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第六章第六章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第一节第一节 冰川地貌及堆积物冰川地貌及堆积物 第二节第二节 冻土地貌及堆积物(了解)冻土地貌及堆积物(了解)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第一节第一节 冰川地貌及堆积物冰川地貌及堆积物 一、一、冰川的形成、运动及类型冰川的形成、运动及类型 冰川冰川-陆地表面大规模的冰体。陆地表面大规模的冰体。 现代冰川现代冰川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1、冰川的形成、冰川的形成 雪线雪线 雪线是年降雪量等于雪线是年降雪量等于 年消融量的界限。雪年消融量的界限。雪 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 年消融量,所以常年年消融量,
2、所以常年 积雪,在雪线以上的积雪,在雪线以上的 常年积雪,经一系列常年积雪,经一系列 的变化而形成冰川冰。的变化而形成冰川冰。 当冰川冰积累到一定当冰川冰积累到一定 厚度,只要冰层表面厚度,只要冰层表面 或地面具有一定坡度,或地面具有一定坡度, 冰川冰就要运动。这冰川冰就要运动。这 种运动的冰川冰就是种运动的冰川冰就是 冰川。冰川。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2 2冰川的运动冰川的运动 导致冰川运动的因素主要是重力和压力。冰川运动的速度导致冰川运动的因素主要是重力和压力。冰川运动的速度 取决于冰川的厚度,地形坡度或冰面坡度。冰川的厚度越取决于冰川的厚度,地形坡度或冰面坡度。冰川的厚度越 大,其所
3、产生的静压力也越大,冰川运动速度就大。地面大,其所产生的静压力也越大,冰川运动速度就大。地面 坡度越大,或冰面坡度越大,冰川运动速度也越大。坡度越大,或冰面坡度越大,冰川运动速度也越大。 冰川的流动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山岳冰川流速为每年几冰川的流动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山岳冰川流速为每年几 米到一百多米。冰川的运动速度在冰川各部分是不同的。米到一百多米。冰川的运动速度在冰川各部分是不同的。 从冰川的纵剖面来看,中游流速大于下游。从横剖面来从冰川的纵剖面来看,中游流速大于下游。从横剖面来 看,冰川中央流速大于两侧。看,冰川中央流速大于两侧。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川不同部位的移动速度不同,底部和两
4、侧因摩擦力大,流动较慢,冰川不同部位的移动速度不同,底部和两侧因摩擦力大,流动较慢, 上层因重量小,流速也不快,中部的流速最高。不同的流速加上地上层因重量小,流速也不快,中部的流速最高。不同的流速加上地 形阻碍,使冰面形成冰缝和褶皱,仿佛层层叠叠的浪花。形阻碍,使冰面形成冰缝和褶皱,仿佛层层叠叠的浪花。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川(冰盖)作用在第四纪地质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大冰川(冰盖)作用在第四纪地质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大 陆地貌形态,第四纪地层,古气候、生物进化及古人类进化都陆地貌形态,第四纪地层,古气候、生物进化及古人类进化都 有深刻影响。所以,对现代冰川和古冰川研究,对恢复第
5、四纪有深刻影响。所以,对现代冰川和古冰川研究,对恢复第四纪 地质发展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地质发展史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3、冰川的类型、冰川的类型 按其形态、规模和所处地形条件,冰川可分为:按其形态、规模和所处地形条件,冰川可分为: A.山岳冰川山岳冰川 B.平原冰川(大陆冰川)平原冰川(大陆冰川) 分布于中、低纬度高山地区的冰川分布于中、低纬度高山地区的冰川,规模较小,规模较小, 受地形控制。受地形控制。 发育在高纬度地区规模较大的冰川。发育在高纬度地区规模较大的冰川。 平原冰川中央部分冰层较厚,向边缘变薄,又叫做冰楯和冰盖平原冰川中央部分冰层较厚,向边缘变薄,又叫
6、做冰楯和冰盖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1)山岳冰川)山岳冰川 冰斗冰川:发育在雪线附近积雪洼地中的冰川。规模不大,冰斗冰川:发育在雪线附近积雪洼地中的冰川。规模不大, 从一平方千米至数平方千米。从一平方千米至数平方千米。 悬冰川:冰斗中积雪越来越多时,冰斗冰川的量增加,部悬冰川:冰斗中积雪越来越多时,冰斗冰川的量增加,部 分从冰斗流出的冰川冰悬挂在冰斗口外的陡坎上,形成小分从冰斗流出的冰川冰悬挂在冰斗口外的陡坎上,形成小 的冰舌,即悬冰川。的冰舌,即悬冰川。 山谷冰川:沿着先前形成的谷底中运动的冰川,呈带状分山谷冰川:沿着先前形成的谷底中运动的冰川,呈带状分 布。长短不一,有的长达数十千米或
7、上百千米。布。长短不一,有的长达数十千米或上百千米。 山麓冰川:当气候寒冷,降雪量丰富时,山谷中的冰川继山麓冰川:当气候寒冷,降雪量丰富时,山谷中的冰川继 续向前流动,流出谷地在山麓地带扩展形成。规模不等,续向前流动,流出谷地在山麓地带扩展形成。规模不等, 多个山麓冰川连在一起形成冰原或冰帽。多个山麓冰川连在一起形成冰原或冰帽。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2)大陆冰川)大陆冰川 冰原:在地形较平坦的分水岭及高原上,在高纬冰原:在地形较平坦的分水岭及高原上,在高纬 度地区,冰川的扩展和连接形成面积及厚度较大,度地区,冰川的扩展和连接形成面积及厚度较大, 表面平坦或下凹的冰
8、体。表面平坦或下凹的冰体。 冰帽:随着积雪的增加,冰原将进一步扩大,它冰帽:随着积雪的增加,冰原将进一步扩大,它 的表面开始上凸发展成冰帽。的表面开始上凸发展成冰帽。 冰盖(冰盾):当冰川面积超过冰盖(冰盾):当冰川面积超过5万多平方千米,万多平方千米, 就是冰盖了。就是冰盖了。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二、冰川剥蚀地貌二、冰川剥蚀地貌 1、冰川的剥蚀作用(刨蚀作用)、冰川的剥蚀作用(刨蚀作用) 概念: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动力和冻结其中概念:冰川在运动过程中,以自身的动力和冻结其中 的砾石对冰床表面和两侧基岩所产生的破坏作用。的砾石对冰床表面和两侧基岩所产生的破坏作用。 挖掘作用(拔蚀作
9、用):通过冰川的挖掘作用(拔蚀作用):通过冰川的 压力、融化和冻结,将冰床中的岩石压力、融化和冻结,将冰床中的岩石 弄碎并随冰川拔起带走的过程。弄碎并随冰川拔起带走的过程。 冰床加深冰床加深 凹凸不平凹凸不平 磨蚀作用:冰川以冻结在其中的砾石磨蚀作用:冰川以冻结在其中的砾石 为工具刮削冰床基岩的过程。为工具刮削冰床基岩的过程。 冰床降低冰床降低 光滑平坦光滑平坦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2、冰川剥蚀地貌、冰川剥蚀地貌 冰斗、冰窖冰斗、冰窖 刃脊、角峰刃脊、角峰 冰蚀谷冰蚀谷 悬谷悬谷 羊背石羊背石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1)冰斗冰斗:山岳冰川最典型的侵蚀地貌:山岳冰川最典型的侵蚀地貌 由于
10、长期冰蚀作用、冰冻风化作用和冰崩作用,形成了一由于长期冰蚀作用、冰冻风化作用和冰崩作用,形成了一 种三面界以陡壁、一面向冰谷下游方向开口的圈椅形的凹种三面界以陡壁、一面向冰谷下游方向开口的圈椅形的凹 陷,叫做冰斗。陷,叫做冰斗。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斗的成因:位于雪线冰斗的成因:位于雪线 附近,由于是积累区和消附近,由于是积累区和消 融区的界线,冬季以积累融区的界线,冬季以积累 为主,夏季以消融为主,为主,夏季以消融为主, 造成该处的冰川不断地旋造成该处的冰川不断地旋 转,使一些自然洼地逐渐转,使一些自然洼地逐渐 扩大,并掏蚀出陡状的洼扩大,并掏蚀出陡状的洼 地。地。 特征:半圆形,三面
11、环以特征:半圆形,三面环以 陡峭的岩壁,开口处为一高陡峭的岩壁,开口处为一高 起的岩坎,底部为洼地,大起的岩坎,底部为洼地,大 小几百米。小几百米。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2 2)刃脊和角峰)刃脊和角峰 随着冰斗的不断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岭脊逐随着冰斗的不断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岭脊逐 渐地变成刀刃状或锯齿状,称为刃脊;几个冰斗所夹持渐地变成刀刃状或锯齿状,称为刃脊;几个冰斗所夹持 的山峰变成尖锐的金字塔形,称角峰。的山峰变成尖锐的金字塔形,称角峰。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斗、刃脊和角峰的发育冰斗、刃脊和角峰的发育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3 3)冰蚀谷()冰蚀谷( U
12、 U 形谷)形谷) -冰斗侵蚀而成的谷地。冰斗侵蚀而成的谷地。 冰蚀谷的特征:冰蚀谷的特征: 抛物线或抛物线或 U 型(河流在山区多呈型(河流在山区多呈 V 型);型); 平直而又宽阔(河谷多弯曲);平直而又宽阔(河谷多弯曲); 谷底自上游向下游变窄(河谷底自上游向下游变窄(河 谷正相反);谷正相反); 冰川槽谷两壁常发育大量冰川槽谷两壁常发育大量 的冰川擦痕或擦槽(河谷无的冰川擦痕或擦槽(河谷无 此现象);此现象);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U型谷型谷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4)悬谷)悬谷 u支冰蚀谷高悬于主冰蚀支冰蚀谷高悬于主冰蚀 谷的谷坡上。谷的谷坡上。 u悬谷的形成是由于支谷悬谷的
13、形成是由于支谷 冰川的刨蚀能力远小于主冰川的刨蚀能力远小于主 谷冰川的刨蚀能力。谷冰川的刨蚀能力。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5 5)羊背石)羊背石 (图(图6-86-8) -在在U谷底部的一些基岩凸起的表面,常带有冰川擦痕、谷底部的一些基岩凸起的表面,常带有冰川擦痕、 磨痕和碾平及磨光的痕迹。有时可见一些凸起的基岩,其磨痕和碾平及磨光的痕迹。有时可见一些凸起的基岩,其 表面常常被磨得很光滑,叫做羊背石。表面常常被磨得很光滑,叫做羊背石。 重要意义:可指示冰川的流动方向。重要意义:可指示冰川的流动方向。 对着冰川上游的一坡比较平缓,指向下游的一坡较陡对着冰川上游的一坡比较平缓,指向下游的一坡较
14、陡 峭,并常有冰碛物。峭,并常有冰碛物。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三、冰川堆积物及堆积地貌三、冰川堆积物及堆积地貌 1、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冰川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将冻结冰川的搬运作用: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将冻结 在冰川中的碎屑物质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在冰川中的碎屑物质从一个地方搬运到另一个 地方的过程。地方的过程。 冰川的沉积作用:由于冰川的消融或载荷能力冰川的沉积作用:由于冰川的消融或载荷能力 的降低,将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下来的过程。的降低,将携带的碎屑物质堆积下来的过程。 形成的堆积物称为冰碛物。形成的堆积物称为冰碛物。 主要受冰川的厚度、运动速
15、度、温度以及地主要受冰川的厚度、运动速度、温度以及地 形的影响。形的影响。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岩屑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碎 屑,进入冰体后,随着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这些被搬运屑,进入冰体后,随着冰川运动向下游搬运,这些被搬运 的碎屑物称为冰碛物。的碎屑物称为冰碛物。 2、冰碛物及其分类、冰碛物及其分类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表碛:出露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表碛:出露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 据冰碛物的相对位置,冰碛物可进一步分为据冰碛物的相对位置,冰碛物可进一步分为(表(表6-1) 内碛:夹在冰川裂隙中的冰碛物;内碛:夹在冰
16、川裂隙中的冰碛物; 底碛:冰川底部的冰碛物;底碛:冰川底部的冰碛物; 侧碛:冰川边缘的冰碛物;侧碛:冰川边缘的冰碛物; 中碛:两支冰川汇合后侧碛合并的冰碛物;中碛:两支冰川汇合后侧碛合并的冰碛物; 终碛:冰川所搬运和夹带的内碛、底碛和表碛在冰川融解终碛:冰川所搬运和夹带的内碛、底碛和表碛在冰川融解 过程中在冰舌的前端堆积下来,形成终碛;过程中在冰舌的前端堆积下来,形成终碛; 岸碛:冰川完全消融,堆积在谷地两侧稳定下来的侧碛;岸碛:冰川完全消融,堆积在谷地两侧稳定下来的侧碛; 基碛:冰川消融后,表碛、内碛降落到冰床上,与基碛:冰川消融后,表碛、内碛降落到冰床上,与 底碛共同覆盖在冰川谷地底部;底
17、碛共同覆盖在冰川谷地底部;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川漂砾:散布在冰谷底部的一些巨大的孤立的石块。冰川漂砾:散布在冰谷底部的一些巨大的孤立的石块。 漂砾表面常有磨光面和擦痕。漂砾表面常有磨光面和擦痕。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3、冰碛物的特征、冰碛物的特征 (1)成分特征)成分特征 主要为岩石碎屑,粉砂和粘土的含量低,易保存不稳主要为岩石碎屑,粉砂和粘土的含量低,易保存不稳 定的矿物和岩石。与河流沉积物比较,冰碛物的成分相对定的矿物和岩石。与河流沉积物比较,冰碛物的成分相对 比较简单,尤其在山岳冰川的冰碛物中表现更突出。比较简单,尤其在山岳冰川的冰碛物中表现更突出。 (2)结构特征)结构特征
18、 冰碛砾石的磨圆差,以棱角、次棱角状的砾石为主。表冰碛砾石的磨圆差,以棱角、次棱角状的砾石为主。表 碛和内碛,在其搬运过程中砾石之间很少碰撞和磨蚀,由碛和内碛,在其搬运过程中砾石之间很少碰撞和磨蚀,由 它们堆积形成的冰碛物磨圆差,砾石几乎没有磨圆;底碛它们堆积形成的冰碛物磨圆差,砾石几乎没有磨圆;底碛 砾石可能发生与冰床的摩擦,有时砾石的棱角具有一定的砾石可能发生与冰床的摩擦,有时砾石的棱角具有一定的 磨蚀。磨蚀。 冰碛砾石表面可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冰碛砾石表面可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3)构造特征)构造特征 一般不具有层理构造,一般是杂乱堆积。一般不具有层理构造,
19、一般是杂乱堆积。 (4 4)石英砂表面形态特征)石英砂表面形态特征 具有棱角状的冰川石英砂,表面常见具有棱角状的冰川石英砂,表面常见 有贝壳状断口、平整破裂面或翻卷薄片;有贝壳状断口、平整破裂面或翻卷薄片; 一组平行破裂面构成的一系列一组平行破裂面构成的一系列“阶梯阶梯”; 圆形的刻蚀圆形的刻蚀“坑坑”、“槽槽”或或“痕痕”。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4、冰川堆积地貌、冰川堆积地貌 终碛堤:又称前碛堤,是在冰川的前缘(冰舌)由堆积形终碛堤:又称前碛堤,是在冰川的前缘(冰舌)由堆积形 成的终碛构成的长垄形弧状地形。弧顶指向冰川运动方向。成的终碛构成的长垄形弧状地形。弧顶指向冰川运动方向。 侧碛堤
20、:分布在冰蚀谷底两侧由侧碛构成的堤状或垄状地侧碛堤:分布在冰蚀谷底两侧由侧碛构成的堤状或垄状地 貌。貌。 中碛堤:主要发育在山岳冰川作用区,两条支谷冰川汇合中碛堤:主要发育在山岳冰川作用区,两条支谷冰川汇合 进入主谷时,相邻的侧碛合并在一起形成主谷冰川的中碛。进入主谷时,相邻的侧碛合并在一起形成主谷冰川的中碛。 冰川融化,中碛坠落在谷地中间堆积下来并向上游延伸形冰川融化,中碛坠落在谷地中间堆积下来并向上游延伸形 成中碛堤。成中碛堤。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鼓丘:分布在终碛堤内侧,一般是由含粘土较高的鼓丘:分布在终碛堤内侧,一般是由含粘土较高的 底碛堆积而成的椭圆形或流线型岗丘。大陆冰川区底碛
21、堆积而成的椭圆形或流线型岗丘。大陆冰川区 常见。在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与冰川运动方向一常见。在平面上呈椭圆形,长轴与冰川运动方向一 致。前后坡不对称,迎冰面(前坡)缓,是基岩;致。前后坡不对称,迎冰面(前坡)缓,是基岩; 背冰面(后坡)陡,是冰碛物。(图背冰面(后坡)陡,是冰碛物。(图6-14) 冰碛丘陵:冰川在消融过程中,冰川中的表碛、中冰碛丘陵:冰川在消融过程中,冰川中的表碛、中 碛和内碛等都坠落于底碛之上形成基碛,地形上形碛和内碛等都坠落于底碛之上形成基碛,地形上形 成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分布于大陆冰川作用区。成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分布于大陆冰川作用区。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四、冰水沉积
22、物及冰水堆积地貌四、冰水沉积物及冰水堆积地貌 1、冰水沉积作用及冰水沉积物特征、冰水沉积作用及冰水沉积物特征 冰水沉积作用:经冰水搬运的物质,由于水动力的减冰水沉积作用:经冰水搬运的物质,由于水动力的减 弱而发生堆积的过程,与冰川的沉积作用明显不同,弱而发生堆积的过程,与冰川的沉积作用明显不同, 而与流水的沉积作用有些相似,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冰而与流水的沉积作用有些相似,形成的沉积物称为冰 水沉积物。水沉积物。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河沉积: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的碎屑物质在水动冰河沉积:冰川融水携带大量的碎屑物质在水动 力条件减弱的地方沉积下来的过程。冰河沉积物力条件减弱的地方沉积下来的过程。冰
23、河沉积物 主要由具有一定磨圆的砾石和砂构成,粘土含量主要由具有一定磨圆的砾石和砂构成,粘土含量 较少,发育层理构造,一般不发育河流沉积的较少,发育层理构造,一般不发育河流沉积的 “二元结构二元结构”。 冰海沉积:漂浮于海洋边缘的冰舌、冰山、冰棚冰海沉积:漂浮于海洋边缘的冰舌、冰山、冰棚 中所挟带的冰碛,当冰体融化后,它们沉积到海中所挟带的冰碛,当冰体融化后,它们沉积到海 底的过程。底的过程。 据水环境特征:据水环境特征: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湖沉积:冰川融水携带一些细小物质流入冰前冰湖沉积:冰川融水携带一些细小物质流入冰前 湖泊,在静水环境下发生缓慢的沉积过程,其沉湖泊,在静水环境下发生
24、缓慢的沉积过程,其沉 积物称为冰湖沉积物。积物称为冰湖沉积物。 特征:特征: 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天冰融水增多,携大颗粒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天冰融水增多,携大颗粒 碎屑入湖沉积,主要沉积粗粒物质,颜色较淡;冬碎屑入湖沉积,主要沉积粗粒物质,颜色较淡;冬 季冰融水剧减,长久悬浮湖水中的粘土胶粒开始沉季冰融水剧减,长久悬浮湖水中的粘土胶粒开始沉 淀,沉积物较细,颜色较深。淀,沉积物较细,颜色较深。 在冰川前缘洼地由冰水注入湖泊所形成的纹层状在冰川前缘洼地由冰水注入湖泊所形成的纹层状 沉积叫季候泥,也叫纹泥。象树轮一样,可以根据沉积叫季候泥,也叫纹泥。象树轮一样,可以根据 纹泥计算沉积物的年代。纹泥
25、计算沉积物的年代。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2、冰川接触沉积及堆积地貌、冰川接触沉积及堆积地貌 (1)冰阜阶地和冰砾阜)冰阜阶地和冰砾阜 冰阜阶地冰阜阶地 分布在冰蚀谷两侧由冰水沉积物构成的台阶状地形。分布在冰蚀谷两侧由冰水沉积物构成的台阶状地形。 沉积物以砾石和砂为沉积物以砾石和砂为 主,砾石具有一定的主,砾石具有一定的 磨圆,发育斜层理,磨圆,发育斜层理, 不具有二元结构。不具有二元结构。 冰砾阜冰砾阜 冰川消融后,冰面冰川消融后,冰面 溪沉积物坠落冰床上溪沉积物坠落冰床上 形成的丘状地形。形成的丘状地形。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堆积物特点:具交错层理的砂和具有水平层理的细砂、粉堆积物特
26、点:具交错层理的砂和具有水平层理的细砂、粉 砂甚至粘土,通常是细粒沉积物占优势。表面常覆盖一层砂甚至粘土,通常是细粒沉积物占优势。表面常覆盖一层 冰碛物。冰碛物。 成因:成因: 冰砾阜是冰面上小湖或小河的沉积物,在冰川消融后沉落冰砾阜是冰面上小湖或小河的沉积物,在冰川消融后沉落 到底床堆积而成。在山谷冰川和大陆冰川中都发育冰砾阜。到底床堆积而成。在山谷冰川和大陆冰川中都发育冰砾阜。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2)锅穴)锅穴 冰川后退时,一些没有融化的冰块被埋藏在冰水沉积物冰川后退时,一些没有融化的冰块被埋藏在冰水沉积物 中成为死冰。气温变暖,这些死冰完全融化,在冰水沉中
27、成为死冰。气温变暖,这些死冰完全融化,在冰水沉 积物中出现空洞致使上面的沉积物发生塌陷,形成下凹积物中出现空洞致使上面的沉积物发生塌陷,形成下凹 的坑,称为锅穴。的坑,称为锅穴。 (3)蛇形丘)蛇形丘 是一种狭窄的两坡陡峭的沿冰川运动方向弯曲延长的垅状是一种狭窄的两坡陡峭的沿冰川运动方向弯曲延长的垅状 地形。地形。 特点:狭长曲折的高地,由特点:狭长曲折的高地,由 砾石、粗砂构成,有一定分砾石、粗砂构成,有一定分 选性和交错层理。选性和交错层理。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3、冰前沉积及堆积地貌、冰前沉积及堆积地貌 (1)冰水扇和冰水冲积平原)冰水扇和冰水冲积平原 冰水扇冰水扇-冰川外围冰水沉积
28、物所形成的扇状地形。冰川外围冰水沉积物所形成的扇状地形。 多个冰水扇侧向连接形成冰水冲积平原。多个冰水扇侧向连接形成冰水冲积平原。 1、颗粒成分包括砾石、砂、粉砂和粘土,具有一定、颗粒成分包括砾石、砂、粉砂和粘土,具有一定 的层理、分选和磨圆度;的层理、分选和磨圆度; 2、可以分出夏季堆积和冬季堆积:夏季水量大,沉、可以分出夏季堆积和冬季堆积:夏季水量大,沉 积粗粒物质层;冬季冰水量小,沉积细粒物质层积粗粒物质层;冬季冰水量小,沉积细粒物质层 3、砾石中常出现有擦痕或压痕。、砾石中常出现有擦痕或压痕。 4、次生风化作用剧烈、次生风化作用剧烈 冰水扇堆积物的特点:冰水扇堆积物的特点: 冰川和冻土
29、地貌及堆积物 (2)冰水阶地)冰水阶地 发育在冰前谷地中。气候寒冷时冰雪融化少,冰水量小,冰发育在冰前谷地中。气候寒冷时冰雪融化少,冰水量小,冰 前河流侵蚀能力弱,重力崩塌下来和先前沉积在冰前谷中的前河流侵蚀能力弱,重力崩塌下来和先前沉积在冰前谷中的 物质不能被搬运走;气候转暖,冰雪融水增多,冰水量增加,物质不能被搬运走;气候转暖,冰雪融水增多,冰水量增加, 侵蚀能力增强,河床下切,原来堆积在谷底中的物质相对抬侵蚀能力增强,河床下切,原来堆积在谷底中的物质相对抬 高形成冰水阶地。高形成冰水阶地。 冰水阶地沉积物分选性和磨圆度都比较差,发育冰水阶地沉积物分选性和磨圆度都比较差,发育 一些沉积层理
30、。一些沉积层理。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第二节第二节 冻土地貌及堆积物(了解)冻土地貌及堆积物(了解) 一、冻土的一般特征一、冻土的一般特征 1、冻土的概念、冻土的概念 冻土是指在气温寒冷的地区,含有冰的土层冻土是指在气温寒冷的地区,含有冰的土层 或岩层。或岩层。 据冻土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分为多年冻土、据冻土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分为多年冻土、 季节冻土和瞬(短)时冻土季节冻土和瞬(短)时冻土 冻土的形成受气候、岩性、地层、含水性、地冻土的形成受气候、岩性、地层、含水性、地 形、植被、地下水运动等因素影响。形、植被、地下水运动等因素影响。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2、冻土的结构与分布、冻土的
31、结构与分布 活动层:冬季冻结,夏季融化活动层:冬季冻结,夏季融化 永冻层:终年不融化永冻层:终年不融化 冻土分布具纬向性和垂向性,冻土分布具纬向性和垂向性, 纬度和海拔越高冻土越发育;纬度和海拔越高冻土越发育;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从低海从低纬度到高纬度,从低海 拔到高海拔冻土层增厚。拔到高海拔冻土层增厚。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3、冻融作用、冻融作用 概念:在气温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下,土层中的水概念:在气温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下,土层中的水 反复冻结和融化,造成土层的膨胀、开裂、变形、反复冻结和融化,造成土层的膨胀、开裂、变形、 扰动、流动等复杂变化,形成一系列的冻土地貌扰动、流动等复杂变化,形成
32、一系列的冻土地貌 和次生构造的过程。和次生构造的过程。 过程:过程: (1)土层中的水冻结而产生膨胀的挤压作用,)土层中的水冻结而产生膨胀的挤压作用, 使地表和地下土层发生变形;使地表和地下土层发生变形; (2)冻土层融化过程。)冻土层融化过程。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1、石海、石河和岩屑坡、石海、石河和岩屑坡 分布在气候寒冷,植物生长线之上,雪线之下的基岩裸露地区。分布在气候寒冷,植物生长线之上,雪线之下的基岩裸露地区。 石海:雪线以下气温较低,物理风化强烈,形成大面积分布在基石海:雪线以下气温较低,物理风化强烈,形成大面积分布在基 岩面上的碎石块群称为石海;地形平坦,高原面、平的山顶面岩面上的碎石块群称为石海;地形平坦,高原面、平的山顶面 石河:陡坡,风化形成的岩石碎屑在重力作用下向低洼沟谷移动石河:陡坡,风化形成的岩石碎屑在重力作用下向低洼沟谷移动 聚集形成带状的岩屑堆积地貌。聚集形成带状的岩屑堆积地貌。 岩屑坡:缓坡上,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石缓慢下移堆积形成岩岩屑坡:缓坡上,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碎石缓慢下移堆积形成岩 屑坡。屑坡。 岩石碎屑无分选性,无磨圆,成分为下伏基岩。岩石碎屑无分选性,无磨圆,成分为下伏基岩。 冰川和冻土地貌及堆积物 2、冻融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急诊医学创伤患者处理技能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云南滇中新区直管区秋季聘用制教师招聘23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店面转让合同范本
- 定制网线销售合同范本
- 珠宝商合同范本
- 急救装置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流行病学科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推拿科经络穴位推拿技术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6思瑞浦校园招聘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平凉崆峒面向社会聘请监督员15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学历案 教学设计
- 2025北京九年级(上)期末语文汇编:句子默写
-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农业中应用解决方案
- 检验科三基培训
- 涉爆人员培训内容
- 《内科学》课件-5.心律失常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比赛题库及解析(共四套)
- 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 殡仪馆面试题及答案
- DB11∕T344-2024陶瓷砖胶粘剂施工技术规程
- DB37-T 5312-2025 《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