是生动。第二,小说描绘了具体、真实的环境。巴尔扎克曾经把小说称之为“庄严的谎话”。这一方面表明小说只是种虚构,但另方面也说明这种虚构应当有它严肃的目的。既然这样,如何使小说所虚构的情节有它发生发展的必然性,就成为这种虚构能否为阅读者所接受,从

12、而使隐含于虚构之中的严肃目的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能够为小说情节的发生发展提供其必然性要求的,正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同时,环境描写也是小说人物刻画的必然要求。这正像黑格尔所作过的一个比喻那样:“人要有现实客观存在,就必须有一个周围的世界,正如神像不能没有一座庙宇来安顿一样。”小说中的环境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种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生活环境,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一种是作品中人物生存、情节发展的整体社会背景,如子夜中描写的1930年前后上海所发生的帝国主义列强排挤、摧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种种情况。第三,小说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阅读经验告诉我们,小说迷人的魅力之一,或者说是它成功的

13、根本标志所在,就是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别部书,看过一篇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写出来。”传统小说如此,现代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开创者,美国作家享利.詹姆斯也认为:“小说可以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它确实在企图再现人生。”意识流小说的著名理论家,英国女作家伍尔芙说得更干脆:“好小说的基础不是别的,就是人物的创造人物是活的,小说就有希望,反之,小说就注定被人遗忘那么,小说塑造人物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伍尔芙认为作者是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评价通过塑造人物的方式来表现,因此,塑造-一个人物对读者而言,就是提供了一种观照生活的独特视角:“假如你回想

14、-下你认为是伟大的那些小说一战争与和平、名利场、特利斯川项狄、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卡斯特桥市长、维也特-你想到这些书你立刻就会想到某个人物,他对于你是那么具有现实性(我的意思不是说跟生活一样),他足以使你不但想起他本身而且还通过他的眼睛去认识各种各样的事情宗教、爱情、战争、和平、家庭生活、省城的舞会、日落、月亮的升起、灵魂的不灭。我看,人类经验中没有一一点不是包括在战争与和平里。在这些作品中,伟大的作家都是使我们通过某人物去看他所要我们看到的事物。不这样他算不得作家而成了诗人、史学家或宣传鼓动家。”3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烛心,尝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艺短论。烛心这篇小小说能以小见大,全

15、篇没有一句议论的话语却通过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对话,言行。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内心世界。歌颂了小男孩纯洁、善良、童贞的内心世界。有力地鞭挞了这成人世界的阴暗、复杂。让小男孩的“烛心”照亮了这个世界温暖了人们的心。这篇文章跌宕起伏,一个“乔迁新居”。写出了小薇的高兴、幸福。“还没收拾完毕“说她很忙碌。接着文章急转直下“突然停电,室内一片漆黑”。新居主人的心情也随之降到了最低点。烦躁、邪恶、阴暗、猜忌的心理也随之而来。一阵阵挚着的敲门声,把她唤醒,门开了,一个活泼的小男孩出现了:“阿姨,你家有蜡烛吗?”这说明小男孩的天真、稚嫩。不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阴暗。本来小男孩是想听到女主人说“没有”。好把蜡烛拿出来给她一个惊喜。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美好的行为,然而却引起女主人的误解,以为是来借蜡烛的,由此加深了女主人不好的心情,和猜忌的心。面对一个不懂世故的小男孩,极不友好地说出了拒绝的话,紧接着就要关门。这时小男孩并不知道女主人的心思,急忙拿出蜡烛。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