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河南工业大学_第1页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河南工业大学_第2页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河南工业大学_第3页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河南工业大学_第4页
环境工程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河南工业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管路分为简单管路( 、通过各管路的质量流量不变; 、整个管路阻力损失等于各 管路阻力损失之和。 )和复杂管路,复杂管路包括分支管路( 、总管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 之和; 、主管段各段流量不同,阻力损失需分段加以计算; 、机械能守恒。 )和并联 管路( 、总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 、各支管中阻力损失相等; 、各支管的流量 依据阻力损失相同的原则进行分配。 )。2、流量计包括测速管(毕托管) (测得的是点速度) 、孔板流量计(固定安装,阻力损失较 大)、文丘里流量计(比孔板流量计减少了机械能损失) ,转子流量计(必须垂直安装,流体 自上而下流动) 。3、热量传递包括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2、4、导热系数: 、气体导热系数很小,利于绝热保温,随温度和压强的升高而升高。 、 水的导热系数最大, 常用做导热介质。 液体(除水和甘油外) 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到而减小, 压力影响不大。 、固体:金属的 选大于非金属的 ;金属有杂质, 减小;纯金属 随 温度升高而减小,合金 随温度升高增大;晶体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非晶体 随温度升高 而增大。5、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有:吸收、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6、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比较:区别: 、重力沉降的动力是重力,沉降方向向下,沉降速度恒定,沉降的加速度为重 力加速度; 、离心沉降的动力是离心力,沉降方向向外,沉降的速度与半径有关,是变

3、 化的,沉降的加速度为离心加速度。联系: 离心分离因数 ,是离心分离设备的重要指标, 表示离心沉降速度较沉降速度 可以提高的倍数。7、过滤可以分为:表面过滤(滤饼过滤)和深层过滤。8、表面过滤与深层过滤的比较:区别: 、表面过滤的条件是颗粒物浓度高,滤速慢,虑饼易形成,过滤的介质是织布 或多孔固体, 过滤介质的孔一般比颗粒物的粒径小, 有效过滤介质主要是虑饼, 实际应用于 真空过滤机、板框式压滤机、慢滤池、袋滤器。 、深层过滤的条件是颗粒物浓度底,滤 速快,过滤介质是固体颗粒, 过滤介质的空隙大于颗粒物粒径, 有效的过滤介质是固体颗粒, 实际应用于快滤池。联系:表面过滤中虑饼的比阻和深层过滤中

4、过滤介质的比阻均可用公式 求得。9、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的比较:区别 : 、恒压过滤 的速度逐渐减小,过 滤压差保持不变,基本方 程为: 、恒速过滤的速度保持不变,压差逐渐增大,基本方程为:联系:环境工程常采用先恒速过滤,到一定阶段后换成恒压过滤的过滤方式。10、相平衡关系主要应用于:判断传质方向、计算传质推动力、确定传质过程的极限。11、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的比较: 、物理吸收不发生化学反应,只存在相平衡;化学吸 收在液相中发生化学反应,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共存。 、化学吸收只能减小液膜的传质阻 力,因此,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在气膜中的传质情况相同。 、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宜采 用化学吸收,气膜控制的吸

5、收过程采用化学吸收作用不明显。12、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比较: 、物理吸附的作用力是德华力,作用力较弱,吸附热 较小,是可逆吸附。 、化学吸附的作用力是化学键,作用力较强,吸附热较大,是不可 逆吸附。13、吸附的类型: 、按作用力性质分: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按吸附剂再生方法分: 变温吸附和变压吸附。 、按原料组成分: 大量吸附分离和杂质去除。 、按分离机理分: 位阻吸附、动力学吸附和平衡吸附。14、吸附剂的类型,特点 活性炭(吸附容量大, 热稳定性高, 化学稳定性好, 解吸容易);活性炭纤维; 炭分子筛 (表 面疏水,耐酸碱性,耐热性好,不耐燃烧) ;硅胶(亲水性吸附剂) ;活性氧化铝;沸

6、石分子 筛。15、过滤常数的测定:过滤常数 K 和 qe将恒压过滤积分方程式改写为:该式表明在恒压过滤条件下, t/q 于 q 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直线的斜率为1/k ,截距为2qe/k ,因此只要在实验中测的不同过滤时间t 的单位过滤面积的过滤量,即可根据上式求得过滤常数 k ,qe。压缩指数 s根据 k 与 p 之间的关系式 ,对两侧取对数得 ,由此 可见, lgk 与 lgp 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不同压差下进行恒压实验,求出不同压差下的k ,即可根据上式求出滤饼的压缩指数 s。绪论1. 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 制技术,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7、和资源化技术, 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 自然资 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还包括生态修复与构建理论与 技术,清洁生产理论与技术以及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等。2. 简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净 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 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3.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 的基本技术路线?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污染介质隔离, 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 环境的扩散途径, 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 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在物

8、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的目 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反应或生物反应, 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 的物质,从而使污染物得到净化与处理。稀释技术是使污染物毒性减轻。4. 环境工程容,任务,目的?任务:系统深入的阐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为相关 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容: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分离过程原理,反应工 程原理。目的: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1. 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用来描述物体或系统 物理状态的可测量性质称为它的量纲。 由各种变量和参数组合而成的没有单位的 群数,称为无量纲准数, 无量纲

9、准数既无量纲又无单位, 其数值大小与所选单位 制无关。区别:量纲是可测量的性质;单位是测量的标准,用这些标准和确定的 数值可以定量的描述量纲。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 点? 1摩尔任何理想气体在相同的压强和温度下有着同样的体积,因此可以用体 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该单位最大的优点是与温度、压力无关。3. 平均流速的定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围是多少? 平均流速按体积流量相等的原则定义, 即单位时间以平均速度流过截面的流体体 积与按实际上具有速度分布时流过同一截面的流体体积相等。 流速影响流动阻力 和管径,因此直接影响系统的

10、操作费用和基建费用,一般的,液体的流速取 0.53.0m/s,气体为 1030m/s。4. 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输入物料质量输出物料质量= 部积累物料质量5. 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输入量输出量 +反应量 =累计量6. 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污染 物的生物降解经常被视为一级反应, 即污染物的降解速率与其浓度成正比。 qmr=kpV7. 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总能量 E=E 能+E 动能 +E 位能+E 静压能8. 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开放系统:流体携带能量进出系统。封闭系统: 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第三章流体流

11、动1. 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一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 变化?管径变为原来的根号二倍,流速增加一倍。2. 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 这种关系, 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单位质量流体具有的动能、 位能与静压能 之差的和等于流体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热与能之和。 适用条件是连续, 均质,不可2u umax 1压缩,处于稳态流动的流体。r03. 在管流系统中,机械能的损耗转变为什么形式的能量?其宏观表现形式是什 么?热和能,宏观表现形式是流体温度升高。4. 如何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系统所需要的输送机械的功率? Ne=Weqm5. 简述层流和湍流

12、的流态特征?层流:处于管不同径向位置的流体微团各自以确 定的速度沿轴向分层运动, 层间流体互不掺混, 不存在径向流速。 Re20006. 流体流动时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质点脉动。7. 什么情况下可用牛顿粘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牛顿型流体有哪些?流体呈层 流流动的情况。水,空气,汽油,煤油,甲苯,乙醇等。8. 简述温度和压力对液体和气体黏度的影响?气体的黏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低密度气体和液体的黏度随压力变化较小, 一般可以忽略。 对于液体, 当温度升 高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吸引力减小,因而使黏度减小;对于气体,温度升高, 分子运动加快,动量交换频繁,所以黏度增加。9. 简述湍流边界层的流

13、态以及流速分布和阻力特征?层流:圆管层流的平均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 宁公式: 阻力损失与流速成正比, 摩擦系数与雷诺数成反比。湍流:(n 值约为 7)10.管道局部阻 力损失?1.突然 扩大:2.突然缩小:都用小管的流速计算11.流量计的种类及特点?变化而变化,因此也叫压差式流量计,常见的有测速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变截面流量计:压力几乎保持不变,流量变化时流道的截面积发生变化, p l um2 pfm最常见的是转子流量计。f d 21第四章 热量传递 r n u umax 1 r01. 热量传递的方式?热传导,对流传q热,辐射传热。dT dy2. 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与什么因dy

14、素有关?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高,液体(除水和甘油) 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纯金属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合金相反。晶体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非晶体相反。 非金属中石墨的导热系数最高, 液体中水的最高。 导热系数与物质的种类,温度和压力有关。 公式: 单 位: W/(m K)3. 对流传热速率的影响因素?( 1)物性特征:流体的密度或比热容 Cp 越大,流体与壁面间的传热速率越大;导热系数越大,热量传递越快;流体的黏度越大,越不利于流动,会削弱与壁面的传热。(2)几何特征:固体壁面的形状,尺度,方位,粗糙度,是否处于管道进口段以及是弯管还是直管等( 3)流动起因,流动状态,有无相变化,流

15、体对流方式第五章质量传递1. 传质机理?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又称分子传质和涡流传质。2. 常见的传质过程?吸收与吹脱,萃取,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3. 虚拟膜层的定义及意义?将层流底层的浓度梯度线段延长,并与湍流核心区的 浓度梯度线相交于 G 点,G 点与界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有效膜层,又称虚拟膜层。 意义:这样一来,就可以认为由流体主体到界面的扩散相当于通过厚度为 lG 的 虚拟膜层的分子扩散, 把全部的传质阻力看成集中在虚拟膜层, 于是就可以用分 子扩散速率方程描述对流扩散。对流传质速率方程:第六章 沉降1. 重力沉降与离心沉降的区别 ?前者的动力是重力, 沉降方向向下, 沉降速度是恒 定的

16、,加速度是重力加速度;后者的动力是离心力,沉降方向向外,沉降速度与 半径有关, 是变化的, 加速度是离心加速度。 离心沉降速度在数值上远大于重力 沉降速度, 对于细小颗粒以及密度与流体相近的颗粒的分离, 利用离心沉降要比 重力沉降有效的多。 与重力沉降速度相比, 离心沉降速度可以提高的倍数取决于 离心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2. 沉降速度的计算方法?试差法、摩擦数群法、无量纲判据K 。N k (c c )3. 沉降分离的原理?将A含有c颗A粒,i 物的A,0 流体置于某种力场中,使颗粒物与连续相的 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沉降到器壁、 器底或其他沉积表面, 从而实现颗粒物与 流体的分离4.

17、沉降类型?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电沉降、惯性沉降、扩散沉降。第七章 过滤1. 过滤的分类?按过滤机理分:表面过滤、深层过滤;按促使流体流动的推动力 分:重力过滤、真空过滤、压力差过滤、离心过滤。2. 表面过滤与深层过滤的比较?发生条件:表面过滤颗粒物浓度高、滤速慢、滤 饼易形成,深层过滤颗粒物浓度低、滤速快。过滤介质:表面过滤织布或多孔固 体,过滤介质的孔一半比颗粒物的粒径小, 深层过滤固体颗粒, 过滤介质层的孔 隙大于颗粒物的粒径。 有效过滤介质: 表面过滤主要是滤饼, 深层过滤主要是固 体颗粒。实际应用:表面过滤 真空过滤机、板匡式压滤机、慢滤池、袋滤器, 深层过滤 快滤池。两者的联系:表面

18、过滤中滤饼的比阻和深层过滤中过滤介质 的比阻可用同一比阻公式求得。3. 恒压过滤与恒速过滤的比较?过滤速度:恒压过滤逐渐减小,恒速过滤不变。 过滤压差:恒压过滤不变,恒速过滤逐渐增大。两者的联系:环境工程常采用先 恒速过滤,到一定阶段后换成恒压过滤的过滤方式。第八章 吸收1. 吸收的类型?按溶质和吸收剂之间发生的作用: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按混合 气体中被吸收组分的数目: 单组分吸收和多组分吸收; 按在吸收过程中温度是否 变化:等温吸收和非等温吸收2.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的比较?物理吸收不发生化学反应,只存在相平衡,化学 吸收在液相中发生化学反应, 相平衡和化学平衡共存; 液膜控制的吸收过程采用 化学吸收,气膜控制的吸收过程采用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只能减小液膜传质阻力, 因此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在气膜中的传质情况相同3. 双膜理论? 1.相互接触的气、液两相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分别有一层虚拟的停滞气膜和停滞液膜。 溶质分子以稳态的分子扩散连续通过这两 层膜。 2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在瞬间即可达到平衡,界面上没有传质阻力, 溶质在界面上两相的组成存在平衡关系。 3.在膜层意外,气、液两相流体都充分 湍动,不存在浓度梯度,组成均一,没有传质阻力;溶质在每一相中的传质阻力 都集中在虚拟的停滞膜。 实质:双膜模型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