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年级: 2011 级地理科学专业学号: 20111240011026姓名: 任国胜邯郸学院地理与旅游系地理科学专业目录第一章:绪言实习的任务、内容、起止时间及行程安排;第二章:实习期自然概况地理位置、交通、自然地理概况等;第三章:地层以组为单位,由老到新分别描述,包括岩性特征,标志层,如果有现场,一定要有自己的观 察描述第四章:构造对本区柳江向斜进行概述,并对野外自己观察到的褶皱、断层、节理进行概述,包括位置, 构造特征形成时代等等第五章:地质发展简史第六章:结语对自己整个实习过程的总结和评价, 可以简述自己取得的主要成绩, 存在的不足和今
2、后的努 力方向。 也可以对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 教学内容以及时间安排提出个人建议, 以便以后的 实习管理工作更趋完善。绪言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人生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和一群熟悉的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同甘共苦,认真地度过这仅有七天的旅程。行程安排 :2012-7-3 基地沙锅店潮水峪东部落半壁店基地2012-7-4基地上庄坨小傍水崖大傍水崖吴庄垭口花场峪古长城基地2012-7-5基地鸡冠山石门寨亮甲山基地2012-7-( 6 8) 角山长城,山海关,老龙头,鸽子窝公园,联峰山。任务内容 :因为每天实习内容和任务不尽相同所以,分开写2012-7-3 1 了解本地区地质简史。2 了解本地构造。3
3、 观察容颜地貌。4 沉积岩层打产状。5 潮水峪大断层的测量2012-7-4 1 了解柳江盆地部分东翼地层以及核部和全部西翼地层。2 建立全区向斜构造的形态。(上庄坨)1 沉积岩层打产状。2 找北票组和上石盒子组细砂岩。3 找二叠纪煤矸石。4 观察单斜山。(小傍水崖)1 观察主要矿物:角闪石,石英,长石。2 打标本。(吴庄垭口)1 测产状,于东翼对比。2 垭口看剖面。3 垭口九龙壁(小褶曲) (花场峪古长城) 认识长城现状及保护的紧迫性。2012-7-5 1 了解角度不整合,地堑构造的野外观察方法。2 景儿峪组石英砂岩与绥中花岗岩角度不整合接触。3 海绿石砂岩及其意义。4 典型小断层的判定,描述
4、。2012-7- ( 6 8)了解秦皇岛地区的旅游资源实习期自然概况地理位置: 秦皇岛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黑山,南邻渤海,东接辽宁省, 西与唐山市的迁安市,滦县,滦南县,乐亭县隔河相望。西南距省会石家庄 483公里,西距首都北京 280 公里,距天津 220公里。秦皇岛市地理坐标为 39224037,东经 118 33 119 51 。 南起滦河口, 北至青龙满洲自治县大石岭乡小老岭村北,南北最大纵距 127 公里;东起山海关区孟姜镇顺山店村东, 西至青龙满洲自治县凉 水河乡杏树岭村西,东西最大横距 110 公里。柳江盆地实习基地 秦皇岛地质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 28 公里,
5、属河北省抚宁县石门寨乡管 辖。工作区坐落在柳江盆地, 为一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 北、东、西三面 为陡峻高山所包围。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 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 出盆地的东 南方向,在山海关南侧入渤海。交通: 秦皇岛 交通发达,交通网密集,公路,铁路,航空,海路四位一体,是发展外向型 经济的重要窗口,全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方重要港口。柳江盆地实习基地区内有柏油马路及铁路与秦皇岛相通,交通极为方便。自然地理概况: 秦皇岛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的东端, 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但冬季 漫长,秋季短促。冬季寒冷干燥,但无严寒,夏季高温多雨,但无酷暑。地层馒毛徐张崮长凤)太古界本地区最古老的混合
6、花岗岩,统称绥中花岗岩,距今30 亿年,是太古界花岗岩经强烈混合岩化作用而形成的。元古界龙山组 0 岩性:含海绿石的石英砂岩 分布:盆地东部张崖子,南部鸡冠山 景儿峪组岩性:紫色,绿色页岩夹灰岩, 分布:盆地东部张崖子,南部鸡冠山 该组与下伏地层龙山组分层即以薄板状灰岩夹页岩为标志 描述:这是 7 月 5 日的实习内容,鸡冠山石英砂岩含海绿石表明是在浅海环境中形成。鸡 冠山是柳江盆地向斜南端的古老岩层。下部 30 亿年前喷发,接连喷发 5 到 6 亿年,为混合 花岗岩。石英砂岩于混合花岗岩的分界层,因风化原因,很难找到。鸡冠山因为上部为坚 硬的石英砂岩,不易风化,有棱有角,形似鸡冠故得名。石英
7、含量极高,可用于玻璃厂原 料。鸡冠山顶整齐的洞,推测为古代冰川遗迹。此地为典型的地堑构造。古生界昌平组 岩性:白云质花斑状灰岩,后层灰岩 分布:东部落至马家峪,庄河一带 描述:(因中途遇雨,折回没去) 与下伏地层景儿峪组为假整合接触 馒头组岩性:紫红色页岩夹泥灰岩 分布:抚宁茹各庄出露较好 描述:紫红色页岩酥脆,用手一捏就碎 与下伏昌平组为平行不整合毛庄组岩性:紫色,紫红色页岩,泥岩夹少量薄层灰岩,灰岩透镜体 分布:沙河寨,上平山,东部落及庄河 描述:紫色,紫红色页岩与馒头组一样徐庄组 岩性:黄绿,暗紫色粉砂岩 分布:沙河寨,上平山,东部落及庄河 描述:用锤子砸开,沙粒很细 与下伏地层划分以毛
8、庄组大量紫红色页岩为标志 张夏组岩性: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分布:向斜两翼均有分布,在东部落西山 318 高地以北, 揣庄至张庄出露较好,此外在赵家 峪,上平山以西以两翼伍庄以北石门寨均有分布 描述:鲕状,很小的细孔,是生物粘膜粘住灰岩颗粒沉积行程 该组与徐庄组分层以鲕状灰岩连续出现为张夏组底部的标志崮山组 岩性:紫色粉砂质页岩,粉砂岩与竹叶状灰岩裂层 分布:与张夏组一致描述:很好分层,表面是粉砂状长山组 岩性:下部为紫色竹叶状灰岩,迭层石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夹少量紫色页岩,上部为紫色 粉砂质页岩夹少量竹叶状灰岩分布:东部落潮水峪东山,揣庄至驻操营,西部伍庄以北,山羊寨以西,北部查庄,南部石 门
9、寨等地与下伏地层张夏组是以紫色岩层为划分标志 凤山组岩性:竹叶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与页岩层 分布:东部潮水峪东山,揣庄至驻操营,西部伍庄以北,山羊寨以西,北部查庄,南部石门 寨等地描述:如同竹叶一样交错镶嵌在岩石中,很好看,是风暴把岩石砸碎,再次沉积而成总述: 这是 7 月 3 日实习内容。我们要翻山越岭,走过凤山组,长山组,崮山组,张 夏组,馒头组,从奥陶纪直接干到寒武纪,两亿年的时间跨度,三十里的行程。 潮水浴,六人先回,其余部队继续向东部落行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循着前人的痕迹,我们看到了凤山组的竹叶状灰岩, 长山组的绿泥色页岩,张夏的鲕状灰岩,馒头的紫红色页岩,并与志同道合的另 一支
10、大军在馒头组相遇。山路艰险,非专业人士切勿模仿。去东部落的路上忽然下起了雨,大军折回,走不远,无雨。亮甲山组岩性:下部为灰色中层,后层花斑灰岩,中部为花斑灰岩互层,上部为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分布:石门寨,小刘庄至驻操营等地描述: 有明显岩墙侵入,形成与燕山运动时期,因为可明显看出先是岩浆侵入,后经过 构造运动,岩墙中折地方推断是那里岩石坚硬,岩浆无法侵入,只能从旁边侵入,故 形成中折地方。本溪组 岩性:深灰色,灰褐色粗砂岩,细砂岩夹泥岩 分布:槐树店以东至石岭以北,石门寨以西 描述:风化极为严重,测产状需要自己打出岩层面 本溪组与奥陶系亮甲山组为平行不整合太原组 岩性:粗,细,粉砂岩夹泥岩,铁
11、质砂岩,G 层铝土矿分布:黑山窑至上庄坨,沙锅店至驻操营以北地区描述:有球状风化山西组 岩性:灰色深灰色粉砂岩,中粒砂岩,底部为白色或黄绿色,黄褐色中粒,中粗粒,粗粒砂 岩。本组含“煤 2”“煤 3”均为可采煤分布:观喜岭,义院口,石门寨,傅水寨等地总述:到鸡冠山,去找石英晶簇。亮甲山看到松鼠,观察岩墙侵入,在各种地层打产状, 收获颇丰。亮甲山传说:亮甲山原名撂脚山,相传唐朝名将薛礼薛仁贵在追赶残敌时曾在此山顶驻马 扬威,撂脚观敌。后因登此山能远望角山,在清朝时被称为撂角山,后传将士在山上 晾晒盔甲,而称为亮甲山。乾隆元年有人在山顶上建有陶然亭, “山亭远眺”被列为 当时石门八景之首。石门寨:
12、石门寨为一个古寨,相传隋时就已经存在。唐以前本处为高丽人用山石所建,称 为石门城。贞观年间(公元 627年649 年)唐太宗征高丽,曾在此扎营。明隆庆三年 ( 1569 年)曾在此设路。 路是明长城守军的军事建制, 其上为镇, 其下辖关、 堡、 寨、 营,当时曾在石门路设游击署。石门路和其以东的山海路,以西的燕河路、建昌路合 称永平府的四路将署。明万历 18年( 1590 年)参将刘承恩在此扩建城池,称为石门 寨。石门寨西门外有百印台,又称四方台,相传薛礼薛仁贵征东时由徐懋功(李绩) 所建。印台观海为清时石门八景之一。构造一、柳江向斜构造柳江向斜位于华北地台山海关至遵化间的一个出古老变质岩系所
13、组成的隆起构造区 内,是一十由晚元古代至中生代岩层所组成的向斜构造 该向斜近南北向延伸 北起城子峪, 南至上平山,长达 20 公里,东起张崖子、黄土背,西达花场峪,宽约10 公里上元古界青白口系景儿峪组及古生界地层环绕向斜边缘分布, 构成向斜的翼部。 中生界 侏罗系分布在盆地中部, 构成向斜的核部 向斜的基底为古老变质岩系, 出露于向斜北、 东、 南边缘向斜两翼极不对称, 东翼产状平缓且稳定, 西翼产状陡立, 甚至倒转 向斜轴紧靠西冀, 所以东翼的出露宽度约为西冀的五倍,向斜轴面西倾,倾角约为 40 度左右。至北部老君顶 以北,受西部构造影响,向斜轴向偏为北北西向向斜枢纽在南部埋藏深度较之北部
14、要大。 从下奥陶统顶面的枢纽来看,在南部秋子峪至山羊寨一线以东12 公里处的埋藏深度于海平面以下约 900 米,而北部在纳子峪一带, 其埋藏深度在海平面以下不足 400 米向斜东翼 构造简单, 西翼受断层破坏严重,北部有宽缓的次级褶曲纳子峪向斜、 教军场背斜、苏 庄背斜等, 西南缘有北北东向倾伏的上平山背斜与柳江向斜相邻。 柳江向斜东翼所占面积很 大,约为整个向斜面积的三分之二强, 构造简单, 地层产状平缓, 近似于一个地层南北走向, 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倾角 1030 度左右,通常为 10 20度南端黑山窑一带,因接 近向斜南部转折端, 岩层产状急剧改变为东西走向。 东翼区的寒武系出露地
15、带有一系列的侵 入岩株、 岩墙,对于围岩并无明显扰动。 而侵入于煤系地层中的岩浆岩, 则使煤层受到破坏。向斜西翼为一南北向狭长地带,地层产状陡立,倾角在70 度以上,甚至在南段秋子峪至山羊察一带产状倒转。 其西缘与燕山晚期的花岗岩岩基接触 接触带上变质作用明显, 柔皱强 烈西冀受挤压强烈,产生下一系列逆断层,构造相当复杂。二、断层本区断层发育, 种类较多,主要为逆断层和正断层,分布于柳江向斜内,各处特点不尽 相同。分布于东翼的断层主要有北东向及北西向两组, 此外还有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两组。 前 两组断层大多为正断层, 其中水平方向的运动分量并不显著。 山于这类断层集中于岩墙、 岩 脉分布区,
16、相互在成因上可能有一定的联系 断层的断距一般并不太大, 由几米到几十米不 等。只有石门寨东南的 126s 高地上的正断层,断距达数百米,以致奥陶系亮甲山组与寒 武系张夏组接触。近南北向的正断层在赵庄、亮甲山西北、潮水峪等地,断层面西倾,倾角 很大柳江向斜的南界即为一东西向高角度逆断层, 断层面南倾, 古老变质岩系与古生界及侏 罗系地层相接触。 该断层延伸颇远, 在黑山窑南被正断层横切。 北部板坊峪向东至贺庄的近 东西向逆断层,山北往南上逆,规权颇大,延仆数公里西翼发育一组近南北走向的逆断层, 多数断层面西倾, 自西向东高角度逆冲, 倾角 70-80 度,延深很远。其中苏庄一伍庄一山羊寨逆断层延
17、伸近10 公里,断于寒武系张夏组与奥陶系亮甲山之间, 缺失了上寒武统崮山组至下奥陶统冶里组一套地层 断层破碎带宽 200300 米,其间有细晶闪长岩岩脉侵入 西翼中部杨庄一带有一组北东向正断层, 断层面倾向北西, 并在水平方向上有相对的左型位移, 秋子峪和山羊寨一带发育一组东西向的横断层, 横切西 冀的南北向逆断层, 延伸不远, 柳江向斜西南缘相邻一轴向北北东的次级褶曲上平山背 斜其核部下寒武境地层两侧各有一断层断层面均向北西倾斜, 东侧为逆断层, 西侧为正 断层, 以致核部成为地垒构造 垂直上千山背斜轴向有一系列横断层, 自北而南, 断层走向 由北西向渐变为东西向。 在鸡冠山与大平台问的河谷
18、中, 由于几条正断层的影响, 两侧青白 口系下马岭组石英砂岩相对上升,中间石英砂岩下降。断层面近于南北走向,倾角较大,河 谷东侧断层面西倾, 河谷西侧断层面向东倾, 成一地堑构造, 河谷本身位于地堑构造的中心 部位。野外观察:大向斜构造,向斜基本南北走向。 在张赵庄、吴庄、花场峪一带的背斜,呈南北向延伸。 背斜核部出露徐庄组页岩,枢纽向南倾没,为一系列强烈挤小褶皱和逆断层。两翼出 露张夏组鲕状灰岩和凤山组泥质条带灰岩,倾向西,倾角28 43;东翼倾向东,倾角 15 47 。该背斜北端被花场峪 - 王庄断裂、南端被吴庄车厂断裂切割;在花场峪以北,背斜 向北倾没。核部有酸性岩席充填。东翼受南北向?
19、性断层影响,地层倾角变陡,甚至出现直立或倒转。该背斜被称为“九龙壁” ,路旁有九条小褶曲,甚至有平行褶曲。潮水峪断层在潮水峪一带,断层走向 175,倾向 265(实际上倾向为东西向摆动) 。上盘为凤 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下盘为冶里组厚层灰岩。断层面无论在倾斜方向上,还是在走向方 向上,均表现为舒缓波状。断面上镜面、竖直擦痕、阶步以及断裂带挤压透镜体等压性特征明显。在小王庄以西地层产状为 275, 23,半壁店为 297, 20,上庄坨为 310 28。通过向斜两翼的产状可以明显找出向斜核部所在。上庄坨,大石河观察单斜山,向斜核部岩层较缓易行成方山,单斜山。 鸡冠山地堑构造很明显。地质发展简史柳
20、江盆地于晚元古代早期发生海进, 在长期遭受风化侵蚀而使地势平缓的古老变质岩系 之上, 开始接受沉积,直至古生代, 沉积了厚度较大的相互平行的岩层。在这一漫长的时期 里,柳江盆地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 有过时间长短不等的上升侵蚀期, 如自中奥陶世起至中 石炭世初的漫长时期, 遭受风化侵蚀, 以致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之间有一个长时间间断所造 成的平行不整合; 景儿峪组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之间有一个较短暂的沉积间断 上古生界的 小、晚石炭世为海陆交互相,而至二叠纪时全为陆相,在陆相的沼泽环境下有煤形成, 自晚 元古代至古生代末, 古地理曾有明显复杂的变化。 尽管海陆变迁, 和大陆条件下的气候变化, 但柳江
21、盆地地区只发生过平稳的刊降运动 所以这个时期的所有岩层的接触关系都是整合或 平行不整合, 而没有角度不整合的接触关系 从小生代初以来的整个中生代时期里, 所经历 的构造变动在性质上与古生代不同, 中生代的构造变动使本区的青白口系及古生界地层发生 褶皱及断裂,经历几个阶段后形成了柳江向斜。自二叠纪末至侏罗系沉积之前,本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动, 岩层发生裙皱。开始有 了柳江向斜的雏形, 以致侏罗系地层以明显的角度不整合超复在古生界地层之上, 侏罗系底 部跺岩中有安山岩及其它成分的火成岩砾石, 这次强烈的构造变动不仅开始形成早期柳江向 斜构造,而且还引起了侏罗系沉积之前的岩浆侵入活动, 甚至还伴有一
22、定规模的喷出活动 在 这次构造变动之后, 本区产生了地形上的差异,形成北高南低,以致侏罗系沉积之前, 古生 界地层在不同地区遭受不同深度的侵蚀。 柳江向斜南部僵蚀轻微, 向北渐甚, 至东翼的石岭 以北广大地区内, 普遍缺失下二叠统顶面 而柳江向斜的西北缘侵蚀更强烈, 甚至侏罗系地 层覆盖在奥陶系之上, 只有在义院口的一两平方公里面积内尚残存有下二叠统的顶面 老君 山至小王山一带为一个东西向的平缓隆起 其遭受侵蚀的程度也较大, 而南北两侧则较小 并 且该隆起北侧的纳子峪一带与甫侧的大洼山以北地带侏罗系沉积厚度最大, 反映出由当时的 老君顶一小王山隆起带划分了侏罗纪在柳江向斜内的南北两个沉积小心在
23、侏罗系下统的下部岩层沉积之后, 又有一次构造变动, 致使侏罗系下部岩层发生平缓的变形, 并改变了盆地 的沉积中心, 上部的岩层明显地超复在下侏罗统下部岩层之上 在柳江向斜西冀, 它超出了 下侏罗统下部岩层的沉积范围, 而角度不整合于古生界岩层之上。 由此可以推知, 柳江向斜 在当时已具有不对称的特征。 此后, 柳江盆地再次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动, 引起多次猛烈的火 山喷发活动,向斜核部大面积的中性火山岩层不整合超覆于下侏罗统的上下两组岩层之上, 而在向斜北缘的长山北坡 青龙山等地, 中性火山岩甚至不整合超复于二叠系、 奥陶系地层 之上在此以后,又经历了构造变动,导致强烈火山喷发,堆积了酸性火山岩系
24、燕山晚期 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基, 对柳江向斜的构造形态也有一定影响。 它使向斜不对称性 愈加明显,并在西翼引起一些南北向逆断层的发生。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受剥蚀,第三纪末因气候较热,有红色土形成,其后继续上升但南部的海岸区则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区河谷内有阶地形成,并普遍 向南, 即向海洋方向倾斜。至第四纪末, 海水有一定撤退,因而在山海关至秦皇岛一带的海 岸上遗田有砾石堤,并且有海蚀台出露水面。结语明知时间回不到过去,只能用未来的时间回忆,可我却喜欢上了这种消费时间的方式。不曾想,自己也在这时间中成为未来自己的一种回忆。这是一段难忘的岁月。人生难得有 这样的机会,和一
25、群熟悉的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同甘共苦,认真地度过这仅有七天的 旅程。刺激而艰辛的地质实习结束了。这七天的野外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劳累而 充实,艰险而浪漫,是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这次地质实习,根据老师的安排和任务,我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做到坚决完 成学习任务,不虚度光阴。每天的野外实习,每一个点,我都认真观察,记录,测产状, 认真听老师讲解,力争当场能够理解。这些天,我强化了罗盘的使用,地层界面能够判断, 能够使用罗盘顺利地测出产状;沟谷,山脊能够判断,野外岩性的识别基本掌握,岩浆岩, 沉积岩大致掌握,具体岩性,各个地层的岩石也能在野外及室内顺利而准确地识别。可以 说,不枉此行。这次野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绘画卡通画教学课件
- 2025年乡村食品质监人员工作总结范例(3篇)
- 2025年CICS面试高频问题解析及应对技巧
- 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事业单位经济类资格考试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自愿放弃药物治疗合同
-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课件
- 第四章 问题研究 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地理 选择性必修一
- 粤教版高一信息技术必修一教案:6.1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 物流经理课件
- 2025医学药理学用药原则考试题目及答案
- 国际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许可申请表
- (2023版)电信智家工程师认证必备考试题库大全(含解析)-下(判断题汇总)
- 超高层带伸臂结构巨型环桁架施工技术总结附图
- 2乳的验收与预处理解析
- 三峡大学级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本培养方案
- 架桥机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 GB/T 19839-200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伤口造口新进展课件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模拟法庭剧本
- Q∕GDW 11311-202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特高频法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