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萱《捣练图》的再认识_第1页
关于张萱《捣练图》的再认识_第2页
关于张萱《捣练图》的再认识_第3页
关于张萱《捣练图》的再认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张萱捣练图的再认识郝平川摘 要:张萱捣练图是描绘几个贵族妇女在做丝织手工的普通劳动场景,是一种普遍世俗状态。本文主要从题材、立意、布局、造型、赋色、生活、内涵、技法等方面解析张萱捣练图的艺术技巧和由此表现出的汉唐气魄和盛世雄风,从全新的角度和独特视角再认识这幅千古名作,以期达到弘扬工笔重彩优秀传统,使祖国古老的工笔人物绘画艺术重现夺目光辉。关键词: 华贵雅丽;雄健辉煌;捣练图 捣练图是一幅描写贵族妇女在劳作的传世手卷佳作,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画中的小女孩、少女、妇女

2、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主观形象,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个不一,并且分别体现了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逼真,刻画维肖,流畅,设色艳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丰腴的审美情趣,代表了那个时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时代风格。作者是盛唐著名人物画家张萱。今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捣练图无款识,历来被认为是宋徽宗赵佶摹本。练,是丝织品的一种。古代丝织品皆粗纺而成,质地较硬,需煮熟后加漂粉用杵捶捣,使之洁白柔软,再用熨斗熨平方可使用。此图正是描写宫中妇女加工白练的场景。张萱(公元6 8 0年7 5 0 年),京兆(今西安)人,玄宗开元十一年(7 2 3 年)任集贤院画直,相当于宫廷画师。善画人物,而对于贵公子与闺房之秀最为擅长

3、。“萱好画妇女婴儿”(唐张彦远),“尝画贵公子、鞍马、屏障、宫苑、仕女,名冠一时”、“点簇景物位置、庭台树木花鸟,皆穷其妙”(朱景玄)。原作不存,但从现存摹本仍能看到张萱工笔仕女画的风采。一、横向长卷画面的布局经营捣练图中一共描绘十二个人物状态,从右至左依次摆布,可分为三组,即捣练、缝制和熨练,三组人数依次为右边四个持杵的妇女、中间三个蹲坐姿的人物和左边持练考练的场景,人与人之间,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不大,是画家故意避免画面的重点突出,而是希望每一个场景都很完整,每一个人都很精彩,从而形成横向无限延展的感觉。然而这样的画面有无散乱无对比的感觉。人物高低参差有序,站姿、坐姿、半坐、俯身,姿态各异。面

4、部表情更是刻画的独具匠心。参与劳作的成年妇女共九人,图中出现三位未成年的女孩。三组人物的联系十分密切。捣练的一组四人呈“十”字排列(右图),顾盼婀娜,朝向、动态各不相同。中间的二人相对同时举杵,而左右手的上下位置恰恰相对。二人靠木墩连成一体。右边的妇女正待举起木杵,左边的一位则把杵置靠肩上。她是全画中唯一一个面部正对观者的,而她左倾的头部和眼神却照应了第二组。第二组的两位成年妇女均为坐姿,以绕线柱为中心分布左右,一正一侧,一个坐地毯一个坐凳,一个倒线一个缝练。坐于凳上的妇女脚踏地毯,使二人通过地毯连成一体。蹲着的蓝衣女孩身体靠近火盆,右手持扇扇火,左手掩面朝向后方。这一动态既使人想到女孩可能躲

5、避火盆的炙烤,又连接了中间坐着的两个妇女。而被挡住五分之一的火盆又和团扇交叉避让,使蓝衣女孩和熨练者紧紧地连在一起。 左边的一组三人扯练,一人熨烫,四人同样呈“十”字排列,但和捣练一组却不相同:捣练的四人是聚集在一起的(密),熨练四人则是分散的(疏);捣练的一组以竖线为主,八条竖线(人物和木杵)围着一条横线(木墩和织物),而熨练的四人则是横线突出,一条横线(白练)贯穿着四条竖线(人物)。背对我们的较大女孩早已从年龄上避开了和捣练妇女“十”字布局的重复,更兼从练下弯腰钻过的红衣女童的出现,给这组人物乃至整幅画面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打破了乏味劳动的单调,显得轻松起来。捣练图画面表现劳动场面,就像宽

6、银幕电影中慢慢移动的镜头,无休无止,无始无终,好像暗示了宫女无聊的宫廷生活的漫长无垠、永无尽头。捣练图中没有关于“时间”的表达,有的只是对于“空间”的表现。然而,正是这种独具匠心的处理手法使得捣练图在最大程度上收到了利用空间来表现时间的最佳效果。 捣练这一普通丝织手工劳动在当时可能会像张萱捣练图画面中描绘的那样非常有条理,如同现代工业的生产线流程,但是这种场景绝对不可能是隔离工作环境一种纯粹的空间,画家这种纯粹简洁的表现人物与有限丝织工具材料之间关系便是一种艺术处理对劳动生活场景主观取舍。正因为如此画面呈现的不是一种过于逼真现实场景,舍掉了杂乱空间环境过多物件,消弱一部分生活气息的同时突出人物

7、主体劳动状态,使画面由世俗氛围升华为纯净静谧的画面意境。表面上是会减少绘画内容是降低绘画难度,但实际上绘画内容越少画面中的瑕疵越明显,这也增加了绘画的难度和对艺术家素养更高的要求。二、高贵、生动的形象塑造 张萱是注重写实的画家,所画女性脸型圆润饱满,体态丰腴健壮,气质雍容高贵,显示了大唐盛世中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捣练图中的妇女形象均是肩宽腰粗,丰乳肥臀,甚至连小孩都是脸宽体胖,神情慵懒。这些饱满的生命形象,正反映了唐代雍容端严、磅礴恢弘的大千气象。这种具有强烈时代感的审美追求,既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又迎合了中晚唐贵族阶层的趣味好尚,因而备受瞩目,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造型特征。捣练图的人物造型虽然

8、写实,但又不是社会生活的纯客观再现。它的人物造型是略带夸张的,然而又是非常含蓄的。线条是传统工笔人物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捣练图线形超逸,形象写实,细密灵动,功力深厚。作者把吴道子“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铁线描加以含蓄化,变为细劲的游丝铁线描,线形畅达、疏密自然而质地具显,衣下形体准确充实。行笔起落有序,线出于体,妙造自然,不露痕迹,准确地体现了世俗生活中人物的体貌与内心世界。捣练图中人物五官也是高度概括和符号化的。那细长高昂的眉毛既交代了妇女的地位和身份,又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状态。那高度程式化的脸、鼻造型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主观认识。这种高明的“意向造型”正是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和宫廷劳动妇女生命

9、活力的深刻理解。线从生命中流出,形是高于生活原形的符号化再创造。每一局部无不倾注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认识。捣练图的人物造型既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影响十分深远。三、画面的赋色 捣练图用色之考究可谓登峰造极:通篇以矿物颜料为主、植物颜料为辅。这在传统工笔重彩画中是很少见的。设色鲜艳富丽,对比鲜明而协调。远远望去,但见一块块的冷暖颜色分布于织物之上,再间以黑白,显得亮丽雅致而和谐稳重。人物的脸、手主要是在细劲线描的基础上,以曙红、朱膘、藤黄、蛤白等调出的赭石色略施分染,然后罩染极淡的肤色,再以蛤粉提三白,即额、鼻、颌。作者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衣裙

10、,基调以白为主,间以蓝、绿、橙、红,华美艳丽,精致典雅。朱红、朱砂、绯红、石黄、石青、石绿、草绿、翠绿、米黄、蛤白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种富贵华丽的气氛。这种效果是和石色的运用分不开的。因为透明色由植物制取,很难达到石色那种鲜艳华滋、厚重饱满的效果。作者运用石色却能画得如此协调高雅、艳丽华贵,实在值得我们探究。中国传统颜料无非花青、藤黄、胭脂、曙红、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绿、蛤白之类,却能画出如此丰富绚烂的色彩效果,没有高超的技艺和丰厚的文化素养是很难做到的。张萱继承了初唐阎立本色彩的大气古雅,又糅合了现实主义的审美理想,使画面活泼艳丽,更加贴近当时人们的情感。第一人的绿色土裙和第三人的绿色

11、上衣,面积一大一小,形成呼应,而色相又有区别。第二、三人的白色衣裙是呼应的,但绿上衣却打破了单调感。捣练一组中唯有挽袖的上衣呈暖色调,却与第十人的暖色长裙遥相呼应。而熨练一组中只有最左者土裙偏冷,却远远照应了第四人。加上挥扇女孩的蓝色长袍共三块蓝色,面积、色相各不相同。四、绢本材质的运用张萱捣练图中本身描绘的就是在进行丝织劳作的场景,画面中出现的丝织品都与绢属于同类材质,但着色之后便十分生动逼真。女性身上的长裙,丝带,通过绢本质的表现更是轻盈与华美。再者,张萱将画面女性处理成丰美、秀润、优雅的气质,在绢本的质地上更容易表现,尤其是表现肌肤的秀润丰腴,在背面铺衬蛤白则栩栩如生。 五、安静和谐、平

12、实温情的人文关怀及对世俗劳作生活题材的艺术升华唐代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纺织业的发展使妇女大量从事纺织工作,这为张萱创造捣练图提供了素材选择的基本条件,通过其自身对于妇女劳作生活的人文关怀,从而又以其独特的工笔人物画技法传达了他的艺术观,将世俗的劳作生活予以很主观的处理,每个人女性形象呈现婉约内秀之美,使整个画面充溢着诗意。 张萱是宫廷画家,他的绘画要符合宫廷的审美取向,帝王和官宦不会欣赏过于朴素、带有浓重市井气息的绘画作品,处于盛世的泱泱大国,必然希望绘画透露出繁华盛世的气象。张萱在表现他对于现实中劳作女性一生劳作生活的人文关怀与同情时,他主观赋予劳作妇女更加高贵、优雅的风貌,使整个画面浸润在

13、一种诗意的气氛中。同时通过画面中小孩、少女、妇女三个年龄段的主观形象设定来暗示丝织生活的庸长所带来的无尽乏味生活。捣练图不是一般的描绘,它是对生活的艺术的再现,是“艺术”之捣练,包含了精神层面的、“形而上”的人文追求。它像一面镜子,从妇女的表情和动态已经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心理、思想状态,透过作品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在辉煌盛世面前的忧患意识和对封建制度、礼教伦常的深刻批判,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张萱捣练图正是这样一件构思几近完美、技法高度成熟的希世珍品。它是工笔重彩绘画的典范,留给我们的是无限丰富的经验和值得探究的课题,是无穷的启示和思考。它就像带有无数历史信息的一座迷宫,吸引着众多的

14、后来者去探寻。它又像一颗恒星,至今仍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辉而历久不衰,以它独特的人文价值照耀着一代又一代的膜拜者。捣练图可称不朽的盛世经典。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绘画题材丰富多样,主观地绘画题材的选择直接反应着画家的艺术观。人生价值观。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能动的反作用,我们作为当代社会从事艺术行业的一份子应时刻有着一种社会责任感,把握时代脉搏,通过新时代劳动生活题材表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旋律。参考书目1.古画技法析览唐宋人物画精选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 0 0 6 年8 月第1 版2.唐代工笔仕女画研究黄培杰 天津人民美术 2007 年5 月第1 版3.中国古典工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