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兵战斗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体系构建(2)_第1页
官兵战斗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体系构建(2)_第2页
官兵战斗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体系构建(2)_第3页
官兵战斗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体系构建(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官兵战斗心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体系构建(2)2. 5 在对抗类军事体育训练课目中构建战斗抗挫折能力训练体系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艰苦性和战斗的严重毁伤效果,战斗进程的反复交替,很容易使参战人员产生挫折感,导致参战官兵出现心理障碍,甚至造成心理创伤。对抗类的军事体育训练课目,如格斗、刺杀、短距离搏击、摔跤、散打、拳击、跆拳道、捕俘等实地肉搏战的对抗性内容,很容易使官兵在短兵相接的对抗过程中体验到挫折感失败感,模拟官兵在作战过程中遭遇挫折后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创伤,体验失败后的自信受损、心理磨难和失落情绪,并在挫折中不断调整自我心理状态,敢于向强手挑战,不怕失败的拼命精神。美军海军陆战队

2、于 2010 年恢复了曾一度取消的刺杀训练课目8,原因就在于通过调查发现刺杀课目本身不仅训练的是刺杀技术,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训练,它使对抗双方在拼杀过程中体验挫折和失败,在对抗训练过程中产生挫折,并训练官兵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心理调适能力,能迅速恢复正常的心理弹性能力; 改善官兵在作战过程中因战场环境导致心理紧张,以自我调节扫除心理障碍的自调能力。因此,在对抗类军事体育训练课目中构建抗挫折训练体系,可以有效强化官兵在心理活动中遭受损伤,出现心理慌乱、思维停滞、动作失控时,依靠自我力量平复心理创伤的心理自疗能力,提高官兵经得起逆境和艰苦的磨炼; 通过对抗类军事体育课目中的险、危、变、难课目训练,以

3、 败仗刺激;使官兵吃尽苦头、受尽折磨、拼尽全力中淬火加钢,锤炼官兵能打胜仗的心理素质。2. 6 在集体类军事体育训练课目中构建战场协作能力训练体系战场协作能力训练是指战斗团队在遂行作战任务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默契合作和互补互助以达到最佳战斗效能的能力。集体类军事体育的训练课目,如在官兵之间开展的球类项目 ( 篮球、足球、排球、橄榄球等) 、拔河、集体跳绳、心理行为训练课目、战场身心适应力训练系统等对于培养官兵在战场上的相互协作、互补互助、默契合作等战斗行为训练具有其他训练课目不可替代的功效。在集体类军事体育训练课目中,因比赛场上角色的不同,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协同合作,每个训练课目都有

4、相应的规则和要求,要求团队成员必须相互配合、团结协作、目标一致、心理相容、扬长避短才能取得胜利。军事体育训练课目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是 不抛弃,不放弃;,这与现代信息化战场团队协作的目标如出一辙。3 基于现有军事体育训练课目构建官兵战斗心理训练的方法体系我军作战部队官兵的心理训练虽然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在部队开展了心理训练的尝试,但总体来看训练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尚未形成有效的训练方法体系。为此,基于作战部队现有的军事体育训练资源,构建有效提高官兵战斗心理训练方法体系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3. 1 官兵心理应激能力训练的有效方法-军事体育训练课目的比赛训练法军事体育训练课目中有大量

5、的比赛内容,作战部队可以通过军事体育课目的比赛组织,构建官兵心理应激能力的训练方法体系。无论是一般身体训练课目 ( 如体能训练、体质训练、基本的身体速度、力量和耐力等方面训练) ,还是长距离武装越野、格斗、泅渡、单双杠、球类等各种专项训练课目,都可以组织竞赛、比赛或比武。在比赛的情境之下,官兵处于心理的高应激状态,必须通过自我调整,降低心理应激水平,才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当前比赛压力。经常采取这种方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官兵控制应对突发事件和战斗情景的心理应激水平,对于训练军人适应实际战斗中危险复杂的行动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3. 2 官兵心理承受力训练的有效方法-军事体育训练课目的强度训练法军事体育

6、的各类训练课目在训练中都要求达到一定的训练强度才能取得效果,因此,强度训练法是军事体育常用的训练方法。而强度训练法同样可以作为心理承受力的训练方法,有效提高官兵的战斗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各类军事体育训练课目中合理地提高训练的强度,通过训练强度的梯次增强,逐渐提高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例如,俯卧撑训练虽然很简单,但如果合理设置训练强度,逐渐提高训练强度要求,就能达到心理承受力的训练效果。3. 3 官兵挑战自我的有效训练方法-军事体育训练课目的难度训练法军事体育的各类训练课目中有很多训练课目都带有一定的冒险性,训练方法就是设置一定的危险场景或条件,进行挑战自我的难度训练,让官兵独立做出判断和采取

7、行动,以增强其勇敢、果断、敢于冒险品质的心理训练。在未来战争中,敢于挑战自我,进行合理的冒险是军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3. 4 官兵战场心理适应力的有效训练方法-军事体育训练课目的情景模拟训练法军事体育训练课目的情景模拟训练法就是以比赛的形式现实模拟贴近实战的情景,增强受训官兵的战斗心理适应能力,达到在非正常条件下的特殊性训练以及接近实战的模拟作战情景的心理素质训练效果,这种模拟情景下或特殊比武情况下的训练是锻炼官兵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能使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意志得到充分的训练,有效地提高战场的心理适应能力。军事体育训练课目的模拟作战情景与一般的体育竞赛还有很大的不同,其

8、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战斗情景,如 400 m障碍、5 km 武装越野、格斗、搏击等训练课目,在比武过程中模拟的心理过程包括恐惧、拼杀、应激、庆幸等心理过程,使官兵能够体验和感受到各种危险和紧张情景下的心理变化,体会到现代条件下指挥作战的心理状态及战斗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的强化官兵心理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4 结语基于部队现有的军事体育训练资源,形成官兵战斗心理素质训练的有效内容和方法体系,通过军事体育训练整合官兵的体能、军事技能、心理素质训练的关系,可以克服军事训练中存在的重技、战术训练,轻适应性与模拟训练; 重基础训练,轻应用训练; 重身体素质训练,轻心理素质训练; 重正常条件下的训练,轻特殊情况

9、下的训练; 重常规训练,轻专项训练的倾向。以军事体育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体系将军事技能、战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整合为整体的综合训练,构建素质训练和技术、战术以及实地演练完善的训练体系。同时抓好模拟训练和心理素质训练,科学计划,合理分配训练时间,将心理素质训练与体能、技术、战术训练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让战斗心理素质训练贯穿于整个军事训练过程的始终,不断提高官兵整体素质,确保战斗力的有效提升。参考文献:1苏亮 . 刺杀训练对军人心理素质作用的探讨 J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0,19 ( 3) : 29.2张黎。 转型中的军事教育与训练 M .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2008.3杜征 . 陆军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特点与教育训练模式研究D . 第三军医大学,2012.4林建棣 . 军事体育 ( 上) M .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5李之文 . 训练周期与战斗力生成 J . 军事体育学报,2013,32 ( 4) : 53 - 56.6张力为 . 运动心理学 M .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35 - 37.7王 ,汪安圣 . 认知心理学 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5 - 107.8( 美) 托马斯·A. 塔特科 ( Thom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