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玉案元夕教学设计南阳中学一、知识教育目标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笔法。二、能力培养目标词句的鉴赏,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三、德育渗透目标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词作的意思,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反衬的笔法。2、 词句的鉴赏,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解决办法1、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简要交流该诗的背景材料、生字词的理解、疏通诗句的表面意思。2、强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问带学。3、适当讨论,理清词的内容,老师作精要点拨。4、在课前预习中加强诵读指导,强化诵读,在诵读中反复体悟作者感情。学生活动课前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鉴赏重点句子;归纳词
2、的主旨。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首先,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专家老师指导我们的学习。好,首先,我们来看一幅对联。请同学们想一想这幅对联写的是哪位词人?依据是什么?1、出示对联“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提示:(1)在辛弃疾墓前,有郭沫若题写的对联;(2)风格,“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辛弃疾诗词里的名句。提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遍等。由
3、此可见,他的词的主要内容抒情言志,格调相对高昂,风格主要是豪放的,但有些词格调相对委婉含蓄,属于婉约风格。)(3)生平,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但终究因遭到佞奸的排斥而辞官,居住在上饶带湖与铅山瓢泉。身为爱国将领的辛弃疾才华横溢,填有词600余首,成为我国古时一代词作家。资料:黍离之悲”:是一种深切的亡国之痛,是一种凝聚了国仇家恨和遗民沉郁悲怆的情志与血泪斑斑控诉的“黍离情结”。“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学习辛弃疾的作品青玉案元夕又属于那种风格呢?下面我们一起研读这首词。二、诵读全文,整体感知。1、按要求齐读一次。2、 读指导:(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情感(重轻音)。3、 师范读;4、
4、找一个学生试读全词。(怎么样?确实好多了!)三、解读课文。提示:上片:元宵佳节的热闹场景;下片:万人丛中寻觅意中人。四、问题探究,理解课文。1、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词人笔下“元夕”的盛况描绘出来,可加以适当的想象(如穿着打扮、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提示:花灯闪亮,烟花怒放,流光溢彩,舞鱼舞龙,万人空巷,美女云集,摇曳多姿,热闹非凡。3、 请你结合写作背景,试想在这个热闹非凡的元夕之夜, “那人”为什么不加入狂欢之列?那人究竟是什么人?提示:(1)通过寻找一个孤高、淡泊、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子,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2)词中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事业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
5、治者(“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3)联系作者身世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 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资料:表面上看,这是一首爱情词,然而,词中似有更深的含义。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南,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作者,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作者寻找着知音。那个不在“蛾儿雪柳”之众、却独立在灯火阑珊处,不同凡俗、自甘
6、寂寞的美人,不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对象吗?同时这也是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写照。五、畅所欲言,品味语言。谈谈词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说说理由。例如:(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提示:这两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句把繁多的灯火比作千树花,点化了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后句把满天的烟花比作似雨点般落下的星星,极为形象的渲染了元宵之夜张灯结彩,烟花怒放的喜庆景象。(2)“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提示: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暗香”均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
7、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样写含蓄而又生动,这些女子的欢闹与下文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后者的可贵。(3)讲讲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过渡: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提示:这句话有两种利用价值。一是名句填写;二是作为作文的材料积累。由这个名句我们联想到王国维提出的“三种境界”。他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8、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第三种境界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用它来比喻学习、做学问时经过苦苦追寻,寂寞奋斗之后突然获得惊喜的收获;说明只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终能成功。这个材料适合“成就事业”或“奋斗”的话题。六、作业辛弃疾的青玉案和李清照的永遇乐都是写元夕的,试比较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提示:二者都是以元宵灯节作为描写对象,都不是为了表现节日的繁华热闹,渲染欢乐气氛而是借以寄托另外的思想感情。在表现方法上,都用了对比手法。其不同是:辛词直接描写当前的元宵,对过去的没有干涉,而李词较多的是回忆。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立意不同。资料: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
9、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那么,王国维认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一种怎样的境界?资料:王国维引用这三段话,来说明“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是将原作中的语段的含义进行引申,然后借用来说明道理。第一种境界,是确立目标。只有确立目标,有了方向,才能有追求,才能有成功。这目标的确定,必须经过一个“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艰苦的酝酿准备过程,不是随意贸然定得了的。“
10、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词中是写思妇怀人的行为,但这里所营构的境界,可引申用来说明对事业、对理想的探索追求。第二种境界,是极力奋斗,竭尽全力去拼搏,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原作中是表现爱情的坚定执著。这两句词所构成的境界,同样可以引申用来描写对事业对理想目标的执著追求和奋斗。第三种境界,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后,目标终于达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在这里是引申说明艰苦奋斗的过程。“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是引申说明在极不容易发现的地方,终于发现了真理,在特别困难的条件下解决了问题,等等。2、元夕:阴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这日晚上称元夕,亦称元宵,元夜。我国古代
11、有元夕观灯的风俗。玉壶:指月亮。鱼龙舞:指舞鱼灯、龙灯之类。 这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作。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梁启超艺蘅馆胡词选云:“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其体会是可信的。 词的上片,极写元夕灯火辉煌、歌舞繁盛的热闹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写灯,后一句写焰火。上元之夜,满城灯火,就象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满天的焰火明灭,又象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真是一片灯的海洋,焰火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花干树”、“星如雨”,不仅写出了灯火之盛、之美,而且也给人热闹非凡的感觉,渲染出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宝马雕车香满路
12、”,是写游人之盛。但这里主要还是为了渲染气氛,所以,作者并没有对游人作具体描绘,只是从整体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笔。然而,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的景象却已跃然纸上;最后三句描绘歌舞之乐。节日的夜晚,一片狂欢景象,到处是笙箫齐鸣,到处是彩灯飞舞,人们在忘情地欢乐着,“一夜鱼龙舞”,写出了人们彻夜狂欢的情景。下片写寻觅意中人的过程。“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观灯看花”的妇女,头上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等装饰品,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她们一路笑语,带着幽香,从词人眼前走过,这里作者具体地描写了观灯的游人,也是对上片“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的一个补充,同时,一个“去”
13、字也暗传出对意中人的寻觅。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他寻找着,辩认着,一个个少女美妇从他眼前过去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是他要寻找的。那么他所要寻找的意中人在哪里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她干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这里作者以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作者写这样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游戏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文化科技融合
- 肠衣加工工适应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矿产地质调查员协同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交通噪声声屏障设计及施工方案
- 小学分数乘法教案设计方案
- 环保镜面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轨道作业车司机技能巩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层砌块建筑结构优化报告
- 琴弓制作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 河北省特种设备检验收费标准
- 集成电路技术导论课件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试题库带答案
-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件
- 交通标志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版)
- 第二章药物转运及转运体
- 全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位考试考核实施细则
- 【课件】《红烛》课件24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交通事故认定书复核申请书模板
- 装备外观代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